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小說]

《女工》[小說]
《女工》[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女工》一書中,畢淑敏以時代的大變遷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浦小提這位內心善良而堅強、對待生活和命運從容隱忍的女性形象。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商品經濟衝擊下的社會。每一次時代的變革都給主人公的人生打下烙印,給她的內心帶來衝擊和影響。

基本信息

簡介

《女工》《女工》

名作家關注百姓生活和生存狀態,早前有劉恆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這幾年,還鮮有此類題材深入大眾。在《女工》一書中畢淑敏以時代的大變遷為背景,描寫了主人公浦小提—一個養豬工人的女兒從國小到中學,經歷了文革浩劫,分配重工廠做普通女工,隨後經歷婚姻失敗,最後下崗在家,無奈之下做起家庭服務員的故事,小說刻劃了一位內心善良而堅強、對待生活和命運從容隱忍的女性。人物活動的歷史背景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商品經濟衝擊下的社會,每一個時代的變革無不給主人公的生活和命運留下烙印,無不給主人公的內心帶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與浦小提生存狀態的沉浮相同步的是她個人情感生活的大起大落,她與傾心愛慕他的國小同學高海群陰差陽錯失之交臂,卻被命運之神把她與她看不起的另一個國小同學白二寶撮合成夫妻,在“相夫教子”幫助白二寶“成長”為一名工會幹部之後卻又被白二寶無情地拋棄。多年之後,浦小提因為給女兒交學費,違心地“買斷工齡”,從車間副主任淪落到市場的家政服務“鐘點工”,浦小提邂逅了她的僱主們——她的國小老師,她的少年戀人,她的同學兼前夫……

影響

《女工》《女工》

《女工》在《北京晨報》連載後,激起了社會各界的巨大反響。著名作家梁曉聲致電畢淑敏,這是近5年來中國文壇唯一一個寫得好的關注小人物的作品,“浦小提的故事看了讓人揪心,不敢再看下去,生怕她又遇到了什麼事……”浦小提,她是善良的母親,更是不向命運低頭的強者,也許她自己並沒意識到自己的崇高,但是這樣大悲大憫的胸懷卻讓我們仰視。作為常人看來,主人公的經歷是不幸的,但是這種淡淡的平和和感動中滲透的生命哲理卻是對生活無限的禮讚。看著故事中的她,我們不禁拷問生命的意義,我們應如何面對苦難和困境,我們又將如何看待幸福。畢淑敏在其自序中解釋了為何選擇女工這一群體作為故事的主人公。她說,“曾經有10年的時間,身為一家重工業工廠的衛生所所長,感受著普通女工們的喜怒哀樂,注視著她們的人生起伏,我已把她們當成姐妹,她們孤獨而寂寞,雖然前方還有不絕的辛勞和挑戰。但她們內心的善良和勇氣,還有在命運跌宕中的清醒和堅定,使我不得不拿起筆,因為她們和我血肉相依。”

創作談

畢淑敏承認,是責任感驅使她創作這個作品的。“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女工早已從人們視線里漸行漸遠,剩下的只是背影,但作家的良知一直激勵我,把她們的底層人生場景以及樂觀堅毅、敢於擔當的美德再現出來,也藉此傳達我的尊敬。”她解釋,寫這樣的作品自己遊刃有餘,因為有生活。“我以前在北京一家工廠當了10年醫生,每天接觸形形色色的女工,對她們的生活非常了解,所以有了寫這個故事的念頭。”她透露,小說寫完後並沒有因為不商業而遭到影視公司冷落,反而在寫到一半時影視改編著作權就賣出去了。“小說一登出來,很多人找我。李亞鵬也曾經找過我,想買下《女工》進行投拍,我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他告訴我,‘我也苦過啊!’但那個時候小說著作權已經賣出去了。”

畢淑敏的主要作品

畢淑敏是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內科主治醫師,註冊心理諮詢師。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她的主要作品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