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

《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

《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是由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 Corneliu Porumboiu執導。

基本信息

《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

劇情介紹

12月22日是革命勝利的周年紀念日,影片開始介紹三位演員的出場,就是從他們每天早晨日常的生活說起的。Manescu(Teo Corban飾)是一位歷史老師,一夜大醉之後從睡椅上醒過來,對於昨晚發生的事情毫無印象,雖然他當時在酒吧里還侮辱了一名中國籍的店主。退休老人Piscoci(Mircea Andreescu飾)獨自一生生活,為鄰居的小孩扮演聖誕老人又蹦又跳的。與此同時,電視台台長Jderescu(Ion Sapdaru飾)正在忙碌而挑剔地為他的電視談話節目選擇嘉賓。這一期的話題就是關於革命。
毫無疑問,唯一能夠讓他震驚的來賓就是Manescu和Piscoci二人。電影大約進行到一半的時間,才開始了一場熱熱鬧鬧的電視直播節目關於這個爆炸性問題的“大討論”:這場大革命真的曾經發生在他們的小城嗎,還是沒有?
自從1989年12月22日12點零8分,獨裁者西奧賽斯古被驅逐出總統府,在此之前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還與那些糾集在城市廣場裡的任何一個反對者有關。雖然Manescu堅持說他當時也在其中,打電話過來的電視觀眾則不太贊同,爭論導致了現場節目氣氛很活躍,同時也顯示出記憶是如何被歲月改變的。

一句話評論

這部帶有輕喜劇風格的電影《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出色地繼承了東歐傳統幽默,聰明機智而且真實可信,猶如利刃一樣精確大膽地提出了這一問題。
—— 《綜藝雜誌》戴伯拉·楊【Deborah Young】

幕後製作

16年前,在共產主義領導下的革命解放了羅馬尼亞,只是至今仍然存在爭論,是否這場革命已經完全實現了當初的諾言。該片是柯內流·波藍波宇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低調且不為取悅觀眾而拍攝,這與現在羅馬尼亞那些新生代導演所感興趣和關注的電影題材截然不同。
電影的能量蘊藏於它的簡單之中。在影片開始的時候,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以無傷大雅、適度的片段,帶著一種詼諧風趣的幽默感,再現了從前的共產主義世界,而在電視台錄製現場這種滑稽感被放大到高潮點。面無表情的職業演員們的表演表現得也很精彩,最後還以一首溫柔的詩歌作為片尾結束的樂章。
片名A fost sau n-a fost?是羅馬尼亞語,意思為“在那裡還是不在那裡?”,影片中這是一家小型的當地電視台想針對1989年12月22日發生的大事件進行調查,由此提出的問題。對於外國觀眾而言,也許有一個難以理解的地方,就是影片設定的背景不是在布加勒斯特或者是蒂米什瓦拉(Timisoara),而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鎮上。小鎮廣場上發生的事情作為後來電視節目談論話題的背景,大多數觀眾也許會認為,這樣的一個地點可以是東歐的任何一個地方。如果影片能給出一些解釋性的對白,或許就能解決這一不足之處。

花絮:

·2006年舉行的第59屆坎城電影節,《布加勒斯特東12點8分》獲得最佳金攝影機獎,在同年12月2日頒發的第19屆歐洲電影獎,該片還獲得了最佳編劇獎。
·片名“A fost sau n-a fost?”是羅馬尼亞語,意思為“在那裡還是不在那裡?”,在影片中,這是一家小型的當地電視台想針對1989年12月22日發生的大事件進行調查,由此提出的問題。
·影片被選為2006年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參展影片。
·該片是該片是編劇兼導演柯內流•波藍波宇的電影處女作,他1975年出生於羅馬尼亞東部地區的瓦斯盧伊Vaslu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