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悲歌——石達開》

《天朝悲歌——石達開》

《天朝悲歌——石達開》是寒波編著的作品,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在1995年出版。是一部出版書籍,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簡介

秋草語:石達開是太平天國時代的一位風雲人物,在天國時代里有眾多的名將名帥,但石達開是我最喜歡一個了。他集忠、勇、義於一身,但結局卻十分悲壯,甚至可以說是淒涼。因為他有這樣的結局,使得洪秀全的偉大遜色了許多。
書籍部分內容:

 翼王兵馬進入江西後,駐軍撫州府城臨川,第一個目標是解救贛江西岸的臨江、吉安兩府,黃玉昆在那裡指揮一場幾乎絕望的垂死戰鬥,大軍欲渡贛江,可是沒有兵船,民船也都被湘軍拘集到西岸去了,雖從小港中抓到了一些小船,卻又被湘軍內河水師不斷在江上巡邏的炮船所擊毀,翼王從臨江府東岸的樟樹鎮試圖強渡贛江不成,又繼續南下,七天之中行軍二百里,直到吉安府東岸的吉水都強渡不成,臨江府在十二月初八日陷落,黃玉昆英勇戰死,達開錐心痛惜,但已無可補救,他辜負了春娥生前願望,不該讓岳父處在最危險的前線。
這時年近歲暮,達開與宣嬌沮喪地在撫州度過太平天國戊午八年的新春,忽又接天王的求援詔旨,天京守軍無力抵禦清軍的強力進攻,已在十一月中放棄鎮江、瓜洲,天京對岸的江浦也岌岌可危。清軍又逼近京郊,李秀成所部與清軍於十一月廿四日以後在孝陵衛至秣陵關一線連連激戰,形勢危急,望翼王念在反清大義,速速回師援救。翼王在江西被湘軍所壓制,大部份城池都已丟失,九江、吉安兩座孤城也只在早晚間。此時浙江地方兵力薄弱,是打開新局面的好去處。接到天王詔旨後,達開決定再施“圍魏救趙”之計,率軍進入浙江,奪取清軍所必救的杭州,那是江南大營的餉源所在,必定全力分兵援救,可以減輕天京的壓力,也可乘此開闢翼殿兵馬在浙江的根據地,可謂一舉兩得,同時由楊輔清進軍福建,兩人通力合作,建立浙閩根據地,形成與天朝抗衡的一支獨立力量。宣嬌為了達開終於能為天王分憂,著實高興了一陣。
翼殿大軍於是年正月從撫州、建昌經江山、常山進入浙江,浙江巡撫驚惶失措,趕緊向各方告急,江南大營欽差大臣和春果然抽出五千人馬,馳往浙江堵擊太平軍進攻杭州的道路,江西的湘軍和綠營兵也紛紛跟蹤而到。達開計畫先取戰略要地衢州,而後直撲杭州。誰知清軍守將總兵饒廷選甚是驍勇,百方防禦,頂住了翼王最初的攻勢,而各路清軍數萬人迅速雲集衢州城下,並且分散堵住了太平軍往北往東奔襲杭州的關隘要道,打破了翼王的作戰計畫。
清廷鑒於浙江局勢嚴重,兵馬龐雜,互不服氣,無人統一指揮,不得不又想到了在湖南湘鄉家中守孝的曾國藩。當時國藩是為了不滿清廷的猜忌才賭氣回鄉為老父竹亭公奔喪守孝的。清廷因太平天國內訌,官軍乘機分兵進攻,連連得勝,收復了不少失地,軍事上頗有起色,以為正可藉機擺脫兵權過大為清室隱患的曾國藩,立即批准了他的丁憂奏摺,讓他回鄉守孝三年。現在浙江吃緊,入浙的湘軍不服別人調度,只得於五月間下了一紙諭旨,徵召國藩出山援浙。國藩回鄉已久,氣也漸漸平了,靜極思動,接了諭旨,毫不推辭,立即趕到江西前線。誰知尚未帶兵入浙,浙江局勢已經緩和下來,原來太平軍在衢州城下鏖戰三月,並無進展,翼王與部下商議之後,不得不下了退兵的命令。
翼王戰地行營設在衢州城西南四十里處後溪鎮上一家鄉紳宅院裡,房屋不夠用,隨從官員和侍衛親兵都分散在鎮上祠堂、商棧、民宅中辦事住宿,戰地生活只得如此。時近七月,夏日餘威猶在,院中兩棵蔽陰的香樟樹枝葉紋絲不動,知了在樹上咋呼,叫得人心煩。宣嬌坐在客堂一張紅得發亮的竹躺椅中,前後門敞得大大的,依然不見有穿堂風過來,宣嬌搖著一把團扇,心情和達開一樣煩躁,本想攻下杭州,和天京連成一片,便有了迴轉天京的希望,不料屯兵堅城,打了三個月還在衢州城外,太使她失望了。初到後溪時,她也曾時時換上戎裝,跨馬揮刀,跟了達開去前線督戰,無奈敵人十分頑強,打到哪裡,他們堵到哪裡,達開用盡了智謀,只石鎮吉一軍在衢州東南的處州府占了一些地方,卻對大局無補,主力大軍並不曾向杭州邁進一步,後來達開就不讓宣嬌再去前線冒險了。
這天傍晚,達開從前線督師回來,一身大汗走了進來,只是喊熱,小妾劉氏、馬氏趕緊過來為他除去袍帽短衫,赤了膊,侍女端來一盆井水,絞了手巾把子,由馬氏替他擦了身,換上乾淨的白紡綢衫,然後與劉氏退了下去。另一名侍女切了一盤西瓜捧了進來,是用吊籃放在井中涼卻的,宣嬌陪達開吃著西瓜,四名侍女站在旁邊輪流為二人打扇。宣嬌望著達開沮喪疲累的神色,關切地問道:“今天又交了一仗吧?”
“是啊。”達開吃完西瓜,擦了嘴,隔了好一會才悶悶地說道:“這個仗打不下去了,弟兄們拚命猛攻,把城牆炸坍了十幾丈,眼見衝進去了,無奈妖軍狡猾,城裡又挖了一道壕溝,擋住了去路,重新又把缺口堵住了,倒是死傷了不少弟兄。”
宣嬌惶惑地說道:“我真不懂,我軍湖口大捷收復武昌的時候,所向無敵,一座座城池的收復,簡直不用打仗,多么威風。為什麼這回從安慶出師,在江西打得很吃力,到浙江來,幾萬大軍拿不下一座衢州城,究竟什麼緣故,我實在想不透。”
達開也困惑地說道:“我也覺得詫異,我還是我,可是打仗卻越來越費力了,難道我已是江郎才盡,再不能指揮大戰了?”
“不!”宣嬌叫道,“你的才華是用不盡的,無人可以比得上你。”
“我也是這樣想,可是眼前的事實是殘酷的,打不贏仗,就說明我軍不比妖軍強。天哪,為什麼竟有這樣的變化,把我的一切計畫都打亂了。”
“據說糧食已經不很充足了,是嗎?”
“就是糧食充足,也不能再在這裡無謂的打消耗戰了,盲目作戰是必須避免的,我已下令退兵了,明天就走。”
“仍然回江西嗎?”
“不,江西回不去了,九江、撫州、建昌都被妖軍奪去了,林啟容戰死了,九江城中一萬多軍民被妖軍殺得一個不留,只剩下一座吉安城,眼看也守不住了,我決定去福建。”
“七哥,你發瘋了!”宣嬌叫道,“福建那地方又苦又窮,幹嗎上哪兒去受罪?”
“你不知道。”達開耐心地解釋道,“福建西部雖窮,東部卻比較富庶,那裡的妖軍兵力薄弱,楊輔清已在閩西北占據了浦城、建陽等一大片地方,我們去了,有了立足的地方,兩下里合起來有十萬人,可以大有作為。那裡交通閉塞,閉關自守,湘軍很難打得進來。”
宣嬌聽著聽著,忽然淚水涌了上來,連忙低下頭來,卻已被達開瞧見了,驚問道:“宣妹,你怎么傷心起來了?”
宣嬌含淚嘆息道:“我傷心的是一則離開天京越來越遠了;二則想到你這位蓋世英雄被逼出京之後,事事都不如意,竟不得不去福建那塊絕地。到了那個交通閉塞的地方,湘軍打不進去,你也很難打出省來,今後難道一輩子局侷促促地在福建過下去嗎?這可不是我所想望於你這位大將軍的。英才埋沒,不得施展,怎不教我心酸!”
達開感傷地握住宣嬌的手,勸慰道:“宣妹,不要難過,事在人為,我們還有十萬人馬,窮鄉僻壤都有窮苦百姓回響我們,得道多助,待時而動,讓部下在福建休養一個時期再打出省外去,我的天地終是廣闊的,無論多少妖兵也攔擋不住。”
第二天,翼王大軍從衢州前線撤退,擊潰了清軍的追兵,迅速揮師南下,越過仙霞嶺上的仙霞關進入福建,誰料楊輔清受了天王的拉攏,答應將東王的中軍主將稱號授給他,所以決定脫離翼王回朝。當七月初七日翼殿前鋒部隊剛剛抵達浦城時,楊輔清便已率領所部放棄所有占領的縣城,從閩贛邊界的邵武、光澤通過杉嶺上的鐵牛關,一路衝破清軍的重重圍堵,攻下瀘溪、金谿、安仁、萬年等縣,進入景德鎮,回到天朝去了。他放棄的縣城立即被清軍占去,翼王兵馬不得不為重占閩西北與清軍展開艱苦的戰鬥,無異雪上加霜。
翼殿大軍中有不少是江西各地的天地會和農民起義軍,成則風起雲湧,敗則煙消雲散,閩西北山區本來就貧瘠缺糧,幾萬人的軍糧哪裡供應得上。何況還要餓著肚子成天打仗,軍心不穩,戰鬥力嚴重削弱,連福建地方綠營兵都抵敵不過。進入八月中旬,僅餘的一座孤城邵武也在清軍環攻中難以堅守了。一些意志不堅的將領見了這等光景,不願跟了翼王再在福建受苦,紛紛自由行動,一起又一起的把隊伍拉走。連國宗石鎮吉也與達開鬧了意見,不聽指揮,拉開人馬向邵武以南的地方活動,達開直接指揮的部下只剩了三四萬人。而曾國藩奉到朝旨,改援浙為援閩,他本人正由廣信府(今上饒市)西邊的弋陽縣南下建昌途中,積極檄調湘軍入閩,打算與浙閩總督管下的綠營兵合圍,全殲太平軍於邵武,達開在這最最困難的情況下召開了軍事會議,決定全軍撤離邵武。
達開回到內衙將撤軍的訊息告訴了宣嬌,宣嬌對於惡劣的軍事局勢早已作了思想準備、平靜地說道:“是該早撤了,還是回到江西去吧,楊輔清不是轉移成功,到了景德鎮了嗎?
七哥,不要猶豫了,也走鐵牛關這條路線北上皖南吧。”
“不,現在不行了,湘軍已有了防備,那條路走不通了。”
“不見得吧,楊輔清出了鐵牛關後,也碰上湘軍,把他們打敗了就過去了,我們的兵力比輔清強,還怕沖不過去?”
達開冷冷地說道:“宣妹,實在和你說,那條路是捷徑,到天朝管轄下的景德鎮只有四百里,楊輔清選擇的路線是對的。可我不想去,我不能一事無成喪師失地回去丟臉,更不能再去受天王的窩囊氣,我這一生是決不回天朝去了。”
宣嬌耐著心思勸道:“七哥,切莫再賭氣了,雖然你心高志昂,想獨創局面乾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可是天京事變以後兩年來,形勢大變,今非昔比。這一個多月來,我反覆琢磨為什麼現在打仗不順手,原來前後變化太大了。當年你指揮湖口之戰,天朝的全部水陸兵力和那么多出色的將軍都聽你指揮,將士們打仗為愛國熱情所驅使,一個個捨生忘死,士氣高昂,糧食也充足,又有穩固的大片後方基地作依靠,軍心安定,所以你能夠專心指揮打仗,軍事天才可以充分發揮,當然連打勝仗。可是現在怎么樣呢?我們孤軍作戰,沒有後方可以依靠,沒有天朝的兵馬可以配合作戰,沒有兵員補充,沒有糧食供應,將士轉戰千里,兵員越戰越少,士氣越來越低。七哥,你縱有天大的本領,怎能驅使餓兵、疲兵去打比過去強大得多的湘軍?何況我們隊伍中還夾雜了不少天地會的人馬,紀律很差,前天把大批隊伍拉走的花旗軍首領林彩新就是其中一個。能指望他們像我們老弟兄一般捨身報國嗎?現在連本家弟兄鎮吉都和你疏遠了,你也該冷靜重新決策了。我看不要再和二哥鬧意氣了,只有回到天朝才能恢復過去的聲威,不回天京,就回皖南也好,不要再固執了。”
達開沉默了一會,說道:“宣妹,你說的很有道理,今非昔比,我也感觸很深,時常細細思量,確如你說的那樣,昔日我軍的優勢如今都成了劣勢,如何能打勝仗?我們變,妖軍也在變,一支支新的湘軍不斷在冒出來,我們變弱了,他們變強了,今後的仗是更加難打了,我不想再逐鹿中原,避開妖軍主力,到四川去發展吧。那裡是天府之國,地廣民富,蜀道艱難,過去在蜀中偏安立國做皇帝的,東漢初年有公孫述,三國時有劉備,五代十國時有前蜀王建,後蜀孟知祥。我石達開不能爭霸中原,還不能割據四川稱王稱帝嗎?宣妹,我打算撤出邵武,南下閩西南,然後從長汀進入江西南部,再往湘南,轉往湘西進入四川,你耐心再等等吧,將來你就是新蜀國的皇后了。”
宣嬌嘆口氣道:“你真想得遠,還在福建挨餓哩,就想到去四川做皇帝了,我可沒有做皇后的福份。既不能離開你獨自去天京,就只能跟了你東南西北去闖蕩,總覺心頭空空蕩蕩渺渺茫茫,天天懷著一顆朦朦朧朧的希望填塞這份空虛,但希望往往落空,正不知會落到什麼結局。”
達開笑道:“跟了七哥,還怕沒有個輝煌的前程嗎?”
宣嬌卻憂鬱地笑不起來,暗暗嘆了口氣,吩咐侍兒道:
“收拾收拾,明天又要上路了!”

參考資料:

http://www.findart.com.cn/st/snap-52d78c1da5e11fc09327faee4994666b4daf6a30c4f2389d6f053441290d66ce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