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

《愛德華》

《愛德華》講述少年愛德華成長於充滿壓抑和暴力的家庭環境,帶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成為搖滾巨星的夢想離開了阿爾巴尼亞。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本片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

少年愛德華成長於充滿壓抑和暴力的家庭環境,帶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成為搖滾巨星的夢想離開了阿爾巴尼亞。魯莽的性格和年少的衝動使他在雅典犯下了一宗謀殺案,他也因此陷入了每個人,甚至自己內心的“追捕”之中。而後,他又因為一樁舊時的搶劫案在阿爾巴尼亞鋃鐺入獄。在監獄里一位德國醫生的幫助下,愛德華學會了同情他人,反省自己。深深的悔恨引導他從黑暗走向光明。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人物“拉斯柯爾尼科夫”一樣,愛德華終於用於承認自己的罪過,直面自己的懲罰。在國際刑事犯罪的歷史上,愛德華式的犯罪幾乎一百年來只有一例。

幕後製作

與法國導演阿薩亞斯今年的坎城參展作品《登機門》如出一轍,《愛德華》的創作靈感亦來自一則新聞報導。據本片導演Angeliki Antoniou回憶,2002年1月,她偶然翻到報紙上的一則報導:一名阿爾巴尼亞籍的年輕男子愛德華越過希臘——阿爾巴尼亞邊境,向希臘警方自首了他的謀殺罪行。這個幾乎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罪與罰》翻版的故事令Angeliki Antoniou感到深深震驚,她對這位現實中的“拉斯柯爾尼科夫”產生了極大的好奇,並由此開始了對本案內情的尋訪之旅。Angeliki Antoniou諮詢了刑事律師,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的男人在沒有任何追捕甚至懷疑的情況下,自願放棄大好年華向警方自首,背後究竟會有什麼樣的隱情?這樣百年難遇的案情,即使專業人士也難以給出令人滿意的答覆。

Angeliki Antoniou卻因此獲得了更大的動力。經過四個月的努力,她終於獲得法務部的準許,得以與這位阿爾巴尼亞青年——當時已身陷囹圄的愛德華會面。第一次與愛德華交談,Angeliki Antoniou差點就流露出了自己對謀殺犯本能的反感和不信任。不過,隨著會見的繼續,這種不信任感已越來越少。六個月後,Angeliki Antoniou去了愛德華的家鄉——阿爾巴尼亞。在阿爾巴尼亞,Angeliki Antoniou見到了愛德華的姐姐和鄉親,看到了愛德華的生長環境。這些第一手資料讓Angeliki Antoniou確信愛德華自述的內心轉變真實可信。

Angeliki Antoniou認為,愛德華是一位真正意識到了謀殺危害性的年輕人,他內心的轉變令人矚目。“曾經我還需要壓抑自己的反感去與他會面,現在,我已不再害怕甚至憐憫。我只是尊敬他的轉變,他的淨化。”

於是,這位完全源自真實生活的“愛德華”成為了Angeliki Antoniou新作的主角——甚至連名字也完全一致。女導演Angeliki Antoniou生於希臘,曾經是一名建築專業的學生,又在柏林的藝術院校轉向了電影方面的學習,從此一直生活於希臘和德國兩地。在《愛德華》一片中,Angeliki Antoniou不僅致力於細緻拿捏男主角愛德華的內心轉變過程,也在不經意間呈現了更為廣闊的社會場域。作為民族宗教關係錯綜複雜的近鄰,希臘與阿爾巴尼亞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歷史問題,其中又以源源不斷湧入希臘的阿爾巴尼亞移民問題為甚。Angeliki Antoniou以一種典型的希臘視角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頗具特色的解讀,歷史社會背景與個人境遇的交融也進一步增強了本片的立體感和內在張力。

在影片畫面方面,為《愛德華》掌鏡的Jürgen Jürges曾是法斯賓德和麥可.哈內克多部重要電影的攝影師。在本片中,Jürgen Jürges採用了一種節制而優雅的拍攝方式以配合影片壓抑的基調,將上世紀90年代末瀰漫在阿爾巴尼亞地區的絕望氣氛展露無遺。

本片男主角,愛德華的扮演者Durmishi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參影經歷,卻因在本片中恰當表現出從“罪”到“罰”的複雜心理歷程而倍受好評,這或許與他在科索沃出生和成長的特殊背景不無關係。

拍攝花絮

本片將代表希臘參加第8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本片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十三個電影獎項。

一句話評論

《愛德華》一片真正有趣的地方在於以一種希臘視角呈現出一個阿爾巴尼亞移民的生活境遇,而背景則反映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弗洛伊德學說和古希臘思想的相互交織。——european-films.net

一部最好的希臘影片,充滿了直率和勇氣。——ATHINORAMA (Greece)

《愛德華》一片包含了以往希臘電影中很少見的兩個特徵:其一是拒絕任何視覺或主觀美化的劇烈真實感,其二是在節奏感上對每一個衝突甚至每一次呼吸所進行的完美無瑕的把握,並以此將影片趣味延續到底。——ETHNOS

一部最好的希臘影片,充滿了直率和勇氣。——ATHINORAMA (Greec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