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空掛纖纖縷》

《南柯子·空掛纖纖縷》是清代小說家曹雪芹所作。作品出處:《紅樓夢》第七十回 。這首詞的上闋為小說中賈探春所作,下闋為賈寶玉所作。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南柯子·空掛纖纖縷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作品體裁:詞
作品出處:《紅樓夢》第七十回

作品原文

空掛纖纖縷(1),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系也難羈(2),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3)。
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4)。

作品注釋

(1)“空掛”二句:纖纖縷、絡絡絲:比喻柳條。雖然如縷如絲,卻難系住柳絮,所以說“空掛”、“徒垂”。
(2)綰系:打成結把東西栓住。
(3)我自知:等於說“人莫知”、“世莫知”。植物抽葉開花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
(4)隔年期:相隔一年才見一次。宋代王禹偁《中秋月》詩:“莫辭終夕看,動是隔年期。”其實這是從古樂府《七日夜牛女歌》“婉孌(親愛)不終夕,二別周年期”化出來的。原本是說牛郎、織女的。

作品賞析

這首詞的上闋為小說中賈探春所作,下闋為賈寶玉所作。
賈探春後來遠嫁不歸的意思已盡於前半闋四句之中,所謂白白掛縷垂絲,正好用以說親人不必徒然對她牽掛懸念,即《紅樓夢曲·分骨肉》中說的“告爹娘,休把兒懸念……奴去也,莫牽連”。這些話都不是對她所瞧不起也不肯承認的生母趙姨娘而說的。作者安排賈探春只寫了半首,正因為該說的已經說完。同時,賈探春的四句,如果用來說賈寶玉將來棄家為僧,也同樣是適合的。唯其如此,賈寶玉才“見沒完時,反倒動了興”,提筆將它續完。這一續,全首就都像是說賈寶玉的了:去休惜,來自知,所謂隨緣而化,蹤跡難尋;夫妻相見之期猶如牛郎織女,正是說他做了和尚。書中說賈寶玉自己該做的詞倒做不出來,這正是因為作者認為沒有再另做的必要了。

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