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

《墨索里尼的秘密》,義大利電影,導演馬可·貝羅奇奧,主演費立波·提米、喬凡娜·梅索茲毆諾等,2009年上映。

基本信息

簡介

劇照劇照

伊達·達爾塞(IdaDaser)第一次和墨索里尼相遇是在特倫托,當時墨索里尼只是一家報社的記者,是一個初出茅廬、心地善良的人。後來,他們又在米蘭相遇,這是的墨索里尼是一個激進的社會黨人,經常在公開場合發表政治演說。也是因為政治理念相契合,達爾塞漸漸愛上了墨索里尼。後來墨索里尼要創辦法西斯報紙《義大利人民》(Ilpopolod'Italia),達爾塞更是傾囊相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達爾塞和墨索里尼有了孩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渴望權力和戰爭的墨索里尼立馬報名入伍。在部隊里如魚得水的他忘記了達爾塞和他自己的孩子。1915年,墨索里尼和一個叫蕾切爾的女人結了婚,並且還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件事被達爾塞知道之後,她就開始了自己的“漫漫維權路”。無論如何,她也要義大利政府恢復其婚姻合法性、討回妻子的名分以及承認他們的孩子貝尼托·艾伯塔諾·墨索里尼。但是義大利政府卻從來沒有承認過這些。

1922年,義大利的軍隊發生了叛變,在向羅馬進軍的政變之後,墨索里尼獲得了他渴望的權利。但是他的妻子達爾塞還在不斷聲稱自己才是墨索里尼的妻子,她的這一舉動無疑對墨索里尼的政治生涯具有極大的威脅,於是他開始想方設法消除一切他和達爾塞之間的證據。他派出秘密警察監視達爾塞和她的孩子的活動,限制他們的行動範圍,監聽他們的帶電話和通信。最終達爾塞被墨索里尼的爪牙關進了精神病院。但即使是這樣,達爾塞依然沒有放棄,一直到死,她都在努力揭示真相。

幕後製作

劇照劇照

馬可·貝羅奇奧和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著名的兩位電影導演,與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華麗、炫目和激情四溢不同,馬可·貝羅奇奧的影片則雄郁、頓挫,充滿悲愴的情感。如果說貝納爾多·貝托魯奇是義大利電影人中的李白的話,那么毫無疑問,馬可·貝羅奇奧則是杜甫。在影片《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里,馬可·貝羅奇奧繼續駕馭著自己擅長的警世題材,並在影片中一再展示自己對人性心理、社會矛盾和利益衝突的體察。

歷史、真相和電影

墨索里尼是義大利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獨裁者。導演在解釋為什麼拍攝此片時說:“我沒有像想拍攝一部僅僅是關於墨索里尼的電影,儘管我看過很多關於她的研究資料,也曾經聽我的父母和長輩談論過他。不過我出生的1939年,墨索里尼已經在義大利如日中天了。當然,我還看過很多關於她的電影,比如像是卡洛·里扎尼1974年拍的《墨索里尼的末日》、安東尼·班德拉斯主演的電視劇《年輕的墨索里尼》等等。在很多年前,有人和我討論過要找誰來演墨索里尼,我當時的建議是馬龍·白蘭度。我認為他是在大銀幕上墨索里尼的最佳詮釋者。”

“不過,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自己會拍攝一部關於他的電影。因為在我們聽到的傳說中、在我們看到的電影和歷史書籍中,墨索里尼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一個負面的、滑稽的、演技低劣的小丑”,馬可·貝羅奇奧說:“但是這個遭到他遺棄的女人的舉動打動了我。達爾塞這個悲劇的人物在一個瘋狂的時刻愛上了墨索里尼,並且他們的政治見解如出一轍。這個女人愛上他並不是因為權力或者是財富,而是他的性格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他們相見的時候墨索里尼只有20來歲,還是一個報社的毛頭小子。但是當墨索里尼要拋棄她的時候,她拒絕逆來順受,並開始主動抗爭”。

在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故事改編而來的電影裡,貝羅奇奧強調所有細節的真實,也正是由於這種真實,影片才更加令人動容。他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我在拍攝中所有的細節都力求還原歷史。比如有一場戲,達爾塞掏出一把槍對自己的兒子說:‘這裡面有一顆子彈,不是給你的,也不是為我自己準備的,是為了射穿你父親的心臟而留下的’。其實在劇本里是沒有這個情節的,但是我們在拍攝的最後一天,一個老婦人告訴了我這個小故事,所以我就把它加進了我的電影裡,第一這是個真實的故事;第二,這個故事能很好地反應達爾塞的性格”。

比男人還男人的女人

相比較起墨索里尼的動用國家機器來鎮壓和拋棄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行徑來,達爾塞堅持不懈為自己維權的做法算得上是充滿了英勇的大無畏精神。面對一般的男人,一個女人能做到這般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但是達爾塞面對的是義大利——甚至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男人,她的這種做法抵得上英勇二字。

貝羅奇奧說:“是的,我非常讚賞和欽佩達爾塞的做法。其實,墨索里尼遇到達爾塞的時候恰巧是他與蕾切爾·古蒂訂婚的時間。而蕾切爾是義大利官方所承認的墨索里尼的合法妻子——儘管這並非事實真相。墨索里尼在和達爾塞交往了幾年之後,在1915年結婚並生了一個兒子。不過儘管如此,他還是在幾周之後和古蒂結婚。從此達爾塞就變成了一個遭人遺棄的可憐女人。因為當局不堪忍受達爾塞的維權,墨索里尼就把他送到了瘋人院裡,後來又把她送到了威尼斯附近的一個小島上。在那裡,達爾塞就是被軟禁了起來,直到1937年去世。而他們的兒子貝尼托·墨索里尼在一個法西斯開辦的孤兒院裡長大,然後被送到米蘭讀書並且參軍。可以說他一直都生活在法西斯的監控之下。因為他一直說自己的父親的墨索里尼,所以也被送的精神病院,27歲就死在了那裡”。貝羅奇奧接著說:“我之所以要解釋整個故事的原因是,我在影片裡展示了這一切,而這一切都表現了一個女人的堅韌和無畏。影片的名字《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也是在說明這個女人在歷史上征服了所有的義大利人稱為了人們的楷模和榜樣。但是我不想讓年輕觀眾的同情心變得泛濫,也不想在道德上批判和褒獎什麼,所以我沒有大肆地使用暴力鏡頭。我把她比作是義大利的安提戈涅和美狄亞,或是在戰爭中死亡,或是在戰爭中贏得勝利。雖然墨索里尼將她弄死在了瘋人院,但是我想她的精神和氣魄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膚淺的義大利媒體”

影片在坎城電影節上放映之後,收到了全世界的各種各樣的評論。在這些評論中,消極的、負面了評論占了大半。多數義大利媒體用了一種“對人不對事”的方法評價這部影片。因為墨索里尼在義大利歷史上的地位和他身前身後事的敏感使得義大利媒體在評價《墨索里尼的秘密情人》的時候和西方的主流媒體出現了斷裂。

貝羅奇奧說:“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就料到會有一部分媒體用一種消極的方式對待我的影片,因為這裡還有政治的因素,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但是最讓我感到不可理喻的是一部分義大利媒體用了一種膚淺的態度對待我的電影。他們一致給了我的電影差評。不過,相對於媒體的評價,我更看重的是觀眾的口碑。所以我想用觀眾的評價來給我的這部電影定位。不管媒體給我了什麼樣的評價,我覺得觀眾才是一個導演的立足之本。當然,這可能會造成義大利的公民再次對一個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的討論,但是我也很高興有媒體說這是一部經典電影,不管他們是不是說了反話。我的職業生涯表明,我總是嘗試在任何一個觸及本體的問題上尋找真相。當然。我不能改變一切,因為歷史就是定論”。

幕後花絮

劇照劇照

本片是2009年坎城電影節的第12部參賽片,緊跟著阿莫多瓦的《破碎擁抱》上映。

在影片的新聞發布會上,由於一位男記者的冒失,造成了他和影片主演安東尼奧·阿爾巴內斯的搶話筒。阿爾巴內斯做出了一個用刀抹脖子的動作,然後說:“把他拖出去砍了”。

馬可·貝羅奇奧在義大利是和貝納爾多·貝托魯奇齊名的新電影兩大棟樑

馬可·貝羅奇奧曾5次出征坎城,都未能獲得金棕櫚獎。僅在2002憑《信仰時分》獲得過評審團大獎。此外他還擔任過第60屆坎城電影節的主席。

一句話評論

劇照劇照

非關戰爭,但是關乎墨索里尼的私人生活。導演馬克·貝羅奇奧在影片裡用節制而冷靜的鏡頭語言為我們展示墨索里尼和他的情人們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好萊塢報導》

在馬克·貝羅奇奧的強大的敘事能力的掌控下,墨索里尼的這段“非官方”的婚姻史充滿了天譴的宿命感。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偉大的故事,但是影片則令人窒息。

——《綜藝雜誌》

半是命運,半是愛情;半是祝福,半是詛咒。在這部電影裡,貝羅奇奧以他克制而雄渾的風格將這個充滿矛盾和悖論的故事講述得激動人心。

——《每日銀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