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是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力學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土木系承辦的以工程套用為特點的全國性學術刊物。主要報導力學在工程及結構中的套用,刊登力學在科研、設計、施工、教學和生產方面具有學術水平、創造性和實用價值的論文,包括力學在土木建築、水工港工、公路鐵路、橋樑隧道、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礦山冶金、機械化工、國防軍工、防災減災、能源環保等工程中的套用且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人類對力學的一些基本原理的認識,一直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在中國古代及古希臘的著作中,已有關於力學的敘述。但在中世紀以前的建築物是靠經驗建造的。

1638年3月伽利略出版的著作《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談話和數學證明》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本材料力學著作,但他對於梁內應力分布的研究還是很不成熟的。

納維於1819年提出了關於梁的強度及撓度的完整解法。1821年5月14日,納維在巴黎科學院宣讀的論文《在一物體的表面及其內部各點均應成立的平衡及運動的一般方程式》 ,這被認為是彈性理論的創始。其後,1870年聖維南又發表了關於塑性理論的論文水力學也是一門古老的學科。

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5~前4世紀),墨翟就在《墨經》中敘述過物體所受浮力與其排開的液體體積之間的關係。歐拉提出了理想流體的運動方程式。物體流變學是研究較廣義的力學運動的一個新學科。1929年,美國的賓厄姆倡議設立流變學學會,這門學科才受到了普遍的重視。

研究領域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包括實驗力學,結構檢驗,結構試驗分析。模型試驗分部分模型和整體模型試驗。結構的現場測試包括結構構件的試驗及整體結構的試驗。實驗研究是驗證和發展理論分析和計算方法的主要手段。結構的現場測試還有其他的目的:

①驗證結構的機能與安全性是否符合結構的計畫、設計與施工的要求;

②對結構在使用階段中的健全性的鑑定,並得到維修及加固的資料。

研究方法

分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與計算兩個方面。但兩者往往是綜合運用,互相促進。

理論分析

結構理論分析的步驟是首先確定計算模型,然後選擇計算方法。

土力學在二十世紀初期即逐淅形成,並在40年代以後獲得了迅速發展。在其形成以及發展的初期,泰爾扎吉起了重要作用。岩體力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 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組織專題學術討淪,其後並已由對具有不連續面的硬岩性質的研究擴展到對軟岩性質的研究。岩體力學是以工程力學與工程地質學兩門學科的融合而發展的。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半期,連續體力學的特點是研究各個物體的性質,如梁的剛度與強度,柱的穩定性,變形與力的關係,彈性模量,粘性模量等。這一時期的連續體力學是從巨觀的角度,通過實驗分析與理論分析,研究物體的各種性質。它是由質點力學的定律推廣到連續體力學的定律,因而自然也出現一些矛盾。

於是基於二十世紀前半期物理學的進展 ,並以現代數學為基礎,出現了一門新的學科——理性力學。1945年,賴納提出了關於粘性流體分析的論文,1948年,里夫林提出了關於彈性固體分析的論文,逐步奠定了所謂理性連續體力學的新體系。

隨著結構工程技術的進步,工程學家也同力學家和數學家一樣對工程力學的進步做出了貢獻。如在桁架發展的初期並沒有分析方法,到1847年,美國的橋樑工程師惠普爾才發表了正確的桁架分析方法。電子計算機的套用,現代化實驗設備的使用,新型材料的研究,新的施工技術和現代數學的套用等,促使工程力學日新月異地發展。

質點、質點系及剛體力學是理論力學的研究對象。所謂剛體是指一種理想化的固體,其大小及形狀是固定的,不因外來作用而改變,即質點系各點之間的距離是絕對不變的。理論力學的理論基礎是牛頓定律,它是研究工程技術科學的力學基礎。

固體力學包括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複合材料力學以及斷裂力學等。尤其是前三門力學在土木建築工程上的套用廣泛,習慣上把這三門學科統稱為建築力學,以表示這是一門用力學的一般原理研究各種作用對各種形式的土木建築物的影響的學科。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在二十世紀50年代後期,隨著電子計算機和有限元法的出現,逐漸形成了一門交叉學科即計算力學。計算力學又分為基礎計算力學及工程計算力學兩個分支 ,後者套用於建築力學時,它的四大支柱是建築力學、離散化技術、數值分析和計算機軟體。其任務是利用離散化技術和數值分析方法,研究結構分析的電腦程式化方法,結構最佳化方法和結構分析圖像顯示等。

如按使結構產生反應的作用性質分類,工程力學的許多分支都可以 再分為靜力學與動力學。例如結構靜力學與結構動力學,後者主要包括:結構振動理論、波動力學、結構動力穩定性理論。由於施加在結構上的外力幾乎都是隨機的,而材料強度在本質上也具有非確定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20世紀50年代以來,機率統計理論在工程力學上的套用愈益廣泛和深入,並且逐漸形成了新的分支和方法,如可靠性力學、機率有限元法等。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工程力學

創刊時間:1984

資料庫收錄

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EI工程索引(美)(200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2008)

影響力

1999年獲在物理、力學類刊物中影響因子位居第二(0.658),力學類中位居第一。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美國工程索引

專著資料

專著1

工程力學—國防工業出版社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作者:宋本超,卞西文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1

開本:16開

I S B N :9787118063950

定價:¥29.00

內容簡介

本書以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為指導,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進行編寫。本書共20章,由靜力學、材料力學以及運動學與動力學三部分組成。靜力學部分包括靜力學基本概念、簡單力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間力系等內容,主要研究受力分析和剛體的平衡問題,是材料力學的基礎。材料力學部分包括軸向拉伸或壓縮、扭轉、剪下與擠壓、彎曲變形、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和壓桿穩定等內容。運動學與動力學部分包括點的運動、剛體的基本運動、點的運動合成、剛體的平面運動、質點和剛體的動力學基礎、動能定理以及動靜法等內容。為了便於學習,每章後面均附有思考題和習題,並在附錄中給出了答案。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機械類、機電類專業的教材。各院校也可以根據學時的安排和專業需要選講部分內容。

目錄

第一篇 靜力學

引言

第1章 靜力學基本概念和物體受力分析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1.1.1 剛體的概念

1.1.2 力的概念

1.1.3 集中力與均布載荷

1.1.4 力系

1.1.5 平衡

1.2 靜力學公理

1.2.1 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公理一)

1.2.2 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

1.2.3 加減平衡力系公理(公理三)

1.2.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公理四)

1.3 約束和約束反力

1.3.1 約束相關概念

1.3.2 常見的約束類型

1.4 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簡單力系

2.1 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幾何法

2.1.1 匯交力系合成的幾何法

2.1.2 平面匯交力系平衡的幾何條件

2.2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解析法

2.2.1 力在坐標軸上的投影

2.2.2 合力投影定理

2.2.3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2.4 平面匯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條件

2.3 力對點之矩與合力矩定理

2.3.1 力對點之矩的概念

2.3.2 合力矩定理

2.4 平面力偶理論

2.4.1 力偶的概念

2.4.2 力偶的性質

2.4.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4.4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條件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的平移定理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點簡化

3.2.1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點簡化

3.2.2 平面一般力系簡化結果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

3.3.1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條件和平衡方程

3.3.2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3.4 靜定與超靜定問題的概念及物體系統的平衡

3.4.1 靜定與超靜定問題

3.4.2 物體系統的平衡

3.5 考慮摩擦時的平衡問題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空間力系

4.1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4.1.1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軸上的投影

4.1.2 合力投影定理

4.2 力對軸的矩

4.2.1 力對軸之矩

4.2.2 合力矩定理

4.3 空間力系的平衡及其套用

4.3.1 空間力系的簡化

4.3.2 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

4.3.3 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的解法

4.4 重心與形心

4.4.1 物體的重心

4.4.2 平面圖形的形心

4.4.3 用組合法確定平面組合圖形的形心

思考題

習題

第二篇 材料力學

引言

第5章 軸向拉伸和壓縮

第6章 剪下與擠壓

第7章 圓軸扭轉

第8章 彎曲內力

第9章 彎曲應力

第10章 彎曲變形

第11章 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

第12章 組合變形

第13章 壓桿穩定

第三篇 運動學與動力學

引言

第14章 點的運動

第15章 剛體的基本運動

第16章 點的合成運動

第17章 剛體的平面運動

第18章 質點和剛體動力學基礎

第19章 動能定理

第20章 動靜法

附錄Ⅰ 常用圖形的幾何性質

附錄Ⅱ 型鋼表

附錄Ⅲ 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專著2

工程力學—機械工業出版社

資料

書 名: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作者:趙晴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6-1

ISBN: 9787111266075

開本:16開

定價: 32.00元

內容簡介

本教材適用於工科非機類各專業本科生,機械類各專業自學考試本科生,機類各專業專科生,參考學時40-90學時。學時安排可分為三種:少學時(40學時)講授靜力學基礎、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桿件四種基本變形強度設計和壓桿穩定設計;中學時(65學時)講授靜力學、材料力學全部內容;多學時(90學時)講授靜力學、材料力學、運動力學全部內容。

本教材內容編排以夠用為度,兼顧理論體系完整;注重與工程實際問題的聯繫,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全部插圖具有三維效果。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每章配有附錄,對本章的知識點進行小結;選擇典型問題進行討論、講解;總結解題方法;設定思考題供學生學習。為降低學生購書成本,此部分附於隨書光碟中。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篇靜力學

第一章 靜力學基礎

第一節力的概念及其性質

第二節力矩的計算

第三節力偶的計算

第四節約束與約束力

第五節物體的受力分析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簡化

第一節平面匯交力系的簡化

第二節平面力偶系的簡化

第三節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三章 靜力學平衡問題

第一節平面力系的平衡條件和平衡方程

第二節物體系統的平衡問題

第三節考慮摩擦的平衡問題

第四節空間一般力系的平衡問題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四章 重心及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

第一節物體的重心坐標公式

第二節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二篇材料學

第五章 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變形固體的概念

第二節桿件的內力和應力

第三節桿件的基本變形和應變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六章 桿件的內力和內力圖

第一節直桿軸向拉伸(壓縮)時的軸力與軸力圖

第二節軸扭轉時的內力及內力圖

第三節梁彎曲時的內力及內力圖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七章 拉(壓)桿件的應力、變形分析與強度設計

第一節拉伸與壓縮桿件的應力與強度設計

第二節拉伸與壓縮桿件的變形

第三節拉(壓)桿超靜定問題

第四節材料受拉伸與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八章 剪下擠壓實用計算

第一節剪下與擠壓

第二節剪下與擠壓的強度計算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九章 圓軸的扭轉應力、變形分析與強度、剛度設計

第一節圓軸扭轉時的切應力分析

第二節圓軸扭轉強度設計

第三節圓軸扭轉變形與相對扭轉角

第四節扭轉時圓軸的剮度設計

習題

本章小結及擴展練習(見隨書光碟)

第十章 梁的強度

第一節彎曲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

第三篇運動力學

附錄

參考文獻

專著3

工程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資料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武昭暉 張淑娟葛序風主編 16開 2008年8月出版

定價:25.00元 ISBN 978-7-301-13653-9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依據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工程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全書共分3篇12章,第1篇為靜力學部分,第2篇為材料力學部分,第3篇為運動學和動力學部分。

本書文字簡明,內容精練,簡化理論推導,注重理論套用。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機械類及近機械類專業60~70學時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供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篇 靜力學

第1章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和物體的

受力分析

第2章 平面力系

第3章 空間力系

第2篇 材料力學

第4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第5章 剪下與擠壓

第6章 圓軸扭轉

第7章 平面彎曲

第8 章 強度理論與組合

變形時的強度計算

第3篇 運動學和動力學

第9章 點的運動

第10章 剛體的運動

第11章 動能定理

第12章 動靜法

專著4

工程力學—機械工業出版社(第二版)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書 名:工程力學 第2版 (高職類)作者:張秉榮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08-02ISBN: 9787111294085開本:16開定價: 24.00元

相關院校

很多理工科學校都開設工程力學這個專業。

研究生專業排名前十的學校分別是(排名依據中國研究生院分專業排名):

1、大連理工大學

2、上海交通大學

3、同濟大學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5、哈爾濱工業大學

6、清華大學

7、北京理工大學

8、浙江大學

9、西安交通大學

10、重慶大學內容簡介

本書分兩篇: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理論力學部分介紹靜力學基礎、平面力系、空間力系及運動學和動力學。材料力學部分介紹拉伸與壓縮、剪下與擠壓,直梁的彎曲,圓軸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及材料力學中的幾個專題。有號的章節是為適應不同教學時數設定的選講內容。每章後均有小結、思考題和習題。本書還配有電子課件。

本書特色為:注意精選內容,簡化理論推導,聯繫工程實際,重視套用技能的培養,體現高職高專的教學特色。

本書適合於二、三年制高職高專工科院校各專業(40~64學時)學生使用,也可供職大、電大、成教、函授院校相關專業學生使用。

專著5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書 名:工程力學(高職類)作者:顧曉勤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01-21ISBN: 7-111-08455-1/TB.295(課)

開本:16開定價: 23.00元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包括質點和剛體靜力學受力分析、力系簡化、摩擦、平衡方程及套用,材料的基本變形即拉伸和壓縮、剪下和擠壓、扭轉、彎曲,以及質點和剛體運動學、動力學基礎;對壓桿穩定、動載荷、交變應力、材料持久極限、強度理論、複合材料的增強效應和聚合物、陶瓷材料的力學性能等作了簡要介紹。

本書前9章可以作為機電工程類二年制高職專業教材,建議學時為36—48學時;全書可以作為三年制高職高專教材,建議學時為48-60學時。本書可作為二年制、三年制高職高專機電工程、汽車、模具、數控等專業用教材,也可用作職工大學、電視大學、函授教育機械類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教材。

專著6

高等教育出版社(3)【1】

書名:工程力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ISBN:704014483

作者:陳景秋/張培源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13.8

頁數:92

出版日期:2004-11-1

版次:1

開本:現貨

包裝:平裝本

簡介: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包括通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和工程流體力學幾門課程的基礎的內容,介紹了工程力學課程的基本框架和工程中力學問題的建模方法和分析方法,使學生對近代力學學科的全貌有一個最簡要的了解。

全書分8章。第1章引言,簡介工程力學和幾種力學模型;第2章力系的簡化和平衡,內容為靜力學基本原理,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平衡方程以及重心;第3章靜力分析,內容為桿的內力,桁架和索的內力與應力;第4章彈性靜力學,內容為應力和應變的概念,材料的力學行為和桿的基本變形;第5章強度失效和強度準則,內容為強度評價的許用應力法和許用載荷法,經典強度理論;第6章運動學,內容為質點、剛體和連續體運動的描寫;第7章動力學,內容為運動微分方程,動力學基本定理,剛體的定點轉動與平面運動;第8章流體力學基礎,內容為流體靜力學,流場的概念,連續方程,動量方程和伯努利方程。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少學時工程力學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基礎力學教師進修的參考書。第1~7章需要40~44學時,第8章需要6~10學時。用星號標明的章節和用斜體字排印的內容對最少學時可不講授。本書獲得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編號02058)資助。

【2】

書名:工程力學(Ⅰ)(范欽珊、王琪主編)

ISBN:704011074

作者:范欽珊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29

頁數:408

出版日期:2002-6-1

版次:1

開本:16開

包裝:

簡介:為了面向全國一般院校各個不同學時類型課程的需求,全書分(1)、(2)兩卷,第(1)卷為工程靜力學和彈性靜力學。第(2)卷為工程運動學、工程動力學和工程力學專題。這種模組式結構可以組合成多種類型學時的工程力學課程:《工程力學(1)》可作為少學時課程的教材;《工程力學(1)》和《工程力學(2)》中的工程運動學、工程動力學可作為中學時的課程教材;全書(1)、(2)兩卷適用於多學時課程的教材。《工程力學(2)》中的“工程力學專題”主要涉及能量法、動應力和材料的力學行為等新內容,可供各院校選用。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工科各類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科研、工程技術人員人員參考。為了便於組織教學,著者將同時向採用本書的院校教師提供全部習題的詳細解答。

【3】

書名:工程力學(2)

ISBN:756361944

作者:范欽珊/王琪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28

頁數:288

出版日期:2004-7-1

版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本書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是“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已列入北京市精品教材計畫。考慮到全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素質教育和創新精神培養的要求,基礎力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需要進行改革已成共識。為適應改革,很多學校的基礎力學課程已經有原來的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兩門課程整合為一門工程力學課程。新的教學計畫中,課程的教學總學時數也有大幅度減少。

全書分(1)、(2)兩卷。本書為第(2)卷。第(1)卷為工程靜力學和彈性靜力學,第(2)卷為工程運動學、工程動力學和工程力學專題。這種模組式結構可以組合成多種類型學時的工程力學課程:《工程力學(1)》可作為少學時課程的教材;《工程力學(1)》和《工程力學(2)》中的工程運動學、工程動力學可作為中學時的課程教材;全書(1)、(2)兩卷適用於多學時課程的教材。《工程力學(2)》中的工程力學專題主要涉及能量法、動應力和材料的力學行為等新內容,可以供各院校選用。為了便於組織教學,著者將同時向採用本書的院校教師提供全部習題的詳細解答(聯繫人景榮春)。

本書是根據2000年全國基礎力學系列課程改革研討會上多數院校的力學老師提出的要求而編寫的。根據人才培養總體最佳化過程的要求,為了給學生的學習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教育部《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及“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成果的基礎上,著者進一步對基礎力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加以分析和研究,力圖在本書中做到用有限的學時使學生既掌握最基本的經典內容,又能了解基礎力學的工程套用以及最新進展;同時還希望這本新編的工程力學具有較大的適用範圍,能夠為廣大院校所採用。

本書的編寫提綱曾經向全國許多院校作過問卷調查,收到30多所院校的回函,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本書在上述基礎上編寫。

專著7

化學工業出版社書名:工程力學

圖書編號:963714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定價:22.0

ISBN:750255733

作者:吳玉亮

出版日期:2004-08-01

版次: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的內容分三篇。第一篇為靜力分析,以力系的簡化及力系的平衡為主線,介紹如何求解約束反力的問題;第二篇為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分析,以強度、剛度為主線,介紹桿件的拉伸(壓縮)、剪下、扭轉、彎曲的強度、剛度計算問題;第三篇為運動和動力分析,介紹質點和剛體的運動及動力問題。本書突出高職高專“以套用為目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理念,體現“以必需、夠用為度”的原則。

目錄:

第一篇 靜力分析

第一章 靜力學基礎

第一節 力 靜力學公理

第二節 約束與約束反力

第三節 物體的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簡化與平衡

第一節 平面匯交力系的簡化與平衡

第二節 力矩與力偶

第三節 力的平衡

第四節 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

第四節 摩擦

第三章 空間力系及重心

第一節 空間一般力系的簡化

第二節 空間力系的平衡問題

第三節 重心

第二篇 強度、剛度及穩定性分析

第四章 軸向拉伸和壓縮

第一節 軸向拉伸和壓縮的概念

第二節 拉、壓桿內力 截面法

第三節 拉、壓桿橫截面的應力

第四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變形

第五節 拉、壓時材料的力學性能

第六節 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強度計算

第七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靜不定問題

第五章 剪下與扭轉

第一節 剪下與概念與實用計算

第二節 圓軸扭轉的概念

第三節 圓軸扭轉時的內力、轉矩圖

第四節 圓軸扭轉的應力和強度條件

第五節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與剛度條件

第六章 彎曲

第一節 平面彎曲的概念

第二節 梁的彎曲內力及彎矩圖

第三節 梁的彎曲應力和強度條件

第四節 梁的彎曲變形和剛度條件

第七章 組合變形

第一節 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第二節 應力狀態

第三節 強度理論

第四節 圓軸彎曲與扭轉的組合變形

第八章 壓桿穩定

第一節 壓桿穩定的概念

第二節 計算臨界力的歐拉公式

第三節 壓桿的臨界應力

第四節 壓桿的穩定計算

第五節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第九章 構件的疲勞強度

第一節 交變應力疲勞失效

第二節 疲勞破壞特點與原因

第三節 構件的疲勞極限

第三篇 運動和動力分析

第十章 質點運動與動力學基礎

第一節 自然法求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二節 直角坐標法求點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節 質點動力學基本定律

第四節 質點運動微分方程

第十一章 剛體的基本運動與動力學基礎

第一節 剛體的平動

第二節 剛體繞定軸轉動

第三節 剛體繞定軸轉動的動力分析基本方程

第四節 轉動慣量

第五節 剛體繞定軸轉動的動力分析方程及其套用

第十二章 點和剛體的複合運動

第一節 點的合成運動

第二節 剛體的平面運動

第三節 平面圖形上各點的運動分析

專著8

中國電力出版社

書名:工程力學

圖書編號:2466877

出版社:中國電力

定價:22.0

ISBN:750835688

作者:張桂雲

出版日期:2007-01-01

版次:1

開本:其它

簡介:

前言

第1篇 理論力學

第1章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1-1 靜力學的基本概念

§1-2 靜力學的基本公理

§1-3 約束與約束反力

§1-4 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平面匯交力系

§2-1 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與平衡——幾何法

§2-2 力的分解

§2-3 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與平衡——解析法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力矩和力偶

§3-1 力對點的矩

§3-2 合力矩定理

§3-3 力矩平衡條件

§3-4 力偶

§3-5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及平衡條件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平面任意力系

§4-1 力的平移定理

§4-2 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

§4-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4-4 靜定與靜不定問題及物體系統的平衡

§4-5 考慮摩擦時物體的平衡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空間力系

§5-1 力沿空間直角坐標軸的分解與投影

§5-2 力對軸之矩

§5-3 空間力系的平衡

§5-4 物體的重心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剛體運動學

§6-1 點的運動

§6-2 剛體的基本運動及剛體上點的合成運動

§6-3 剛體的平面運動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動力學基礎

§7-1 質點動力學基本方程

§7-2 靜動法

§7-3 剛體定軸轉動動力學基本方程

§7-4 動能定理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篇 材料力學

第8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8-1 軸向拉伸與壓縮的概念

§8-2 軸向拉伸(壓縮)時橫斷面上的內力——軸力

§8-3 軸向拉伸(壓縮)時橫斷面上的應力

§8-4 軸向拉伸(壓縮)時的變形

§8-5 拉伸(壓縮)時材料的機械性質

§8-6 構件在拉伸(壓縮)時的強度計算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剪下

§9-1 剪下的概念

§9-2 剪下和擠壓的實用計算

§9-3 剪下虎克定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圓軸的扭轉

§10-1 圓軸扭轉的概念

§10-2 圓軸扭轉時的內力一一扭矩

§10-3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及強度條件

§10-4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及剛度條件

思考題與習題

第11章 平面彎曲

§11-1 平面彎曲的概念

§11-2 梁彎曲時的內力——剪力和彎矩

§11-3 梁彎曲時的應力及強度條件

§11-4 梁彎曲時的變形及剛度條件

§11-5 提高梁的承載能力的措施

思考題與習題

第12章 組合變形

§12-1 組合變形的概念

§12-2 拉伸(壓縮)與彎曲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12-3 扭轉與彎曲組合變形的強度計算

思考題與習題

第13章 壓桿穩定

§13-1 壓桿穩定的概念

§13-2 臨界壓力的確定

§13-3 壓桿的穩定性校核

§13-4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思考題與習題

第14章 疲勞強度

§14-1 交變應力及其循環特徵

§14-2 對稱循環下材料的持久極限

§14-3 對稱循環下構件疲勞強度的校核

§14-4 提高構件疲勞強度的措施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A 型鋼規格表

參考文獻

專著9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書名:工程力學(高等學校教材)

ISBN:704019331

作者:劉達/和興鎖

出版社: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定價:25.1

頁數:337

出版日期:2006-7-1

版次:1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剛體靜力學、流體靜力學和變形體靜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該方法及其套用。突出力的平衡、變形的幾何協調、力與變形間的物理關係這一研究主線,使學生能建立對於工程力學的清晰的整體認識。

本書共12章。第1—3章為緒論、剛體靜力學基本概念與理論、靜力平衡問題,屬剛體靜力學。第4~6章為變形體靜力學基礎、材料的力學性能、強度與連線件設計,結合桿的拉壓闡述變形體靜力學的基本概念與研究方法。第7章為流體力,容器,用剛體靜力學方法研究靜止流體作用在壁面上的力及容器的強度。第8~11章為圓軸的扭轉、梁的平面彎曲、強度理論與組合變形、壓桿的穩定,利用變形體靜力學基該方法研究各種變形體力學問題。第12章為疲勞與斷裂,深入淺出地介紹疲勞與斷裂失效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現代設計控制方法,適應時代發展。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什麼是力學

§1.2力學發展簡史

§1.3力學與工程

§1.4學科分類

§1.5基本概念與基該方法

1.5.1力和運動

1.5.2研究方法

1.5.3工程靜力學的基本研究內容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剛體靜力學基本概念與理論

§2.1力

2.1.1力的合成(幾何法)

2.1.2力的合成(投影解析法)

2.1.3二力平衡公理

§2.2力偶

§2.3約束與約束力

§2.4受力圖

§2.5平面力系的平衡條件

2.5.1力的平移與力對點之矩

2.5.2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

2.5.3平面力系的平衡條件

小結

思考題

習 題

第三章 靜力平衡問題

§3.1平面力系的平衡問題

3.1.1平面力系平衡問題的分析方法

3.1.2靜不定問題的概念

§3.2含摩擦的平衡問題

3.2.1靜滑動摩擦

3.2.2含摩擦的平衡問題的分析方法

§3.3平面桁架

3.3.1節點法

3.3.2截面法

§3.4空間力系的平衡問題

3.4.1力在空間坐標軸上的投影

3.4.2力對軸之矩

3.4.3空間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求解

3.4.4重心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 變形體靜力學基礎

§4.1變形體靜力學的一般分析方法

§4.2基本假設

§4.3內力、截面法

§4.4桿件的基本變形

§4.5桿的軸向拉伸和壓縮

§4.6一點的應力和應變

4.6.1應力

4.6.2應變

§4.7變形體靜力學分析

§4.8應力集中的概念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材料的力學性能

§5.1概述

§5.2低碳鋼拉伸應力一應變曲線

§5.3不同材料拉伸壓縮時的機械性能

§5.4真應力、真應變

§5.5應力一應變曲線的理想化模型

§5.6不同材料模型下力學問題的分析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六章 強度與連線件設計

§6.1強度條件和安全因數

§6.2拉壓桿件的強度設計

§6.3剪下及其實用計算

§6.4擠壓及其實用計算

§6.5連線件的強度設計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流體力、容器

§7.1流體的特徵及其主要物理性能

7.1.1流體的特徵

7.1.2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能

§7.2靜止流體中的壓強

7.2.1流體靜壓強

7.2.2靜止流體內任一點的壓強

§7.3作用在壁面上的流體力

7.3.1靜止流體作用於平壁面上的壓力

7.3.2靜止流體作用於曲壁面上的壓力

§7.4薄壁容器

7.4.1圓筒形薄壁壓力容器的應力

7.4.2球形薄壁壓力容器的應力

7.4.3強度條件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圓軸的扭轉

§8.1扭轉的概念和實例

§8.2扭矩與扭矩圖

§8.3 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和變形

8.3.1圓軸扭轉的應力公式

8.3.2極慣性矩和抗扭截面係數的計算

8.3.3扭轉圓軸任一點的應力狀態

8.3.4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

§8.4 圓軸扭轉的強度條件和剛度條件

8.4.1強度條件。

8.4.2剛度條件

§8.5靜不定問題和彈塑性問題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九章 梁的平面彎曲

§9.1用截面法作梁的內力圖

§9.2利用平衡微分方程作梁的內力圖

9.2.1梁的平衡微分方程

9.2.2 梁的剪力圖、彎矩圖的簡捷畫法

§9.3梁的應力與強度條件

9.3.1變形幾何分析

9.3.2材料的物理關係

9.3.3靜力平衡條件

9.3.4平面彎曲時的正應力公式及強度條件

9.3.5矩形截面梁橫截面上的切應力

§9.4梁的變形

9.4.1梁的撓度和轉角

9.4.2梁的撓曲線微分方程

9.4.3 用積分法求梁的變形

§9.5彎曲靜不定問題和彈塑性問題簡介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章 應力狀態、強度理論與組合變形

§10.1應力狀態

10.1.1平面應力狀態的一般分析

10.1.2極限應力與主應力

10.1.3 廣義胡克定理與應變能

§10.2強度理論簡介

10.2.1關於破壞的強度理論

10.2.2關於屈服的強度理論

§10.3組合變形

10.3.1拉(壓)彎組合變形

10.3.2彎扭組合變形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一章 壓桿的穩定

§11.1穩定的概念

§11.2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

§11.3不同支承條件下壓桿的臨界載荷

§11.4中小柔度桿的臨界應力

§11.5壓桿的穩定計算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二章 疲勞與斷裂

§12.1疲勞破壞及其斷口特徵

12.1.1什麼是疲勞

12.1.2疲勞斷口特徵

§12.2 S-N曲線及疲勞裂紋萌生壽命預測

12.2.1基本S-N曲線

12.2.2平均應力的影響

12.2.3 線性累積損傷理論和變幅載荷譜下的疲勞壽命

12.3斷裂失效與斷裂控制設計

12.3.1結構中的裂紋

12.3.2斷裂控制參量和斷裂判據

12.3.3斷裂控制設計的基本概念

§12.4da/dN—△K曲線及疲勞裂紋擴展壽命

12.4.1疲勞裂紋擴展速率

12.4.2疲勞裂紋擴展壽命預測

小結

思考題

習題

附錄型鋼表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

索 引

主要參考文獻

Synopsis

COntents

作者簡介

專著10

工程力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機電類規劃教材

作 譯 者:梁建術,趙明潔

出版時間:2012-01

開 本:16(185*260)

I S B N :9787121155758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所屬分類:教育 >> 本科研究生 >> 工程力學類

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剛體靜力學

第1章 靜力學基本概念 (2)

1.1 力和力偶 (2)

1.1.1 力的概念 (2)

1.1.2 力對點之矩 (4)

1.1.3 力偶及力偶矩 (6)

1.1.4 力偶系的合成 (8)

1.2 靜力學基本公理 (8)

1.3 約束和約束力 (11)

1.3.1 柔索約束 (11)

1.3.2 剛性約束 (12)

1.4 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14)

本章小結 (16)

思考題 (18)

習題 (19)

第2章 力系的簡化 (23)

2.1 力的平移定理 (23)

2.2 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 (24)

2.3 簡化結果分析合力矩定理 (26)

2.4 平行力系的中心重心 (27)

2.4.1 平行力系的中心 (27)

2.4.2 物體的重心、質心和形心 (29)

本章小結 (32)

思考題 (33)

習題 (36)

第3章 力系的平衡 (38)

3.1 平面力系的平衡 (38)

3.1.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條件及平衡方程 (38)

3.1.2 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40)

3.1.3 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42)

3.2 物體系統的平衡靜定與靜不定 (44)

3.2.1 物體系統的平衡問題 (44)

3.2.2 靜定與靜不定的概念 (47)

3.3 考慮摩擦的平衡問題 (48)

3.3.1 滑動摩擦 (48)

3.3.2 摩擦角與自鎖現象 (50)

3.3.3 考慮摩擦的平衡問題 (51)

本章小結 (54)

思考題 (55)

習題 (58)

第二篇 材料力學

第4章 材料力學的基本概述 (63)

4.1 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63)

4.1.1 均勻連續性假設 (63)

4.1.2 各向同性假設 (63)

4.2 外力及其分類 (63)

4.3 內力及其截面法 (64)

4.3.1 內力 (64)

4.3.2 截面法 (64)

4.4 應力與應變 (65)

4.4.1 應力的概念 (65)

4.4.2 應變的概念 (65)

4.5 材料力學的研究對象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66)

4.5.1 軸向拉伸或壓縮變形 (66)

4.5.2 剪下變形 (67)

4.5.3 扭轉變形 (67)

4.5.4 彎曲變形 (67)

4.5.5 組合變形 (68)

第5章 桿件的內力 (69)

5.1 桿件軸向拉伸(壓縮)時的內力軸力圖 (69)

5.1.1 受力特點 (69)

5.1.2 內力軸力 (69)

5.1.3 軸力圖 (70)

5.2 桿件扭轉時的內力扭矩圖 (71)

5.2.1 桿件扭轉變形的受力特點 (71)

5.2.2 內力扭矩 (71)

5.3 桿件彎曲時的內力切力圖和彎矩圖 (73)

5.3.1 桿件彎曲變形的受力特點 (73)

5.3.2 內力切力和彎矩 (74)

5.3.3 切力圖和彎矩圖 (75)

5.4 切力、彎矩和載荷集度之間的微分關係 (79)

5.4.1 切力、彎矩和載荷集度之間的微分關係 (79)

5.4.2 利用微分關係畫切力圖及彎矩圖 (80)

本章小結 (82)

思考題 (83)

習題 (85)

第6章 桿件的應力分析強度設計 (87)

6.1 軸向拉伸(壓縮)桿的正應力 (87)

6.1.1 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87)

6.1.2 拉(壓)桿斜截面上的應力 (88)

6.2 材料在軸向拉伸或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89)

6.2.1 低碳鋼的拉伸試驗 (89)

6.2.2 其他塑性材料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92)

6.2.3 金屬材料在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92)

6.2.4 安全係數和許用應力 (93)

6.3 拉(壓)桿的強度設計 (94)

6.4 連線件的強度問題 (96)

6.4.1 剪下的實用計算 (96)

6.4.2 擠壓的實用計算 (97)

6.5 受扭圓軸橫截面上的切應力 (99)

6.5.1 切應力的計算 (99)

6.5.2 極慣性矩和抗扭截面係數的計算 (102)

6.6 圓軸扭轉時的強度設計 (103)

6.7 梁彎曲變形時橫截面上的應力 (105)

6.7.1 純彎曲時的正應力 (106)

6.7.2 慣性矩 (108)

6.8 彎曲變形的強度設計 (112)

6.9 彎曲時的切應力 (115)

6.9.1 矩形截面梁的切應力 (115)

6.9.2 圓形截面梁的切應力 (116)

6.9.3 切應力強度條件 (116)

本章小結 (116)

思考題 (119)

習題 (120)

第7章 桿件的變形分析剛度設計 (126)

7.1 軸向拉伸(壓縮)桿的變形 (126)

7.1.1 拉(壓)桿的變形和應變 (126)

7.1.2 胡克定律 (127)

7.2 受扭圓軸的變形與剛度設計 (128)

7.2.1 圓軸扭轉時的變形 (128)

7.2.2 剛度設計 (129)

7.3 彎曲變形梁的變形與剛度設計 (130)

7.3.1 撓度和轉角 (130)

7.3.2 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131)

7.3.3 積分法求梁的變形 (132)

7.3.4 疊加法求梁的變形 (134)

7.3.5 梁的剛度設計 (137)

7.4 提高梁彎曲強度和剛度的一些措施 (137)

7.4.1 合理安排梁的載荷 (138)

7.4.2 合理布置支座、減小跨度 (138)

7.4.3 合理選擇截面的形狀 (139)

7.4.4 採用等強度梁 (139)

本章小結 (140)

思考題 (141)

習題 (143)

第8章 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 (147)

8.1 應力狀態的概念 (147)

8.1.1 一點應力狀態的概念 (147)

8.1.2 研究一點應力狀態的目的 (147)

8.1.3 研究方法 (148)

8.1.4 主單元體、主平面和主應力 (148)

8.1.5 應力狀態的分類 (148)

8.2 二向應力狀態分析的解析法 (149)

8.2.1 斜截面上的應力 (149)

8.2.2 主應力與主平面 (150)

8.2.3 極值切應力 (151)

8.3 二向應力狀態分析的圖解法 (152)

8.3.1 應力圓 (152)

8.3.2 應力圓的一般畫法 (153)

8.3.3 用應力圓求斜截面上的應力 (153)

8.3.4 用應力圓求主應力大小和主平面位置 (154)

8.4 三向應力狀態分析簡介 (154)

8.5 廣義胡克定律 (155)

8.6 工程設計中常用的強度理論 (156)

8.6.1 最大拉應力理論(第一強度理論) (157)

8.6.2 最大拉應變理論(第二強度理論) (157)

8.6.3 最大切應力理論(第三強度理論) (158)

8.6.4 形狀改變比能理論(第四強度理論) (158)

本章小結 (161)

思考題 (162)

習題 (163)

第9章 組合變形的強度設計 (166)

9.1 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166)

9.2 扭轉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168)

本章小結 (170)

思考題 (171)

習題 (173)

第10章 壓桿穩定性 (176)

10.1 壓桿穩定性的概念 (176)

10.2 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歐拉公式 (177)

10.2.1 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 (177)

10.2.2 其他約束情況下細長壓桿的臨界載荷 (179)

10.3 臨界應力臨界應力總圖 (180)

10.3.1 臨界應力 (180)

10.3.2 臨界應力總圖 (182)

10.4 壓桿穩定性的計算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184)

10.4.1 壓桿穩定性的計算 (184)

10.4.2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措施 (185)

本章小結 (185)

思考題 (186)

習題 (187)

第11章 動載荷交變應力 (190)

11.1 動載荷概述 (190)

11.2 構件作變速運動時的應力 (190)

11.2.1 構件在等加速直線運動時的動應力計算 (190)

11.2.2 構件勻速轉動時的動應力計算 (192)

11.3 桿件受衝擊時的應力和變形 (193)

11.3.1 動荷因數的確定 (193)

11.3.2 提高桿件抗衝擊能力的措施 (196)

11.4 交變應力簡介 (197)

11.4.1 交變應力的概念 (197)

11.4.2 交變應力作用下的疲勞破壞 (197)

11.4.3 交變應力的循環特徵 (198)

11.4.4 材料的持久極限 (198)

11.4.5 疲勞強度條件 (199)

本章小結 (199)

思考題 (200)

習題 (201)

第12章 Maple在工程力學中的套用 (203)

12.1 Maple系統簡介 (203)

12.2 算例 (203)

附錄A 型鋼規格表 (210)

附錄B 習題部分答案 (221)

專著11

圖書信息

書名: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ISBN:9787302133308

作者:黃孟生等

定價:32元

出版日期:2006-9-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

本書內容是根據教育部對力學教學的基本要求確定的。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工程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和難點,對教材內容的敘述力求達到精簡和嚴密。

本書內容包括兩篇,第1篇靜力學,第2篇材料力學。靜力學包括靜力學基礎、簡單力系、平面力系、空間力系和虛位移原理;材料力學包括緒論及基本概念、軸向拉伸和壓縮、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動載荷及交變應力等。全書共15章和兩個附錄。附錄包括截面的幾何性質和型鋼表。書末附有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工程力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有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前言

本書是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科各專業中少學時工程力學課程而編寫的。本書可作為水利、土建、交通、熱能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對工程力學深度和難度要求不高,但對工程力學的基礎知識需要有一定了解的專業的教材,同時也可作為電大、函授、職大或成人教育同類專業師生和自學考試人員的教材和參考書。

本書的內容是根據高等院校工程力學的基本要求確定的。在編寫過程中,所選取的內容是工程上實用和傳統的,難易程度適當,並且有豐富的工程實例;從內容的編排上,我們力求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並突出重點和難點;在內容的敘述上力求達到精練與嚴密,語言通俗易懂。

本書包括靜力學和材料力學兩篇。靜力學包括靜力學基礎、簡單力系、平面力系、空間力系和虛位移原理;材料力學包括緒論及基本概念、軸向拉伸和壓縮、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狀態分析和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動載荷及交變應力等。全書共15章和兩個附錄。附錄包括截面的幾何性質和型鋼表。為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便於自學,在每章後面給出了“本章小結”和一定數量的習題,並在書後給出了部分習題的參考答案。

本書第1篇靜力學由趙引編寫,第2篇材料力學由黃孟生編寫。

本書編寫屬於工科基礎課程力學基地二期建設項目。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教研室老師及其他教授該門課程的教師提出了許多有益的意見,在此特向他們致謝。

限於編者水平,本書難免有不妥與疏漏之處,敬請廣大師生和讀者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專著12

圖書信息

書名: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工程力學》

ISBN:9787302125389

作者:原方等

定價:28元

出版日期:2006-6-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工程力學的基礎理論及其套用。正文共12章,第1-3章為靜力學,第4-9章為材料力學,第10章為運動學,第11、12章為動力學。重點內容包括物體及物體系統的靜力分析;桿件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分析;質點和剛體的運動及動力分析。

本書是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內容編排新穎,簡明扼要。每章附有思考題、習題及答案,另配有電子教案、網路課程等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課件,便於實施教學和自學。

本書可作為工科院校糧油食品工程、生物、化工、環境、材料、紡織、地質、電子、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等多種本科專業的《工程力學》教材,也可作為職大、業大、函大及專科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專著13

書名:工程力學

書號:9787302177371

作者:吳寶瀛

定價:29.8元

出版日期:2008-12-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推薦的21世紀高等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系列教材之一,根據高等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編寫而成。全書由平面靜力學和材料力學兩部分組成,共17章。其中為適應高職教育的特點,增加了“課程實訓”和

“本門課程求職面試可能遇到的典型問題應對”兩章。力求講清基本概念,既注重課程的系統性、完整性,又聯繫工程實際。

本書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深入淺出、實用性強,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高等專科學校、高等成人教育學校等土建類專業的教材,亦是土建類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讀物。

前言

本書是根據高等職業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以及作者多年從事高職的教學經驗並吸收了現有教材中的長處編寫的。

工程力學包容廣博的力學知識。本教材根據高職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需要,在第一篇理論力學部分中,只選編了平面靜力學部分。這部分內容和第二篇材料力學部分的內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會貫通。

根據職高是培養套用型人才的教學目的,在編寫中概念力求準確、清晰,文字敘述力求簡練、明確,符號和術語力求表述規範。減少論證,突出重點,精選例題。在例題的編寫中,強調分析、思路和步驟,對有些典型例題,解後加討論。

本書以掌握概念,強化套用為教學目的。以平衡、強度、剛度、穩定為主線,既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又注重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略去了與當前材料力學教學要求不相符的內容,增加了和高職教育有關的“課程實訓”和“本門課程求職面試可能遇到的典型問題應對”兩章。

在“壓桿穩定”這一章中,略去了與當前教學不相符的內容,增加了“實際鋼壓桿的穩定計算”一節。本節採用了當前工程設計中以機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

本書選用了書後所列參考文獻中的部分例題、習題,在此向文獻的諸位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限於編者的水平,書中必定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8年3月

目錄

第一篇靜力學

第1章靜力學分析基礎

1.1力的概念

1.2剛體的概念

1.3靜力學公理

1.4約束和約束反力

1.5物體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圖

習題

第2章力對點之矩與平面力偶

2.1力對點之矩

2.2力偶的概念與性質

2.2.1力偶與力偶的性質

2.2.2力偶矩與力偶的等效

2.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

2.3.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2.3.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條件

習題

第3章平面匯交力系

3.1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幾何法

3.1.1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幾何法

3.1.2平面匯交力系平衡的幾何條件

3.1.3平面匯交力系幾何法計算例

3.2平面匯交力系合成與平衡的解析法

3.2.1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3.2.2平面匯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法

3.2.3平面匯交力系解析法計算例

習題

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4.1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

4.1.1力的平移定理

4.1.2平面一般力系向一點簡化

4.1.3平面一般力系簡化的結果

4.1.4套用

4.2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4.2.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條件及平衡方程

4.2.2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4.2.3平衡方程的套用

習題

第二篇材 料 力 學

第5章緒論

5.1材料力學的任務

5.2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5.3外力、內力及截面法

5.4桿件的應力、應變

5.5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第6章軸向拉伸和壓縮

6.1工程中的拉(壓)桿件

6.2拉(壓)桿的軸力和軸力圖

6.3拉(壓)桿的應力

6.4拉(壓)桿的強度計算

6.5拉(壓)桿的變形及胡克定律

6.6拉(壓)超靜定問題

6.7材料拉(壓)時的力學性能

6.8應力集中的概念

習題

第7章剪下和扭轉

7.1工程中的剪下問題及計算

7.1.1工程中的剪下問題

7.1.2剪下問題的實用計算

7.2工程中的扭轉實例

7.3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圖

7.4切應力互等定理及剪下胡克定律

7.5等直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和強度計算

7.5.1圓桿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切應力計算公式

7.5.2圓桿扭轉時強度計算

7.6圓軸扭轉時的變形及剛度計算

7.7非圓截面扭轉簡介

習題

第8章梁的內力

8.1概述

8.2梁的內力——剪力和彎矩

8.3剪力圖和彎矩圖

8.3.1剪力圖、彎矩圖的一般規定

8.3.2剪力、彎矩與荷載集度的關係

8.3.3直梁的剪力圖、彎矩圖與荷載三者間的關係

8.4疊加法作彎矩圖

習題

第9章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

9.1靜矩和形心

9.2極慣性矩、慣性矩、慣性積及慣性半徑

9.3平行移軸公式

9.4轉軸公式、形心主軸及形心主慣性矩

習題

第10章梁的應力

10.1梁的彎曲正應力

10.1.1受純彎曲時梁橫截面上的正應力

10.1.2橫向荷載作用下樑的正應力

10.1.3梁的正應力強度條件

10.2提高梁的抗彎強度的措施

10.3梁的切應力及強度條件

10.4彎曲中心的概念

習題

第11章梁的彎曲變形

11.1梁的變形

11.2梁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11.3積分法求梁的變形

11.4疊加法求梁的位移

11.5梁的剛度條件及提高梁剛度的措施

習題

第12章應力狀態和強度理論

12.1點的應力狀態

12.2平面應力狀態分析

12.2.1解析法

12.2.2應力圓法(圖解法)

12.3廣義胡克定律

12.4強度理論

12.4.1簡單應力狀態下的強度條件

12.4.2複雜應力狀態下的強度條件

12.4.3常用的四種強度理論

12.4.4強度理論的套用

習題

第13章組合變形

13.1概述

13.2斜彎曲

13.3拉(壓)與彎曲組合

13.3.1拉(壓)彎組合

13.3.2偏心壓縮(拉伸)

13.4彎扭組合

習題

第14章壓桿穩定

14.1壓桿失穩的概念

14.2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14.2.1兩端鉸支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14.2.2其他桿端約束條件細長壓桿的臨界力

14.2.3對歐拉公式的一些認識

14.2.4例題

14.3彈性極限後的臨界力

14.4實際鋼壓桿的穩定極限承載力

14.4.1初始缺陷對軸心受壓桿的影響

14.4.2實際鋼壓桿的穩定極限承載力

習題

第15章動應力

15.1概述

15.2桿件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速轉動時的動應力計算

15.3構件受衝擊時的動應力計算

15.4提高構件抗衝擊能力的措施

習題

第16章課程實訓

16.1實訓題目

16.2分析和計算

16.3實訓練習題

第17章本門課程求職面試可能遇到的典型問題應對

附錄型鋼表

參考文獻

專著14

基本信息

作 者:齊汝潘 編

ISBN :7-81073-287-0

出版日期:2002.06

版次:1版

開 本:16開

裝 幀:簡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36-45學時“工程力學”教學大綱編寫的。全書分為兩編,第一編靜力學;第二編材料力學。靜力學包括靜力基本概念及物體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空間力系;材料力學包括軸向拉伸和壓縮、剪下、圓軸扭轉、平面彎曲及壓桿的穩定性等。

本書可用作只需靜力學及材料力學基本知識的有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有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四)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辦社實力不斷提高
《建設工程概預算》
《計算機圖形學基礎》
《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
《UGNX產品造型實踐教程》
《電控汽油發動機構造與檢修》
《特種電動機調速控制技術及套用》
《智慧財產權概論》
《電磁場與電磁波學習指導與習題詳解》
《企業經營模擬沙盤實訓》
《邏輯學:推理和論證》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研究(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課題成果)》
《實驗數據處理與科技繪圖》
《建築玻璃加工技術》
《物流企業管理》
《何鏡堂建築人生》
《何鏡堂建築創作》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
《標準日語現代語法教程綜合練習冊》
《城市形態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第16屆國際城市形態論壇論文選》
《MDV多聯式中央空調創新設計:MDV設計套用大賽獲獎作品精選圖文集》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
《高等數學(下冊)》
《廣東省聯考填報志願實操與技巧(2010年)》
《啤酒與健康》
《企業社會責任實證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系列)》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含習題集)》
《探索·反思·超越》
《廣東古村落》
《計算機建築製圖》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管理》
《醫學信息獲取與管理》
《汽車理論(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發動機原理(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中小企業會計實訓》
《鄉鎮領導人的權力與責任研究(對一個經濟發達鎮的個案考察2001-2009)》
《汽車保險與理賠(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傳承文化成就未來:杏壇鄉土歷史簡易讀本》
《歷代詠史詩五百首》
《船舶結構力學》
《城市新區土地運營模式研究》
《申論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2011)》
《社區管理理論與實務》
《汽車文化(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旅遊學教程》
《鉗焊工實訓》
《汽車氣候老化試驗技術》
《計算機工程製圖習題集》
《基於遺傳進化型模糊神經網路的信用風險評估模型構建及套用》
《英語國家文化綜覽》
《審計實訓與典型案例分析》
《室內設計製圖習題集》
《車銑工實訓》
《心靈之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讀本》
《思想政治“做中學”》
《申論應試模板與習作點評(2011)》
《健康管理基礎》
《會計電算化實訓》
《廣東省鎂工業技術路線圖》
《嶺南名醫風範》
《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2011)》
《微量元素防病指南》
《基因與健康》
《當代勞動法理論與實務》
《建築裝飾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
《新編成本會計》
《統計學原理計算題重點解析》
《新工藝釀酒技術》
《手繪表現技法》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招投標》
《服務型政府教育產品提供和管理體制創新研究》
《旅遊者—旅行社信任關係研究》
《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產業集群創新與升級:以廣東產業集群發展為例》
《汽車專業英語(21世紀普通高等院校汽車專業系列教材)》
《亞運掘金:廣州亞運會贊助行銷歷程》
《企業社會責任》
《會計模擬實習》
《新課標下的遞推數列》
《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
《終極財富之門》
《五華客家話研究》
《大風起兮雲紗揚:歐陽小戰傳奇》
《鋼結構設計》
《江湖夜雨百年燈:武俠漫談》
《分析化學》
《化工原理實驗》
《建設法律制度及實例精選》
《實用旅遊英語(21世紀高職高專經管類系列規劃教材)》
《工程力學》
《汽車構造》
《基礎工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