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思我最懂》

《孩子的心思我最懂》

《孩子的心思我最懂》一書是由李軼君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親職教育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孩子的心思我最懂》從父母最關注的孩子的成長問題入手,用心理學上的研究結果來分析孩子的行為,進而介紹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共有的心理特徵以及這些特徵在不同個性下的不同表現,讓父母輕鬆讀懂孩子的心。

作者簡介

李軼君,曾在教育一線工作多年,現從事兒童、青少年教育研究和文字創作工作,著有多部育兒、教子類暢銷書,如《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系列、《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3歲看大,7歲看老》、《7歲前是孩子一生的關鍵期》、《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等。其作品思想成熟、視角獨特,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目錄

序 做好父母需要大智慧
第一章為什麼說父母一定要懂點兒心理學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正確教育孩子的前提
孩子都有一顆“水晶心”,純淨、透明、易碎
學點兒心理學,就會杜絕不健康的教養方式
心理健康是孩子幸福一生的保障
幫助孩子心靈強大必須依靠心理學
第二章0~16歲,孩子的心理發展軌跡
幼兒期,小孩子絕不是一張白紙
學齡前,在自主、愉快的玩耍中發展
童年期,“我要獨立,快快長大!”
青春期,充滿變數的第二反抗期
第三章父母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心理
為什麼家會傷人
孩子不是大人的玩具或寵物

媒體評論

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於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切。忽視則任其像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導是解除兒童痛苦、增進兒童幸福之正確路線。
——教育家陶行知
誰的童年被愛的陽光照耀著,那他就會創造幸福,就會對父母的言語、對他們善良的心意、對他們的勸導和贈言、對他們的溫存和警告有著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誰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掩埋在陰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組織中的星雲,方在醞釀的宇宙。兒童的生命是無限的,它是一切……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為什麼說父母一定要懂點兒心理學
成績優秀的女兒卻莫名其妙地患上了飲食失調症;禮貌懂事的兒子不可思議地出現暴力傾向;乖巧聽話的女孩兒居然早戀甚至早孕!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為什麼會突然變“壞”?世界大亂了嗎?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正確教育孩子的前提白。但事實上,我不得不說,這種自信有些盲目樂觀的成分。我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么懂孩子,有時,我們對孩子的了解甚至不如對一部電影的理解更準確。原因很簡單,因為一個孩子遠遠比一部電影、一篇巨著更豐富、更精彩、更神秘。
教育孩子最難之處便在於對孩子心理上的忽視和無知。若家長不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常識,而總是抱著成年人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所作所為,則必然會產生誤解,甚至發生矛盾、衝突,讓孩子委屈、受傷。當起碼的溝通都存在障礙時,也就無從談起正確教育了。
某天,我在社區的兒童遊樂場閒坐,看著幾個孩子在熱火朝天地玩滑梯。這時,一位年輕母親領著她蹣跚學步的寶寶來到滑梯前。寶寶看著其他小朋友滑滑梯,臉上顯現出一種好奇又膽怯的神情。媽媽鼓勵他說:“寶寶,你也去和他們玩兒,滑滑梯可好玩兒了。”說著,便拉寶寶過去。但是,寶寶有點抗拒地向後退。媽媽說:“那咱們先看一會兒,寶寶看會了我們就去玩兒。”就這樣,寶寶一手牽著媽媽,一手塞進嘴裡,一邊專注地吃著手指,一邊目不轉睛地看著其他小朋友玩兒滑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