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往事煙雨中》

《多少往事煙雨中》陳愉慶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多少往事煙雨中》多少往事煙雨中

當年,“梁陳方案”就新中國北京城建規劃率性直言,導致陳占祥先生的政治生命與古都同葬於廢墟;梁思成先生雖幸免於難,亦“遍體鱗傷”,自身難保。作者身為陳先生愛女,回首往事,如雲如煙……

媒體評論

《多少往事煙雨中》通過一位女作家細膩、動人的描述,記錄了建國初期轟動全國建築界,有關古都北京保護實施“梁陳方案”規劃的過程。

作為一個建築師,我始終是“梁陳方案”的贊成者。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從專業本身來考慮,而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如何把中華文明和文化精髓傳承下去的問題,以及作為中國的建築師,我們應向世界展現一個什麼樣的中國的問題。

如果當初“梁陳方案”得以實現,北京——將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奇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之一)

因制定“梁陳方案”而獲罪的陳占祥先生,美國建築師心目中的中國英雄,其坎坷的一生,由他的女兒陳愉慶寫出,熱烈處,如火如荼,悽惻處,可歌可泣! ——屠岸 (詩人翻譯家)

這些平實、優雅又雋永的文字,娓娓敘說的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父親的傳記,還是上世紀我們民族的一部家族史,更是一部中國一代知識精英的《苦難的歷程》。

當我們為往事扼腕嘆息的同時,又為它展現的良知與人格的光輝潸然淚下。

毫無疑問,這是作者成名三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也將為華文文學寶庫留下重要的一章。——(詩人作家)

作者簡介

陳愉慶,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奉化。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協會員。上世紀八十年代,陳愉慶、馬大京夫婦共用“達理”筆名著有小說、劇本多種,屢獲全國各種文學獎項。後旅居美國,現重拾筆墨,已有描繪舊金山矽谷華人生活系列作品問世。如長篇小說《飛舞芳鄰》、《如若不曾相識》、《不再承諾》,中短篇小說《帶我回家》、《伴你同行》、《空巢》等。

讀者評論

此書在名字、敘事風格、歷史味道上都類似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甚至裝禎與封面設計都如出一轍,看來人民文學出版社是把它們按一個系列對待的。
讀人如看戲,我仍然重複這個觀點。而本書記載的作者父親陳占祥的一生,也的確太象一齣戲了。我把它分成幾個場次,或許讀者更有感觸。
第一場,布景應該是絢爛的。少年到青年的陳占祥出場,英俊瀟灑,意氣風發。他是蔣介石的小老鄉,其家幫助過蔣家,因而在留學英國期間,蔣介石暗地裡每月補助。他師從世界最著名的城市規劃大師學習規劃,學業極好,很年輕即獲得英國皇家規劃協會會員資格,並競選成為利物浦大學建築學院的學生會主席。他的英文極好,甚至超過漢語。在二戰期間,他被邀請在英國各地演講,通報中國的抗戰情況達500次之多,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他發現中國海員的生活遭際,組織建立了第一個中國海員協會,邀請最知名的提琴演奏家梅紐因為他們演奏。在抗戰結束後,他在倫敦作為國統區代表當選世界青年民主同盟大會的執委副主席。你看,我幾乎在羅列他的簡歷,但不羅列可以嗎?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青年,各方面均為當時的翹楚,其鋒芒誰可敵?此時的舞台音樂,無疑該是高亢而明亮的,該用銅管,讓我們的血液和主人公一起沸騰。
第二場,布景是紅色卻灰暗?陳占祥回到祖國,希望用自己的規劃知識把戰後的廢墟變成理想的人居城市。可惜,起初幾年,國民黨忙於內戰,他幾乎無事可做。解放軍進入上海,他驚魂一夜,卻驚訝得發現這支隊伍秋毫無犯。他很年輕,自然是被感動了。他的心中跳動起希望的紅色的火苗。他撕掉第二天飛赴香港的機票,殊不知此舉今後他有否後悔。當然,更重要的,是他還牽掛著北平,那座獨一無二的古城,他希望成為北平的規劃師,打造出世界級的宏偉作品。機會隨之而來,梁思成夫婦力邀他北上,一切順利成章,他以為夢想就在眼前(這時候的音樂該是亢奮的了),他們沒日夜的工作?推出了那個著名的北京規劃的“梁陳方案”。這個方案如今看來是何等先進,把行政區外移,舒緩交通,保留古蹟,創造田園宜居城區。但不久,他們開始遭受打擊,城市的新主人不喜歡他們,他們要在北京的中心建設新國家的心臟,甚至要把重工業搬進北京城。這是一種很痛苦的經歷,是無知和知識衝突的痛苦(這種無知造成了如今北京嚴重的古蹟破壞、交通問題和改造成本),夢想的泡泡就這樣破碎掉。不到10年,這位天才的規劃師已經完全靠邊站,這是怎樣的命運劫數,給了他一肚子學問,卻不給他施展的機會。我想這場戲的末尾,音樂要變得灰暗而略帶淒?。
第三場,布景變得光怪陸離,音樂也吵雜刺耳。反右、文革,衝擊開始了,作為歷史問題眾多還得罪過不少人的陳占祥,自然首當其衝。我們看過很多人的這段歷史,都是何等相像。一切是顛倒的,只有心裡有希望才能生存。一個個朋友或迫害致死(或是至死),或自行了結。不要說做事,連做人都成了很艱難的事。這隻怕是陳占祥根本無從預計的吧。命運注定要磨礪這一代人,給他們一種殘酷的豐富,一種血色的升華。一點點幸運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文革後期,陳占祥獲得了一個外國建築資料翻譯員的工作,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亂世中的最佳躲?處,他甚至還可以了解到外面世界最新的規劃理論發展。感謝命運,我們一定要在此時吵雜的音樂背後,加入一些悠揚的慢板,來為主人公慶幸。
第四場,布景是雨後天晴(呵呵,有點老套了)。文革結束,面對早已大相逕庭的世界,任何人都如大夢初醒,慨嘆這夢竟一作三十年。陳占祥有了用武之地,他參與了深圳的規劃,獲得大獎,也成為美國多所大學的教授。可是,他也老了。無論怎樣,人生最精華的三十年已經雲煙散去,這時的陳占祥在力所能及的工作外,更多的是感悟命運吧。沒有這樣的感悟,人生難得圓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