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本教材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的第三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近年來,國際銀行業在不斷創新中快速發展,中國的銀行體系也在改革中日益強大。2008年以來的次貸危機給全球銀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導致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及監管規則不斷調整。迄今為止,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已紛紛走向國內外資本市場,成為世界矚目的公眾公司。2009年,中國工商銀行的市值一舉超過所有老牌跨國商業銀行,成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本教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了第三次修訂,並對第二版教材的內容做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力求反映國內外商業銀行的最新變化,以滿足學生的課堂學習和從事銀行業經營與管理的讀者了解銀行業最新動態的需要。

目錄

第1章商業銀行導論
1.1商業銀行的起源和發展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

1.2商業銀行的性質和作用
1.3商業銀行的組織結構
1.4政府對銀行業的監管

第2章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
2.1銀行資本的性質與作用
2.2資本的構成
2.3資本充足與銀行穩健
2.4資本的籌集與管理

第3章商業銀行的負債管理
3.1存款的種類和構成
3.2存款的定價
3.3非存款性的資金來源
3.4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的管理

部分章節

第1章商業銀行導論
1.1商業銀行的起源和發展

銀行是經濟中最為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關於銀行業務的起源,可謂源遠流長。西方銀行業的原始狀態,可溯及公元前的古巴比倫以及文明古國時期。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早在公元前6世紀,在古巴比倫已有一家“里吉比”銀行。又據考古學家在阿拉伯大沙漠發現的石碑證明,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巴比倫的寺院已在對外放款,而且“放款是採用由債務人開具類似本票的文書,交由寺院收執,且此項文書可以轉讓”。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寺院、公共團體、私人商號也從事各種金融活動,但只限於貨幣兌換業性質,還沒有辦理放款業務。羅馬在公元前200年也有類似希臘銀行業的出現,但較希臘銀行業又有所進步,它不僅經營貨幣兌換業務,還經營貸放、信託等業務;同時羅馬對銀行的管理與監督也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羅馬銀行業所經營的業務雖不屬於信用貸放,但已具有近代銀行業務的雛形。

人們公認的早期銀行的萌芽,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英文中的銀行一詞為“Bank”,是由義大利文“Banca”演變而來的。在義大利文中,Banca是“長凳”的意思。最初的銀行家均為祖居在義大利北部倫巴第的猶太人,他們為躲避戰亂,遷移到英倫三島,以兌換、保管貴重物品、匯兌等為業,在市場上人各一凳,據以經營貨幣兌換業務。倘若有人遇到周轉不靈、無力支付債務時,就會招致債主們群起搗碎其長凳,兌換商的信用就此宣告破碎,所以英文“破產”為“Bankruptcy”也源於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