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區域貨幣合作的歐元模式研究》

《國際區域貨幣合作的歐元模式研究》

《國際區域貨幣合作的歐元模式研究》以全球範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區域貨幣合作的廣泛開展為選題背景,以國際區域貨幣合作中的歐元模式為考察對象,旨在通過對這一典型的單一貨幣聯盟所進行的系統研究,進一步加深理論界對於國際區域貨幣合作的形成機理、歷史演進、運行現狀及發展前景的認識,從而增強歐元模式作為經典案例在貨幣史、國際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及國際政治經濟學等相關學科中的套用,豐富這些理論的內容,同時也為正在行進中的東亞貨幣合作及其他地區的貨幣合作提供可資借鑑的經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中綜合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其中主要運用比較分析法,對多種不同因素對歐元匯率走勢的影響程度、市場一體化給歐元區不同成員國帶來的非均衡效應、東擴對歐元區新老成員目的不同影響以及歐元模式與貨幣替代聯盟模式和多重貨幣合作模式的異同等進行了研究;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對歐元對美元匯率的波動:歐元區對最優貨幣區標準的滿足程度、統一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共同財政紀律面臨的困境以及歐盟東擴後新成員國主要經濟指標的趨同情況進行了研究;運用博弈分析法對歐元模式均衡結構的形成機理及東亞貨幣合作中中日兩國間將展開的博弈過程進行了研究。

作者簡介

張洪梅,女,1974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93年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先後獲得經濟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長春稅務學院經濟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社會仁義市場經濟理論和國際貨幣合作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多項,並在CSSCI來源期刊和經濟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
劉力臻,女,1954年生。古林省占林市人。1999年獲經濟學士士學位。現任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博士導師、金融研究所所長。長期從事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丁作,豐持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二十餘項,出版多部專著和教材,先後住《中國社會科學》、《管理世界》、《世界經濟》、《光明日報》、《社會科學戰線》等國家級和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並獲得多項省部級科研獎勵。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國際區域貨幣合作模式的理論評述
第一節國際區域貨幣合作產生的理論評述
第二節國際區域貨幣合作模式形成的理論評述
第三節國際區域貨幣合作演進的理論評述
第四節國際區域貨幣合作中的博弈論套用
第二章歐元模式的歷史演進及形成機理
第一節歐元模式界定及其歷史演進
第二節歐元模式的形成機理
第三節歐元模式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歐元模式的現實困境及前景分析
第一節歐元啟動以來的運行態勢及成因
第二節歐元模式面臨的挑戰與危機
第三節歐元模式的前景分析
第四章歐元模式的理論總結
第一節歐元模式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歐元模式的歷史地位
第三節歐元模式與其他國際區域貨幣合作模式的比較
第五章歐元模式對東亞貨幣合作的啟示
第一節歐元模式的經驗借鑑
第二節東亞貨幣合作中的制約因素
第三節中國參與東亞貨幣合作的對策
結論

前言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套叢書編輯收錄了長春稅務學院部分優秀中青年教師近年來在各自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這套叢書的面世,前後經歷了幾年的時間,其間經過作者選題、專家論證和作者寫作過程。文稿殺青後,又經過校外專家的匿名評審和學院學術委員會認真評議,方才最後入選。可以說,最後入選的著作基本上反映了我院部分優秀中青年學者的學術水平。
本套叢書冠之以“21世紀財經學術文庫”名目也頗費了一些思量。因為,叢書的名目既要具有某種表征意義,又要區隔已有的叢書名稱,避免重複,同時還要做出品牌,的確不容易。
現在,回想起來,冠之以“21世紀財經學術文庫”叢書的名目,經得起推敲,也可以從中挖掘其特殊的意義。其一,21世紀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的標度,更是一個時代的象徵。21世紀人類社會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新的世紀,無論對於世界,還是中國,都是極具挑戰性的。

精彩書摘

(五)關於歐洲貨幣聯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的研究
1.關於歐洲貨幣聯盟運行中現存問題的研究。歐盟中經濟實力排名第二的英國始終游離於歐元區之外,一直是制約歐洲貨幣一體化的一個主要障礙。關於英國加入歐元區的問題,學術界看法各異。英國帝國大學商業學院教授大衛·貝格(DavieBegg)2003年主持的研究支持英國加入歐元區,並認為統一貨幣是統一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英國不應該錯失統一市場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而卡迪夫((2ardiff)大學的派屈克·邁弗特(PatrickMinford)教授則認為採用歐元在經濟利益上不一定有利於英國,相反會破壞其現存的競爭能力②。國內學者李明明通過社會心理分析得出結論,單純的物質利益原因並非英國拒絕加人歐元區的充分理由。英國長期視歐洲為他者,對歐洲缺乏認同感才是其對歐政策的重要思想根源,而用經濟理由拒絕歐元則是其對自己真實想法的一種掩飾。歐元誕生後,歐元區統一貨幣政策的適應性問題成為理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此,許多學者持悲觀看法,如貝格和霍德森(BeggandHodson,2000)及格拉維與龐傑利(GrallweandPongelli,2005)都認為,由於歐元區內的勞動力流動性差,工資——價格缺乏靈活性,以及在歐盟中央層次上沒有一個自動“抽肥補瘦”的財政穩定機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