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

《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第一版的封面,所示為馬來王豬籠草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第一版的封面,所示為馬來王豬籠草

《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NepenthesofBorneo)是查爾斯·克拉克所著的關於婆羅洲的豬籠草屬食蟲植物的專著。該書於1997年由自然歷史出版社(婆羅洲)首次出版,又於2006年再版。查爾斯·克拉克將其描述為“著重於生態學的專著”。在書的序言中,查爾斯·克拉克寫道:
“我的目標是使之與第一手的植物生態方面研究報告相呼應,這些報告中的一部分是基於1989年至1990年我在汶萊的實地研究。這些信息旨在補充最近由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所作出的分類學修訂。”
該書詳細的描述了31個物種。還包括了2個“未描述和未完全鑑定的類群”:“Nepenthessp.A”(可能是暗色豬籠草(N.fusca)的一個變型)和“Nepenthessp.B”(之後被描述為胡瑞爾豬籠草(N.hurrelliana))。及6個被歸入“疑似物種和錯誤記錄”下的類群:翼狀豬籠草(N.alata)、裸瓶豬籠草(N.gymnamphora)、麥克法蘭豬籠草(N.macfarlanei)和大豬籠草(N.maxima)(這些類群都未出現於婆羅洲);“N.sp."elegance"”(可能為萊佛士豬籠草(N.rafflesiana)的一個變種);“N.neglecta”(查爾斯·克拉克認為這是小豬籠草(N.gracilis)與奇異豬籠草(N.Mirabilis)的自然雜交種)。該專著也包含了16個自然雜交種的簡短描述。
《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所採用的分類法幾乎與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1997年的專著《豬籠草屬(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中的分類法一致。查爾斯·克拉克僅修改了兩處:將“N.borneensis”視為博世豬籠草(N.boschiana)的同物異名及將法薩豬籠草(N.faizaliana)視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巴里·賴斯(BarryRice)在1998年12月的《食蟲植物通訊》中對該書進行了評述。他將該作品描述為一本“主題優質,內容紮實的”著作。巴里·賴斯對其中原生地的照片稱讚有加,並寫道:“書中的內容真的非常的有吸引力,與其他關於食蟲植物的書籍不同,它更著重於豬籠草原生地方面的內容。”
米羅斯拉夫·霍勒布和ZdeněkŽáček在1998年的《Trifid》及馬丁·斯保斯塔在2008年的《Trifid》中分別對該書進行了評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