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作者:王英鑒,於2009年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1圖書信息

書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作 者:王英鑒 
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出版時間:2009-8-1
ISBN:9787801997791
開本:16開
定價:15.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大學生活和人生髮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創造有價值的精彩人生,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加強自我道德修養,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增強法律意識和樹立法治精神,我國的憲法精神與法律制度。本教材有如下特色: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充分注重理論性和實用性的兼顧。
本書適用於本科院校、高職高專和成人高校。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學生活和人生髮展
第一節 認識大學生活,適應人生新階段
第二節 提高獨立生活能力,轉變學習方式
第三節 肩負歷史新使命
第二章 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第一節 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節 掌握和運用人際交往的原則與藝術
第三節 正確對待競爭與合作
第三章 創造有價值的精彩人生
第一節 人生觀是人生道路的指南
第二節 人生價值的取向與把握
第四章 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
第一節 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
第二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第三節 做堅定的愛國者
第五章 加強自我道德修養
第一節 道德的本質和作用
第二節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第三節 我國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與基本要求
第四節 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第五節 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六章 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職業道德
第一節 遵守社會公德
第二節 樹立家庭美德
第三節 恪守職業道德
第七章 增強法律意識和樹立法治精神
第一節 增強法律意識,做守法公民
第二節 依法治國與法治精神
第八章 我國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第二節 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第三節 我國的程式法律制度

課程代碼:3706

主 編:劉瑞復李毅紅
市場價:¥14.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出版日期:2008-04-01
版 次:1
開 本:32 

內容提要

21世紀是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紀,是一個催人奮進的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替日新月異。希望、困惑、機遇、挑戰,隨時隨地都可有可能出現在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生活之中。抓住機遇,尋求機遇,尋求發展,迎接挑戰,適應變化的制勝法寶就是學習--依靠自己學習、終生學習。

目錄

前言
緒論
一、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二、人生的責任和使命
三、自覺踐行道德和遵守法律
四、“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學習方法
第一章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
第一節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含義
二、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第二節科學的理想信念
一、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想信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信念
三、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理想境界
第三節確立和踐行科學的理想信念
一、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把理想信念化為追求的行動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問題
第二章傾注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第一節愛國主義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二、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
三、愛國主義的歷史作用
第二節、明確愛國主義的時代要求
一、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二、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做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一、培育愛國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維護民主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三、努力學習和工作,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第三章科學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一節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人生和人生觀
二、人生目的及其在人生觀的核心地位
三、用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第二節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
一、人生態度與人生觀
二、用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境遇
第三節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一、價值和人生價值
二、人生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三、在創造社會價值中實現自我價值
第四節協調人生道路上若干關係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自我心理與心理的關係
三、個人與他人的關係
四、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第四章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第一節道德及其發展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質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三、道德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現實要求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
三、社會主義道德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第三節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原則和重點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團隊精神為原則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誠實守信為重點
第四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一、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
三、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
第五章遵守道德規範涵養良好品德
第一節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一、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
二、提出和倡導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意義
第二節遵守社會公德
一、人類社會的公共生活
二、社會公德及其主要內容
三、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第三節遵守職業道德
一、職業於事業
二、職業道德規範
三、自覺遵守職業道德
第四節遵守家庭美德
一、珍惜人生的愛情
二、婚姻和家庭美德
三、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的意義
第五節培養良好的個人品德
一、個人品德及其基本要求
二、個人品德的形成及其意義
三、良好個人品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第六章弘揚社會主義法制精神
第一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極其重大意義
二、依法治國的內涵與基本要求
三、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與以德治國的關係
四、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的關係
第二節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含義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
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
第三節
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和國家安全意識
一、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
二、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
三、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l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
1.理想的含義?
答: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2.信念的含義?
答: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態度。
3.理想與信念的聯繫?
答:理想與信念是緊密聯繫的,他們是同一種人類精神現象——信仰現象的兩個側面。通常認為,理想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而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們所相信的觀念和秉持的理念。追求一種理想,就意味著相信這種理想是正義的並且能夠實現,而這種相信本身就是一種信念。
4理想信念的特點?
答:第一,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與實踐性。
第二,理想信念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
第二,理想信念具有多樣性和共同性。
5.理想信念的基本類型?
答:首先是生活領域的理想信念,物質生活方面的最求和嚮往。
其次是職業領域的理想信念,擇業和從業的理想最求。
再次是道德領域的理想信念,做人方面所嚮往和追求的目標。
最後是社會領域的理想信念,社會公共生活和社會制度的嚮往和追求。
6.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個作用?
答:第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嚮導。它一確立就使人精神振奮,在複雜的人生境遇中透過迷霧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進的方向。
第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動力。理想信念能給人生一種推進的力量,為人生實踐提供動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不為巨大的困難所壓倒,而且使人在困難和逆境中振作起來,戰勝艱難險阻。
7.中國特色共同理想信念的內容?
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係?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階段性理想和最終理想的關係。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是邁向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一個階段,是向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進的。離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什麼就不清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沒有離開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更沒有離開共產主義的大方向。只要我們時時記住這個大方向和這個總坐標,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不管探索過程如何曲折,都不會迷失方向。
9.在確立理想信念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答:第一,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
第二,把個人的理想信念和社會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
第三,學會對不同的理想信念進行辨別和選擇。
10.為什麼理想的追求和實現具有長期性、曲折性、艱巨性?
答:第一,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理想變為現實是一個過程。即使是那些比較容易實現的理想,也不是一覺醒來之後就變為現實的。任何理想的實現都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特別是那些比較高遠的理想,更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艱苦奮鬥才能實現。
第二,理想的實現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了曲折。正是由於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才更加漫長。就像走盤山公路,在連續的轉彎中不斷地接近目標。
第三,理想的實現具有艱巨性。儘管實現不同理想的困難程度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實現任何理想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一個只有在各種阻礙中為自己開闢走向現實的道路,才是最可貴的理想。
11.如何走出理想追求中的兩個誤區?
答: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容易陷入“以理想來否定現實”和“以現實來否定理想”的誤區。走出這兩個誤區,首先要承認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畢竟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而正要努力克服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對於理想的信心和熱情,既不能因為發現了現實中有不符合理想的東西,就對現實大失所望,甚至逃避或反對現實;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盤認同當下現實,對於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不憤怒、不鬥爭,甚至同流合污。
12.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答:理想與現實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他們是對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觀的,現實是客觀的;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來的,現實是當下的。另一方面,它們是統一的。現實中孕育著理想,形成著理想,包含著理想形成的因素。理想來源於現實,包含著現實的因素,並且將來會變成新的現實。
第二章傾注對祖國的熱愛
1.愛國主義的含義(科學內涵)?
答:愛國主義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對自己祖國的一份責任,是將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調整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民族關係的道德規範,是一種重大的政治原則,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的基本內容?
答:第一,愛國主義最基本的內容是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第二,熱愛故土山河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
第三,熱愛人民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
第四,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愛國主義的必然政治要求。
3.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答:第一,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第二,抵禦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
第三,開發祖國山河,創造中華文明。
第四,心繫民生苦樂,推動歷史進步。
4.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歷史作用?
答:第一,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
第二,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
第三,愛國主義是譜寫壯麗人生的力量源泉。
5.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答:逐步擺脫貧困落後,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規定了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6.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答:第一,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
第二,愛國主義與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
第三,愛國主義與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統一。
第四,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的統一。
第五,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的統一。
7.為什麼說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是統一的?
答:第一,社會主義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
第二,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結果。
第三,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8.為什麼愛國主義與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是統一的?
答:第一,社會主義中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民眾經過流血犧牲,長期艱苦奮鬥建立起來的。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奮鬥的歷史。
第三,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代替中國共產黨。
9.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怎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答: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這一趨勢下,愛國主義並沒有也不會過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國家的界限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一定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顯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注意防止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狹隘民族主義。認為自己一切都好,盲目排外,閉關鎖國。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虛無主義。主張全盤西化,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一切領域都照搬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模式。
10.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內容?
答: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1.怎樣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答:今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批判的繼承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鑑外來文化和道德的積極成果,不斷豐富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並使其內化為個人的精神品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富裕安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12.做一個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答:第一,培育愛國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第二,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第三,努力學習和工作,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13.努力學習和工作,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答:第一,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過硬本領。
第二,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自覺維護祖國的安定、團結和統一。
第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逐步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
第三章科學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1.人的本質?
答: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任何人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每個人都從屬一定的社會群體,同周圍的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如家庭關係、鄰里關係、工作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道德關係等,這些社會關係的總和決定了人的本質。
2.人生觀的含義?
答: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3.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答:人生觀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態度表明人應當怎樣對待生活,人生價值判斷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4.人生目的的含義?
答: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對“人為什麼活著”這一人生根本認識和回答。
5.為什麼說人生目的在人生觀中居於核心地位?
答:第一,人生目的決定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第二,人生目的決定持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第三,人生目的決定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標準。
6.當代中國為什麼需要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
答:第一: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黨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只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第二,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人成長成才的的內在要求。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在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利益,而且能夠獲得才智的鍛鍊、精神的提升。
第三,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影響的有力武器。唯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自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的影響,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對待生活,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7.為什麼說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科學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答:第一,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理論基礎之上。
第二,只有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有機統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利益,而且更能獲得才智的鍛鍊、精神的提升。
第三,唯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高度警惕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的影響,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對待人生。
8.人生態度的含義?
答:人生態度屬於人生觀的範疇,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
9.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何現實意義?(已考)
答:第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能促進人生目的的達到。
第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助於人生價值的實現。
第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能夠調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10.人生境遇的含義?
答:所謂境遇就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具體環境。
11.順境和逆境對人生有何不同的影響?
答:在順境中向目標奮鬥,如同順水行舟,可以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但優越的條件和舒適的環境又容易使人貪圖安逸、不思進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荊州”。
在逆境中向目標前進,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條件差、困難重重,同樣的目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逆境對人生又是一種磨鍊,他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礪意志、陶冶品格、豐富戰勝困難的經驗。
12.怎樣正確對待人生順進和逆境?
答:對於順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因居安思危、自製自勵,使自身的活動保持良好的度。身處順境並不等於一切順利,更不等於沒有困難,一定要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樂觀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
對於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大膽正視,積極應對,努力創造條件,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待時機成熟,因勢利導,使之成為人生路程上的一個閃光點。相反,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觀失望,既無堅定的信念.,也無頑強的意志,更不主動地去做準備,終日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抱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虛度光陰,結果只能每況愈下,成為環境的奴隸。
13.人生價值的含義?
答:人生價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實踐對於社會、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滿足,或對於社會、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義。
14.人生的社會價值包括?
答:人生的社會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方面。
15.人生的自我價值指?
答: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
16.人生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區別與聯繫?
答:他們是矛盾統一體。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的社會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個體的奮鬥。個體提高自我價值的過程,也就是通過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發展並進而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的基礎。人都是社會的人,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人生的自我價值活動都不是孤立的個人活動,而是個人現實的社會價值活動在他自己身上的顯現。
1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18.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的條件和方法?
答:第一,選擇與社會主導價值觀相一致的人生價值目標。只有選擇了這樣的人生價值目標才能使人為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
第二,自覺提高自我的主體素質和能力。包括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生價值觀,加強自身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繼承和弘揚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第三,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創造性實踐活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通過艱巨的勞動來使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變為現實。
19.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質?
答:人來源於自然又依存於自然,人與自然真正的紐帶是生產勞動。人的生產勞動從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就需要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20.可持續發展是指?
答: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而且絕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
21.身心健康的標準?
答:健康的生理,良好的心理。
22.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徑和方法?
答:第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積極樂觀個人生態度。目的是使人正確認識人生髮展規律,認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從而為提高身心素質、保持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動力和目標導向。
第二,參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體育鍛鍊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同時也對人的心理產生積極影響,,使人形成樂觀開朗的情緒、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勇敢拼搏的精神。
第三,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這可以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將不良情緒及時合理地宣洩或轉移出去,始終保持心理健康狀態。
第四,注重與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方面,能滿足人的安全和歸屬的需要,給人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生活氛圍,另一方面,能為人搭建一個社會支持系統,最大限度的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
23.成功交往的原則?
答:第一,平等原則。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協調個人和他人關係的前提。平等是尊重的基礎,尊重是平等的表現。
第二,誠信原則。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個人與他人關係得以延續的保證。
第三,寬容原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協調個人與他人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四,互助原則。互助是協調個人與他人關係的必然要求。只有學會幫助別人,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
24.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藝術?(領會)
答:第一,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具備良好心理品質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一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更容易協調好與他人的關係,培養發展真摯的友誼。
第二,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個人與他人的交往總是從第一印象開始,這個第一印象常常鮮明、強烈、影響深遠,能夠在以後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勢的作用。
第三,運用適當的溝通方法。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主要的形式。一般劃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大類。
24.正確認識並處理個人與社會的聯繫,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套用)
答:第一,科學把握個人與社會關係的實質。
第二,在社會發展中認識自我,調整和充實自我。
第三,在個人方法中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
第四章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1.道德的含義?
答: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2.有關道德起源的觀點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領會)
答:第一,道德起源於“天”的意志、“神”的啟示或“上帝”的意志。
第二,道德起源於人先天具有的某種良知和善良意志。
第三,道德起源於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第四,人類的道德是動物的合群感和社會本能的簡單延續和複雜化的“自然起源論”。
3.道德的科學起源?
答:道德產生於人類的歷史發展和人們的社會實踐中。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的現象,不是人主觀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一,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第二,社會關係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第三,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4.道德的本質?
答:道德是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並未社會經濟基礎服務。
5.正確把握道德的本質,積極發揮道德的功能和社會作用。(套用)
正確把握道德的本質,先把握社會經濟基礎對道德的決定作用,以及道德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
答:第一,社會經濟關係的性質直接決定社會道德體系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l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
1.理想的含義?
答: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
2.信念的含義?
答: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思想或事物堅信不疑並身體力行的態度。
3.理想與信念的聯繫?
答:理想與信念是緊密聯繫的,他們是同一種人類精神現象——信仰現象的兩個側面。通常認為,理想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而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們所相信的觀念和秉持的理念。追求一種理想,就意味著相信這種理想是正義的並且能夠實現,而這種相信本身就是一種信念。
4理想信念的特點?
答:第一,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與實踐性。
第二,理想信念具有時代性和階級性。
第二,理想信念具有多樣性和共同性。
5.理想信念的基本類型?
答:首先是生活領域的理想信念,物質生活方面的最求和嚮往。
其次是職業領域的理想信念,擇業和從業的理想最求。
再次是道德領域的理想信念,做人方面所嚮往和追求的目標。
最後是社會領域的理想信念,社會公共生活和社會制度的嚮往和追求。
6.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個作用?
答:第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嚮導。它一確立就使人精神振奮,在複雜的人生境遇中透過迷霧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進的方向。
第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動力。理想信念能給人生一種推進的力量,為人生實踐提供動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支撐著人們的精神和意志,不為巨大的困難所壓倒,而且使人在困難和逆境中振作起來,戰勝艱難險阻。
7.中國特色共同理想信念的內容?
答: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係?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階段性理想和最終理想的關係。現階段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是邁向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一個階段,是向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進的。離開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什麼就不清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沒有離開社會主義的一般原則,更沒有離開共產主義的大方向。只要我們時時記住這個大方向和這個總坐標,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不管探索過程如何曲折,都不會迷失方向。
9.在確立理想信念的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答:第一,把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結合起來。
第二,把個人的理想信念和社會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
第三,學會對不同的理想信念進行辨別和選擇。
10.為什麼理想的追求和實現具有長期性、曲折性、艱巨性?
答:第一,理想的實現具有長期性。理想變為現實是一個過程。即使是那些比較容易實現的理想,也不是一覺醒來之後就變為現實的。任何理想的實現都需要經歷一定的時間,特別是那些比較高遠的理想,更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艱苦奮鬥才能實現。
第二,理想的實現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筆直的,而是充滿了曲折。正是由於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才更加漫長。就像走盤山公路,在連續的轉彎中不斷地接近目標。
第三,理想的實現具有艱巨性。儘管實現不同理想的困難程度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實現任何理想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一個只有在各種阻礙中為自己開闢走向現實的道路,才是最可貴的理想。
11.如何走出理想追求中的兩個誤區?
答: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容易陷入“以理想來否定現實”和“以現實來否定理想”的誤區。走出這兩個誤區,首先要承認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但同時也要看到,這些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畢竟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而正要努力克服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保持對於理想的信心和熱情,既不能因為發現了現實中有不符合理想的東西,就對現實大失所望,甚至逃避或反對現實;也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盤認同當下現實,對於消極乃至醜惡的現象不憤怒、不鬥爭,甚至同流合污。
12.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答:理想與現實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一方面,他們是對立的,比如理想是主觀的,現實是客觀的;理想是完美的,現實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來的,現實是當下的。另一方面,它們是統一的。現實中孕育著理想,形成著理想,包含著理想形成的因素。理想來源於現實,包含著現實的因素,並且將來會變成新的現實。
第二章傾注對祖國的熱愛
1.愛國主義的含義(科學內涵)?
答:愛國主義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對自己祖國的一份責任,是將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調整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民族關係的道德規範,是一種重大的政治原則,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的基本內容?
答:第一,愛國主義最基本的內容是對祖國的忠誠與熱愛。
第二,熱愛故土山河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
第三,熱愛人民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
第四,熱愛自己的國家是愛國主義的必然政治要求。
3.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主要包括那些內容?
答:第一,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
第二,抵禦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
第三,開發祖國山河,創造中華文明。
第四,心繫民生苦樂,推動歷史進步。
4.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歷史作用?
答:第一,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
第二,愛國主義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
第三,愛國主義是譜寫壯麗人生的力量源泉。
5.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答:逐步擺脫貧困落後,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規定了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6.新時期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答:第一,愛國主義與愛社會主義的統一。
第二,愛國主義與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
第三,愛國主義與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統一。
第四,愛國主義與弘揚民族精神的統一。
第五,愛國主義與弘揚時代精神的統一。
7.為什麼說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是統一的?
答:第一,社會主義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制度,用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
第二,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結果。
第三,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8.為什麼愛國主義與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是統一的?
答:第一,社會主義中國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民眾經過流血犧牲,長期艱苦奮鬥建立起來的。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奮鬥的歷史。
第三,在當代中國,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代替中國共產黨。
9.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怎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答:經濟全球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這一趨勢下,愛國主義並沒有也不會過時。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國家的界限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在一定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顯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注意防止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狹隘民族主義。認為自己一切都好,盲目排外,閉關鎖國。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虛無主義。主張全盤西化,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的一切領域都照搬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模式。
10.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內容?
答: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1.怎樣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答:今天,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要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批判的繼承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鑑外來文化和道德的積極成果,不斷豐富民族精神的時代內涵,並使其內化為個人的精神品質,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富裕安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12.做一個新時期忠誠堅定的愛國者?
答:第一,培育愛國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第二,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第三,努力學習和工作,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13.努力學習和工作,以實際行動和貢獻履行愛國義務?
答:第一,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過硬本領。
第二,確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自覺維護祖國的安定、團結和統一。
第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逐步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
第三章科學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1.人的本質?
答: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任何人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從事社會實踐活動的人,每個人都從屬一定的社會群體,同周圍的人發生著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如家庭關係、鄰里關係、工作關係、經濟關係、政治關係、法律關係、道德關係等,這些社會關係的總和決定了人的本質。
2.人生觀的含義?
答:人生觀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對於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3.人生觀的主要內容?
答:人生觀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人生價值。人生目的回答人為什麼活著,人生態度表明人應當怎樣對待生活,人生價值判斷什麼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4.人生目的的含義?
答: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對“人為什麼活著”這一人生根本認識和回答。
5.為什麼說人生目的在人生觀中居於核心地位?
答:第一,人生目的決定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第二,人生目的決定持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第三,人生目的決定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標準。
6.當代中國為什麼需要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
答:第一: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黨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只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第二,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人成長成才的的內在要求。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在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利益,而且能夠獲得才智的鍛鍊、精神的提升。
第三,培養和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影響的有力武器。唯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自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的影響,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人生、對待生活,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中實現人生價值。
7.為什麼說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科學的、高尚的人生目的?
答:第一,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民眾創造歷史的理論基礎之上。
第二,只有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實現個人與社會的有機統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不僅能獲得物質上的利益,而且更能獲得才智的鍛鍊、精神的提升。
第三,唯有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的,才能高度警惕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人生觀的影響,以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對待人生。
8.人生態度的含義?
答:人生態度屬於人生觀的範疇,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所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
9.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何現實意義?(已考)
答:第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能促進人生目的的達到。
第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有助於人生價值的實現。
第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能夠調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10.人生境遇的含義?
答:所謂境遇就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具體環境。
11.順境和逆境對人生有何不同的影響?
答:在順境中向目標奮鬥,如同順水行舟,可以借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華,建功立業,但優越的條件和舒適的環境又容易使人貪圖安逸、不思進取,或者得意忘形,“大意失荊州”。
在逆境中向目標前進,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條件差、困難重重,同樣的目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逆境對人生又是一種磨鍊,他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礪意志、陶冶品格、豐富戰勝困難的經驗。
12.怎樣正確對待人生順進和逆境?
答:對於順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因居安思危、自製自勵,使自身的活動保持良好的度。身處順境並不等於一切順利,更不等於沒有困難,一定要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樂觀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
對於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應大膽正視,積極應對,努力創造條件,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待時機成熟,因勢利導,使之成為人生路程上的一個閃光點。相反,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觀失望,既無堅定的信念.,也無頑強的意志,更不主動地去做準備,終日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抱著玩世不恭的態度,虛度光陰,結果只能每況愈下,成為環境的奴隸。
13.人生價值的含義?
答:人生價值就是指人的生活實踐對於社會、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滿足,或對於社會、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義。
14.人生的社會價值包括?
答:人生的社會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以及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方面。
15.人生的自我價值指?
答: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的人生活動對自己生存和發展所具有的價值,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物質和精神需要的滿足程度。
16.人生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區別與聯繫?
答:他們是矛盾統一體。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價值是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的社會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個體的奮鬥。個體提高自我價值的過程,也就是通過努力以自我完善、全面發展並進而創造社會價值的過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會價值是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的基礎。人都是社會的人,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中,人生的自我價值活動都不是孤立的個人活動,而是個人現實的社會價值活動在他自己身上的顯現。
1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18.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的條件和方法?
答:第一,選擇與社會主導價值觀相一致的人生價值目標。只有選擇了這樣的人生價值目標才能使人為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
第二,自覺提高自我的主體素質和能力。包括確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生價值觀,加強自身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繼承和弘揚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第三,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創造性實踐活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通過艱巨的勞動來使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變為現實。
19.人與自然關係的實質?
答:人來源於自然又依存於自然,人與自然真正的紐帶是生產勞動。人的生產勞動從一開始就是社會性的,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係,就需要協調好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20.可持續發展是指?
答: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而且絕不包含侵犯國家主權的含義。
21.身心健康的標準?
答:健康的生理,良好的心理。
22.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徑和方法?
答:第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積極樂觀個人生態度。目的是使人正確認識人生髮展規律,認識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從而為提高身心素質、保持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動力和目標導向。
第二,參加體育鍛鍊,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體育鍛鍊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同時也對人的心理產生積極影響,,使人形成樂觀開朗的情緒、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勇敢拼搏的精神。
第三,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這可以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和應變能力,將不良情緒及時合理地宣洩或轉移出去,始終保持心理健康狀態。
第四,注重與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方面,能滿足人的安全和歸屬的需要,給人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生活氛圍,另一方面,能為人搭建一個社會支持系統,最大限度的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
23.成功交往的原則?
答:第一,平等原則。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協調個人和他人關係的前提。平等是尊重的基礎,尊重是平等的表現。
第二,誠信原則。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個人與他人關係得以延續的保證。
第三,寬容原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是協調個人與他人關係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四,互助原則。互助是協調個人與他人關係的必然要求。只有學會幫助別人,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
24.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藝術?(領會)
答:第一,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具備良好心理品質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一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更容易協調好與他人的關係,培養發展真摯的友誼。
第二,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個人與他人的交往總是從第一印象開始,這個第一印象常常鮮明、強烈、影響深遠,能夠在以後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勢的作用。
第三,運用適當的溝通方法。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主要的形式。一般劃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兩大類。
24.正確認識並處理個人與社會的聯繫,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套用)
答:第一,科學把握個人與社會關係的實質。
第二,在社會發展中認識自我,調整和充實自我。
第三,在個人方法中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
第四章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1.道德的含義?
答:道德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對人們的行為進行善惡評價的心理意識、原則規範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2.有關道德起源的觀點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領會)
答:第一,道德起源於“天”的意志、“神”的啟示或“上帝”的意志。
第二,道德起源於人先天具有的某種良知和善良意志。
第三,道德起源於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第四,人類的道德是動物的合群感和社會本能的簡單延續和複雜化的“自然起源論”。
3.道德的科學起源?
答:道德產生於人類的歷史發展和人們的社會實踐中。道德作為人類社會特有的的現象,不是人主觀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一,勞動是道德起源的第一個歷史前提。
第二,社會關係的形成是道德賴以產生的客觀條件。
第三,人類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主觀條件。
4.道德的本質?
答:道德是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是社會經濟關係的反映,並未社會經濟基礎服務。
5.正確把握道德的本質,積極發揮道德的功能和社會作用。(套用)
正確把握道德的本質,先把握社會經濟基礎對道德的決定作用,以及道德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
答:第一,社會經濟關係的性質直接決定社會道德體系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

2.圖書信息

書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職類)作 者:宋彩雲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0-13
ISBN:7-111-18534-X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開本:16開
定價:25.00元

內容簡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高職院校“兩課”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是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本書包括上篇思想道德修養和下篇法律基礎兩部分,上篇主要內容有:適應高職新生活、確立成長新目標,學會身心調適、增進心理健康,正確認識自我、塑造美好形象,充分了解社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棟樑,儘快融人社會、在實踐中鍛鍊成長;下篇主要內容有:我國社會主義法的基本理論,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等。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兩課”教育教材,也可作為高專、職大、業大、函大等成人院校及套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用書。

3.圖書信息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蘇建永,樊傳明,吳兆方主編.—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1
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推薦教材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ISBN9787505889354
Ⅰ.①思…Ⅱ.①蘇…②樊…③吳…Ⅲ.①思想修養—高等學校:技術學校—教材②法律—中國—高等學校:技術學校—教材Ⅳ.①g71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9)第235597號

內容簡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高等學校“兩課”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是高等學校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環節。它是一門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線,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依據大學生成長的基本規律,教育引導大學生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強化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的一門課程。其目的在於培養高等院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憲法和有關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規定,真正做到學法、懂法、用法,依法辦事,依法維護國家和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

圖書信息

書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職類)?
作 者:汪應明張怡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7-1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ISBN:7-111-19781-X
開本:16開
定價:36.00元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

章節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思想道德修養
第一章步入高校的學習與生活
第一節大學是人生髮展的新階段
第二節適應高職的教育和學習
第三節確立成才目標,成為有用人才
思考與練習
第二章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
第一節形成對道德的正確認識
第二節道德的評價與選擇
第三節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思考與練習
第三章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第—節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
核心
第二節團隊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
原則
第三節做愛國主義的實踐者
第四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思考與練習
第四章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第一節與時俱進的創新素質
第二節誠實守信的人生信條
第三節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
第四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思考與練習
第五章實現人生價值
第一節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第二節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節培養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思考與練習
第二部分法律基礎
第六章法的一般理論
第一節法的概念與特徵
第二節法的作用
第三節法律關係
第四節法的效力
第五節法的淵源
第六節法的制定與運行
第七節法律責任
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憲法
第一節憲法概述
第二節憲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國家的基本制度
第四節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五節國家機構
第六節憲法的實施及保障
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行政法
第一節行政法概述
第二節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行政主體
第四節國家公務員
第五節行政相對方
第六節行政法制監督主體
第七節行政行為
第八節行政立法
第九節行政處罰
第十節行政複議
第十一節行政訴訟
第十二節行政賠償
思考與練習
第九章民法
第一節民法概述
第二節民事主體
第三節民事法律行為
第四節具體民事權利
第五節民事責任
第六節時效
思考與練習
第十章契約法
第一節契約概述
第二節契約的訂立
第三節契約的效力
第四節契約的履行
第五節契約的擔保
第六節契約債權的保全
第七節契約的解除
第八節違約責任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一章刑法
第一節刑法概述
第二節犯罪及其構成
第三節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
第四節故意犯罪的停止狀態
第五節共同犯罪
第六節罪數形態
第七節刑罰的體系與種類
第八節刑罰裁量制度
第九節刑罰執行制度
第十節刑罰消滅制度
思考與練習
第十二章與經濟有關的法律制度
第一節公司法
第二節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節產品質量法
第四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節勞動法
思考與練習
第十三章訴訟與仲裁
第一節刑事訴訟法
第二節民事訴訟法
第三節仲裁法
思考與練習
思考與練習題答題參考
參考文獻

內容簡介

?本書是高職高專公共基礎課“十—·五”規劃教材。本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注重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的教育。
本書內容安排在滿足知識性、科學性、合理性的前提下,採用章前“案例點擊”導入的方式,並設有“資料”、“觀察”、“思考”等模組,使教材內容通俗、易懂,語言活潑、生動,貼近實際,便於閱讀與思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書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思想道德修養;第二部分法律基礎。
本書既可作為高職高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材,也可作為其他院校和社會人員培養思想素質和學習法律基礎的參考讀物。
本書配有電子教案,內有本書中“思考”內容的參考提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