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做人凡心做事》

《善心做人凡心做事》

《善心做人凡心做事》是孫郡鍇編著的勵志類作品,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在2010年6月1日出版。一個小男孩,從懂事,起他的爸爸媽媽就通過各種方式教導他去做一千善良穩重、品格高尚的人。爸爸媽媽經常問的幾句話就是:今天有沒有幫助其他小朋友?今天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有沒有自食其力地做好自己的事。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總有些沒有愛心的人對身邊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行為嗤之以鼻
◎總有些奸商認為守法經營的“老實”人是傻帽,總有些貪官視兩袖清風的人迂腐,總有些無情冷漠、心胸狹隘的人不懂得寬容,對別人的勞動成果和和成就缺乏套用的尊重。
比起他們來,我們“心無掛礙”,吃的舒心,睡得踏實;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善自己的生活,我 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同時享受別人的關愛,我們堂堂正正行走在天地間,無憂無慮地享受著清新的陽光。難道這不是幸福嗎?善心是對人生的獎賞,凡心是獲得幸福的源泉。
一個小男孩,從懂事起,他的爸爸媽媽就通過各種方式教導他去做一個善良穩重、品格高尚的人。從幼稚園到國小,爸爸媽媽經常問的幾句話就是:今天有沒有幫助其他的小朋友?今天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有沒有自食其力地做好自己的事?
隨著小男孩的一天天長大,他也開始有了迷惑。因為身邊總會有一些孩子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他們嬌生慣養,自己的事情總要別人代勞,對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漠不關心。時間長了,小男孩開始懷疑爸爸媽媽的話是否正確。
於是,他不止一次地問:
“媽媽,為什麼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爸爸,幫助別人真的是最明智的選擇嗎?”
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就對他說:
“善良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正直的人問心無愧。”
“好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獎賞。”
小男孩聽後對“上帝的獎賞”最感興趣:“上帝會給好人什麼樣的獎賞呢?”爸爸媽媽不想騙孩子,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答案,只能敷衍了事:“總有一天上帝會親自告訴你的。”
直到有一天,爸爸媽媽和當地一位很有威望的神職人員聊天,他們探討了小男孩的問題,神職人員沉思了一下,說:“其實,從你們做好人的那一刻起,上帝已經把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你們——善良,是的,能做一個善良的人,踏踏實實、頂天立地地過一生,這就是上帝賜予你們的最好的獎賞。”
《善心做人凡心做事》善心做人凡心做事

內容簡介

 
但是男孩逐漸注意到,身邊總會有一些孩子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自己的事情總要別人代勞,對身邊的人漠不關心。時間長了,他開始懷疑爸爸媽媽的話是否正確。 於是,他不止一次地問:
“媽媽,為什麼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爸爸,幫助別人真的是最明智的選擇嗎?”
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就對他說:
“善良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正直的人問心無愧。”
“好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獎賞。”
小男孩聽後對“上帝的獎賞”最感興趣:“上帝會給好人什麼樣的獎賞呢?”爸爸媽媽不想騙孩子,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答案,只能敷衍了事:“總有一天上帝會親自告訴你的。”
直到有一天,爸爸媽媽和當地一位很有威望的神職人員聊天,他們探討了小男孩的問題,神職人員沉思了一下,說:“其實,從你們做好人的那一刻起,上帝已經把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你們——善良,甘於平凡,是的,能做一個善良的人,以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地過一生,這就是上帝賜予給你們的最好的獎賞。”

目錄

第一章與人為善好人一生平安
以無所求之心培養善心善行
善良是一縷最美麗的人性光輝
點一盞照亮心靈的燈
愛這世間一切生命
善惡無大小
善惡到頭終有報
一視同仁度世人
施予是真正的慈善
給予是通往天堂的唯一路徑
用慈悲的心做慈悲的事
與人分享幸福,會得到更多的幸福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二章淨化心靈清清爽爽一生
莫讓潔淨的心靈蒙塵
任心清淨
懺悔是淨化心靈的力量
天然去雕飾,結果自然成
尊重自己的本性
幸福因惡習而遠去
用心體會生活的快樂
別人不是我們的鏡子
心中空明人自明
拂去心頭的妄念
心無掛礙,日日都是好時節
讓不幸的過去隨風而去
學會忘卻
第三章無怒無敵好脾氣好人生
平常心是道
天堂與地獄
善意的微笑
心定則事定
從小事申磨鍊心性
常行一直心
“摩詞”的力量
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恚
榮辱面前看修養
好以口快斗,是後皆無安
牛角尖鑽不得
忍住內心的嗔狂
第四章善待他人誠心換來真心
寬容是一種美
善意地對待他人的不足和缺點
寬恕別人得益的是自己
有客人之量才可成就大業
容天下難容之事
何必在小事上計較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不滿人家,是苦了自己
不要固執地否定他人
毀謗他人就是挖自己的牆根
學會寬恕而不是怨憤
讚美別人,就是肯定自己
吝嗇的人,別人對他也會吝嗇
第五章情義無價把愛撒向人間
真心真意愛一回
用愛贏得永恆
愛是一條流動的河
放愛一條生路
心與心的共鳴
隨愛“遠行”
沉默之中有大愛
讓愛的細節里多些理解
第六章清白做人不貪不占是福
第七章凡事隨緣得失何必強求
第八章踏實做人心態決定命運
第九章聚斂善財經商誠信為本

前言

在很久以前,曾看到過一個小故事,多少年過去了,依然深受其感動:
一個小男孩,從他有了意識的那一刻起,他的爸爸媽媽就通過各種方式教導他去做一個善良穩重、品格高尚的人。從幼稚園到國小,爸爸媽媽經常問的幾句話就是:今天有沒有幫助其他的小朋友?今天有沒有給別人添麻煩?今天有沒有自食其力地做好自己的事?
隨著小男孩的一天天長大,他也開始有了迷惑。因為身邊總會有一些孩子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己,他們嬌生慣養,自己的事情總要別人代勞,對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漠不關心。時間長了,小男孩開始懷疑爸爸媽媽的話是否正確。
於是,他不止一次地問:
“媽媽,為什麼一定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爸爸,幫助別人真的是最明智的選擇嗎?”
開始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找不出更好的答案,就對他說:
“善良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正直的人問心無愧。”
“好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獎賞。”
 小男孩聽後對“上帝的獎賞”最感興趣: “上帝會給好人什麼樣的獎賞呢?”爸爸媽媽不想騙孩子,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答案,只能敷衍了事:“總有一天上帝會親自告訴你的。”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與人為善 好人一生平安
以無所求之心培養善心善行
人之善惡,猶如人之生死,是與生俱來的。
赫拉克利特說:“神就是生命和死亡;夏天和冬天;飢餓和飽足;善和惡。它一直都是兩者,神就是真實的存在。”
我們每個人的本來,沒有惡也沒有善。善惡是孿生兄弟,是互相對立而成立的。當我們棄絕了惡時,惡的對立面善也就不復成立了。
倡導善良,只是為了讓我們以最小的成本進行生活;以惡相報自然是惡惡相報成本陡然增大。奉行善心善行,其實是減少人生成本,讓我們好過一些,這並非就是真理本身。
所以,禪要求我們超越於善惡這種分別心之上,直接明白我們心靈的真實情況,如此才是契入禪機的要點。
六祖慧能辭別了五祖,開始向南奔去。過了兩個半月,到達大庾嶺。後面追來了數百人,欲奪衣缽。有一名叫慧明的僧人,出家前是四品將軍,性情粗暴,極力尋找六祖,他搶在眾人前面,趕上了六祖。
六祖不得已,將衣缽放在石頭上,說:“這衣缽是傳法的信物,怎么能憑武力來搶呢?”然後隱藏在草莽中。
慧明趕來拿,卻無論如何也拿不動法衣。於是他大聲喊道:“行者,行者,我是為得到佛法而來,不是為此法農而來。”
六祖就從草間出來,盤坐在石頭上。慧明行禮後說:“望行者能為我說說佛法。”六祖說:“既然你是為了佛法而來,那你就擯棄一切俗念,不要再有任何念頭,我為你說法。”
慧明靜坐了良久,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個時候,哪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慧明聽了,頓時大悟。
禪要求我們超越於善惡的分別心之上,直接明白我們心靈的真實情況。以無所依、無所求之心而培養善心善,才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一個人可以在一念之間變成耶穌也可以變成魔鬼,那是因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與黑暗的兩面。當妄念太過執著時,人便捨棄了光明的那二面,而走向黑暗。其結果也必將是黑暗的。人生如過眼雲煙,最終必是一切成空。為惡一生所得的所有益處都無法帶走。只有以無所求之心培養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極樂”的贈予。
善良是一縷最美麗的人性光輝
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善良、沒有一個人給予另一個人的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與關愛,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富有。我們居住的星球,猶如一條漂泊於驚濤駭浪中的航船,團結對於全人類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為了人類未來的航船不至於在驚濤駭浪中顛覆,使我們成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員,我們應該培養成勇敢的、堅定的人,更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三字經》講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只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人才開始變化的。關於人的善良,佛經中論述的最多,就如《梵網經》中就強調:“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以噁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法,而反更罵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有個水鬼,到了該找替身的日子,但他看到遭遇悲苦、心灰意冷,到河邊來尋短見的人,不但不設法迷惑人家,反倒心裡不忍,爬上岸去幫助他,勸他不要做糊塗事。這樣,他一次又一次失去了找替身的好機會,一拖就是一百年,他還是個受苦的水鬼。管理陰陽轉換的天神氣得把他叫來大罵:“像你心腸這么軟,怎么配做水鬼!”話剛說完,那水鬼就變成了神。
慈悲的心腸一定能為別人和自己帶來幸運,善有善報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想一想,在過去的三個月中,曾為別人作了哪些善事?
還有一則《長者與蠍子》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後一定會感動。
一位長者看見一隻即將被淹死的蠍子,當他用手去救蠍子的時候,蠍子卻狠狠地咬了他一口。他疼痛難忍,不得不收回被蜇的手。看著還在水裡掙扎的蠍子,他再次伸手相救,卻又一次被蜇。有人對他說:“您太固執了。難道您不知道每次去救它都被蜇嗎?”他回答說:“蜇人是蠍子的天性,但這改變不了我樂於助人的人的本性呀。”最後長者找到一片葉子將蠍子從水中撈了上來,救了蠍子一命。
我們先不說蠍子的命是否重要,但長者“樂於助人的人之本性”,卻值得我們這些自稱為“人”的人好好地深思反省!在追求經濟利益高於一切的今天,人們的一切活動無不與利益牽扯在一起。大至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小到身邊的人際交往。許多不該發生的悲劇日復一日地重演;國際上,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種族的屠殺、恐怖活動等,讓無辜的人們在炮火聲中血肉橫飛,許多人在痛苦中,過早地萎謝了生命之花……在我們的身邊,許多醜惡的違反人性的事件也層出不窮:面對即將淹死的人,幾百人圍觀卻無人出手相救;生活還算富裕的子女拒絕贍養年邁的父母,最後親情反目,乃至法庭相見……善良在這裡遭到踐踏,看到或聽到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醜惡和悲劇,確實讓人憤怒、沮喪和無奈。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許多善良的人們,為了世界和平、公民的平等,不斷地努力爭取;在國內的貧困地區,有些老師為了適齡兒童不再失學,用他們微弱的身軀,微薄的收入,支撐著一個村乃至幾個村的教育;為了拯救病中的生命,許多不相識的人們捐獻愛心等,這一切無不體現著人們的善良,人類的前景也因人們的善良充滿著希望。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的朋友,如今發了財,做了大事,原來是我怎樣怎樣幫助的,到現在卻忘恩負義。可以說,一個人假若沒有善良,他的聰明、勇敢、堅強、無所畏懼等品質越是卓越,將來對社會構成的危險就越可怕。沒有良心的朋友,到頭來不會有好的結果。社會上有一些人,到處獻愛心,並能固執地堅持自己善良的心,到處播撤善良的種子,
一時被人認為是傻瓜。最後,才發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是一個無法用金錢來換的精神富豪,並且生活也很充實。
善良的情感及其修養是一道精神的核心,必須細心培養,要把善良的根植入每個人的心中。每個想成功的人,必須培養自己有一顆善良的心,以全身心的愛來迎接每一天。這樣,也一定會得到社會的回報。
點一盞照亮心靈的燈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到了一個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們你來我往。
苦行僧走進一條小巷,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從靜靜的巷道深處照過來。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瞎子?苦行僧愣了,他問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著燈籠的人真是瞎子嗎?”
他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就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桃紅柳綠的世界萬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的,那他挑一盞燈籠豈不可笑嗎?
那燈籠漸漸近了,暈黃的燈光漸漸從深巷移游到了僧人的鞋上。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問:“敢問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嗎?”
那挑燈籠的盲人告訴他:“是的,自從踏進這個世界,我就一直雙眼混沌。”
僧人問:“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那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者說:“現在是黑夜嗎?我聽說在黑夜裡沒有燈光的映照,那么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什麼也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您是為了給別人照明。”
但那盲人卻說:“不,我是為自己!”
“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緩緩向僧人說:“你是否因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的,就在剛才,我還不留心被兩個人碰了一下。”
盲人聽了,深沉地說:“但我卻沒有。雖說我是盲人,我什麼也看不見,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更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聽了,頓有所悟。他仰天長嘆說:“我天涯海角奔波著找佛,沒有想到佛就在我的身邊。原來佛性就像一盞燈,只要我點燃了它。即使我看不見佛,佛也會看得到我。”
在一般人看來,盲人點燈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智者卻偏偏是那個點燈的“盲人”。在漆黑的夜點一盞燈,不僅是為照亮別人,更是為照亮自己。別人因為黑暗而無法看清你的存在,所以撞了你。但當你點一盞燈時,你的善行因為照亮了自己,所以別人便不會再去撞你。即使你是一個盲人,也不會遭受這種惡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助人者善自助。
很多年前的一個暴風雨的晚上,有一對老夫婦走進旅館的大廳要求訂房。
“很抱歉,”前台服務員回答說,“我們飯店已經被參加會議的團體包下了。往常碰到這種情況,我們都會把客人介紹到另一家飯店,可是這次很不湊巧,據我所知,另一家飯店也客滿了。”
他停了一會兒,接著說:“在這樣的晚上,我實在不敢想像你們離開這裡卻又投宿無門的處境,如果你們不嫌棄,可以在我的房間住一晚,雖然不是什麼豪華套房,卻十分乾淨。我今晚就呆在這裡完成手邊的訂房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員今晚是不會來了。”
這對老夫婦因為他們自己造成前台服務員的不便,顯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們謙和有禮地接受了服務員的好意。第二天早上,當老先生下樓來付住宿費時,這位服務員依然在當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間是免費借給你們住的,我全天候呆在這裡,已經賺取了很多額外的鐘點費,那個房間的費用本來就包含在內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