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賽女郎》

《吉普賽女郎》

《吉普賽女郎》油畫,作品繪於1628—1630年,是哈爾斯的代表性作品,從這幅畫中能夠看出哈爾斯高超的繪畫技巧和卓越的藝術表現能力。

基本信息

名畫欣賞

“吉普賽女郎”是一個被我們常常提及,讓人充滿漂泊的激情和無盡想像的名詞。吉普賽人原住在印度西北部,後來成為流浪在歐洲各國的遊蕩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住所,四海為家,到處漂泊,這種生活方式孕育了吉普賽人多才多藝、能歌善舞、開朗灑脫的性格特徵。特別是吉普賽女孩更是擅長歌舞、熱烈奔放的女性代表,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留下了她們四海流浪、一路歌聲的形象。

《吉普賽女郎》描繪的正是這樣一位吉普賽女孩,也是哈爾斯表現平民生活的最生動的一幅佳作。畫面上,女孩蓬鬆的黑髮隨意飄灑。充滿魅力的大眼睛洋溢著善意的微笑,流露出清純和無邪的本性。紅暈的臉龐和微啟的嘴唇張揚著青春的熱情和仿佛酒意中的灑脫和奔放,也帶著女性不加點綴的生命原色。敞開的領口帶著不拘小節的風采,褶皺的白色襯衣、粗糙的紅色的套裙,顯示出了生活的困苦和流浪的艱辛。畫家仿佛信手拈來,把一個帶著青春氣息,健康活潑、無拘無束、自由不羈的吉普賽女子描繪得清新自然,不見雕飾。

在畫中,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準確地抓住了人物掉頭一笑的剎那,用精湛的筆觸把人物微妙的心理瞬間刻畫了出來,使人物的面部表情與本身的性格特徵達到了高度的一致,那回眸的剎那間,隨意、灑脫、無所顧忌的、真誠而又善意的一切心理都寫在了臉上,賦予這幅畫特別的藝術表現力。從而把吉普賽女郎灑脫潑辣、自由獨立,而又生活艱辛不易的人物形象準確地定格在畫面上。正如有人評價的那樣:“美目顧盼的吉普賽女郎,俊俏裡帶一種‘野’味兒。這位美貌潑辣、自由不羈的少女形象,幾乎成了三百年來文學、戲劇、電影導演們理想的吉普賽姑娘的典型。”她也是人們心目中曾經的一種自由不羈、滿面風霜而又一路歌聲的永恆的流浪心結的藝術化和具體化,這也是這幅畫恆久的藝術魅力所在。

從表現技巧看,哈爾斯採取了半身構圖的方式,把人物放在一個很近的層面進行表現,很好地聚焦了吉普賽女郎最本質的人物個性,把一些不必要的鋪陳擺設都省略掉了,最大地突出了人物形象。對人物烏黑蓬鬆的頭髮,畫家描繪得逼真寫實,體現出了她隨意、自然,天然去雕飾的天性。面部用細膩的筆觸精心勾勒,色彩也比較濃重,特別是對主要部位的描繪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人物衣著的襯衣和裙子處理得粗糙、簡潔,與人物的形象相搭配。畫面背景是大塊模糊的黃、黑諸色,處理得也很寫意簡略,起到了襯托人物主體的作用。畫面上黑色的頭髮、黃色的臉龐與下面白色的襯衣、紅色的套裙,色彩過渡自然、搭配協調,於樸素無華中盡顯精神本質。整幅畫構圖講究,用筆流暢,人物形象傳神、逼真,於肖像畫中蘊含著風俗畫的風骨。

畫家簡介

哈爾斯(1581~1666),荷蘭著名的現實主義肖像畫家,荷蘭畫派的奠基人。出生於安特衛普,幼年時,全家遷居北方的哈勒姆。他一生貧窮,生活困苦潦倒,但在繪畫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特別在肖像畫上,達到了“形似”和“神似”完美結合的境界,手法灑脫奔放,獨具一格。代表作品有《微笑的軍官》、《吉普賽女郎》、《哈姆勒女巫》、《彈曼陀鈴的小丑》、《哈勒姆養老院的女主持》。

盤點巴黎羅浮宮內的名畫

法國巴黎羅浮宮 法國巴黎羅浮宮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這是對法國巴黎羅浮宮內的名畫進行的梳理。
《吉普賽女郎》|《拿破崙一世皇帝的加冕》|《好友聚會的群像》|《牧人來拜》|《聖西西里亞與天使》
《大天使之飛離托比亞斯》| 《拔士巴收到大衛的信件》| 《被救的羅慕洛與羅姆尼》| 《海倫娜和四輪馬車》
《瑪麗·德·美第奇的戰》|《聖母誕生》|《詩人的靈感》|《阿卡迪亞牧人》|《國王暢飲》|《農民的晚餐》
《繆斯的冥想》| 《法厄同駕駛阿波羅的太》| 《乞丐少年》 | 《牧羊人的仰望》 | 《所羅門的判決》
《村民遊樂會》 | 《瑪麗美第奇挫敗亂謀》 | 《瑪麗·德·美第奇的加》 | 《瑪麗·美第奇與亨利四》

《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阿克特翁化身為鹿》|《割禮》|《搶劫海倫》|《被人頭馬身怪綁架的戴》

《捕魚》| 《豐盛》| 《浪子回頭》| 《岩間聖母》| 《浪子回頭》| 《自由引導人民》| 《蒙娜麗莎》
《亨利四世接受畫像》| 《逃往埃及途中小憩》| 《花神佛羅拉的凱鏇》| 《芙爾曼與孩子們》
《美麗的園丁》| 《陽台上的協奏曲》|《艾可和那西瑟斯》 | 《攝政期的歡樂》|《聖母之死》
《油燈前的抹大拉·馬麗》| 《逐出樂園》|《瑪莉的教育》|《桌上甜品》|《雜貨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