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行無極》

《妄行無極》

在家裡,她不是最大的,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和她同母異父。 每次聽到這種稱呼,張柏芝就為自己辯解,說她不是玉女。 總體來說,童年和少年時的張柏芝,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

概述

《妄行無極》妄行無極
見慣了她神采飛揚的笑容,顧盼生輝的風采,以及那鬢際流香的倩影,國色天香不足以概括,沉落雁不足以形容。這就是張柏芝,為鏡頭而生。本書介紹了她的童年,她的成長,她的星光乍現以及她百變的銀幕形象。玉女還是“憤青”,“敗家”還是顧家,悲情亦或痴情,張柏芝的從藝歷程、真實生活情感都在書中得以展現。
團結出版社 出版 作者:張國祥,龍瓊

作品欣賞

童年(1)

《妄行無極》《妄行無極》

1980年5月24日,張柏芝出生了,她的出生地是油麻地和佐敦之間的八文樓,一戶平常人家。唯一跟別人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媽媽是一個中英混血兒,英國國籍,但是從小在香港長大,並不會英文。媽媽的頭髮介於黑色和棕色之間,加上眼睛的顏色又不是很明顯,如果她自己不說明,別人還以為她是一個很外國化的中國人。張柏芝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出生在上海,後來到香港
剛出生的時候,張柏芝身上的西方人特徵很明顯,尤其是她的頭髮,偏棕色而且帶點捲曲,外形又是胖乎乎的,簡直就是一個洋娃娃。媽媽非常漂亮,而且是那種大眾型美女。在外貌上,柏芝更多地繼承了母親的優點,所以,從小就是一個漂亮的洋美人,人見人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身上的西方人特點反而漸漸消失了,尤其是頭髮越來越黑,而且不再捲曲,基本上成了直發,如果不說,別人也幾乎看不出她是一個混血兒。
從小,張柏芝就喜歡唱歌。儘管她的嗓音不是太好,有點沙啞,和她的性格倒很諧調,帶些孩子氣,可這並不影響她的愛好。
張柏芝童年生活的環境很雜,一出門就是街鋪,就像中國傳統小鎮上的那種生活,鄰裡間彼此都很熟悉,感情很好,相互照應。因為父母有著非常好的人緣,鄰居們也就特別喜歡張家的幾個孩子,見了面,都喜歡逗一逗他們。鄰居都知道張柏芝喜歡唱歌,常常會對她說:“柏芝,唱支歌給阿姨聽。”於是,張柏芝便唱起來,唱得非常認真。唱完之後,她還像電視上的歌星一樣,向大家致禮答謝,大家也就熱烈地鼓起掌來支持她。
說到童年,張柏芝最難忘的還是過年。
柏芝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每逢農曆年都是家裡最熱鬧的時候,家裡會排出大陣仗來迎接新年:蘿蔔糕、煎堆等應節食物是應有盡有。但對於孩子來說,過年最開心的還是拿紅包。在張柏芝的爸爸媽媽沒離異之前,每年初一張柏芝就第一個早早起床,燒好開準備一壺好茶後,才叫爸媽起床。然後孩子們在廳中逐個輪轉給爸爸、媽媽跪地斟茶,在斟茶時要說吉利的賀詞,講得最好的就有大紅包,爸爸、媽媽會將不同分量的紅包放在不同的衣袋裡,最大封有一千,最少的也有四十。張柏芝每次講的賀詞都最吉利,多是拿到那一千元的紅包,可是壓歲錢給了張柏芝,也只是走過場而已,媽媽過後總會以她還小的理由,要幫她存起來。張柏芝雖心有不甘,但父母在孩子心中,大抵做什麼都是正確的,於是,每次她都只是白乾一場而已,但每年她還是樂此不疲。
唯有一次,大約六七歲那年,張柏芝趁張媽媽不注意,將一封一百元的紅包收在靴底,然後跑出去學別人玩魚蝦蟹,結果全都輸光了。還好張媽媽沒發現,否則不僅輸了錢,還要挨一頓罵。
大家別看張柏芝文文靜靜,想不到她小時候的花名竟然是“管家婆”,她從小就愛管人,而且是很兇的那一種。國小時她是班上的風紀總隊長,升上中學後當班長。而在家裡她大姐性格文靜,兩個弟弟便都由她管,同學和弟弟有啥不對的,她都會罵會罰。但硬性子的她也會有碰釘子的時候,在嘗試過同學不支持她,弟弟也和她鬧僵後,才漸漸領悟到不可以老是要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的。
小時候,張柏芝非常節儉,也許跟家境並不寬裕有關,張柏芝一共只有過3個布娃娃,一個是生日別人送的,一個是聖誕節收到的,另一個是Fans送的。因為9歲時父母就離異了,童年時不管去爸爸那裡,還是到媽媽那裡,他們都會帶她到玩具城玩,可是張柏芝趴在櫃檯上看著裡面好看的玩具,雖然心裡很渴望,可總也捨不得讓爸爸媽媽買,心裡這份“矛盾”現在都難忘記。
張家很注意飲食。張媽媽因為怕柏芝上火,總是讓她到佐敦道舊永安百貨對面的老字號涼茶鋪去飲涼茶。可是張柏芝卻不喜歡奇苦無比的涼茶,在她看來,那簡直不能入口,但她從來沒反抗過,而每次姐姐和小弟都是苦苦掙扎。張柏芝是出了名的乖乖女,只要媽媽發話, 赴湯蹈火她都願意,更何況是飲一碗涼茶!

童年(2)

年齡稍長,進入學校之後,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是張柏芝最喜歡的。她是班上一些文藝演出的積極參與者和組織者,只要遇到這類活動,她就全身興奮,唱歌演戲,她都是主角,自編自導自演,每次都能獲得同學和老師的肯定和讚揚。
回到家裡,她也組織兄弟姐妹們一起演戲。在家裡,她不是最大的,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和她同母異父。姐姐的性格沒有她活潑,就是兩個弟弟,也沒有她那么強的指揮欲和駕馭欲,只有她在家裡指揮一切,常常將姐弟們召集在一起,排演節目。那時候,正是周潤發走紅的時候,周潤發演的《上海灘》,在香港播出後,迅速掀起一波狂潮,女孩們將周潤發內定為自己未來的情人,男孩子則將周潤發視為模仿對象。
當年的張柏芝雖還非常小,但這並不影響她喜歡周潤發的熱情,《上海灘》成了她最喜歡看的電視劇,也成了她最喜歡演的戲。她當然總是演馮程程,每次演的時候,對許文強都愛得要生要死。年齡太小的張柏芝並不清楚這其實就是愛情。她只是喜歡許文強這個角色,也喜歡戲裡的馮程程。在戲裡,馮程程是愛許文強的,她認為自己就是馮程程,因此也一定要愛許文強。
她之所以喜歡《上海灘》,與她骨子裡的那股豪俠之氣大有關係。從小,張柏芝就是一個小俠女,除了演戲,她並不喜歡另外一些女孩子氣的東西,更希望自己長大之後成為一個行俠仗義的超級大俠。周潤發在《上海灘》中所表現出的俠氣,自然成了她學習模仿的榜樣,也成了她的目標。
日後她多次提起,從很小時起,她就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和周潤發同台演戲,而且,是要和他演愛情戲。那時她還只是一個小女孩,在對自己的性別還沒有太多認識的時候,這種願望便已經種進了她的心裡,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得強烈,直到今天,都不曾改變過。
當年孩子的遊戲,讓張柏芝從小便有了一種表演欲望,也無師自通地學會了一些表演的簡單技能和方法,加上孩子天生超強的模仿能力,使得她把戲中的一些人物模仿得惟妙惟肖。一旦有機會,隔壁的阿姨們便鼓勵她表演一段,她也就大大方方地演起來。或許本就有表演的天分吧! 雖然從未有過系統的表演方面的學習,但進入娛樂圈之後,演第一部戲,便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所有接觸過她的人都異常驚訝,問她:“你學過表演?”她搖頭,說沒有。
人家根本不相信,以為她沒有說真話。那些經過專業培訓的人,第一次面對鏡頭,都沒有她那么自然,更沒有她那么表情豐富。香港演藝圈,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通過選美而進入圈子的,一部分是由兩家電視台以及其他一些類型的培訓學校培訓出來的。像張曼玉、鄭裕玲、利智、李嘉欣等人,就是通過選美然後脫穎而出的,而周潤發劉德華劉嘉玲等人,則是通過無線電視台或者亞洲電視台的藝員訓練班培養出來的。
像張柏芝這樣出道的藝員,在香港演藝圈並不多見。
她的出道經歷和關之琳比較相似。可她們自身的條件又不同,關之琳的父母都是香港知名的演員,從小在電影圈中長大,耳濡目染,全都是戲,自然,便受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張柏芝生活的環境,和演戲幾乎搭不上界。那是一個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圈子,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日子,每天發愁的是一日三餐,是柴米油鹽。
成為明星以後,所有人都認定張柏芝是玉女,並且將她稱為新一代玉女掌門人。每次聽到這種稱呼,張柏芝就為自己辯解,說她不是玉女。
她為什麼說自己不是玉女?因為她從小就像個野小子,她的長相是玉女的長相,性格卻很男性化。因為父親要工作,母親要擺小攤做生意,姐姐要上學讀書,帶弟弟的事就成了她的任務。若說女性化,在姐姐的身上體現得更為突出一些,她則不同,帶著弟弟,不得不充當弟弟的保護者。

童年(3)

孩子之間,往往容易發生衝突,為一點小事,便發生矛盾。她說,她小時候常常和周圍的小夥伴們打架。這種衝突多半因為同一原個因:她要保護自己的弟弟。
聽說她小時候常常和那些男孩子打架,人們有些目瞪口呆,並且想當然地以為,最終吃敗仗的肯定是她。可是,她總是頗有些自豪地說,根本不是如此,贏的那個才是她,她很會打架,也很有力量,那些男孩子根本不是她的對手。
由此可以看出,張柏芝確實不像她外表所表現的那般柔弱。
她還公開承認,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會了罵人,和周圍的那些男孩子一樣。這一點,似也可以想像,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不可能不受影響。在那種生存競爭異常激烈的環境中,人們講的往往是江湖豪氣,是強者為王。這些東西,難免會影響到孩子,並且在孩子中形成一種氛圍。
正因為如此,她才會說,她根本就不是玉女。
這所有的一切,顯然是由於童年生活環境所造成的。童年生活,也許確實沒有給她造成陰影,但也無可否認,那一切對她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並且直接影響到她的未來,在她今後的人生中,發揮著某些作用。
從今天的張柏芝身上,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到她童年生活的痕跡。
比如豪氣這一點,就非常明顯。
由於父親的遺傳,加上生活環境的影響,張柏芝成了一個少見的豪放女。這種豪爽的性格,使得她有很多的朋友,博得眾多人的信賴;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深受自己的豪爽所累。因為豪爽,她口不擇言,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結果,麻煩一大堆,媒體就拿她的這些話大做文章,從哪個角度分析都是新聞。而一些朋友,往往也誤會了她,覺得她所說的話是對自己的傷害。麻煩不僅僅如此,因為男性性格,她似乎更喜歡交男性朋友,和他們很容易成為哥們兒。但是,這種交往方式,是傳統中國的男式交際模式,並不完全適用於男女之間,更不適用於香港。如此一來,與張柏芝有關的緋聞也就特別多。
天生的美人胚子,形象的女性化和性格的男性化,成了張柏芝身上最令人著迷的特質。
而複雜的生活環境促成了她身上諸多相互矛盾的性格,這種性格,也增加了她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多變性。成名之後的許多麻煩,與此恐怕不無關係。
可是張柏芝說,她更多地繼承了母親的特點。如果單從外貌上說,確實如此,天生的美人胚子。如果從某些習性上說,也是對的,畢竟,父母離婚後,她和弟弟們主要跟著母親生活,有些東西並非天性,而是後天的影響,所以,她受母親的影響更多一些。
張柏芝的性格中,並不全都是男性化,許多時候,她的女性化特點和男性化特點一樣鮮明獨特。從小她就很會說話,很會討大人歡心。
總體來說,童年和少年時的張柏芝,是父母眼中的乖寶寶。不僅僅聽話,還有兩個方面她都做得非常好:一是幫媽媽做生意;一是替父母籌划過日子。
有一段時間,母親去火車站賣豬骨粥、炒麵和腸粉,就是那種推一架小車的小販,沒有固定的場地,小推車推到哪裡,生意就做到哪裡。有時間的時候,張柏芝便跑去幫媽媽的忙,她的主要工作是幫媽媽收錢,或者是幫忙下調料。後來,管理越來越正規和嚴格,這種傳統的小推車食攤,被劃入嚴禁之列,有關的管理人員,常常出動抓“走鬼”,抓到之後,便會處以很重的罰款。做這種小生意,賺數很有限,如果被抓到一次,罰款數額又很高,幾個月的利潤,都不夠繳一次罰款。有時候,一個月就被抓幾次,仔細算一算,做這種生意,實在不合算,只好停下來不再做了。

星光
張柏芝似乎就是為演電影而生的,當她演柳飄飄的時候,演技似乎還很稚嫩,有時候也讓人感覺她不知想表現什麼,多少有那么點不自然,有那么點生澀。但到了《星願》,這一切似乎全變了,她演得異常投入,也異常熟練。僅從這部影片中張柏芝的表演看,很難相信,她此前僅僅只演過一部電影。她所演出的那種感覺,完全是一個老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