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森》

《布朗森》

一個崇尚暴力的富家少年,一個學富五車的囚犯,一個熱愛生活的環保主義者。布朗森也許是整個20世紀的異類。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英國故事片《布朗森》海報英國故事片《布朗森》海報

影片根據英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囚犯麥可·皮特森的故事改編。1974年,一名叫做查爾斯·布朗森的少年結交了一些街頭的混混朋友,沾染上了一些不良少年。在那個狂熱、躁動的年紀里,他想讓自己快點出名,所以在家裡做了一把手槍,並且實施了一起郵局搶劫案。戰利品一點也不豐厚——區區26英鎊,但是他卻為此付妖出了7年牢獄生活的代價。

之後,這個少年在監獄裡不斷犯事、不斷被加刑。總共在監獄裡呆了34年的他有30年是一個人在禁閉室里獨自渡過的。影片著重描寫了他的34年的牢獄生涯,在那裡,鬥毆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幕後花絮

為了扮演好渾身是肌肉的布朗森,男主角湯姆·哈迪接受了嚴格肌肉訓練課程。

主演湯姆·哈迪認為布朗森是近年來銀幕上出現的最暴力的角色,其暴力遠遠超過了丹尼爾·戴-劉易斯在馬丁·斯科塞斯的影片《紐約黑幫》中扮演的屠夫比爾。

為了更真實地扮演好監獄生活,湯姆·哈迪在一家小型監獄裡呆了幾個月。對此,他的評價是“嗯,監獄生活的確是令人作嘔的。要是我在這裡呆久了,也會暴力的”。

為了慶祝影片的殺青,導演雷弗恩特意建造了一座小型發電站,他在發電站的落成儀式上表示,布朗森這樣的人物絕不是惡魔,也不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殉道者。

在拍攝打鬥場景的拍攝過程中,有很多演員的牙托被打掉。

導演為那些被打得趔趄的演員設計了一種像是現代芭蕾的舞蹈的摔倒動作。

幕後製作

英國最暴力的囚犯

本片主人公原型麥可·皮特森被成稱為“英國最暴力的囚犯”,他身上聚集的矛盾、困惑和爭議激起了英國民眾的好奇心。他已經超越了“社會生活察版”刊登的刑事案件而成為一名特殊的“明星”。

皮特森1954年生於英國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少年時代結交了些不良的朋友,他曾當過馬戲團的表演者和拳擊手。19歲時他因為持械搶劫了僅僅26英鎊而第一次入獄。與大眾相信的說法不同,皮特森從來沒有犯下過任何謀殺案件,也就是從來沒有殺過人。由於在監獄中的恐怖表現,包括惡意傷人、非法拘禁以及恐嚇等罪名,他的刑期不斷被延長。從19歲獲判7年有期徒刑開始,他一共在被判了34年監禁,這其中有30年都在嚴格的禁閉室里度過。曾住過120座不同的牢房的皮特森也被公眾戲稱為“英國監獄之王”。

1998年監獄方為他和另外兩名罪犯特別設立了行動小組。2000年皮特森又由於惡意傷人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總共這些年中,皮特森被釋放過兩次,但不在監獄的這120天大多他基本都在酒吧度過,並且最終因為搶劫和蓄意搶劫而再次被抓。

在監獄的日子裡,皮特森據說每天會做2500個伏地挺身,還出版了一本關於如何在極簡陋和孤立的環境下健身的書籍。後期他又漸漸研究起詩歌和藝術,已經出版了11本書並獲得過柯斯勒獎。他還是一位卡通畫家。此外皮特森還參加過阻止青少年犯罪、保護動物的公益活動。據說他曾給一家博物館寫信,裡面這樣說:“我這樣的人生來被該關在籠子裡,但請放過那些鳥兒和小動物們。否則小心我把你肩膀上的腦袋揪下來。”皮特森的支持者將他的行為歸結於難以控制的脾氣和對正常生活的手足無措,稱他的本質其實和普通人一樣善良溫和,“他不是惡魔,而是病人”。

皮特森曾在17歲結過一次婚。後來一位穆斯林女子在報紙上看到他的照片後和他開始書信來往後。兩人結婚前僅僅在監獄裡見過三次面。不過離婚後皮特森表示對方只是希望借著自己出名。皮特森在最近八年已經沒有使用暴力的紀錄,他聲稱暴力已經不是他生活的部分。他還對本片的拍攝給出了很多建議,與導演和主演進行過幾次談話。他對劇本也感到滿意。

影片看點

銀幕上的暴力狂人

關於如何在銀幕上展示麥可·皮特森的“暴力生涯”,導演雷弗恩頗費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一條合適的表述途徑。伴隨著混亂而躁動的暴力,影片沒有按照任務傳記片傳統的講述方式來展開故事,電影完全打亂了時間順序,用一種內在的“暴力升級”的潛在邏輯關係梳理影片的故事。導演說,“我現在銀幕上展示一個為監獄而生的人的心理狀態,所以我拋棄了外部的時間關係,轉而用一種更直接面對心靈的方法來講述這個故事。布朗森是一個對暴力極其渴望的男人,我視圖把這種渴望表現在銀幕上。並且通過這種講述展現一個人的性格和特點。說到觀點,我想表達的是,暴力並不可怕,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暴力,真正可怕的是縱容暴力和對暴力的逆來順受。這不僅僅助長了暴力而且使得暴力更加泛濫”。

影片的男主角湯姆·哈迪也對表演這么一個複雜的、難以描述的人物充滿了興趣。他說“對我而言,或者說對絕大多數演員而言,能表演一個仍然在世的人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而且皮特森又是這么一個充滿矛盾和悖論的綜合體。一方面他是一個崇尚暴力的男人,另一方面他很懂得生活、懂得小說和詩歌;你可以說他殘暴,但是他愛護動物;你可以說他冷血,但是他對少年兒童和貧困的人卻充滿了愛心,真是一言難盡。所以,扮演這個角色,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要表演好他,需要很深刻地理解這個人物,更要深刻地了解暴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