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力:十幾歲做夢也需要策略》

《夢想力:十幾歲做夢也需要策略》

《夢想力:十幾歲做夢也需要策略》是一本風靡於韓國青少年之間,並由韓國各大教育機構強烈推薦的一本關於青少年勵志的書籍。這本書告訴年輕的讀者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要有夢想,並朝著這個夢想勇敢地前進。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向47位成功人士學習實踐夢想的方法,
誰都可以有夢想,世界屬於有夢想的人,
但,實現夢想也需要策略!
你如果夢想成為成功的專業人士,
十幾歲就得開始準備!
夢想,只為樹立夢想並為此奮鬥的人而存在!
影響韓國年輕一代的勵志大作。夢想學校校長黃成洙博士向大家講述實現夢想的方法。
環境保護運動家丹尼?徐,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外科醫生本?卡森,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這些領先開拓世界大門的人物的共同點是:他們從不放棄夢想,並且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實現夢想的征途中。
改變世界、實現夢想的人,他們的昨天和今天
環境保護運動者丹尼?徐——上大學時,他在170學生中排名第169名,英語、社會學、化學等科目的成績是“F”,各科的成績平均下來也只有“D”。他曾說,上大學還不如去拯救正在受到破壞的地球,他至今都在帶頭做拯救環境的活動。
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上哈佛大學二年級的那個暑假,她參加了阿斯本音樂節,在聽了天才少年的演奏後,她果斷地放棄了自己要成為音樂家的夢想。十歲時,她在父母的帶領下參觀了白宮,當時,年幼的她就對父親說:“等著瞧吧,我一定會進入白宮的!”她樹立了自己要進入白宮的夢想,並且達成了這個夢想。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畢業於牛津大學,在劍橋大學讀博士的時候,被診斷為患了“肌肉萎縮症”。40年後的今天,他成了“宇宙爆炸論”的創始人,以“愛因斯坦接班人”的稱號守衛著物理學界。
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四歲了都不能說話,七歲時,還不能讀書。但他發表了“相對論”,打開了科學新時代的大門。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夢想,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付諸行動的人很少。漸漸生根發芽的“夢想”要讓它們表露出來,並以某種策略去實行。
書中列舉了47位成功人士以及作者本人實現夢想的歷程,環境保護運動家丹尼·徐,美國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外科醫生本·卡森,指揮家托斯卡尼尼……這些領先開拓世界大門的人物的共同點是:他們從不放棄夢想,並且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實現夢想的征途中。
作者是韓國知名的夢想學校的校長,夢想學校由黃成洙博士創立,在韓國受到很好的評價。從夢想學校出來的學生,都比從一般學校出來的要優秀得多,都具有很多優秀的品質。而這些並非是天生的,而是夢想學校的校長提出了一種另類和新潮的教育方式,更適合現今社會。
本書不僅告訴你為什麼要有夢想,如何樹立遠大的夢想,並且最重要的是告訴你實現夢想的策略。他提出提高夢想競爭力有十種方法:
1.時刻準備重新開始
2.正確地認識自身的強勢與弱勢
3.將自身的價值變成品牌
4.設定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
5.賦予自己實現目標的動機
6.要適應變化與不安定的社會
7.在細小的成功中肯定自我
8.時刻保持最佳的狀態
9.追求多樣性與創造性的工作
10.成為處理人際關係的專家

作者簡介

黃成洙博士,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研究生院,曾經在首爾大學醫院和德國的Peuraden癌症病毒研究中心工作。他初期在首爾大學、翰林大學的醫學院擔任教學工作。1994年,成立了“愛心診所”,這個診所是研究成人病及癌症的專科醫院。此後。他以專業的醫學知識為基礎。本著以改善現代人的健康為目的這一宗旨。在1999年,創立了Yirom公司。黃成洙博士畢生的夢想是“為大眾服務”。1992年,在擔任大學教授期間,他創辦了“NG0國際愛心志願團”。來幫助全世界受病魔苦痛折磨的人們。1997年。在韓國崇慶南道的西海岸創立了另類學校——。夢想學校”與“世界領導中心”。自己帶頭培養“有夢想的年輕人”。黃成洙博士認為。夢想的發電站”會給青少年和年輕人啟迪。並向年輕人吶喊:“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就是沒有夢想。請大家擁有一個美好的夢hE!”他的著作有《用愛懷抱世界》《黃成洙博士提倡的遺傳與健康》《癒合愛的日記》等。

目錄

序言
Chapter01 誰都可以有夢想
夢想不可能_夜之間形成
大膽地走自己的路
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不可能的事情也會為可能
跨越了不滿,你才能成為最優
不斷地想像,總有一天會成為現實
用剩下的東西創造出美好
讀書可以改變人生
低微的人啊,感動世界吧
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就可以跨越困難
Chapter02 世界屬於有夢想的人
看準時代、準備未來
好的相遇塑造偉人
跨越起步時的恐懼
持真摯的自信心
成為理解人類的專家
成為故事的主人公
幸福告訴人們生存的目標
一起做事情既美妙又強大
無時無刻地學習
不停止才能存活
不放棄就不會有失敗
Chapter03 做夢也需要策略
實現夢想需要策略
挑戰極限
投資未來價值
度量與細節都重要
 提高逆境指數
成為創新的堂吉訶德
不同的想法才可以解決問題
關懷也需要有針對性
向自己要求偉大的勇氣
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提高“果斷目標”的可能性
清除自身1%的毒紊
 心中有餘裕才能做好事情
Chapter04 夢想美好的人生
愛在授予時才會成為力量
使人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渴望詩篇一樣的人生
感激之心就是秘訣
通過分享而獲得成功
傳遞特蕾莎的熱情
讓我們撒下偉大的種子
體驗辛德勒的變化
夢想第二次人生
用愛擁抱世界
夢想家黃成柱博士的實踐篇1
夢想家黃成柱博士的實踐篇2

前言

不要說你沒有夢想!夢想是需要你創造的!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一個生化專業的元老級教授舉行告別演講。當時,諾大的演講室幾乎坐滿了學生,大家以真摯的態度聽著老教授講述自己的人生旅程。老教授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學問,他講述了自己當年為了首爾大學的生化學專業,放棄了法國巴斯德研究機構提供的優越研究條件的事情。回憶當初的往事,他毫不隱瞞地表現出了惋惜與遺憾,並信誓旦旦地說,要是當初沒有回國而是留在國外,繼續他的研究,那么現在必定會成為全球這個專業的泰斗級人物,還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在座的同學屏住呼吸,聚精會神地聽著老教授的演講,整個演講室死一般的沉寂,氣氛嚴肅。就在這個時候,剛剛還充滿哀傷的老教授語氣突然變得很有活力,他的嗓音震撼了整個演講室。
“但是,我還有夢想,還有很多研究計畫在等著我去做,所有人都在呼喚我,我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至今,我還無法忘記老教授那充滿光芒的臉、炯炯發光的眼睛和充滿活力的嗓音。那位老教授的一生是“活躍而又充實”的一生,同時也是夢想的化身。所謂夢想,就是渴望做自己“必須要做的事、必須要實現的事和非常有必要的事”,不帶一絲邪惡的願望。我認為,夢想就是自私與欲望的反面,因此,失去夢想的人只能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那天我被老教授的“美好的夢”深深地感染了。
之後,我經歷了學生、運動員、醫生、教授、牧師、醫院院長、傳教團代表、國際志願團代表、企業的CEO等數個職務。
最近,我冥思苦想,自己能做得最好的事是什麼,能將自己的實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的角色是什麼,將自身的才能與意願充分發揮出來的道路又是什麼。最後我才發現,那就是在這個領域確立自己的領導地位,並不斷地培養下一代的領導者。我想通過“夢想的發電廠”培養出具有遠見、具有實力的領導者。因此,我想把他們培養為主導民族與世界的核心力量。
這個夢想太不現實了嗎?但我認為夢想本身就是偉大的,而且需要把自己的一生作為賭注。夢想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而是一個過程,活著的本身就是一個實現夢想的過程(life-longprocess)。
大學時期,我就把建設“夢想的發電站”作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我渴望為未來的年輕人創造最優越的學習環境;我想為充滿夢想、有才能的年輕人創造一個舞台,讓他們盡情地發揮自身實力;我還想培養“夢想人”,他們有敢於改變世界的夢想;不僅如此,我還想培養“愛的巨人”,他們會用愛的胸懷來擁抱滿是瘡痍的世界,並為這個世界祈禱。在對成功、名譽、金錢的追求越來越多的現今世界,我想培養出一批“愛的革命者”,他們能夠證實愛的卓越性。
我的夢想現在通過國際性的組織——“愛的志願團”、夢想學校、愛之臨床講義,以及通過確定世界性的領導中心來實現。
人生屬於有夢想的人。我有夢想,在大學時期我便成為了夢想家。此後,我的心裡便產生了一個願望:為了這個世界的青年,給還未失去夢想的人美好的夢想,要建設“夢想發電站”。
如今,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是“沒有夢想”。因此,我敞開心扉地和眾人一起分享夢想,雖然我的夢想微不足道,但我仍想把自己積累的經驗講給更多的人聽。這就是我寫《夢想力》這本書的原因,也是我的一個夢想。

精彩書摘

Chapter01 誰都可以有夢想
夢想不可能一夜之間形成
我們熟知的托馬斯·愛迪生,其實是第23個發明燈泡的人,早在幾年前,巴黎就已經使用孤光燈為街道照明了。但是為什麼人們都認為愛迪生是燈泡的發明者呢·
長大後的愛迪生,不再是那個僅僅對母雞孵蛋有好奇心的少年了,他通過自己的經營手段,把別人發明的燈泡,連同他發明的輸電裝置一起推向了市場,使普通家庭也能使用電來照明了。他將電的家庭使用方式傳遍了世界,成為將燈泡作為商品來銷售的一個天才商人。愛迪生以獨特的行銷方式介紹了自己發明的產品,向世人證實了燈泡的重要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於他的貢獻,燈泡的使用才得到了普。
愛迪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說服了投資者與輿論。他不僅僅是傑出的發明家,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他獲得了特權,吸引資本,打通政府官員,最終將事業引向成功。不僅如此,他還具有吸引眾多同事一同進行研究、共同實現夢想的能力。愛迪生是一位將研究室內外的事業同時進行的人,也是實現自己夢想的人。
在國內,人們都以為我是遺傳發明家,其實,我是預防醫學家,而不是遺傳發明家。遺傳是數千年前就遺留下來的,通過無數專業人士的努力才發展到現在的水平。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上,將遺傳解釋得更為科學化,使更多人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僅此而已。
在韓國,我是唯一一個將另類醫學與現代醫學有力地結合在一起,並獲得成功的醫學家,因此,才有可能在研究遺傳學方面獲得成績。不僅如此,我還引用了醫藥品的製作原理——“凍結乾燥法”,並將此原理運用到了食品加工中,為人們能夠吃到新鮮的蔬菜提供了契機。這是在眾多的專業經營者、研究人員的辛苦努力下誕生的,並符合韓國人口味的精巧的產品。
我接觸遺傳醫學是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事情。在接觸遺傳的那一瞬間,我就作出了決定,以專業性的知識投入到遺傳醫學,並研究開發成果。作出了這個決定以後,會讓很多同行關於“從國外引進遺傳技術蔬菜”的想法灰飛煙滅。
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抓住機會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偶然聽到的信息產生了興趣,並把這個信息作為了實現自己夢想的一個途徑。沒想到,我偶然決定的事情居然實現了遺傳大眾化。因此,實現夢想,需要培養“把握瞬間機會”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剛聽到“夢想學習”時,也有過像一道光在腦海中閃過的念頭,當時,我確信,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普及,瀕臨頹廢的韓國教育很可能煥發生機。
而基於此誕生的就是“夢想學校”。
現在,我與眾多的同行們為了實現“夢想學校的世界化”而燃燒著無限的熱情。其實,你的周邊也散落了無數個可以幫助你實現夢想的素材,夢想並不在遠處,它就在你的周圍。就算你不滿意現在所處的環境,你也不能哀嘆命運的可悲,而應該要殷勤地拾起可以實現你夢想的素材。
夢想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形成。首先,你要像搜尋地下寶物一樣,挖掘被埋沒在泥土裡的寶石,要懂得開發實現夢想的資源。之後,以為多數人奉獻而努力作為目標,以砌磚頭的方式一步一步地進行,再持之不懈地努力。為了實現夢想,記住夢想的連續性是非常重要的,還要記住,夢想並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實現的。因此,為了實現夢想,我們有必要不斷地拓展夢想的網路。
夢想家的起源
我夢想的一部分與他人夢想的一部分是相交集的。若我的夢想得到實現,那么他人的夢想也會相應地得到實現,而相反,他人的夢想得到了實現,我的夢想也能得以實現。這種“夢想的連續性”會拓展我們的思維框架。
現在,我開始發現周邊的朋友不再是競爭者,而是我的同業者。一想到在實現夢想的旅程中,他們會成為我的贊助者,我的心就開始溫暖了。如今,站在廣闊的夢想曠野上,我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也感到周邊的朋友們越來越可貴了。
大膽地走自己的路
迪斯尼研究所近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的對象是8~15歲的青年,內容是“當你試圖改變自己生活的時候,碰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其結果,絕大多數孩子都回答“大人不認同我們。
成人優勢綜合徵(Adultsuperioritysyndrome)成為影響青年成長,阻礙他們領導能力增長的最大障礙。很多人都認為,備戰能力、動力、熱情等與年齡成正比。
每個國家對待青年的態度上都有所差異,但是大體上,青年的能力問題被徹底地忽視了。國家越是忽略青年,青年越會失去信心,越會感到力不從心。這種忽視所造成的問題不是在每個人20歲成人生日那天突然出現的,而是在青年的人格形成過程中,因環境而獲得的心理障礙。
1998年,《人物》雜誌選定了“世界上最美的50人”,有人氣明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格溫妮絲·帕特洛、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而與布萊爾首相併排的是一個22歲的東方少年,他的名字叫丹尼·徐。《華盛頓郵報》在“世界上最令人驚異的人”的特別報導中,把丹尼·徐稱讚為“特里薩嬤嬤的新形象”“綠色的斯圖爾特”。
為了改變世界而進行的“創造奇蹟”行動,只需通過每天15分鐘的實踐就能實現,丹尼·徐的這一主張在美國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深信,就像滴水成川一樣,小小的奇蹟可以改變地球。他勸人們“在最少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情”。他呼籲,每日l5分鐘的實踐可以幫助不幸的人,不僅如此,也可以創造奇蹟,為現今社會創造更加舒適的環境。“兒童醫院捐贈費用”“住賓館的時候,把賓館提供的洗漱用品打包,捐給流浪者保衛處”等等,丹尼·徐提出了數百種既簡單又實際的構思。
丹尼·徐和家人住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他的兄弟們考入了我們熟悉的常青藤學校。但是,丹尼·徐則與他的兄弟不同,他從小就是個頑固的孩子,是父母最頭疼的孩子。而他居然在12歲生日那天,說服了前來慶祝他生日的朋友們,成立了環境保護團體——“地球2000”。最讓人吃驚的是,沒過多久,這個團體居然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社會團體。同時他還組織了動物保護運動、各種慈善籌款活動,在十幾歲時,丹尼·徐就成為了美國環境運動、市民運動的代表者。
高中時,丹尼·徐的英語、社會學、化學等科目的學分都是F,平均成績也只有D。學校總共170名高中生,他名列第169名。丹尼·徐說自己的目標不是上名牌大學,而是“修復已損壞的地球”。
丹尼·徐將技術、慈善事業、時尚、環境保護事業結合在一起,登上了新生活方式的領導地位。其實,他也有老師,但這些老師都是通過書籍認識的。他從艾伯特·史懷哲博士身上學到了慈善事業與堅定的道德基礎,從管理媒體奇才魯珀特·默多克身上學到了有效決策和管理技術。
他還在家政女王瑪莎·斯圖爾特身上學到了:“無論批評多么嚴重,你只需要聽取內在的聲音,走自己該走的路。”這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促使他形成了獨立的人生觀。對於丹尼·徐早已選好的人生路而言,瑪莎女士是他人生道路上最好的老師。丹尼·徐吶喊:“世界是敞開的,有夢想的人,帶著你的信仰,大膽地走自己的路吧!”
每個青年都有試圖改變世界的驚人希望與熱情,丹尼·徐就是這樣的人。兒時積累起來的希望會成為他們強大的促進力。不需要任何解釋,只要給予知識、激勵就足夠了。期待感是給青年無限力量的鑰匙,精神的自立是讓他們成熟的催化劑。大人們首先要認同他們,然後再給予鼓勵。不可以把他們推向絕望的邊緣,而應向他們敞開希望的出口,因為青年是絕對有能力改變世界的。
改變世界的力量,其實就是互相信任。我們所經歷的問題,源於缺乏信任與信賴。政治和經濟不可能完全改變世界,技術和科學也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唯有信任與信賴才能改變世界。要信任青年,相信他們一定會把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夢想家的起源
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信心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也無法按我相信的事情去做某事。每當我試圖挑戰新事物的時候,腦子裡都會浮現“我還小、我還很脆弱”等假想,一想到事情過後還會有連帶責任等一系列問題,我就覺得有負擔。
從現在開始,我會銘記瑪莎的教導:“無論批評多么的嚴重,你只需要聽取內在的聲音,走自己該走的路。”從現在開始,我不會再對有信心的事情猶豫了,我會拿出勇氣去挑戰,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