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

《惹事》

小說《惹事》,台灣作家賴和著。名列《亞洲周刊》評選“20世紀中文百強小說”第33名。

基本信息

簡介

剛出校門賦閒在家的年輕人「豐」,因日本警察為一隻自投羅網的雞,誣陷一位可憐的台灣寡婦,而打抱不平,想帶領民眾抗爭,卻被民眾「遺棄」的故事。除了批判日本警察欺壓民眾的惡行,也透露出台灣民眾對爭取公理正義怯於行動力,呈現一種自私的負面性格,從而表達了反抗者的孤立無援。

背景

《惹事》名列“20世紀中文百強”第33。

作者

賴和(1894~1943),原名賴河,筆名有賴雲、甫三、走街先、灰、安都生等。彰化人。醫學校畢業後回故鄉彰化開設「賴和醫院」,地方父老尊稱為「和仔先」。行醫之餘,從事抗日文化工作,不僅加入「台灣文化協會」,又主編《台灣民報》「學藝欄」,培植新文學作家。後因「治警事件」(1923年12月16日)被捕入獄。
1925年8月發表第一篇白話隨筆〈無題〉,同年十二月受彰化蔗農「二林事件」感發,撰就生平第一首白話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事件戰友〉,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後又發表〈鬥鬧熱〉、〈一桿『稱仔』〉小說,這些作品實際代表了賴和日後文學創作的主題及三○年代台灣作家作品的共同主題與文學精神——殖民地人民被壓迫、榨取的慘況,與台灣舊社會陋習的批判及弱者不屈不撓精神的發揚。此外,他也從各方面探討台灣人的性格,表達了他的觀察與憂思。
賴和在台灣新文學史上特別受到推崇與肯定,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的美稱。實由於他激發了台灣新文學的精神,樹立了台灣作家的典範,提攜了不少年輕的文學工作者。他不僅開拓反殖民、反帝國主義、反傳統陋習的文學內容,更開創了台灣話文的文學語言形式,他的小說總是儘量融入閩南方言,使台灣人民的口吻神情,活靈活現如在目前。作品有《賴和全集》(賴和文教基金會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