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雜誌創刊於1983年,由中山大學主辦,是一份面向大眾的醫學科普刊物,以宣傳防病治病、衛生保健知識為宗旨,把醫藥衛生知識和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大眾解答疑難,排除憂患,促進身心健康,創建幸福家庭。

基本信息

簡介

家庭醫生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雜誌創刊於1983年,由中山大學主辦,是一份面向大眾的醫學科普刊物,以宣傳防病治病、衛生保健知識為宗旨,把醫藥衛生知識和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大眾解答疑難,排除憂患,促進身心健康,創建幸福家庭。

榮譽

《家庭醫生》《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本在全國有著重要影響的醫學科普類期刊。據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世界期刊聯盟做出的1997年世界期刊行業發行量最大的50名刊物排名表,《家庭醫生》雜誌在行業類期刊中排第11名,也是我國科技類期刊唯一進入該排名表的刊物;2003年,據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實施的全國期刊讀者調查結果,《家庭醫生》雜誌列中國國民最喜愛的十種雜誌”第3名;另外,《家庭醫生》作為目前國內大眾讀物中僅有的幾家“百萬大刊”之一,還連續兩次榮獲中國期刊最高獎—“國家期刊獎”。目前,家庭醫生雜誌社旗下已經擁有包括《家庭醫生(上半月版)》、《家庭醫生(下半月版)》和《心靈世界》在內的6種平面雜誌。

特點

《家庭醫生》《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權威性和科學性,編輯部幾乎所有的醫學專業編輯均來自名牌醫科大學,加上依託中山大學深厚的學術資源和權威的附屬醫療機構,使這本雜誌在期刊界健康類媒體中唯我獨尊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家庭醫生》不僅是一本大眾科普雜誌,更是一本“功能性”雜誌。這本雜誌不但滿足了讀者對閱讀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講解的醫學知識,滿足了讀者對於健康的需求。正是由於這種功能性,使之對讀者的生活、工作、娛樂等社會行為均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這本雜誌的讀者不僅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很多專業人員如醫生也從這本雜誌中獲得其非相關專科的最新進展和知識,這一人群占其讀者總數的比例高達20%。

《家庭醫生》還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家庭”雜誌,不論購買者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女兒,還是孫子、孫女,它對於所有家庭成員而言,都是一本必須關心和閱讀的雜誌,這是情感類、時尚類、財經類、政治類雜誌所不可能具有的突出優勢。因此,這本雜誌擁有數量眾多的高端讀者家庭(高達10餘萬戶),其比例在所有“百萬大刊”中列第1位。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浪潮中,《家庭醫生》面對著更加燦爛輝煌的前景,也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但家庭醫生人滿懷信心,在關心和愛護《家庭醫生》的千千萬萬讀者和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下,一定能奉獻給讀者更科學、更雅俗共賞的《家庭醫生》。

發展歷程

《家庭醫生》雜誌社《家庭醫生》雜誌社

1983年,《家庭醫生》創刊。32開,64頁,雙色封面。不定期出版,共出了五輯。

1984年,《家庭醫生》成為雙月刊。16開,64頁,封面封底四色印刷。

1985年,《家庭醫生》雜誌改為月刊。16開,48頁。

1986年,月發行量超過100萬份並持續至今,在全國科普期刊中居第一位,在世界行業期刊中排名第11位。

1997年,《家庭醫生》頁碼由48頁增加到64頁。

1998年,《家庭醫生》海外版創刊。

1999年,獲首屆國家期刊獎。

2000年,《家庭醫生》成為半月刊。

辦刊宗旨

《家庭醫生》以宣傳防病治病、衛生保健知識為宗旨,把醫藥衛生知識和家庭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大眾解答疑難、排除憂患。二十多年,結合時事,考慮民眾需求,策劃了無數專題。非典、禽流感、甲流……,《家庭醫生》都及時策劃了相關的專題,使普通民眾正確認識疾病,解除因不認識疾病、誤解而產生的恐懼感,正確對待疾病和作好自我預防保健的措施,為社會的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廣大讀者的信賴充分體現了《家庭醫生》專業性和權威性。

四大優勢

《家庭醫生》擁有四大優勢,是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醫學科普讀物。
專家優勢:《家庭醫生》最突出的特點是權威性和科學性,作為中山大學主辦的刊物,有中山大學以及各附屬醫院專家的支持,同時也有國內各地著名醫學專家的支持。堅持了27年的專家“一票否決審稿模式”,使得雜誌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健康媒體中首屈一指。
編輯優勢:編輯團隊全部來自國內的名牌醫科大學,他們將深奧的醫學知識和正確的健康理念,通過深入淺出和生動有趣的手法介紹給讀者,使《家庭醫生》在醫學科普領域獨占鰲頭。
品牌優勢:經過27年的耕耘,《家庭醫生》在行業和民眾心目中樹立了強勢的品牌影響力和權威的公信力,不僅雜誌內容為讀者所喜愛,雜誌刊登的廣告也使讀者更能接受和信賴。
集團優勢:除了《家庭醫生》(上、下半月版)、《心靈世界》、《家庭藥師》、《分子診斷與治療》等科普和專業刊物之外,家庭醫生雜誌社還成立了叢書編輯部,與廣東省重點出版社強強聯手,出版《生命救助手冊》、《身體那些事》、《肝問:路在何方》、《與糖尿病和諧共處》、《胃腸道:生命之道》等11本健康類與重大疾病類的科普叢書,還開辦家庭醫生門診、康復醫院、醫學整形美容中心、健康中心、醫療保健網、印刷廠等企業,初步形成了一個以健康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團。

繼承與改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家庭醫生》進行了體制改革,從原來的中山大學附屬事業單位編制轉變成為一個適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現代型企業。文化體制改革不僅僅是名稱、編制的簡單變化,更涉及到了眾多文化體制改革深層領域的問題。
於雜誌內容,《家庭醫生》明確提出“繼承、發展、提高”的六字方針,一方面繼承優良傳統,堅持“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的辦刊風格,對雜誌的內容製作要求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與時俱進,根據現階段出版期刊行業發展的客觀實際,對編輯團隊也提出了市場化的要求。要求他們開擴眼界、緊扣社會熱點、契合讀者需求,致力於打造精品欄目。
對於經營管理,《家庭醫生》建立了董事會下的社長負責制,全部崗位實行市場化的聘任制度,全面推行崗位績效考核管理。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建立健全和規範了各項企業內部制度和管理規範,凝聚出一支“學歷高、業務精、攻堅能力強”的經營管理團隊。

二次創業

源整合做強做大。《家庭醫生》先後與廣州市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大學上市公司達安基因集團合作創辦了《家庭藥師》與《分子診斷與套用》。藉助合作方的資金、渠道優勢,使上述新刊在短短的時間內快速面世、占領市場,並獲得良好的社會影響。截止目前,一本《家庭醫生》雜誌已經衍化成為以《家庭醫生》(上下半月版)、《心靈世界》、《家庭藥師》、《分子診斷與治療》,共5本為主體的健康期刊群,同時,定期出版了《中國人心問題》、《胖得開心瘦得健康》等雜誌增刊;此外,《家庭醫生》與廣東科技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等重點出版社合作出版發行《生命救助手冊》、《肝問:路在何方》、《與糖尿病和諧共處》、《胃腸道:生命之道》等《家庭醫生》系列科普叢書。這些出版的健康類暢銷書,在取得經濟收益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了期刊在傳統紙質媒體領域的影響力,其中《生命救助手冊》還獲得了國家圖書最高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跨媒體運營再創新。2008年,《家庭醫生》加大對“數字出版”業務的投資,以原有的家庭醫生網站運營部門成立“家庭醫生線上”公司,獨立經營,全新改版,大量的引進專業人才,線上線下互動,初步打造出“最權威、最專業、最海量”的健康新媒體,成為廣東省新聞出版局的數字出版先鋒企業。目前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合作企業投資、贊助,經濟效益上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家庭醫生》還積極與新興媒體融合,開展家庭醫生的新媒體運營。目前發展比較突出的是與中國移動的合作,開發出多種基於彩信、3G網路等手機媒體新技術的健康媒體服務。
強強聯合做公益。2009年,《家庭醫生》提出新的健康文化傳播方針:“科學普及——搭建專家和大眾交流的平台;健康教育——架設醫生和患者溝通的橋樑。”以“科普和健教”作為今後健康文化傳播的2條主線。《家庭醫生》大力推行以“名醫有約——家庭醫生健康大講堂”為主線的大型活動,組織、邀請華南地區權威醫學專家和民眾互動,面對面雙向交流,甚至和多個媒體合作,實現網路直播、多媒體轉載等多向的健康文化傳播。目前名醫有約活動在廣州市內已經連續舉辦了10期,現場參與人次達到數千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銳意進取創效益。《家庭醫生》在業務部門的內部管理上,大膽引入內部競爭機制,合理分配資源。在廣告上獨闢蹊徑,將大客戶工作以及廣告代理業務成立專項隊伍,通過預算管理和業績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內部競爭機制,使廣告業務收入有大幅提高,2007-2009年國內傳統媒體廣告業務量紛紛下滑的大形勢下,《家庭醫生》廣告業務收入逆市上揚,在行業內獨樹一幟。在發行上,《家庭醫生》大力推行“片區負責制”,年度發行指標片區分解,專人負責,各司其職,獎懲分明。特別是在2009年初,《家庭醫生》雜誌單本提價,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各階層購買力萎縮,而《家庭醫生》的訂閱發行數量卻沒有下降,銷售收入還增幅2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