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曼音樂欣賞課》

《卡曼音樂欣賞課》

卡曼教授寫的一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結合的很好的教材,一本比較深入淺出的音樂史教材。

基本信息

看點

卡曼音樂欣賞課卡曼音樂欣賞課

國內首部中文版全譯本
“音樂傳教士”羅傑·卡曼(RogerKamien)權威力作
美國大學生音樂課的必修書
全球銷量超150萬冊

讀者對象

音樂愛好者

作者簡介

羅傑·卡曼(RogerKamien)1934年出生於巴黎。他先後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音樂專業學士學位、普林斯頓大學音樂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此外,曾師從納迪亞·賴森伯格(NadiaReisenberg)和克勞迪奧·阿勞(ClaudioArrau)研習鋼琴;並在1957至1959年,以富布賴特學者的身份回到巴黎從事18世紀音樂的研究。

卡曼教授最初在亨特學院任教了兩年,主要教授西方音樂史、音樂理論和音樂文獻等;隨後轉至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任教,長達20年,並擔任音樂欣賞課程的統籌協調主任。這段期間,他還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躍於美國和歐洲。1983年,他接受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聘請,擔任“祖賓·梅塔音樂學講座”教授。 近年他以鋼琴演奏家身份在世界五大洲共25個國家從事鋼琴獨奏演出,並經常與他身兼指揮家和鋼琴家的夫人安妮塔·卡曼同台表演。安妮塔·卡曼對《卡曼音樂欣賞課》一書也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內容簡介

本書是目前國際上很有名的一本音樂欣賞教材,凝結了美國音樂教育家、鋼琴家卡曼先生多年教學的結晶,經過不斷修改,精益求精,現已出到第九版。 本書內容分八大部分,分別簡要介紹了音樂要素、討論了自中世紀至整個20世紀音樂史上的特定時期的文化潮流、音樂角色與社會上的音樂家,以及討論了爵士樂、美國音樂劇、搖滾樂和西方音樂等,同時還在附錄部分提供了音樂術語、範例定位、大事年表和錄音總表。本書對擴大讀者的音樂視野、提高讀者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和鑑賞力、發展想像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許多同類和類似的教材中,卡曼先生的這本書有它的獨特之處:第一,該書的寫作運用了比較通俗淺顯的語言,基本上符合高中生或大學低年級的語言水平,這使讀者更容易接受作者對“深奧的”古典音樂的解釋。第二,卡曼先生從第一版開始就運用了“欣賞要點”的寫法(據說這是他首創的,後來被很多人效仿),便於學生在欣賞時隨時跟進,邊聽邊讀,取得了很好的欣賞效果。在隨後的幾版中,作者又對“欣賞要點”進行了加強和改進。第三,他把本書的音樂欣賞納入了音樂史的框架中,也就是說,它是一本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結合的很好的教材,是一本比較深入淺出的音樂史教材,特別適合廣大公共課或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使用。正因為這些特點,本書目前已成為在美國使用最廣泛的音樂欣賞和音樂文獻導論課程教材。

寫作背景

作為一位演奏家、教師和音樂學學者,我工作的目的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重現音樂,使其更加生動有趣。《卡曼音樂欣賞課>的第九版即源於我在音樂各方面的廣泛涉獵。我的目的旨在撰寫一本簡明但內容清楚、精確且吸引人的——既可作為一般研讀,又可用於課堂教學的書籍。這本教科書提供給了讀者一種知覺理解的音樂欣賞方式,並介紹了音樂要素、曲式和各時期的風格。書中對於作曲家生平、個人風格和代表作品的探討,不只是為了傳遞史實,也是為了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和對音樂的熱誠。這本書的撰寫是為了增進讀者對音樂的喜愛,以及提升他們的聆聽技能。下面所展示的本書特點被證明已獲得學生和授課教師的雙重喜愛。

本書的第一部分檢視音樂要素的一般形式,並引用各個時期動人、簡明和具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作為例證進行說明。在這部分譜例的使用並不多——通常是以熟悉的鏇律,如《牧場上的家)(HomeontheRange),讓學生來分析他們從小即已耳熟能詳的音樂。

第二至第七部分論及中世紀至當代音樂史等各特定時期:爵士樂、舞台音樂劇、電影音樂.以及搖滾樂的探討則列於第八、第九和第十部分:第十一部分則概括地講述了非西方的音樂。

第二至第七部分,每一部分皆開始於一段包含有豐富圖片的導言,討論該時期主要的風格、文化和歷史趨勢。這些導言包括該時期的編年表,其中羅列出該時期的音樂事件及事件發生時的文化與歷史背景。

書後三個附錄提供專業辭彙編表和實例,音色與泛音列簡介,聆聽提綱和聲樂導聽。對於書中所涉及的音頻光碟曲目,本書也提供了一個快捷指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