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奧運》

《嚮往奧運》是一篇語言流暢、感情真摯的文章,通過採訪巴塞隆納奧運會和奧運明星的感受抒發了對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的無比激動和自豪的心情。

原文

嚮往奧運

奧運五環奧運五環

作者:肖復興

2001年7月13日,對於中國,對於北京,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前兩天,就有記者問我,如果這一天在莫斯科的投票我們勝出了,終於獲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你的心情會怎樣?我說我當然會很高興,很激動。如今,好夢成真,感情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我當過整整十年的體育記者,我曾經採訪過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和體育、和奧運會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我親身體會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很難忘記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的那一天的夜晚,走出蒙椎克體育場,沿蜿蜒山路下山,來到蒙椎克山腳那巨大的噴水池旁,看水花四濺,飛揚起沖天的水柱,在夜燈映照中流光溢彩。我猛然聽到隨水柱飛揚起奧運會嘹亮的會歌鏇律,真是感動不已,忽然覺得那一瞬間鏇律如水般清澈聖潔,沁透心脾。我知道那是只有體育才迸發的鏇律,是體育才具有的魅力,是體育才能給予我的情感。我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樣,在那飛迸的泉水和鏇律面前停住了腳步,禁不住抬起頭來望著那透明的水柱和星光燦爛的夜空。我的心中產生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會使得這個國家、這座城市和這裡的人民變得多么美好。那一刻你就會明白,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人們常說競技體育是一種藝術,競技體育,確實含有藝術的成分,比如它的力與美,速度和造型。體育和藝術表演的最大區別之一,在於體育比賽緊張、激烈。當然,藝術也有比賽,比如歌詠比賽、舞蹈比賽、鋼琴比賽,但藝術的比賽是無法同體育比賽等量齊觀的,只有體育比賽的錙銖必較,在0點0幾秒和0點0幾厘米中決勝負,才具有難得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
能夠置身奧運會之中,能夠親自採訪奧運會,確實是一種難得而美好的經歷。在電視裡看到薩馬蘭奇宣布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是北京的時候,心裡驀地湧出一種渴望,我渴望能夠有機會採訪我們自己國家舉辦的奧運會,那將是依次更加難忘而美好的經理,從巴塞隆納回來,我寫了一本小書,《巴塞隆納之夏》。在熟悉的北京採訪自己舉辦的奧運會,我想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激情和靈感,寫出一點新的東西。我突然湧出這樣強烈的渴望,這是很少出現過的。
這時,我想起了曾經採訪過瓦爾德內爾和劉國梁,鄧亞萍和玄靜和,李寧和李小雙,高敏和伏明霞,欒菊傑和肖愛華,還有我國男子花劍三劍客葉沖、董兆致、王海濱,當然,還有我們的女足和女壘的姑娘們,還有布勃卡、奧蒂、吉普凱特、莫塞利......我懷念採訪他們的那些日子,他們讓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感到了和平。我知道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來的時候,他們和我一樣都老了,但我仍然渴望著在採訪新一代年輕的運動員的同時和他們相逢。我們會一起看到青春的循環連線著奧運的五環,讓這個已經越發蒼老的地球迸發著勃勃的朝氣。在那一刻,體育所迸發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在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線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
記得很清楚,在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的第二天上午,我特意又上了一趟蒙椎克山,專門去看看體育場,看看曾經舉行奧運會的體育場。除了正在拆除看台上為奧運會塔設的一些腳手架的工人之外,空蕩蕩的只有我一個遊人和熱辣辣的陽光以及一片綠草坪。那時,我們正在積極申請舉辦2000年奧運會,站在那裡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們國家也能夠承辦這樣一次美好奧運會的時候了。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

作者

肖復興肖復興

肖復興,當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滄縣,1947年生於河南信陽,在北京長大,1966年高中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1968年到北大荒插隊;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現居北京。現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當過大中國小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已出版50餘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卷、情感卷等。
肖復興是中國八十年代以來創作較為活躍,收穫頗為豐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樸實無華,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看上去頗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這一系列似乎誰都可能經歷過的故事中,作者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獨到觀感,寫出了人的處境,人的精神渴求,寫出了社會在其演進發展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肖復興的散文創作涉獵範圍很廣,有關風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樂藝術的記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筆細膩,意味雋永,寫出了水之經典、山之精魂、音樂之永恆,引導讀者漫遊於自由廣闊的藝術天地。
肖復興,曾經當過十年的記者。
他說:“人其實是很脆弱的,傷懷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裡的感受無可言說。我知道,無論過去是對是錯,是可以傷感,還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過頭往後看,但路卻總是要往前走。過去的路是一張弓,只能彈射得我們向前飛奔,這就是我們無法逃避又不可選擇的命運。”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我們曾經相愛》、《早戀》、《青春夢幻曲》(又名《中學生夢幻曲---一個女生的日記》),中短篇小說集《四月的歸來》、《北大荒奇遇》,報告文學集《國際大師和他的妻子》、《多夢時節——肖復興報告文學集》 、《一個女中學生的日記》、《青春迴旋曲》,報告文學《和當代中學生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近著有《音樂筆記》、《音樂的隔膜》、《聆聽與吟唱》、《浪漫的喪失》、《紙的生命》、《遙遠的含蓄》等。曾經獲得過全國以及北京上海優秀文學獎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獎。《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嚮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愿》、《尋找貝多芬》、《小溪巴赫》等篇入選大中國小課本。報告文學《海河邊的一間小屋》、《生當作人傑》分別獲全國第二、三屆優秀報告文學獎。他還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到天堂的距離》。較近的作品還有長篇回憶錄式的紀實文學《黑白記憶》和散文集《藍調城南》。散文《擁你入睡》被選入北京版初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寬容是一種愛》入選2006年江蘇徐州市中考語文試卷,《生命的平衡》入選2007年浙江紹興市中考語文試卷。

教學參考

一、教材說明
這篇課文藉助作者特殊的經歷,特有的感受,抒發了對中國北京申奧成功無比激動、自豪的心情。
全課是圍繞“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來抒發作者激動而自豪的感情的。課文先從申奧成功心情激動的原因,引出了作者早在採訪巴塞隆納奧運會時就產生的這種感受;接著自然回憶起了在巴塞隆納奧運會結束那天夜晚,產生這種感受的那個美好時刻,並從總體上講了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然後,從競技體育與藝術比賽的比較中,說明競技體育所體現的公正、公開、公平與客觀,實現了人類追求真正平等、公平競爭的理想,從對奧運會和奧運明星採訪的美好經歷,說明奧林匹克精神連線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最後,講作者想起了在巴塞隆納奧運會舉辦場地所產生的,對我國承辦奧運會的強烈願望,而這一願望今天已變成現實,於是以“這一天終於到來了”結尾,激動而自豪的心情溢於言表。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感悟奧林匹克精神,激發學生對和平、友誼、進步的嚮往,對自己國家走向世界、走向美好明天的嚮往;二是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收集有關奧運會的趣聞和北京市籌辦2008奧運會的資料,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二、學習目標
1學會九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舉辦權、嘹亮、迸發、魅力、拆除、申請、水花四濺、流光溢彩、星光燦爛、等量齊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我國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
三、教學建議
1.教學開始時,教師可先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有關資料。如果學生知道不多,教師可出示奧運會標掛圖,簡要介紹奧運會以及北京申奧情況,並播放申奧成功舉國歡慶的錄像。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並互相交流北京申奧成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導入新課。
2.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奧運會,該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這種感受,從而領悟我國申奧成功的重大意義。這對小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難點。突破這個難點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反覆的朗讀品味,從整體上去體會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從而以情激情,引發學生對奧運的嚮往。
首先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粗略把握情感基調。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自主閱讀課文。讀後,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從各個角度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特別是談談從課文的什麼地方體會到作者的什麼感情。比如從“很高興,很激動”,體會到作者因申奧成功而非常興奮;從“一個國家,一座城市,……”體會到作者對中國申奧成功的自豪感;
從“我很難忘記巴塞隆納奧運會……”“我懷念採訪他們的那些日子……”等語句,體會到作者“和體育、和奧運會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從“那時,我們正在積極申請……這一天終於到來了”“……那將是一次更加難忘而美好的經歷”“我突然湧出這樣強烈的渴望……”等語句,體會到作者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嚮往……點點滴滴閱讀感受的交流,匯集在一起,學生對作者的感情基調也就有個粗略的把握。然後,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先讀一讀,聯繫上下文思考,在學生有了自己的見解後,組織交流、討論。在學生對重點句子有所理解之後,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是一些重點語段,要多讀一讀,以強化學生的感受。
3.課文的重點句子,“思考·練習”第二題已列了兩句,還可讓學生再找一找。指導學生理解這些句子,要注意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
(1)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句子,可聯繫下文中關於競技體育的特點的分析和作者採訪奧運明星時的感受。競技體育的特點是“在零點零幾秒和零點零幾厘米中決勝負”,“具有難得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而這種公正、公開、公平和客觀的理念,就已超出了體育本身的範疇,成為人類生存的共同追求。作者採訪奧運明星後的感受是“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誼,感到了和平”,“體育所迸發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在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線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可見,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影響著一切。
(2)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
這個句子較長,結構又比較複雜,可先用縮句的方法,引導學生弄清句子說的是什麼。先讓學生知道,這個句子主要說的是“競技體育是一種抗爭,一種理想”,是針對什麼的抗爭呢?是針對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
在弄清句子說的是什麼後,可引導學生聯繫當今世界存在的種種弊病大體理解“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指的是什麼;然後聯繫上文所說的“只有體育比賽的錙銖必較,在零點零幾秒和零點零幾厘米中決勝負,才具有難得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使學生懂得,這句話意在說明,當今世界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太多了,人們在體育比賽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公平競爭。因此,可以說競技體育中寄託著人們對現實世界不公平的反抗,寄託著人們實現真正平等的理想。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本文表達方面的一個特點是用飽含激情的語言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受和嚮往。教學時可以這樣進行朗讀指導:對第一自然段的朗讀,可以利用大螢幕投影再現申奧成功舉國歡慶的場面,引發學生情感興奮,讓學生用比較高昂、激盪的聲調讀出作者的興奮之情;對第二自然段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邊聽奧運會歌,邊想像畫面,邊用舒緩、輕鬆、神往的語調,讀出作者對往事的回味和陶醉;對第四、六自然段的朗讀,要用比較急切的語調,讀出作者對採訪自己國家舉辦的奧運會的強烈渴望;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時,再次播放申奧成功舉國歡慶的場面,讓學生用更加激昂的語調讀出作者無比興奮、無比自豪、無比滿足的心情。
5.兩道選做題的目的是深化學習課文的感受,培養收集資料和表達的能力。可鼓勵學生自己選做。在學生選做以後,再組織匯報交流。特別是第一題,可採用模擬採訪的形式進行交流,這也是一次挺有意義的口語交際練習。
6.本課的生詞較多,大多應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有一些可讓學生先查查字典、詞典,再聯繫上下文體會它的意思。
下面的解釋,僅供教師參考。
流光溢彩:光彩閃爍流動,非常好看。
沁透心脾:本課形容欣賞了美好的樂曲,給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覺。
等量齊觀:同等看待。
錙銖必較:本課指極小的差別也不放過,意思是在極其細微的差別中決出勝負。錙,古代重
量單位,一兩的四分之一。銖,古代重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
魅力:特別吸引人的一種力量。
競技:體育比賽。
種族歧視:因種族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對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