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小錄》

《南嶽小錄》

《南嶽小錄》作者李沖昭,本書記述衡岳的山川形勝及歷代道士修道升真之事,全書記事共三十餘條,所記道士最晚者為唐末劉玄靜。

《南嶽小錄》南嶽小錄
《南嶽小錄》作者李沖昭,本書記述衡岳的山川形勝及歷代道士修道升真之事,全書記事共三十餘條,所記道士最晚者為唐末劉玄靜。 《南嶽小錄》一卷,唐道士李沖昭撰。卷首有自序,稱“弱年悟道,近歲依師。

概述

沖昭弱年悟道,近歲依師,洎臨岳門,頻訪靈跡,唯求古來舊記,希窮勝異之事,莫之有者,鹹雲兵火之後,其文散失。遂遍閱古碑及《衡山圖經》、《湘中說》,仍致詰於師資長者,岳下耆年,或得一事,鏇貯篋笥。今據所得,上自五峰三潤,古來宮觀藥院,至於歷代得道飛升之流,靈異之端,撮而直書,總成一卷,目為《南嶽小錄》。庶道侶游山,得之彼覽,粗知靈跡之所自雲。時壬戌歲冬十月序。

內容摘要

敘岳

南嶽者,《周禮·職方氏》曰:“南嶽之鎮曰衡。”以其分當翼軫,光輔紫宸,鈐三氣之根,鈞五靈之德,上列注生之宿,下符長育之功,稱物平施,故謂之衡山。《五嶽真形圖》云:潛、霍、廬、_麻、玉笥、洞陽、小瀉、九疑、羅浮等十山為之佐命,復有神仙聖境,曰朱陵洞洞天也。又云:“山稟靈氣,時有異人。”又《福庭志》云:“朱陵之天,周環七百里,七十大峰,有五小峰,有二壇,露光青玉,學道居此,度世上升。又青玉壇、洞靈源、光天壇,悉是福地,五嶽作鎮,皆有高真統治,蓋以導雲南、養萬物、惠群生者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