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通志》

《廣西通志》

謝啟昆主修的《廣西通志》通常稱《謝通志》或《謝志》 。 篇幅宏大,內容豐富,體例新穎,遠超歷代《廣西通志》,是清代堪稱全國楷模的一部省志,也是最著名的《廣西通志》。 清學者阮元贊它“載錄詳明,體例雅贍”,在以後主編廣東和雲南《通志》時,“一以謝志體例為本”。

廣西通志

清嘉慶《廣西通志》1800年(清嘉慶五年)廣西巡撫謝啟昆開設志局,主修《廣西通志》,次年11月成書。謝啟昆主修的《廣西通志》通常稱《謝通志》《謝志》 。全書280卷,採用紀傳體,分為典、表、略、錄、傳五大類,共設訓典、沿革、職官、選舉、封建、輿地、山川、金石、勝跡、宦績、謫宦、列傳16門,約260萬字。篇幅宏大,內容豐富,體例新穎,遠超歷代《廣西通志》,是清代堪稱全國楷模的一部省志,也是最著名的《廣西通志》。此志在中國方誌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自問世不久,深受當時的學者重視和讚譽。清學者阮元贊它“載錄詳明,體例雅贍”,在以後主編廣東和雲南《通志》時,“一以謝志體例為本”。洋務大員張之洞在《書目問答》中稱它為“省志善本”。清末學者梁啓超更稱讚它較當時著名方誌學家章學誠主修的《湖北通志》 “更完好”,為“省志楷模”。

《廣西通志》《廣西通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