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飽》

《半飽》

《半飽》是三聯書店出版在2004年12月出版發行的作品。作者為歐陽應霽,是一本介紹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書。

基本信息

“半飽是一種新時代的良好品質,半飽是一種自我完成,半飽是生活高潮之所在,半飽是一種感覺,真好。”這應該是對半飽狀態的最佳描述了。因為半飽,當你在下一個街口發現了新的美食的時候,你才不至於胃口沒有了容量。半飽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態度?

基本信息

簡介

《半飽》《半飽》
這個書名有點眼熟,香港玩家蔡瀾也有一本小書叫《只吃半飽》,看來半飽是真正熱愛美食者的肚量境界。
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擅長設計、見聞廣博,對生活永遠有熱力永遠有好奇的創作人,如果他恰巧又精於廚藝,你可以想像,他的美食世界必定也精彩萬分。他對待廚房不會規規矩矩,每道料理每樣食材都有樂趣。他又堅持半飽,讓自己有餘裕去容納其他美好;享受恬適的同時,還有動力追求刺激。半飽,其實也是更貪心的表現。
他說關於食物這一類,喜歡有傳統的手工的那種感覺和味道,而不是那種大量生產地快餐的文化。
他說半飽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半飽背後也是一種貪心。其實另外一個方面:永遠保持一種不滿足,保持一種好奇,生活裡頭總有更好玩的事情會在下一階段出現。
人們一定會好奇:為什麼半飽?
身邊大吃大喝至死方休的多的是,半飽,是不是故作另類
半飽,開始最初其實是被迫的——
因為平日工作實在太忙,吃到一半就要趕著翻江倒海地做別的事情,所以常常不知不覺半飽著肚。
或者是想要完美的身材(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同時也不排除少數男性) ,可以通過剋扣自己的“糧餉”來達到預期的目的。
也因為如此這般活著太累,吃到一半就想睡覺了,飯桌旁沙發上一躺下,馬上沉沉睡去,剩下半桌飯菜明天收拾。
生活迫人累人之外,也因為頭髮都白了,不再像少年時代飢不擇食,多了點選擇,真的好吃的才動心動情。偶然有放肆亂吃的,都擠得飽得苦不堪言,而且一團腹肌馬上跑出來,後悔也來不及。
其實換一個方式講,《半飽》也是在教育人們要知足。就像有時候我們常說,一個人看一杯水,有的人會說“哎呀,只剩下一半了”;有的人會說“還有一半”一樣。這就是觀念的問題。
所以不是念營養學出身不是專業廚師的我,也大膽走出來身體力行振臂一呼:半飽就好!

寫作背景

半飽半飽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的時間變得異常忙碌,吃飯成為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話題。自古以來,大多數人都認為吃飯就要吃的酒足飯飽,這樣才是一種對自己生活的負責態度和最大享受。老人家也常說要吃的飽飽的才好。殊不知,吃得太飽卻有著太多的弊處。在現代職場的大多數人,已經在忙碌的工作狀態下失去了鍛鍊的時間,吃得太飽,不僅增加了自己的心臟負擔,也使得自己在工作中經常出現犯困的變現,嚴重影響呆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工作狀態。於是乎,提倡半飽,打破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誤區就成了當下社會的一種流行。《半飽》就應運而生了,用現代的理念,讓人們擁有一個積極地健康的,與以往不同的飲食習慣和態度,將使我們受益無窮。
半飽不僅僅體現在飲食上,半飽更加是一種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心理狀態。對什麼事都不要追求120分的完美,這樣才會給自己空間,也給別人空間,使得實物看起來在不是那么的枯燥和緊迫,也是整個世界看起來處在了一種完美狀態。《半飽》正是在這樣的心境和生活態度中呈獻給大家的。從飲食到生活態度,到日常的為人處世,到愛情等等,用一個半飽的心態去看待一切,一定將會收穫最美麗的人生。

作品特色

《半飽》《半飽》
有別於一般傳統食譜的編排作法,《半飽》先以甜點上桌,然後是麵包、湯品、米飯、涼拌、魚肉、麵食、下酒菜……十分與眾不同;而食譜之外的文字鋪陳,注入了生活的觀點,體現了作菜的樂趣。整本書讀來,猶如一場發掘驚喜的冒險記。歐陽應霽將他在家居、設計方面的創意與品味,發揮在廚房裡,讓人驚艷。
這本書的書名《半飽》取得相當的妙,因為它代表著嘗試些許的美味後,期待下一刻滿足的心情。若視它為一本生活書,它實在是可口的!他讀了村上春樹的小說,最想當的角色是羊男,於是他洋洋灑灑說了他到世界各地的羊肉經驗,最後,他以迷迭和薄荷入菜,端出一盤拿手的“香烤羊肋排”!原來,他的生活、感受、品味、到飲食,都是連成一氣的。
若把它當作食譜書,也是動人的。整本書像是一幕幕串連的影像,從切菜、剁肉、佐酒、油煎、大口吞下、到盤底朝天……你看不到比它更真實的食譜書。而且他喜歡用一種頑皮、幽默、感性的語氣,說出食材的小典故以及他對食物的觀感,每一段都是好聽的故事。
其中,每一章節的引言,像是《回家喝湯真好!》那句“喝湯,是在喝時間的精華。”尤其連食譜的部分,也相當生動有趣︰“撒上炸透的蝦米和切細蔥花,趁熱拌好趕快吃。蔥油香,蝦鮮美,麵條有嚼勁,還想怎樣?”“冰好的Tiramisu,上桌前薄薄灑上一層可可粉。切記吃的時候小心一口一口,不要讓初戀給嗆著了!”
還有,他談到蜂蜜,他說︰“我的確很依賴蜂蜜,遇上真愛,開始懂得什麼叫不離不棄。”作者將食物與他感性的一面結合在一起,說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更是苦辣酸甜的人生滋味!
更有趣的是,在“半飽”的原則之下,其實是作者的私心與貪念,他必須留一些空間給其它;而我對“半飽”的定義,則是免得自己在太滿足之後,因為嫌膩而破壞了對美好事物的原有感覺,無論是食物或是事物。

關於半飽主義

半飽主義半飽主義
半飽主義本是要懂得適度,保持一種半飽狀態。半飽主義是一種美食主張,現在卻一躍上升到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學的高地——“半飽對待人生的缺陷,就能幻想它的美好,篤悠悠地享受縮短這距離的過程。”
他並不是說人們碰到美食想吃而吃不飽,而是提倡無論碰到多么好吃的東西,都只吃它個半飽。即提倡半飽主義。其實,半飽主義在這裡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可以把它解釋為對生活的滿足和不滿足。叫人們要滿足於生活,半飽足矣,但從另一方面講,半飽實際上是不滿足,藏著一個貪。半飽實則永遠不滿足,留有好奇,因為,也許在下一個街口還有更好吃的東西吶,因肚子還留有餘地就還可以吃,如果在先前就已吃飽了,現在碰到這么好吃的美食也無可奈何了。
所以說半飽,是滿足,也可以說是貪心。
他對於衣著的體現也是這樣,他說因為自己已經挑好了自己該穿什麼,就不用再去找,不用再去煩惱了,這樣就已經是最自在,最舒服了。

重要影響

《關鍵食客-人物》《關鍵食客-人物》
歐陽應霽說得好:半飽是一種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藍天。對現實保持一種滿足,對未來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裡頭總有更好玩的事情,會在下一個階段出現。貪心的人總是會耐不住性子,後果也是可以預見。為什麼總是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想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半飽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是慢生活得一種體現,所以之後歐陽應霽又推出了自己的生活經驗《慢慢快活:好想懶惰》。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他的背景,並不是讓我們盡情的享受物質生活。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就比如歐陽應霽先生生活得香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提倡慢慢生活,因為在一個事情迅速的過去時,其實我們並沒有完全的品嘗夠它的味道,我們必須放下腳步,搜尋我們經常忽略的小細節,也許那就是每個人可以盡情享受的小生活,屬於自己的日子。
半飽,他提醒我們要懂得滿足。當你為了名,為了利,在商場上撲殺,在政壇上活躍的時候,是否又想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是物質上的?是精神上的?家人呢?你自己呢?總是在大流里,卻已經不知足的失去了自我!
是的,我們需要放鬆,這才是時間帶給我們的生活。
《半飽》提倡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生命是一種不間斷的變遷——不斷從一種狀態轉換到另一種狀態。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中,人是滿足的,安然的,這種跳動有時讓人失落,痛苦;有時讓人興奮,快樂。如果陷在生活的沼澤地里,找尋不到未來的方向,那么,就好好調整自己,等待機會,找到新的平衡點。
《半飽》提醒我們在吵雜的環境下思考,它其實也是一種不同價值觀的體現。社會形態的多樣化造就了不同的價值觀,在充滿欲望的都市裡,歐陽應霽的半飽主義可能顯得有點另類,以至於陌生人會猜想他可能是一個另類的怪人。但其實他是一個講究生活得人,半飽可以讓他的生活保持一種新鮮感!我們不能否認這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