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消失的世界上》

《在我消失的世界上》是齊奧爾科夫斯基發表了《利用火箭噴射儀器研究宇宙空間》一文中,這篇論文的發表,在人類的航天科學史上起到了劃時代的,針對廣大青少年喜愛科學幻想小說的特點。

個人簡介

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К.З.Циолковский)(1857-1935)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科幻作家,被譽為“航天之父”。

齊奧爾科夫斯基童年的時候不幸得了猩紅熱,留下耳聾的後遺症。從此,他無法上學,甚至連小朋友們的遊戲也無法參加了。然而,他並不孤獨,他蹲在家裡,開動腦筋,給自己製作玩具。父母和親友見他小小年紀,用那一雙靈巧的手,制出許多精美的自動玩具,驚奇極了。他愛讀書愛學習,他在父親書房裡如饑似渴地閱讀著科技書籍。有一次竟然根據書上一幅簡單的插圖,制出了一架可以測量森林的古代觀象儀。

他從家鄉來到莫斯科。莫斯科有大圖書館,使他不再感到書籍的缺乏。整整3年時間,他在這裡自學了多門中學和大學課程,尤其是高等數學。他關於宇宙航行的思想似乎就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這有他後來一篇自傳中的話為證:“宇宙空間交通的思想從沒有離開過我,並促使我研究高等數學。”自學生活是很艱苦的,他吃得很差,有時幾個月里除了黑麵包和水以外什麼也沒有。1878年這位20歲的青年在按自己制定的計畫繼續自修的同時,還開始了獨立的研究工作。他製成了轉動機,用以測量加速運動對動物機體的影響。他畫了好幾張太陽系的圖,其中有載人的小行星。
1883年早春,他寫成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題為《自由空間》,其中首次提出宇宙飛船的運動必須利用噴氣原理。而他1903年關於噴氣式發動機整套理論的論文《利用噴氣式器械探測宇宙空間》,闡述火箭飛行理論,論述了將火箭用於星際交通的可能性,首創液體燃料火箭的構想和原理圖,他說明了火箭在星際空間飛行和從地面起飛的條件。提出為實現飛往其他行星的構想,必須設定地球衛星式的中間站。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其中通過計算證明了只有用多級火箭才能飛出地球,提出了用煤油和液態氧等液體燃料代替固體燃料作為火箭推進劑的設計思想,論證了火箭採取流線形的必要性,畫出了火箭結構示意圖,並且給出了成為宇宙航行基本公式的火箭速度公式即著名的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奠定了火箭和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理論基礎,解決了太空飛行器在行星表面著陸的理論問題,研究大氣層對火箭飛行的影響,首次探討從火箭到人造地球衛星的諸問題、關於建立近地空間站和星際航行的中間基地問題、在長時間宇宙飛行中的醫學生物學問題,在火箭技術和宇航理論領域作出開創性的貢獻。齊奧爾科夫斯基在人類宇航史的理論奠基人地位由此確定。
1927年發表氣墊列車理論和方案。1932年發表噴氣式飛機在平流層的飛行原理和一些高超音速飛機構造的方案。1929年又提出多級火箭的結構。他還寫出了許多科普、科幻著作,《宇宙的召喚》和《在地球之外》是他的代表作。齊奧爾科夫斯基一生撰寫了730多篇論著。1932年蘇聯政府授予他勞動紅旗勳章。1935年9月19日在卡盧加逝世。

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科學幻想小說——《在地球之外》寫的是2017年發生的事。20名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和工匠乘坐自己建造的火箭飛船飛出大氣層,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處於有趣的失重狀態。他們建成了大溫室,種出了足夠食用的蔬菜水果。他們穿上宇宙飛行衣從飛船里出來,在太空中飄遊。然後,飛船又飛向月球,其中的兩個人乘一輛四輪車在月球表面著陸,考察一番之後又點燃火箭離去,與在環繞月球的軌道上等候的母船會合。受這批先驅鼓舞,地球上的人們也大量轉移到外層空間,住進環繞地球軌道上的溫室住宅。而那20名探險家則繼續飛到了火星附近,途中曾在一顆無名小行星上降落。旅途漫漫。許多年過去了。最後,他們成功地返回了地球,重新住進了建在喜馬拉雅山上的科學城堡。大約是在1896年開始寫的。

我們今天對於宇宙的知識,比起齊奧爾科夫斯基是高出很多了。《在地球之外》寫成時,冥王星尚未被發現,而我們今天已能勾畫出整個銀河系的結構,已能觀測銀河系外數以十億計的星系,已能大致寫出宇宙自大爆炸以來100多億年的演化史。那么,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齊奧爾科大斯基終生心馳神往、魂牽夢繞的星際航行和太空移民,其實現的希望是否增大了呢?

再來看看齊奧爾科大斯基的另一個幻想,即向太空移民。建立環繞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城,應該說是可能的。《在地球之外》小說里的世界完全沒有戰爭,一切問題和平解決,大空城裡更是一派民主和諧景象,一切都安排得合情合理。

《在地球之外》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姓氏有點意思。拉普拉斯是一位法國數學家和天體力學家的姓氏,赫姆霍茨是一位德國物理學家的姓氏,伽利略是一位義大利物理學家的姓氏,富蘭克林是一位美國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的姓氏,牛頓更是那位科學史上惟愛因斯坦可比的英國巨人的姓氏,齊奧爾科夫斯基信手拈來,指派給書中學者,又讓一位叫伊萬諾夫的俄國人去作學者群的思想領袖,倒是表現了俄國人的自信,還有一點幽默。

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說《在月球上》則借一名少年的夢境,用第一人稱詳細描繪了月面上的種種奇妙景象。兩篇小說內容豐富,都既講科學,又善幻想,很適合青少年閱讀。

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兩部科學幻想小說既講到科學知識,又有生動幻想,雖然寫成於20世紀初期,仍很適合今天的青少年閱讀。

相關詞條

《遺傳》《一則報導》《異界機甲》
《移魂怪物》《一個神經分裂症患者》《一隻下金蛋的鵝》
《一隻下金蛋的鵝》《一個地方》《一切很美只因有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