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是J.B.華生著。費城利平科特出版社 1919年第一版,1924年第2版。

《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正文

J.B.華生著。費城利平科特出版社 1919年第一版,1924年第2版。商務印書館1925年出版臧玉銓譯唐鉞校訂的中譯本。本書除序言外,共有11章。第1章講心理學的問題和範圍;第2章講心理學的方法。以後用大量篇幅講述感受器和它們的刺激、動作的生理基礎、反應器官(即肌肉和腦體)、情緒本能身體習慣、言語習慣、機體的工作。最後一章講人格及其錯亂。

《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本書是華生系統地闡述行為主義立場的代表作。作者在書中主張:心理學是行為的科學;研究動物的方法和原則可以套用於人類的研究;人類的活動是可以預測和控制的;研究心理的目的在於從刺激預測反應,從反應找出有效刺激的性質。他認為心理學應採用客觀的方法,具體包括觀察法、條件反射法、口頭報告法和測驗法。其中口頭報告法是一種變相的內省法,也是行為主義者不徹底或自相矛盾的表現。作者在書中反對傳統心理學把意識作為研究對象的觀點,企圖把心理、意識歸結為行為。他在書中指出,書里沒有討論意識,也沒有提到感覺、知覺、注意、意志和意象等心理學術語。書中雖然保留了思維記憶,但完全用行為主義所下的新定義。譬如,把“思維”等同於習得的內隱的言語反應或“喉頭習慣”,把“記憶”說成是某些習慣經過無練習的一段時間以後,給予刺激或情境仍可以引起以往的反應,或使反應增加或刪減。作者在書中批評了W.詹姆斯E.L.桑代克把許多社會性行為都歸為本能的說法。本書的基本思想在作者191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第20期上的一篇被認為是行為主義的宣言書的論文中已經提出過。那篇論文的題目是:“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曾由周先庚譯成中文,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西方心理學家文選》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