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

《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

《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是盛唐時期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詩。

作品信息

【名稱】《宮中行樂詞·小小生金屋》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宮中行樂詞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裡,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作品鑑賞

李白《宮中行樂詞》,今存八首,據孟棨記載,是李白奉召為唐玄宗所作的遵命文字之一。這是第一首。
這一首五律,描寫一位年輕的、甚或是幼年宮女。首聯寫丰姿儀態。“小小”、“盈盈”,有愛憐意。金屋,用漢武及阿嬌事,這裡指深宮。紫微,天子居所。次聯寫幼女服飾。滿衣繡著石竹,滿頭插著山花,一片天真,似不知其身在深宮。
第三聯描繪幼女隨步輦出入宮禁的情景。隋代詩人虞世南奉煬帝命嘲司花女袁寶兒的詩:“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享單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常把花枝傍輦行。”袁寶兒為長安所貢御車女,方十五歲,喬憨多態。正值洛陽獻迎輦花,煬帝命袁寶兒持之,號曰司花女。因命虞世南嘲袁寶兒嬌憨之狀,所以詩中所寫重在嬌憨二字。李詩這裡用步輦故事,也是暗指此幼年宮女之嬌憨。步輦,指不駕馬,用宮人輓車。
前六句是描寫人物,字字有姿態儀容,字字見曼麗風神;點染人物嬌憨天真,頗見詩人憐惜之心。最後兩句用點睛法,襯托宮女之風韻神采。以彩雲之輕飛,象人物之去,覺凌波微步,不如此之輕盈。全詩只勾畫宮女之嬌憨,只寫其天真無邪,對其輕歌曼舞卻不著一字。只在最後以“愁”表示詩人眷念之感,以“彩雲”之絢麗飄逸傳人物之神。李白屢次以“彩雲”入詩只此詩為最感人,對後世影響也大。北宋晏幾道《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即化用此詩結句。
這首詩清麗飄灑,神韻飛逸。能將這種宮廷行樂詩,寫得麗而不膩,工而疏宕,前人所謂“麗語難於超妙”,正是詩人超群之處。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像李白像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詩千餘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