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協》

《巴協》作者,據傳是巴·賽囊。巴·賽囊是赤松德贊贊普時的名臣,是八世紀中、晚期的人物。

基本信息

作者

巴協》作者,據傳是巴·賽囊。巴·賽囊是赤松德贊贊普時的名臣,是八世紀中、晚期的人物。曾受赤松德贊的派遣去印度迎請堪布菩提薩埵來西藏。後從之出家,法名益希旺布。是藏族最初出家的七試人(也有譯為“七覺士”的)之一 。另有人認為是枯敦·尊珠雍鍾(1011一1075)所著。枯敦是藏族佛教“後弘期”的重要人物。他的老師就是山南桑耶寺一帶的統治者益希堅贊派往青海向喇欽·貢巴饒賽學法的十人中的竹梅·楚臣迥乃。後來他繼竹梅主持唐布切寺,並曾拜阿底峽為師。但是,也有人說他只寫了《巴協》增廣本中的增广部分。

版本

《巴協》以手抄本傳世,有數種不同的異文本。據說本書在編寫時,即分為詳、中、略三種。西藏檔案局藏有手抄本五種,民族文化宮有一本。

內容

書中自贊普赤德祖贊(704一755在位)興佛說起,直到其子赤松德贊建成桑耶寺止。《增廣本》則至阿底峽入藏(1038)時止。記述史事頗為翔實,為後世藏族史學家寫史時的依據。如布頓仁欽珠(或譯布頓寶成,1290一1364)所著《布頓佛教史》、索南堅贊(或譯福幢)所著《西藏王統記》(約1388年成書)、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錯(1617一1682)所著《西藏王臣記》等書中皆依據本書,著述赤松德贊父子兩代的史跡。巴臥·祖拉陳哇(1504一1566)所著《賢者喜宴》一書中,更將《巴協》全文引入。松巴堪布益希班覺(1704一1788)在所著《如意寶樹》一書中說:“這些史書的大部分藍本是《巴協》。此書是關於修建桑耶寺的記述。為賽囊和桑喜等人著述。寫成三份,分別保存在喇嘛、贊普和大臣們手中。人們對它屢做增刪,便成了《喇協》、《解協》和《巴協》。(意為“喇嘛所存文本”、“國王所存文本”、‘巴氏所存文本”。《巴協》的書名即本於此。)其後晚出的本子,或長或短,皆本於此。”
關於作者,松巴又多提出了一個桑喜。桑喜也是協助赤松德贊推行佛法的重臣,他曾被派遣到內地去取經。他的父親是跟隨金城公主人藏的漢人。
在藏族的歷史著述中,除上文所談敦煌歷史文書中的短篇傳略外,《巴協》算是比較早期的長篇歷史作品。從上舉各史書著作引用本書的情況判斷,如果不是巴·賽囊於八世紀所著,那么其成書年代最遲也不會晚於十一世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