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綱要》

《宋明理學綱要》

《宋明理學綱要》是蔣維喬, 楊大膺編著的哲學類作品,由嶽麓書社於2010年12月1日出版。理學實在是一種切實的學問,很有功於人生社會國家:不過因它過於廣大深遠,不是一般沉醉於物質的人,所能實行或者了解的,因此有許多人認它為一種虛空的學問。其實不是理學自身的虛空,而是人們不能遵照去做。譬如登高山一般,山何嘗算高呢,天下最高的山,也有一個頂,不是絕對不可登的,但是人不肯舉足,立在山下,舉目仰望,就以為高,這到底是山高,還是人弱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嶽麓書社;第1版(2010年12月1日)
叢書名: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平裝:17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7807614870,9787807614876
條形碼:9787807614876
商品尺寸:22.4x14.8x1.2cm
商品重量:259g
ASIN:B004QL7LBK

內容簡介

《宋明理學綱要》主要內容簡介:理學實在是一種切實的學問,很有功於人生社會國家:不過因它過於廣大深遠,不是一般沉醉於物質的人,所能實行或者了解的,因此有許多人認它為一種虛空的學問。其實不是理學自身的虛空,而是人們不能遵照去做。譬如登高山一般,山何嘗算高呢,天下最高的山,也有一個頂,不是絕對不可登的,但是人不肯舉足,立在山下,舉目仰望,就以為高,這到底是山高,還是人弱呢?

編輯推薦

宋明理學綱要》:民國學術文化名著叢書

媒體推薦

蔣維喬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佛教學專家、養生家,在近代思想文化界曾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在哲學研究方面,他通過對我國哲學的考察與思考,先後撰寫了《中國哲學史綱要》、《楊墨哲學》、《宋明理學綱要》等數部著作,提出了以哲學思想為經、以哲學家為緯的新的中國哲學史編撰體例和將中國哲學分為自然主義、人為主義、享樂主義、神秘主義、苦行主義、理性主義的新的哲學分派思想,對墨子、楊朱哲學進行了深深的剖析和辨證,對宋明理學進行了全面的梳理。雖然其研究成果在當時影響力不夠,但他關於中國哲學史的編寫體例和分派思想在當時乃至在後來很長時期里具有自己獨特的眼光,是對中國哲學史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
——何宗旺

目錄

敘文
凡例
緒論上
緒論下
第一綱論道體
第一目總論
第二目太極
第三目太和
第四目理
第五目氣
第六目生
第七目陰陽
第八目心性
第九目鬼神
第十目人物
第二綱論為學
第一目總論
第二目為學大要
第三目格物窮理
第四目教學之方
第三綱論存養
第一目總論
第二目涵養
第三目改過遷善及克己復禮
第四目出處進退辭受之義
第五目改過及人心疵病
第四綱論政治
第一目總論
第二目治國平天下之道
第三目制度
第四目齊家之道
第五目處事之方
結論
後記

文摘

從上面的研究,這種書名的內容,既是敘述宋、明理學的大綱節目的,所以要想名實相符,就不能和這點相違背。但是理學的大綱節目,到底是怎樣的呢?到底那幾點是應該討論的呢?關於這些,我們並不能擅自主張,只有把理學家自己所劃分的綱目,拿來做一種參考,根據他們的標準去討論。但自來理學家,對於理學所討論的對象,雖然詳密,卻少有人把它加以分類,到後來朱子出來,因為編訂《近思錄》,才把理學所討論的對象,分為十四類:第一類論道體,第二類論為學,第三類論格物窮理,第四類論存養,第五類論改過遷善,第六類論齊家之道,第七類論出處進退辭受之義,第八類論治國平天下之道,第九類論制度,第十類論處事之方,第十一類論教學之道,第十二類論改過及人心疵病,第十三類論辨異端之學,第十四類論聖賢氣象。後來張南軒編次《二程粹言》,又分為十類:第一類論道,第二類論學,第三類論書,第四類論政,第五類論事,第六類論天地,第七類論聖賢,第八類論君臣,第九類論心性,第十類論人物。在這兩種分類中間,雖然彼此稍有差異;但沒有大出入。不過朱子所分的稍微詳細,南軒所分的比較簡括,事實上,朱子沒有超出南軒的範圍,南軒也沒有超出朱子的範圍。為什麼彼此不會大出入呢?這也因為理學本身,只有這些綱目,如果任意添減,那就失了它的本來面目了。朱子和南軒都是理學大家,自然他們都深明理學內容,決不會亂分的。現在我們為便於敘述起見,在這兩種分類中間,暫取朱子所分的做根據,但朱子沒有分開綱目的,只統分為十四類。現在我們把它分為綱目,而以綱統目。計四綱:第一綱論道體,第二綱論為學,第三綱論存養,第四綱論政治。第一綱統太極,太和,理,氣,陰陽,心性,生,鬼神,人物等,第二綱統為學大要,格物,窮理,及教學之方等,第三綱統涵養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出處進退辭受之義,改過及人心疵病,聖賢氣象等,第四綱統齊家之道,制度,處事之方,及治國平天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