《愛的荒漠》

《愛的荒漠》

本書所選三部小說,都是莫里亞克的代表作。《愛的荒漠》(1925)是奠定莫里亞克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的作品,描寫“那些因血緣及婚姻機遇而構成家庭的人們的孤獨與隔絕”,曾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苔蕾絲•德斯蓋魯》(1927)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上半期法國最佳小說之一,表現女主人公不甘於“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庸碌命運,而與家庭展開的一場殊死鬥爭。《昔日一少年》(1969)是作者的最後一部小說,帶有自傳性,表現的仍是作者的傳統主題:外省生活,家庭,童年,情慾,善與惡,天性與神恩……整部作品具有一種撲朔迷離的朦朧氣氛。

基本信息

《愛的荒漠》是法國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亞克(1885~1970)的主要作品,於1925年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195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因為他在他的小說中剖析了人生的戲劇,對心靈的深刻觀察和緊湊的藝術”。

《愛的荒漠》《愛的荒漠》

作品簡介

這部小說奠定了莫里亞克在法國文壇上的地位,並且獲得了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小說描寫了“那些因皿緣及婚姻機遇而構成家庭的人們的孤獨與隔絕”,主要通過沉溺於巴黎夜生活的主人公雷蒙·庫萊熱恍惚的回憶,展現了他在波爾多度過的青春時期,以及他的父親的為人和遭遇,追述了父子二人因同時熱變寡婦瑪麗亞·克魯斯所發生的戲劇性衝突。通篇除了運用追敘和內心獨白外,還吸收了莫里亞克十分推崇的作家普魯斯特的意識流的表現手法,把往事和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寫得哀婉動人,別開生面。

保爾·庫雷熱大夫和雷蒙·庫雷熱這對父子,在優渥的中產階級家庭生活里,被滿屋子熱騰騰的人與事擠壓出了堅硬的厭倦,他們一眼望見寸草不生的荒漠順著生活的涸澤漸漸地浸蝕而來,於是踏著各自的節奏轉身奔逃,不巧的是,他們在匆忙中慌不擇路地拐進了同一條逼仄而去向不明的胡同——一個叫做瑪麗亞·克羅絲的女人,小城裡最著名的二奶,被壞名聲和美麗塗抹上了誘人的光彩。庫雷熱醫生一生勤奮工作,拯救過不少病人,事業上功成名就,可是他的家庭生活不美滿,內心感到十分空虛,他與妻子共同生活多年,但是缺乏共同語言,咫尺天涯,為了尋求感情上的慰藉,他狂熱地愛上漂亮的寡婦瑪麗婭·克魯斯,但卻不被她理解和接受,於是只好將痛苦埋在心中,他猶如一個“被活埋者”在世上生活。他的兒子雷蒙是個花花公子,沉溺於巴黎的夜生活,他也愛上了瑪麗婭,父子關係因此很緊張,瑪麗婭沒有選擇他們倆中的任何一個,她始終在純潔與罪惡之間、善與惡之間、幻想與現實之間躑躅徘徊,她雖然倍感孤獨,沒有丈夫,沒有孩子,沒有朋友,在世界上肯定沒有人比我更孤獨,但她認為最溫情的家庭也無法使她解脫孤獨,她的內心是一片荒漠,與宇宙的荒漠合為一體。這部小說在寫作技巧上獨具匠心,通篇運用追敘和內心獨自,吸收了意識流的表現手法,把往事和現實巧妙地結合起來。這部小說的格調十分低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法國知識分子精神的萎靡和思想的空虛。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Franois Mauriac,1885-1970)(1885—1970),出身於法國波爾多市一個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他二十個月時喪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親撫養長大,在當地的教會學校讀書,少年時期起就沉湎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因而終生信奉宗教。莫里亞克的曾祖父於一八四○年購得馬拉加爾莊園,在這座莊園裡,有大片茂密的松林和葡萄園。莫里亞克自小生活在綺麗的自然風光中,陶冶了詩人的氣質。然而,法國外省閉塞、保守的氣氛使他感到壓抑。中學畢業後,考進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毅然拋棄學業,轉而從事文學創作。

莫里亞克是彈奏著詩人的七弦琴走上文壇的。1909年發表詩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讚賞。1911發表第二部詩集《告別青春》。1912年開始寫小說,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192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給麻風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之作,從此莫里亞克蜚聲文壇,陸續寫下了一系列以資產階段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劇為題材的著名小說。1925年發表的《愛的沙漠》獲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這個書名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小說的主題。1932年發表《蝮蛇結》。此外還有小說《吉尼特里克斯》(1923)、《苔蕾絲·德斯蓋魯》(1927)等。1933年,莫里亞克當選為法蘭西學士院學士。莫里亞克的小說充滿鄉土氣息和宗教色彩。他善於提示資產階級家庭的內在悲劇,因而被譽為"描寫痛苦的大師"。1952年,"因為他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獲諾貝爾文學獎。
莫里亞克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作家,他勇於跳出宗教樊籬,站在正義和進步的一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入伍當醫護助理,停戰後全力寫作,陸續出版四部小說:《戴鎖鏈的孩子》(1912)、《白袍記》(1914)、《血與肉》(1920)、《優先權》(1921)。1922年至1939年是他創作事業的輝煌時期。1922年發表《給麻瘋病人的吻》贏得較大聲謄,小說通過一個健壯的姑娘與一個有殘疾的男子結婚的故事,揭露了富裕資產者的閉塞、落後、虛偽和貪婪。1923年,他接連發表《火流》(1923)、《吉厄特里克斯》兩部小說。1932年任法國文學家協會主席,1933年當選法蘭西學士院院士,接著又發表了自傳小說《弗隆特納克家的秘密》(1933)以及《黑天使》(1936)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了法國地下抵抗運動,化名“福雷茲”秘密出版宣傳抗戰的小冊子《黑皮手冊》。戰後堅持民主立場,積極參預政治活動,寫出四卷 《雜記集》。他長期支持戴高樂的民族獨立政治路線,維護民族獨立,曾獲"榮譽團大十字勳章"。戴高爾高度評價他,說他"一直忠於法國,選擇了法國"。莫里亞克具有多方面的,他既是小說家,又是詩人、戲劇家、文學評論家。他辛勤寫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1970年莫里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在唁函中讚譽他"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粹,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弗朗索瓦·莫里亞克也是二十世紀法國一位傑出的社會小說和心理分析小說大師。他繼承、發揚了法國文學的優秀傳統,像巴爾扎克似的揭露他那時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但他並不滿足於傳統的心理分析,而是要儘可能“揭示人物心靈中最隱秘的底蘊”,探尋人物行為的真正動機,並用詩一般的語言曲折表述出來,這就形成了獨特的莫里亞克風格。他的高度濃縮的作品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莫里亞克已成為二十世紀西方公認的經典作家之一。

莫里亞克在長達60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了100卷以上各種體裁的作品,小說有26部,詩集5本,劇作4部。他深受帕斯卡爾、拉辛、波德萊爾、蘭波的影響,作品中表現古典主義的文學傳統與現代主義潮流兩種相對立的傾向的矛盾和結合。他的小說尤其擅長“描繪人的內心的最深之處”,對人物的心理觀察極其細膩,分析入木三分,風格簡練深刻,集中暴露富裕的資產者精神猥瑣、靈魂空虛,反映了一個階級的沒落。他的小說多以波爾多為背景,常常局限於家庭範圍,偏重寫人物變態心理和悲觀情緒。1952年,因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精彩片段

這年夏天,雷蒙·庫雷熱滿17歲。他以“中等”評語通過了考試,他得到他父親和奶奶的原先允諾的每人給他100法郎,加上他已經積攢的800法郎,他便可以逃離這死氣沉沉的家,去週遊世界。

然而,他卻沒有逃走。他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別人強加於他的形象:雖然他長得很漂亮,但卻一無可取。他自慚形穢,以為女傭人也瞧不起他。因此,比逃跑的願望更強烈的是,他想藏起來,千萬別遭到陌生人的仇視。

假期里,醫生無需再上班,那些有錢的病人大都去了溫泉,但庫雷熱還是那么忙。庫雷熱太太知道他永遠不會將片刻的時間完全獻給她。好多年了,她並沒有發覺許多晚上醫生的實驗室是空的,而他正坐在滿是幔帳掛毯的幽暗的客廳里,朝著一個躺著的女人一動不動地呆著。看著她就會使他的欲望得到滿足。有時,期待的時刻馬上就要到了,他突然接到她的信;她沒有空,她所依賴的那個男人在郊區一家飯館裡安排了一次聚會。如果瑪利亞·克羅斯不在信尾提出另一個見面的日子,醫生就簡直活不下去。他的全部生活又以新的約會為中心。他不知道,在那個難以忍受的8月,兒子差一點做出無法彌補的舉動。有好多夜晚,雷蒙拉開父親書房的抽屜,那裡藏有一支老式手槍;有時他來到魚塘,希望水草和苔蘚纏住他的兩腿,.......10月來到後,危機才過去了。不是靠他自己的力量,而是有一個女人來到他的生活中----正是今晚坐在小酒吧里的那個女人。

參考資料

【書余文字】愛的荒漠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00139.shtml

豆瓣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3962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