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宅秘園》

《北宅秘園》是南朝宋謝莊的作品,體裁選自五言詩。

作品信息

【名稱】《北宅秘園
【年代】南朝宋
【作者】謝莊
【體裁】五言詩

作品原文

北宅秘園
夕天霽晚氣,輕霞澄暮陰。
微風清幽幌,余日照青林。
收光漸窗歇,窮園自荒深。
綠池翻素景,秋槐響寒音
伊人儻同愛,弦酒共棲尋

作品鑑賞

謝莊的詩歌,以兩種題材形成兩種風格,其應制侍宴之作,喜用古事,傷於繁密;棲尋閒適之作,格調飄逸,情致清雅。他的《北宅秘園》就是後一類的代表作,作者善於集中筆墨,對“北宅秘園”作多層次、多角度的“定點”描寫。開頭四句寫秋天傍晚時的景色:薄暮將臨,煙靄消散,輕霞映天,空氣澄鮮,微風蕩漾著幽雅的簾幔,太陽的餘暉斜照著深秀的樹林。這是一幅清麗、明淨、高遠的秋暮圖,詩人不僅大筆勾畫,巧妙剪裁,而且染上了濃烈的情感色彩。秋色、傍晚、夕陽、暮靄,這些描摹悲秋的誘情性“意象”,沒有把詩人引向傷感與悲傷,明麗高朗、靜態清趣中包孕著欣賞和妙悟,這不僅可以淡化歷時彌久的遷逝之悲,而且也消釋了宦海仕途的種種煩惱。從詩人的政治遭遇、從政態度來看,看似順利的官運並未使他陶醉,政局動盪,變幻莫測,誰也無法擺脫憂讒畏譏的心理重負,他常常想謙退自全,全身遠禍,所以每當他回到大自然的懷抱時,就有一種輕鬆、喜悅的解脫感與安全感,故能細細品味出大自然的美妙。
“收光漸窗歇”,寫日將沉沒,夜幕降臨,漸覺窗瞑,這與謝靈運的“林壑斂瞑色”有同工異曲之妙。一個“漸”字,寫出了夜暮降臨時的動態過程,突出了“我”對宅園暮色的專注品味,給悄然無人、荒寂深沉的窮園帶來了一線生氣,更加強了幽深靜謐的整體氣氛。“綠池”兩句則對“窮園”略作點綴,染出逸趣,曹植《公宴》詩云,“朱華冒綠池”,景,指光亮。這兩句詩寫芙蓉池內,閃躍著白色的光亮;秋槐樹間,發出清冷的聲音。綠素相反,對比鮮明,以聲寫靜,尤見寧寂,從而有聲有色地渲染出秘園“收光”時的景色之異。
“伊人”兩句收束全篇,直接抒發自己對秋暮窮園的樂趣,這裡又有兩層曲筆,前八句已經暗示出作者的傾向、態度,但自得其樂之意只是不肯說出,此為一層。現在專門來說,又不直接點明自己如何在這小天地中飲酒弦歌,樂於棲息游尋,而是先做一番假設,若有“同好”者對此種意境、生活感興趣的話,那么,“我”則願與之弦歌棲尋,共享秋園暮景之樂,此為第二層。既寫此種生活之美、園林之樂的不易體察,又寫自已深切領悟到樂趣後願意推已及人,共享幽居閒逸之快,直中有曲,靜中顯幽,俗而見雅,婉而不晦,寫出了宅園之美的“最高層次”。
這首詩羌無故實,皆由直尋,前八句從多方面為宅園布景設色,頗多巧構形似之言;後兩句以彈琴、飲酒進一步強化宅園秋景之樂,乾淨利落,意留言外,使這幅極其一般的秋色圖,顯出了無限的風流媚趣

作者簡介

謝莊
(421~466)南朝宋辭賦家、詩人。字希逸。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靈運從子。曾任太子中庶子。劉劭弒立,謝莊和劉駿密通音信。劉駿討平劉劭,即皇帝位,授謝莊為侍中,拜吏部尚書。宋明帝時為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憲子。謝莊早慧,7歲能文,通《論語》。年輕時文名即遠播北魏。他的《赤鸚鵡賦》、《月賦》、《舞馬賦》,都為當時所重。《月賦》是南朝詠物寫景小賦的代表作,《舞馬賦》則是名副其實的應制之作。他的詩,鍾嶸在《詩品》中評為清雅,比較好的是五言詩《游豫章西觀洪崖井》,雜言詩《懷園引》等。《宋書·謝莊傳》說他有詩文400多篇行於世,《隋書·經籍志》錄其集為19卷,存世的作品不及十分之一,張溥輯為《謝光祿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