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

《厚黑學》

厚黑學的發源起始於李宗吾先生,而其影響則因《厚黑學》而來。他在厚黑學一書中,宣揚臉皮要厚而無形,心要黑而無色,施詐,這樣才能成為“英雄豪傑”,他以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項羽、劉邦等人物為例,試圖證實其厚黑學並列舉當中各人之厚薄與黑白如何影響他們的成敗。厚黑學一書一直受到民間重視,輾轉相傳,以厚黑學命名的相關中文書籍多達200本以上,幾乎成為現代顯學中的一種。厚黑學從某個角度反映了人類黑暗自私的一面,然而也反映了中國人的處世之道。

基本信息

作者自談

我於民國元年(1912年),曾寫一文曰《厚黑學》,此後陸陸續續寫了些文字,十六年匯刻一冊,名曰《宗吾臆談》,中有一文,曰《解決社會問題之我見》。十七年擴大之為一單行本,曰《社會問題之商榷》。20世紀復有些新感想,乃將歷年所作文字,拆散之,連同新感想,用隨筆體裁,融合寫之,名曰《厚黑叢話》。自民國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起,每日寫一二段,在成都《華西日報》發表,以約有二萬字為一卷,每兩卷印一單行本,現已寫滿六卷。我本是閒著無事,隨意寫來消遣,究竟寫若干長,寫至何時止,我也無一定計畫,如心中高興,就長期寫去,如不高興,隨時都可終止。惟文辭過於散漫,閱者未免生厭,而一般人所最喜歡者,是聽我講厚黑學,因將二十三年北平所印《厚黑學》單行本,略有點竄,重行付印,用供眾覽。

許多人勸我把《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重印,我覺得二書有許多地方,應該補充,叫我一一修改,又覺麻煩,因於叢話中,信筆寫去,讀者唯讀叢話,即無須再讀二書,因二書的說法和應該補充之點,業已融化叢話中了。

十六年刊《宗吾臆談》,李君澄波,周君雁翔,曾作有序。十七年刊《社會問題之商榷》,吳君毓江,郝君德,姚君勤如,楊君仔耘,均作有序。一併刊列卷首,聊作《厚黑叢話提要》,俾讀者知道叢話內容之大概,茍無暇晷,即無須再讀叢話。

《宗吾臆談》和《社會問題之商榷》,業已各檢二本,暫存四川圖書館,因憶自非家中尚有數本,撮取來一併郵寄南京、北平及其他圖書館存儲,借表21世紀所寫《厚黑叢話》與昔年思想仍屬一貫也。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李宗吾於成都。厚黑學一般多用於古代官場,如明朝朱棣“奉天靖難”時的造反專家——道衍,他就是厚黑學學得極其出色的代表。

厚黑簡介

《厚黑學》《厚黑學》

李宗吾先生認為,厚黑學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城牆雖厚,可用火炮轟破;煤炭雖黑,但顏色可憎,眾人不願接近它。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同第一步功夫相比雖有天壤之別,但畢竟有形有色,別人經過細心觀察便可看出蛛絲馬跡。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進入“無聲無臭,無形無色”之境界。臻於此境,就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銳不可擋、所向披靡。厚黑術被封建政治家奉為圭臬,是其爭權奪利的錦囊妙計。封建政治家未必懂政治學,但不能不通厚黑學。

李宗吾先生曰:“用厚黑以圖謀一己之私利,是極卑劣之行為;用厚黑以圖謀眾人公利,是至高無上之道德”。

內容簡介

作者嬉笑怒罵,妙語連珠,通過刻畫封建社會某些政治家的真實肖像,徹底剝下了他們的畫皮。作者以三國時代的曹操、劉備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使讀者得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曹操和劉備是三國時期的一代英雄。經過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傳播,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在作者看來,曹操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殺皇后皇子,並鼓吹“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人生哲學,奸雄的嘴臉暴露無遺。劉備的特長全在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逃西跑,喪盡廉恥。他最善哭,以騙取將士的好感。

《厚黑學》是首次以“台北圖書館”鎮館精品完整手稿為底本整理出版。從字裡行間真正感悟李宗吾原版《厚黑學》的精髓,台灣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先生親自為本書作序,此次出版還收錄了林語堂、柏楊、南懷瑾為本書所寫的序言。

作者介紹

李宗吾李宗吾

李宗吾(1879.2.3-1943.9.28 ),四川富順自流井(今四川自貢市自流井)人。

清末與民國時期學者,暢銷小說作者,1943年9月28日中風不治去世。

原名世全,入學後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25歲思想大變,與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其早年加入同盟會,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學教授,歷任中學校長、省議員、省長署教育廳副廳長及省督學等職。

其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其職位油水豐厚,而離任時清貧潦倒。早年加入同盟會,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歷任中學校長、省議員、省教育廳副廳長及督學等職。幾十年間,他目睹人間冷暖,看透宦海浮沉,憤而寫出《厚黑學》一書,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從此便以“厚黑教主”自號,而開創“厚黑學派”的一家之言,後被譽為“影響中國文化的20大奇才怪傑”之一。

圖書目錄

代序一

被忽略的大師

代序二

蜀中楚狂人

代序三

赤誠相見之獨尊

代序四

狂狷嘲世一教主

第一篇

自序

一 緒

二 厚黑學

三 厚黑經

四 厚黑傳習錄

五 結論

附:古文體之《厚黑學》

第二篇

自序一

自序二

一 性靈與磁電

《厚黑學》《厚黑學》

二 孟荀言性爭點 三 宋儒言性誤點

四 告子言性正確

五 心理依力學規律而變化

六 人事變化之軌道

七 世界進化之軌道

八達爾文學說之修正

九克魯泡特金學說之修正

十 我國古哲學說含有力學原理

十一 經濟、政治、外交三者應採用合力主義

第三篇

自序

致讀者諸君

厚黑叢話卷一

厚黑叢話卷二

厚黑叢話卷三

厚黑叢話卷四

厚黑叢話卷五

厚黑叢話卷六

第四篇

自序

怕老婆的哲學

第五篇

自序一

自序二

一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二宋學與蜀學

三 宋儒之道統

四 中西文化之融合

第六篇

自序

一、公私財產之區分

二、人性善惡之研究

三、世界進化之軌道

四、解決社會問題之辦法

五、各種學說之調和

第七篇

一、迂老自述(李宗吾自傳)

二、我的思想統系386

附錄宗吾家世

後記

精彩內容

後記

李宗吾原名世全,入學後改名世楷,字宗儒,意在宗法儒教,尊奉孔夫子。二十五歲時,他的思想發生重大轉變,認為與其宗法孔孟之道,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他早年加入同盟會,為人正直,聰穎機智,治學嚴謹,幾十年間目睹人間冷暖,看透宦海浮沉,世態炎涼,憤而寫出了《厚黑學》一書,並冠以獨尊之筆名,旨在取“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之意。從此便以“厚黑教主”自號,開創了“厚黑學派”的一家之言,李宗吾也因此被譽為“影響中國二十世紀的十大奇才怪傑”之一。

自從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問世以來,其影響巨大,但絕大部分版本的《厚黑學》在內容上都是大同小異,以“厚黑經”為主,而對李宗吾先生是如何創立“厚黑學”,又如何運用這一原理去分析中國歷史、哲學以及當時的社會現實問題,都付諸闕如。而此次出版的《厚黑學全本》一書是在《厚黑學》底稿的基礎上進行整理而成的,並查閱了大量的學術著作和三四十年代的報刊,重新發掘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書中收錄了李宗吾先生有關“厚黑學”的全部經典著述,正可以彌補之前各種版本所存在的不足,使人們不但可以了解“厚黑學”的精髓,還可以看到李宗吾先生運用他所創立的學說對社會、政治問題所進行的鞭辟入裡的論述,其生花妙筆,往往出人意料、驚世駭俗、振聾發聵,令人拍案叫絕。

作品短評

李宗吾評

厚黑學厚黑學

千古不傳的成功秘訣。吾將苦研數十載英雄豪傑的成功秘訣發現出來,將此著與書――厚黑學,其書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其類共有九大類:1、人性弱點厚黑真言;2、進退有方厚黑怕經;3、做事為人厚心奇學;4、小人之智厚黑心術;5、立身行世面厚心黑;6、成敗鐵規厚黑秘訣;7、待人處世厚黑之道;8、求人辦事厚黑妙法;9、能言善辯厚話黑說。 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侯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苟其事之有成,何一不出於此。

林語堂評

世間學說,每每誤人,惟有李宗吾鐵論《厚黑學》不會誤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藥方。西洋鏡一經拆穿,則牛渚燃犀,百怪畢現。受厚黑之犧牲者必少,實行厚黑者無便宜可占。大詐大奸,亦無施其技矣。於是乎人與人之間只得赤誠相見,英雄豪傑,攘奪爭霸,機詐巧騙,天下攘攘,亦可休矣。李先生之《厚黑學》有益於世道人心,豈淺鮮哉!讀過中外古今書籍,而沒有讀過李宗吾《厚黑學》者,實人生憾事也!

柏楊評

李宗吾先生結論曰,他把這些人的故事,反覆研究,才將千古不傳的成功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必須持此觀點,才讀得通,這種學問,原則上很簡單,運用起來卻很神秘,小用小效,大用大效,故他以“厚黑教主”自居,努力說法,普度眾生。

南懷瑾

“厚黑教主的為人道德,一點兒也不厚黑,甚至是很誠懇、很厚道的。”

李敖

“我們李家的四大怪傑——李耳(老子)、李卓吾、李宗吾、李敖。”

原版內容

最初的厚黑學並不像後來流傳的各種版本,也沒有所謂的“厚黑經”和“厚黑傳習錄”,而是一篇文言文體的文章,其中不少句式都是套用的儒家經典的句式。這篇文言文體在李宗吾所有文章為唯一一篇,以後的各種厚黑學著作以及1949年之後坊間各種粗製濫造的厚黑學,均以此為藍本,茲抄錄如下:

吾自讀書識字以來,見古之享大名膺厚實者,心竊異之。欲究其致此之由,渺不可得:求之六經群史,茫然也;求之諸子百家,茫然也;以為古人必有不傳之秘,特吾人賦性愚魯,莫之能識耳。窮索冥搜,忘寢與食,如是者有年。偶閱《三國志》,而始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成大事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三國英雄,曹操其首也,曹逼天子,弒皇后,糧罄而殺主者,晝寢而殺幸姬,他如呂伯奢、孔融、楊修、董承付完輩,無不一一屠戮,寧我負人,無人負我,其心之黑亦云至矣。次於操者為劉備,備依曹操、依呂布、依袁紹、依劉表、依孫權,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知恥,而稗史所記生平善哭之狀,尚不計焉,其面之厚亦云至矣。又次則為孫權,權殺關羽,其心黑矣,而鏇即講和,權臣曹丕,其面厚矣,而鏇即與絕,則優有未盡黑未盡厚者在也。

總而言之,曹之心至黑,備之面至厚,權之面與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故曹操深於黑學者也;劉備深於厚學者也;孫權與厚黑二者,或出焉,或入焉,黑不如操,而厚亦不如備。之三子,皆英雄也,各出所學,爭為雄長,天下於是乎三分。迨後,三子相繼而歿,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奄有眾長,巾幗之遺而能受之,孤兒寡母而忍欺之,蓋受曹劉諸人孕育陶鑄,而及其大成者,三分之天下,雖欲不混一於司馬氏不得也。諸葛武侯天下奇才,率師北伐,志決身殲,卒不能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王佐之才,固非厚黑名家之敵哉!”

吾於是返而求之群籍,則響所疑者,無不渙然冰釋。既以漢初言之,項羽喑啞叱吒,千人皆廢,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亦由面不厚,心不黑,自速其亡,非有他也。鴻門之宴,從范增計,不過舉手之勞,而太祖高皇帝之稱,羽已安坐而享之矣;而乃徘徊不決,俾沛公乘間逸去。垓下之敗,亭長機船以待,羽則曰:籍與八千江東弟子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總彼不言,籍獨不愧乎於心乎?噫,羽誤矣!人心不同,人面亦異,不一審他人所操之術,而曰此天亡我,非占之罪也,其不謬哉?沛公之黑,由於天縱,推孝惠於車前,分杯羹於俎上,韓彭菹醢,兔死狗烹,獨斷與心,從容中道。至其厚學,則得自張良,良之師曰圯上老人,良進履受書,頓悟妙諦,老人以王者師期之。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盡得其傳。項王忿與挑戰,則笑而謝之;酈生則其倨見長者,則其而延之上坐;韓信乘其困於滎陽,求為假王以鎮齊,亦始怒之,而終忍之;自非深造有得,胡能豁達大度若是?至呂后私辟陽侯,佯為不知,尤其顯焉者。彼其得天既厚,學養復深,於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廓而清之,翦滅群雄,傳祚四百餘載,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楚漢之際,有一人焉,厚而不黑,卒歸於敗者,韓信是也。胯下之辱,信能忍之,其厚學非不憂也。後為齊王,果聽蒯通說,其貴誠不可言。奈何惓(juàn)於解衣推食之私情,貿然曰: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長樂鍾室,身首異處,夷及三族,有以也。楚漢之際,有一人焉,黑而不厚,亦歸於敗者,范增是也。沛公破鹹陽,系子嬰,還軍灞上,秋毫無犯,增獨謂其志不在小。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已。既而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增大怒求去,歸未至彭城,疽發背死。夫欲圖大事,怒何為者!增不去,項羽不亡,苟能稍緩須臾,陰乘劉氏之敝,天下事尚可為;而增竟以小不忍,亡其身,復亡其君,人傑固如是乎?

夫厚黑之為學也,其法至簡,其效至神,小用小效,大用大效。沛公得其全而興漢,司馬得其全而興晉;曹操劉備得其偏,割據稱雄,炫赫一世。韓信范增,其學亦不在曹劉下,不幸遇沛公而失敗,惜哉!然二子雖不善終,能以一得之長,顯名當世,身死之後,得於史傳中列一席地,至今猶津津焉樂道之不衰,則厚黑亦何負於人哉?由三代以迄於今,帝王將相,不可勝數,苟其事之有濟,何一不出於此?書策具在,事實難誣。學者本吾說以求之,自有豁然貫通之妙矣。

世之論者,動謂成敗利鈍,其權不操於人,而操於天。不知惟厚惟黑,為人力所能盡。吾人處世,當竭其所能盡之力,以戰勝乎不可必之天。而天降禍於吾也,吾必反躬自省,吾行而未修乎,吾則改圖焉,吾行而已至乎,吾則加勉焉;所造果精,彼蒼自退而聽命。若淺嘗輒止,而歸咎於厚黑之無靈,厚黑豈任受哉?天之生人也,予以面而厚即隨之,予以心而黑即隨之,面與心先天也,厚與黑根於先天者也。自形式觀之,瑰然一面,廣不數寸,藐乎一心,大不盈掬,精而察之,其厚無限,其黑無倫,舉世之富貴功名宮室妻妾衣服輿馬,靡不於此區區間求之自足,造物之妙,誠有不可思議者!人之智慧,有時而窮,人之精神,有時而困,惟田夫厚黑,予生俱生,閱世愈多,其功愈著。得其道者,磨之不薄,洗之不白。面可毀,心可死,而厚黑之靈,亘萬古而不可滅,則知人稟於天者富,而天之愛乎人者篤矣。

世之衰也,邪說充盈,真理汩沒,下焉者,誦習《感應篇》陰騭文,沉迷不返;上焉者,狃於禮義廉恥之習,破碎吾道,彌近理而大亂真。若夫不讀書不識字者,宜乎至性未漓,可與言道矣;乃所謂善男信女,又幻出城隍閻老牛頭馬面刀山劍樹之屬,以懾服之、束縛之,而至道之真,遂隱而不見矣。我有面,我自厚之;我有心,我自黑之,取之裕如,無待於外。鈍根眾生,身有至寶,棄而不用,薄其面而為厚所賊,白其心而為黑所欺,窮蹙終身,一籌莫展,此吾所以嘆息痛恨上叩穹蒼而代訴不平也。雖然,厚黑者,秉彝之良。行之非艱也。愚者行而不著,習而不察;黠者陽假仁義之名,陰行厚黑之實。大道錮蔽,無所遵循,可哀也已!

有志斯道者,毋忸怩爾色,與厚太忒;毋坦白爾胸懷,與黑違乖。其初也,薄如紙焉,白如乳焉。日進不已,由分而寸而尺而尋丈,乃壘若城垣然。由乳色而灰色而青藍色,乃黯若石炭然。夫此猶其粗焉者耳;善厚者必堅,攻之不破;善黑者有光,悅之者眾。然猶有跡象也:神而明之者,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而常若不厚不黑,此誠詣之至精也。曹劉諸人,尚不足以語此。求諸古之大聖大賢,庶幾一或遇之。吾生也晚,幸窺千古不傳之秘,先覺覺後,捨我其誰?亟發其凡,以告來哲。君子之道,引而不發,躍如也。舉一反三,貴在自悟。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聞吾言而行者眾,則吾道伸;聞吾言而笑者眾,則吾道絀。伸乎絀乎?吾亦任之而已。

李宗吾把這篇文字寫出來之後,廖緒初果然就為他做了個序,謝綬青隨後也為他做了個跋。廖緒初的序曰:

吾友獨尊先生,發明厚黑學,恢詭譎怪,似無端崖;然考之古今中外,驗諸當世大人先生,舉莫能外,誠宇宙間至文哉!世欲業斯學而不得門徑者,當不乏人。特勸先生登諸報端,以饗後學。異日將此理擴而充之,刊為單行本,普渡眾生,同登彼岸,質之獨尊,以為何如?

民國元年 三月淡然

謝綬青的跋曰:

獨尊先生厚黑學出,論者或以為譏評末俗,可以導人為善;或以為鑿破混沌,可以導人為惡。餘則曰:厚黑學無所謂善,無所謂惡,如利刃然,用以誅盜賊則善,用以屠良民則惡,善與惡,何關於刃?用厚黑以為善則為善人,用厚黑以為惡則為惡人,於厚黑無與也。讀者當不以餘言為謬。

謝綬青跋摘自《被忽略的大師——李宗吾傳》

譯文

我自讀書識字以來,就想為英雄豪傑,求之四書五經,茫無所得,求之諸子百家,與夫廿四史,仍無所得,以為古之為英雄豪傑者,必有不傳之秘,不過吾人生性愚魯,尋他不出罷了。窮索冥搜,忘寢廢食,如是者有年,一旦偶然想起三國時幾個人物,不覺恍然大悟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為英雄豪傑者,不過面厚心黑而已。

三國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長,全在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非史實——讀者按),又殺皇后皇子,悍然不顧,並且明目張胆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心子之黑,真是達於極點了。有了這樣本事,當然稱為一世之雄了。其次要算劉備,他的特長,全在於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得惟妙惟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功,所以俗語有云:“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英雄。他和曹操,可稱雙絕;當著他們煮酒論英雄的時候,一個心子最黑,一個臉皮最厚,一堂晤對,你無奈我何,我無奈你何,環顧袁本初諸人,卑鄙不足道,所以曹操說:“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此外還有一個孫權,他和劉備同盟,並且是郎舅之親,忽然奪取荊州,把關羽殺了,心之黑,仿佛曹操,無奈黑不到底,跟著向蜀請和,其黑的程度,就要比曹操稍遜一點。他與曹操比肩稱雄,抗不相下,忽然在曹丞駕下稱臣,臉皮之厚,仿佛劉備,無奈厚不到底,跟著與魏絕交,其厚的程度也比劉備稍遜一點。他雖是黑不如操,厚不如備,卻是二者兼備,也不能不算是一個英雄。他們三個人,把各人的本事施展開來,你不能征服我,我不能服你,那時候的天下,就不能不分而為三。後來曹操、劉備、孫權,相繼死了,司馬氏父子乘時崛起,他算是受了曹劉諸人的薰陶,集厚黑學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婦孤兒,心之黑與曹操一樣;能夠受巾幗之辱,臉皮之厚,還更甚於劉備;我讀史見司馬懿受辱巾幗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歸司馬氏矣!”所以得到了這個時候,天下就不得不統一,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諸葛武侯,天下奇才,是三代下第一人,遇著司馬懿還是沒有辦法,他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終不能取得中原尺寸之地,竟至嘔血而死,可見王佐之才,也不是厚黑名家的敵手。我把他幾個人物的事,反覆研究,就把這千古不傳的秘訣,發現出來。一部二十四史,可以一貫之:“厚黑而已 。”茲再舉漢的事來證明一下。

項羽拔山蓋世之雄。咽鳴叱吒,千人皆廢,為什麼身死東城,為天下笑!他失敗的原因,韓信所說:“婦人之仁,匹夫之勇”兩句話,包括盡了。婦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氣,其病根在臉皮不厚。鴻門之宴,項羽和劉邦,同坐一席,項莊已經把劍取出來了,只要在劉邦的頸上一划,“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掛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劉邦逃走。垓下之敗,如果渡過烏江,捲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他偏偏又說:“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念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這些話,真是大錯特錯!他一則曰:“無面見人”;再則曰:“有愧於心 。”究竟高人的面,是如何長起得,高人的心,是如何生起得?也不略加考察,反說:“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恐怕上天不能任咎吧。

我們又拿劉邦的本事研究一下,史記載:項羽問漢王曰:"天下匈匈數歲,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漢王笑謝曰:“吾寧鬥智不鬥力。”請問笑謝二字從何生出?劉邦見酈生時,使兩女子洗腳,酈生責他倨見長者,他立刻輟為之謝。還有自己的父親,身在俎下,他要分一杯羹;親生兒女,孝惠魯元,楚兵追至,他能夠推他下車;後來又殺韓信,殺彭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問劉邦的心子,是何狀態,豈是那”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的項羽,所能夢見?太史公著本紀,只說劉邦隆準龍顏,項羽是重瞳子,獨於二人的麵皮厚薄,心之黑白,沒有一字提及,未免有愧良史。劉邦的面,劉邦的心,比較別人特別不同,可稱天縱之聖。

黑之一字,真是“生和安行,從心所欲不逾矩”,至於厚字方面,還加了點學歷,他的業師,就是三傑中的張良,張良的業師,是圮上老人,他們的衣缽真傳,是彰彰可考的。圮上受書一事,老人種種作用,無非教張良臉皮厚罷了。這個道理,蘇東坡的留侯論,說得很明白。張良是有夙根的人,一經指點,言下頓悟,故老人以王者師期之。這種無上妙法,斷非鈍根的人所能了解,所以史記上說:“良為他人言,皆不省,獨沛公善之,良曰,沛公殆天授也。”可見這種學問,全是關乎資質,明師固然難得,好徒弟也不容易尋找。韓信求封齊王的時候,劉邦幾乎誤會,全靠他的業師在旁指點,仿佛21世紀學校中,教師改正學生習題一般。以劉邦的天資,有時還有錯誤,這種學問的精深,就此可以想見了。劉邦天資既高,學歷又深,把流俗所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倫,一一打破,又把禮義廉恥,掃除淨盡,所以能夠平盪群雄,統一海內,一直經過了四百幾十年,他那厚黑的餘氣,方才消滅,漢家的系統,於是乎才斷絕了。

楚漢的時候,有一個人,臉皮最厚,心不黑,終歸失敗,此人為誰?就是人人知道的韓信。胯下之辱,他能夠忍受,厚的程度,不在劉邦之下。無奈對於黑字,欠了研究;他為齊王時,果能聽蒯通的話當然貴不可言,他偏偏繫念著劉邦解衣推食的恩惠,冒冒昧昧地說:“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後來長樂鍾室,身首異處,夷及九族。真是咎由自取,他譏誚項羽是婦人之仁,可見心子不黑,作事還要失敗的,這個大原則,他本來也是知道的,但他自己也在這裡失敗,這也怪韓信不得。

同時又有一個人,心最黑,臉皮不厚,也歸失敗,此人也是人人知道的,姓范名增。劉邦破鹹陽,系子嬰,還軍壩上,秋毫不犯,范增千方百計,總想把他置之死地,心子之黑,也同劉邦仿佛;無奈臉皮不厚,受不得氣,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王,增大怒求去,歸來至彭城,疽後背死,大凡做大事的人,那有動輒生氣的道理?”增不去,項羽不亡”,他若能隱忍一下,劉邦的破綻很多。隨便都可以攻進去。他忿然求去,把自己的老命,把項羽的江山,一齊送掉,因小不忍,壞了大事,蘇東坡還稱他為人傑,未免過譽?

據上面的研究,厚黑學這種學問,法子很簡單,用起來卻很神妙,小用小效,大用大效,劉邦司馬懿把它學完了,就統一天下;曹操劉備各得一偏,也能稱孤道寡,割據爭雄;韓信、范增,也是各得一偏,不幸生不逢時,偏偏與厚黑兼全的劉邦,並世而生,以致同歸失敗。但是他們在生的時候,憑其一得之長,博取王侯將相,烜赫一時,身死之後,史傳中也占了一席之地,後人談到他們的事跡,大家都津津樂道,可見厚黑學終不負人。

上天生人,給我們一張臉,而厚即在其中,給我們一顆心,而黑即在其中。從表面上看去,廣不數寸,大不盈掬,好像了無奇異,但,若精密的考察,就知道它的厚是無限的,它的黑是無比的,凡人世的功名富貴、宮室妻妾、衣服車馬,無一不從這區區之地出來,造物生人的奇妙,真是不可思議。鈍根眾生,身有至寶,棄而不用,可謂天下之大愚。

厚黑學共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起初的臉皮,好像一張紙,由分而寸,由尺而丈,就厚如城牆了。最初心的顏色,作乳白狀,由乳色而炭色、而青藍色,再進而就黑如煤炭了。到了這個境界,只能算初步功夫;因為城牆雖厚,轟以大炮,還是有攻破的可能;煤炭雖黑,但顏色討厭,眾人都不願挨近它。所以只算是初步的功夫。

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深於厚學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不動,劉備就是這類人,連曹操都拿他沒辦法。深於黑學的人,如退光漆招牌,越是黑,買主越多,曹操就是這類人,他是著名的黑心子,然而中原名流,傾心歸服,真可謂“心子漆黑,招牌透亮”,能夠到第二步,固然同第一步有天淵之別,但還露了跡象,有形有色,所以曹操的本事,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

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至厚至黑,天上後世,皆以為不厚不黑,這個境界,很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之大聖大賢中去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哪有這樣精深?”我說:“儒家的中庸,要講到‘無聲無臭’方能終止;學佛的人,要講到‘菩提無樹,明鏡非台’,才算正果;何況厚黑學是千古不傳之秘,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止境”。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侯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苟其事之有成無一不出於此;書冊俱在,事實難誣,讀者倘能本我指示的途徑,自去搜尋,自然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名人評價

世間學說,每每誤人,唯有李宗吾鐵論《厚黑學》不會誤人。知己而又知彼,既知病情,又知藥方。

——林語堂

李宗吾的厚黑學,聽說還很暢銷,台灣、香港、大陸、很多人都喜歡看。但是,讀者可能不大了解書的歷史背景,了解李宗吾的人恐怕就更少了。李宗吾是四川人,自稱厚黑教主。所謂厚黑,臉厚心黑也。我同李宗吾還有一段因緣,在我的印象里,李宗吾一點也不厚黑,可以說還很厚道。

——南懷瑾

社會影響

《厚黑大全》

本書作者李宗吾,少時,曾從孔子“後世以為楷”之語,改名為世楷,字宗儒,表示宗師儒家。後來在成都讀書時,以為儒家學說缺點殊多,宗孔子之儒家無如宗自己,遂改名為宗吾,從此進入他自己認為的那種狀態:每讀古人書,必生懷疑,以思想獨立精神審視歷史和社會,1912年,他以“獨尊”之名,撰寫了轟動—時的《厚黑學》,以後陸續寫了—系列文章,其中包括1927年發表的《我對聖人之懷疑》。1928年發表了《社會問題之商榷》。1936年,他將歷年所作文字的一部分,融合自己的新觀點和想法,重新以隨筆體裁整理為文,在成都《華西日報》上開闢《厚黑叢話》專欄,連載發表,以後同名結集單獨成書。1936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

作者的基本思想線索是在研究人性中,提出了“厚顏黑心”之說,由此而生“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麗變化”之說。作者認為後者,使“厚黑學就有哲理上之根據了”。其論人性、論經濟、論政治、論國際關係、論學術,均循此線索。他自己認為世人多注意其“厚黑學”,而對其他作品“不甚注意”,其實,後者才是作者更為著重的作品。

這些著作八十年代又成為台灣、香港地區及日本的暢銷書。作者以強烈的使命感和敏銳的洞察力,對封建社會的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予以深刻揭露和嚴厲抨擊。文筆犀利,諷刺辛辣,許多見解令人嘆為觀止。作者視角獨特,觀點新穎,自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對傳統文化的切膚感受與妙悟能力。

《厚黑大全》收集了李宗吾的重要論文和專著,通覽全書,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全貌。就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而言,《厚黑學》、《厚黑原理》(心理與力學)、《厚黑叢話》、《中國學術之趨勢》、《社會問題之商榷》堪稱是李宗吾的代表作。

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

代表人物是堯舜,學說是孔孟之道。其特徵是人民渾渾噩噩,無所謂厚無所謂黑,純是天真浪漫,人人皆處童心狀態。孔子學說,提倡道德,夢想唐虞,欲返民風於太古。

第二時期

代表人物是劉備、曹操,劉備是厚顏的代表,曹操是黑心的典型,代表學說是作者的《厚黑學》。其特徵是人民知識漸增,機變百出,世故奸猾,陰險狡詐。

第三時期

代表人物還未出現,代表學說是作者的《心理與力學》。其特徵是以孔孟之心行曹劉之術。在第三時期,即使孔孟復生,必歸失敗者,謂其無曹劉之術也;曹劉復生,亦歸失敗者,謂其無孔孟之心也。作者認為他所處的時代是第二時期末,第三時期初。

與薄白學

曾幾何時,“厚黑學”似乎成了顯學,書攤上擺滿了談論厚黑的書。在一個閱讀已經越來越顯得曲高和寡的時代,許多人已經不願意讀書,除了讀有關厚黑學的文章。我曾經對那些熱衷於讀厚黑學的人滿懷鄙視,可是後來我知道這種鄙視其實是不對的,因為,讀厚黑學的人,說明他還需要學習厚黑學,還不是真正厚黑高手。厚黑高手對厚黑早已經爛熟於心,是根本就連任何有關厚黑的文章都不需要讀了的。那些還如饑似渴地去讀厚黑文章的人,其實往往是還根本不懂厚黑,這就像喜歡吃肥肉的人往往是因為過去很少吃肉一樣,說起來,讀厚黑反倒是他們本性淳樸的標誌,我又怎么可以去鄙視他們呢?

其實,時代在退步。我說時代在退步,是因為在這個時代,確實有許多東西已經變得越來越沒落,譬如說在許多地方,道德似乎就變得越來越昂貴,因此維持它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很多人也就無力或者不屑於去維持。與從前的某些時代相比,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道德在沒落。也正因為如此,儘管21世紀有關厚黑學的書在書店裡依然暢銷,依然有很多人在痴迷地學習厚黑,但實際上,有人告訴我,厚黑學21世紀也已經落伍了,它已經無法維持它在道德淪喪者心目中的至高地位,因為21世紀這個地位已經讓位於另一門學問:“薄白學”。

何謂“薄白學”?薄者,薄情寡義;白者,真金白銀。薄白學,就是說21世紀的人要混出名堂來,往往要靠薄情寡義和真金白銀這兩樣東西。

當官的只有薄情寡義,才能夠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快樂,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一再地出賣同志、出賣朋友;才能夠無視那些失業的、遭災的、病殘的老百姓的困苦,肆無忌憚地侵吞救災款,貪污受賄,徇私枉法。同時,當官的也只有憑藉著真金白銀開路,才能夠博得上司的歡心,獲得提拔,當更大的官;才能夠包二奶三奶四奶,享盡人間荒淫。經商的則只有薄情寡義,才敢生產吃死人的劣質奶粉等等假冒偽劣產品賺取那些毒死良心的骯髒錢;才敢於對任何人坑蒙拐騙而照樣能夠做到倒床就呼呼大睡,毫不心驚。同時,經商的也只有靠著各種來歷不明的真金白銀,才能夠打通那層層關節,逍遙法外,賺取更多的真金白銀;才能夠千金買笑,夜夜春宵,橫行霸道。

年譜簡編

1879-1894年間

李宗吾李宗吾

1879年2月3日,一代奇人李宗吾,呱呱墜地於四川富順自流井匯柴口小竹灣(今屬自貢市)。1881~1882年,因頑皮蠻橫,被家人呼為“人王”。以此起名為世全,後改為世銓。

1885年,患咳嗽病,久治不愈,遂成哮喘病,體質虛弱。

1887年,接受啟蒙教育,先後從陳、鄭老師讀書。

1890年,跟關海淵老師學,關老師除講解《龍文鞭影》、《千家詩》外,還教李宗吾習作八股文和試帖詩,並指導其閱讀史書。

1892年春,同五哥李世源一同入茂源井三劉私塾讀書。三位劉老師中,年輕的建侯老師,詼諧幽默,對宗吾影響最大。

1894年,三老師分館,宗吾跟隨性格嚴謹的劉應文(七老師)讀書,七老師對宗吾特別賞識,4年後推薦他到書院讀書。此年曾改名,由李世銓改為李世楷,字宗儒。

1898-1910年間

1898年,入三台書院,次年轉入炳文書院,從山長盧翊廷系統學習八股文做法。他作文愛標新立異,頗得師長賞識。

1900年,富順縣試中考取第一名,獲秀才功名。同學雷民心、雷鐵崖兄弟,在院試中分別考取第一名和第七名。

1902年,考取四川省城高等學堂(今四川大學),但因故未立即入學。

1902~1903年,與雷民心、曾龍驤等人在家中自學。

年輕時的李宗吾先生與家人合影年輕時的李宗吾先生與家人合影

1903年11月~1907年,入省城高等學堂優級理科師範班。在校期間,他刻苦學習,接受新思想,參加同盟會等革命組織。畢業時因成績優異,清廷獎賞他舉人功名。由於對傳統之儒家思想頗有非議,認為“宗法孔子”不如“宗法自己”,故改名為宗吾。

1907年,參與謀劃刺殺四川總督趙爾豐,後因泄密未成,同學張列五、楊維等人遭通緝。宗吾因非主謀,得以倖免。

1908年,在家鄉富順中學(今縣二中)任教習,同學王簡恆任校長,廖緒初任縣視學,謝綬青同任教習。

1909年,王簡恆辭職,宗吾接任富順中學校長。

1910年夏,因長夜難眠,苦思中國幾千年歷史,終於從“三國舊事”中,悟出臉厚心黑之理,進而發明驚世駭俗的“厚黑學”。

1911-1943年間

1911年,被四川提學司調任為國小檢定員,因四川爆發保路運動,宗吾在去雙流縣檢查工作時遇阻,回成都後不久,即返回故鄉。後任自貢地方議事會任學務科長,力主多建新學校。

1912年,好友張列五出任省軍政府副都督兼民政廳長,宗吾應邀返回成都,任審計院第三科長。此間,在《公論報》上發表《厚黑學》一文,署名獨尊。廖緒初、謝綬青分別作序、跋。

1913年,被財政司任命為重慶關監督,但未就職。後先後出任官產競賣處經理,官產清理處處長。年底,政府機關裁撤,宗吾去官返鄉。

1914年,出任富順縣視學,隨後調任省立第二中學(今江油市第一中學)校長。

1915年~1918年,任四川省視學。

1917年,刊印《厚黑學》一書,唐倜風作序。

1918年,任省公署教育科副科長,廖緒初任科長。

1919年末,廖緒初辭職,政府讓其代理科長,他卻堅辭不就,再次返鄉。

1920年,鄉居閉門讀書一年,研究厚黑原理,認為心理隨力學規律變化。並開始用數學和物理學解析心理變化。

1921年,再次出任省視學,到川北遂寧調查吊打校長案,終於平息事件,作出妥善處理。

1922年,受政府派遣,與遊子久等人一道,赴鄂、湘、粵等地考察教育,歷時半年。

1923年,在成都召開的“新學制會議”上,聯名提出考試案,未蒙通過。後又獨自成文,主張各校實行畢業考試。

1924~1927年,在家鄉富順試點推行考試製。組織學業成績考察會。

1925年2月,省署根據宗吾的呈請建議,制定各級學校畢業考試條例,開始在各縣推行。7月在宜賓主持畢業考試,遭學生痛打。後作《考試製之商榷》一書,闡明自己教育觀點。其主張考試意志堅定,決不會因受到阻力而氣餒。

1926年,作《學業成績考察會之計畫》。

1927年,當選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四川分會董事,並應邀發表《推廣平民教育之計畫》。刊行《宗吾臆談》一書,由李天根作序。重要著作《我對於聖人之懷疑》,正式發表。

1927年末~1934年,任劉文輝、劉湘軍中顧問及編纂委員,並在四川大學任兼職教授。

1928年,刊行《社會問題之商榷》一書,系統闡述了作者的政治、經濟、外交觀點,提出合力學說。姚勤如等四人作序。

1934年,北平、上海二地同時出版《厚黑學》單行本。

1934~1938年,任省政府政文室編審委員。

1935年8月~1936年5月,《厚黑叢話》在《華西日報》上連載,內容幾乎包括宗吾所有思想成果。後因政府干預而中斷。

1935年,12月,為黃敬臨的《食譜》一書作序。

1936年6月,刊印《中國學術之趨勢》一書,剖析宋元明清學案的由來,內容宏闊,思想深邃,被學術界認為是扛鼎之作。

1937年6月,發表《制憲私議》一文。後因抗戰爆發,宗吾把原定寫的《外交私議》,改定成《抗日計畫之商榷》。後將以上兩文合刊成《制憲與抗日》的單行本,向社會發行。

1938年,四川省政府裁員,宗吾被排擠出局。1939年3月,發表《厚黑教主六旬進一正文啟》。由於蔣介石當局,認為宗吾作品危害世道人心,故下令通緝李宗吾。4月他悄然返回故鄉自流井,隱居小竹灣。不久,收到張默生從重慶寫來的信。

1939年,寫成《中國民族性之研究》、《性靈與磁電》,後一篇收入《心理與力學》中。應張默生之邀,寫出《宗吾自述》。

1941年12月,攜長孫長翊到重慶北碚拜訪張默生,兩人長談數日。閒暇時寫作《鍤隨錄》。

1942年,靠朋友楊亞仙資助,刊印《厚黑學》、《中國學術之商榷》、《心理與力學》等書。宗吾與政要、著名學者吳稚暉會面,二人討論了“知難行易,知易行難”等問題,吳為其題寫了封面書名。

1943年春,再次來到重慶北碚與張默生會面。3月,宗吾經成都返鄉,寫作《迂老自述》。8月患中風失語症

創作背景

《厚黑學》是解放前諷刺官場弊病的轟動全國的一部力作。作者李宗吾,他提出的“厚黑”二字當時不絕於耳、膾炙人口。本書被人們稱為不可多得的奇書,八十年代又成為台灣、香港地區及日本的暢銷書。

在信仰缺失的情況下,厚黑者需要跨越的是道德和法律的障礙;在法律監管不到位或者是在法律監管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道德的力量更是孱弱;因為如果諸多道德常識的維繫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一部分人們已經不屑於堅持道德評價,一部分人們已無力堅持道德評價——雖然他們間或也喜歡豎立起某個道德標高,無非是因為這個道德標高他們自己可以輕鬆繞過罷了,這種道德評價除了可以“武裝”他們的嘴巴之外,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作者作品

1912年,他以“獨尊”之名,撰寫了轟動—時的《厚黑學》,以後陸續寫了—些系列文章,其中包括1927年發表的《我對聖人之懷疑》。

1928年,發表了《社會問題之商榷》。

1936年,他還發表了被人稱為扛鼎之作的《中國學術之趨勢》。

出版信息

《華西日報》社出版

九州出版社(原九洲圖書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中國物資出版社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國城市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中國畫報出版社

五洲傳播出版社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吉林大學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遠方出版社

遼寧教育出版社

李宗吾評

千古不傳的成功秘訣。吾將苦研數十載英雄豪傑的成功秘訣發現出來,將此著與書――厚黑學,其書分三步功夫。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第二步是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是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其類共有九大類:1、人性弱點厚黑真言;2、進退有方厚黑怕經;3、做事為人厚心奇學;4、小人之智厚黑心術;5、立身行世面厚心黑;6、成敗鐵規厚黑秘訣;7、待人處世厚黑之道;8、求人辦事厚黑妙法;9、能言善辯厚話黑說。總之,由三代以至於今,王侯將相,豪傑聖賢,不可勝數,苟其事之有成,何一不出於此

《李宗吾與厚黑學》《李宗吾與厚黑學》

1.做人,要多給自己留條後路

2.裝裝糊塗,萬事皆通達

3.堅守信念,不在意他人的評說

4.全麵塑造自己成功的形象,懂得吸引別人的目光

5.明哲保身,不要輕易得罪人

6.牢記“借”字訣,加法成大事。

7.用靈活的手段達到目的

8.背後說人好,莫談他人非

9.坦率表達和維護自己的利益

10.學會忍耐,低調做人

1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12.冤家宜解不宜結

13.首先做個會傾聽的人

14.看人說話才能投緣,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15.厚黑說話,妙在分寸,該說能說的說,不該說不能說的一個字也不要提

16.說話委婉好處多,學會拐彎抹角

17.交淺不宜深,逢人說三分話,不要什麼都全盤托出

18.必要時先把假話說好

19.開出有人情味的逐客令

20.堅決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21.尋找亮點,不要吝嗇讚美之詞

22.巧妙提問摸清對方底牌,保留自己的底牌

23.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引導

24.用“拉家常”的方式說服對方

25.請將不如激將

26.輕鬆愉快,緊抓要害(你會唱高調,那我唱歌高調比你更高)

27.必要時得說“不”

28.軟磨硬泡,厚著臉皮求人

29.求人辦事,先把架子放下

30.別把“冷遇”當回事

31.求人要執著,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32.見縫插針,求人要將策略

33.從感情和關係入手

34.活學活用“捧”字訣

35.辦成事的最大秘訣是投其所好

36.綿里藏針求人

37.送禮又到才能辦好事

38.央求不如婉求,勸導不如誘導

39.善於領會上司的真實意圖

40.忠誠比能力更重要,知道“對公司有利的事,哪怕無恥也要乾”

41.永遠不要蓋過上司的光芒,功高蓋主是大忌

42.在領導面前不妨裝裝嫩

43.精習“求官六字真言”(空、貢、沖、捧、恐、送)空即求官把所有事都放下;貢是借用四川俗語,有空就鑽,沒空也要鑽;沖就是吹牛;捧就是吹捧;恐就是恐嚇;送就是送禮

44.與同事相處處處多個心眼

45.新官上任樹立自己的威信

46.識人在先,用人在後

47.唯才是舉,要猛獸不要病貓

48.管理是授權與控制的藝術

49.既要正激勵,也要負激勵

50.表揚不可濫用,濫用必然損威

51.厚黑馭人五大絕招:1攻心為上,調動屬下熱情2必要時裝糊塗3寧為雞首,不為鳳尾4殺雞儆猴,樹立威嚴5軟硬兼施

52.任何時候都不要輕視對手

53.把握主動權,制人而不制於人

54.巧施煙霧彈迷惑對方

55.選擇對手的薄弱環節作為突破口

56.保持飢餓感,看到機會就下手

57.在混亂中保持冷靜

58.深藏不露才能讓人防不勝防

59.苦練內功,增強自己的實力

60.堂堂致勝與出奇制勝,冷靜判斷自己與對手的差距,低於對手時劍走偏鋒,高於對手時堂堂正正決鬥

61.擒賊先擒王,釜底抽薪

62.對於對手絕對不能心慈手軟

63.不利形勢下的生存之道:儘量運用自己可用的資源,放棄一些想要得到的利益,生存下去,才是硬道理!

64.做大做強的秘密是堅持和專注

65.追隨成功者,少走彎路

66.誠信是經營的最後法則

67.品牌和形象是企業靈魂

68.真正的奧秘使滿足顧客的需要

69.弱肉強食是市場的最高法則

70.贏家通吃,兼併不能留情

71.三十六計是商戰的基礎心法

72.咬緊對手的弱點不放

73.以快打慢,先對手一部搶占市場

74.攝取利潤的厚黑行銷法:讓顧客的點便宜,反而能帶來更大的收益,眼光放長

75.商場陷阱多,時刻堤防上當受騙

76.韜光養晦等待最佳時機

77.實力至上,權力不相信眼淚

78.打造尊貴與完美形象

79.設法保持別人對你的依賴

80.製造追隨者,凝聚力量

81.將功勞記在自己名下

82.以利益相誘而不是空言相求,利益的組合才最牢固

83.全力需要神秘莫測的氛圍

84.當權力的道路遭遇道德與榮辱,把個人尊嚴放在第一就等於放棄了謀權,在道德底線下往往要捨棄道德和榮辱觀,有時寡廉鮮恥才能成功

85.認清你的朋友和敵人

86.堅決徹底根除敵人

87.輿論高調與行事謹慎

88.留點缺點,做事不可過於完美

89.軟磨硬泡,對於喜歡的人要敢於死纏爛打

90.甜言蜜語是王道

91.捨得花錢

92.花樣翻新,製造驚喜和浪漫

93.花言巧語展望美好未來

94.讀透男女人的心,集中軟肋

95.膽大心黑,花開堪折直須折

96.眼淚與苦肉計

97.不到山窮水盡絕不撒手

98.最關鍵一點:對於感情絕對的忠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