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內克之死》

《塞內克之死》

是法國諾埃爾·阿萊1750年創作的布面油畫 ,現藏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

《塞內克之死》塞內克之死
【畫作名稱】《塞內克之死》
【創作者】 諾埃爾·阿萊 (法國)
【創作年代】1750年
【風格】新古典主義
【題材】宗教
【規格】154cm×122cm
【材質】 布面油畫
【存藏處】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

藝術價值

這是一幅介於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之間的繪畫作品。其色彩變化之豐富,被統一於一個整體之中,人物表情在冷靜之中已經帶有情感,戲劇性的僵化成分正在減弱。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風格,兼而有之,正是這幅畫的主要特點。

《塞內克之死》《塞內克之死》
這種畫面造型效果,我們在文藝復興宗教畫中常見到,描繪從十字架上放下的基督。所以在這幅畫中我們看到義大利藝術對畫家諾埃爾·阿萊(1711 -1781年) 的影響。

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畫法,使主體形象格外突出和醒目,17世紀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最早使用,一度影響歐洲畫風。

在這幅畫中我們同樣看到卡拉瓦的《聖母升天》的構圖法和明暗法得到阿萊的發揚,但在層次處理上更為豐富,筆觸更為輕鬆,色彩也更為豐富鮮明。

新古典主義

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新古典主義取代了羅馬藝術而占統治地位。這一時期的法國成為西方文化藝術的中心和西方近代美術主要流派的發源地,一些重要畫家均在法國產生,法國的藝術發展成為歐洲藝術的主流。

《塞內克之死》《塞內克之死》

新古典主義的繪畫產生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資產階級推崇古典風格,推行古希臘、羅馬的藝術語言、樣式、題材、風格,是為其達到喻古諷今的目的。由於與法國大革命的密切關係,賦予了古典主義以新的內容,使得許多藝術家能夠突破古典主義的程式束縛,創造出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作品,因而新古典主義又常被稱為“革命的古典主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