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效應》

《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效應》

《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效應》共分為六章。第一章考察了世界範圍內不同國際資本流動形式的發展過程及其巨觀經濟影響。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討論了國際債券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國際股票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和跨國銀行進入的貨幣政策效應。第五章以國際投資資產組合模型和經過改進的庫里波特(KouriPorter)模型為基礎,分析了美國等15個典型國家不同國際資本流動形式的貨幣政策抵消(offset)效應,以及東道國貨幣當局對國際資本流入的沖銷(sterilization)干預實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六章以2002—2007年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與國際資本流動關係為基礎,運用經過修正的庫里波特模型,實證分析了1994—2007年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貨幣供給的影響,並討論了國際資本流動條件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及中國在長期不斷完善貨幣政策效率等問題。

作者簡介

田素華,江蘇淮安人,經濟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副教授。長期從事國際經濟學和貨幣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等刊物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70餘篇;已出版的著作有:《東道國國際資本流入結構的成因與管理》(專著)、《貿易戰略的國際比較》(合著)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5項,已經完成4項。研究成果曾獲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0多項。本書是作者主持的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證券資本國際流動方式與貨幣政策效應研究》課題(項目批准號:02JA790017)的最終研究成果。

目錄

第一章國際資本流動與國民經濟運行
第一節國際資本流動歷史
一、1870年以前的國際資本流動
二、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國際債券投資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至1929年的國際債券投資
四、1973-1982年的國際銀行貸款
五、1990-2007年的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證券投資
第二節國際資本流動國別特徵
一、開發中國家的國際資本流入
二、中國國際資本流入結構變化
第三節國際資本流動的多樣化均衡
一、國際投資收益與風險規避
二、國際投資成本
三、國際資本流動的技術支持
四、國際貿易發展與國際資本流動
五、資本流入國引資行為
第四節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效應
一、國際資本流動的實際經濟效應
二、國際資本流動與金融危機
三、國際資本流動管理
第五節國際資本流動條件下貨幣政策問題概要
一、開放經濟下的貨幣供給
二、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反應
三、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邏輯
第二章國際債券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
第一節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一、凱恩斯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二、貨幣學派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三、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作用機制
四、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國際傳遞
第二節不同匯率制度下國際債券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
一、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效應
二、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貨幣政策效應
第三節國際債券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動態效應
一、基本模型
二、比較靜態分析
三、動態分析
第三章國際股票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
第一節國際股票資本流動的行為特徵
一、中國QFII的進入特點
二、進入中國的QFII投資行為
三、QFII在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績效
四、國際股票資本流入的投資效應
第二節國際股票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效應均衡分析
一、浮動匯率制度下國際股票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作用機制
二、固定匯率制度下國際股票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作用機制
三、Kyou模型與國際股票資本流動條件下的貨幣政策效應
第三節國際股票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動態效應
一、模型構建
二、比較靜態分析
三、動態分析
第四節結論和政策含義
第四章跨國銀行進入的貨幣政策效應
第一節銀行業對外開放與跨國銀行全球化經營
一、中國銀行業市場的漸進對外開放
二、在華外資銀行的業務重點和區位分布
第二節跨國銀行對東道國貨幣政策影響機制
一、東道國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等式
二、東道國銀行的資產負債等式
三、外資銀行的資產負債等式
第三節跨國銀行對東道國貨幣政策反應
一、緊縮性貨幣政策
二、擴張性貨幣政策
三、外資銀行對東道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初步結論
第四節跨國銀行對東道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檢驗
一、貨幣供給調節與在華外資銀行的信貸投放行為
二、外資銀行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機制
第五章國際資本流動對貨幣政策的抵消效應與沖銷干預
第一節國際資本流動決定因素與貨幣政策獨立性
第二節國際資本流動對貨幣政策抵消效應的理論分析
第三節國際資本流動對貨幣政策抵消效應的實證檢驗
一、模型構建
二、樣本及數據處理
三、國際資本流動抵消係數的總量與結構特徵
第四節沖銷干預的必要性與沖銷干預成本
一、國際資本流入引起的經濟擾動與沖銷干預
二、沖銷干預的財政負擔與經濟結構被動調整
第五節對國際資本流動沖銷干預的實證檢驗
一、模型構建
二、數據來源與處理
三、分析結果與討論
第六節沖銷干預和國際資本流動抵消效應綜合
第七節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目標
一、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自主權
二、匯率導向的貨幣政策
三、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實踐
第六章國際資本流動與中國貨幣經濟管理
第一節中國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過剩
一、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結構特徵
二、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成因
三、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影響
第二節國際資本流動與中國貨幣供給特徵
一、國際收支雙順差與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加
二、外匯市場干預與中國貨幣供給變動
第三節國際收支雙順差與中國貨幣當局沖銷干預的有效性
一、中國貨幣當局對國際儲備持續增加的沖銷干預
二、中國貨幣當局應對國際儲備增加的沖銷工具選擇
第四節國際資本流動與流動性過剩管理
一、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貨幣供給的影響總結
二、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應對措施
第五節國際資本流動與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
一、利率的經濟調節機制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模式選擇
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經濟效應
第六節國際資本流動與維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
一、固定匯率制度下名義匯率的高估與低估
二、政策搭配與維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
三、國際資本流動與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

前言

分析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的經濟效應時,相關文獻多將國際資本流動作為非常重要的因素納入到討論範圍當中。這些研究通常假設國際資本流動與資本流入國的利率變化呈正向相關關係,即東道國提高利率時國際資本流入增加,反之,國際資本流入減少。在現實經濟中,國際資本流動形式多種多樣,並不是所有形式的國際資本流動都與資本流入國利率變化正向相關。所以,很有必要區分不同國際資本流動形式,來討論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貨幣政策效應問題。我們的研究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考察了世界範圍內不同國際資本流動形式的發展過程及其巨觀經濟影響。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討論了國際債券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國際股票資本流動的貨幣政策效應和跨國銀行進入的貨幣政策效應。第五章以國際投資資產組合模型和經過改進的庫里波特(KouriPorter)模型為基礎,分析了美國等15個典型國家不同國際資本流動形式的貨幣政策抵消(offset)效應,以及東道國貨幣當局對國際資本流入的沖銷(sterilization)干預實踐。第六章以2002-2007年中國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與國際資本流動關係為基礎,運用經過修正的庫里波特模型,實證分析了1994-2007年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貨幣供給的影響,並討論了國際資本流動條件下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及中國在長期不斷完善貨幣政策效率等問題。
本書研究認為,傳統的蒙代爾弗萊明(MundellFleming)模型關於開放經濟條件下主權國家只能在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和匯率穩定三種巨觀經濟目標中擇其二的“三角形悖論”等論斷,只有在以國際債權資本流動為背景的現實經濟之中才有可能成立,實際套用時至少需要從國際資本流動形式方面加以修正;在引入國際股權資本流動因素後,無論是從靜態和動態角度進行理論分析,還是對美國等典型國家進行經驗研究,均顯示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同時跨國流動有助於提高開放經濟條件下資本流入國貨幣政策對國內經濟的自主調節能力。
本書研究表明,在2002-2007年,中國金融體系中不斷增加的流動性過剩與外國直接投資大量流入有關,根源於較為僵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定目標,人民幣利率形成機制則在中國商業銀行存款與貸款差額不斷擴大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2002-2007年,中國貨幣當局針對國際資本流動實施的沖銷干預政策已經發揮到了極限。我們認為,全面進行人民幣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改善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貨幣政策實施效率的重要選擇。
本書為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證券資本國際流動方式與貨幣政策效應研究》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徐明東博士、姚大慶博士在文獻蒐集和數據處理等方面給予了很多幫助;莊起善教授和徐惠平先生對本書順利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謝。但書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由作者本人負責,亦懇請各位專家同行批評指正。

精彩書摘

(二)軟體技術
在金融領域,金融創新既包括新型金融工具的廣泛套用,也包括新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出現。在技術上,金融創新的基本原理是將現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取捨合併,製造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創新的結果是:實現了金融機構提高資產流動性、降低轉移價格和信用風險以及達到信用創造和股權創造的目的。所有這些,構成了國際資本流動形式不斷變化的內在基礎。在一系列金融創新力量的推動下,國際資本流動形式從國際銀行貸款為主,逐漸轉向了以在公開市場上公開交易的債務工具為主,促進了國際債券投資的發展。
1981年,世界範圍內全部l415億美元的國際融資中,辛迪加貸款為965億美元,國際債券和票據只占440億美元。到20世紀90年代,各種可交易的債務工具已經占據了主流。1997年,債券、票據和貨幣市場工具淨額之和為5756億美元,遠遠超過4650億美元的國際銀行貸款。由於證券化壓力,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被迫改變了固守銀行貸款的立場,成為各種證券發行和買賣的積極參與者,商業銀行的負債和資產業務也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可流通的證券方面。
金融創新使金融衍生產品得以產生並獲得了飛速發展。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和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在20世紀70年代產生以後,很快就被套用到全球金融市場方面,成為投資者重要的避險工具,推動了國際證券投資發展進程。在1997年,僅僅是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的金融衍生品餘額就有1.5萬億美元,其交易額高達25萬億美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