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溫柔》

每當我回憶起學生時代,記憶總是不由自主地停留在某一個時間段,然而它在我日後的生活中並沒起到什麼不可估量的作用或者一些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只是再也沒能找到像那個時候那樣無拘無束、快樂的日子了。 我們常常隱沒在校園的不同角落,我很喜歡他們,他們的每一張臉龐都在陽光下被刻畫的無比生動,仿佛置身於一片廣袤無際的平原,那是任何大門、圍欄、高牆所不能阻擋的。 第二個暑假後我無計可施進了文科班,我於是開始回憶一年的東西,這些東西離我很近,仍在同一樓層,但我只感到異樣的陌生,我不屬於那裡了,只能每次經過時小心翼翼地覬覦一番。

類型:校園小說

作者:劉左左

內容介紹

每當我回憶起學生時代,記憶總是不由自主地停留在某一個時間段,然而它在我日後的生活中並沒起到什麼不可估量的作用或者一些舉足輕重的影響,我只是再也沒能找到像那個時候那樣無拘無束、快樂的日子了。

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甚合理,我從上國小學校便離家很遠,所以我幾乎是成天奔波於兩座城區之間,我最常經過的就是朝陽路,這條路很特別,臨街的北面最早全是建國初期新興的工廠,他們大部分都是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應蘇聯的幫助得以建造的,而街南面便自然而然成了這些工廠中工人們的職工宿舍。

改革開放以後,許多國有企業面臨重重危機,原有的那些陳舊古樸的廠房被拆得片甲不留,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片一棟棟的商業區和玻璃鋼寫字樓,他們早已把那些80年代看起來很新鮮的建築所湮滅了,而街道兩邊無數新興的基礎設施也無一不表示著北京正向著一個現代化城市而邁進。

我也更像是跟這座城市共同孕育著什麼,只等到一個恰當的時機便把一切嶄新的面貌都展現給對方。

中考那年暑假過後,我因藉助“民樂特長生”而被保送到了我所在學校的高中部,它是一座重點學校,然而我對此卻充滿了淡然、冷漠,但又有一些憧憬,因為除了父母的意願我比毫不知道來這裡的目的。

我記不清確切時間了,那時我和一大幫同齡的少男少女們站在一起、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操場上聆聽學校各個領導的重要講話,每個領導都顯得一臉城府、飽經世故,我們對此也只是一味的敷衍,只在他們上台和下台時報以熱烈的掌聲。然而我總覺得像我們那個時代的人是不分男女的,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穿著同樣的衣服,回答著同一個問題,幻想著同一個夢,而那些夢則在虛無縹緲的課本上,練習冊上絢麗鋪張,到最後也竟然真的有實現。

正式開學後我被分到了5班,這是一個普通班,並沒有那種終日以應試度日並歡欣鼓舞的尖子生,我們的班主任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並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他對我們十分謙和、平等,沒有大多數教師身上那種駕馭一切的習氣。他也從不讓我們叫他“老師”,而是讓我們直呼他的英文名——“帕西”。我記得當時我們的班級沒有一點在應試下掙扎的痕跡或呈現出病態的面貌。

我們彼此都充滿了生機。

我的好朋友多,我們總聚在一起說這說那,不停開玩笑,我之所以話多能貧也是在那時充分修煉的結果,所以我十分擔心自己下輩子會投胎成啞巴。我們常常隱沒在校園的不同角落,我很喜歡他們,他們的每一張臉龐都在陽光下被刻畫的無比生動,仿佛置身於一片廣袤無際的平原,那是任何大門、圍欄、高牆所不能阻擋的。那段時間到處都充斥著刺眼的光線,即使在冬天也會感到陽光近在咫尺,而那一年又是在這種光輝下變得影影綽綽、直至消失殆盡,我的朋友、老師、同學也都遠遁得無影無蹤。

第二個暑假後我無計可施進了文科班,我於是開始回憶一年的東西,這些東西離我很近,仍在同一樓層,但我只感到異樣的陌生,我不屬於那裡了,只能每次經過時小心翼翼地覬覦一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