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死亡筆記》

《公司死亡筆記》

本書結合豐田、日本航空、華堂、麥當勞、優衣庫等公司的案例,指出它們的危機在哪裡,揭示它們的機遇在何方,由此歸納出企業的生死法則。

基本信息

看點

公司死亡筆記公司死亡筆記

豐田,為什麼巨額虧損?優衣庫,為什麼逆市增長?日航,能否起死回生?華堂,它的前途在哪裡?……

在本書中,作者將與大家探討面對百年一遇的全球化經濟規則的劇烈動盪,以及可稱為經濟危機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公司應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內容簡介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之下,哪些行業、哪些企業能夠在逆境中生存和發展?又有哪些行業和企業會遭受最嚴重的打擊?其中有無規律可循?本書結合豐田、日本航空、華堂、麥當勞、優衣庫等公司的案例,指出它們的危機在哪裡,揭示它們的機遇在何方,由此歸納出企業的生死法則。

作者簡介

鈴木貴博,百年諮詢公司董事長,美國註冊會計師。東京大學工學部物理工學專業畢業。擅長從機制上對紛繁複雜的經濟課題進行解析和講解。

1986年進入波士頓諮詢集團,在波士頓諮詢集團長達13年的職業生涯里,憑藉著與生俱來的分析力和洞察力成為解讀企業複雜競爭原理的諮詢專家,被譽為“傳說中的諮詢大師”。2003年創立了百年諮詢公司。

主要著作有《砰!強大的力量!》、《亞馬遜的長銷品》、《凱雷投資集團——世界頂級投資公司的日本戰略》以及《不斷進化的企業結構》等。

寫作背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見了“上帝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是如何扼殺這些大公司的。我原本只是解讀大公司競爭機制的專家,而不是能夠占卜其生死存亡的巫師。在這場被視作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到來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搞懂大公司的生死問題有何意義。我的一貫工作是給大公司的管理骨幹提供戰略方針,這項工作本身就會讓人興奮。因為,就是這一次一次的判斷,有時能夠讓公司成長,有時又能將競爭對手擊敗。可是最近,有一件事不得不引起我的注意。

最初,那是一種無法付諸語言的感覺。我覺得這一段時間以來經營者做出錯誤判斷的頻率增加了,或者是感到奇怪,大公司怎么做出這樣的舉動?那些大公司的經營骨幹,職位越高,每天就必須做越多的經營決策。他們的工作就是做出決策。然後,員工們根據他們的決策付諸行動。比如說,“今年我們要集中投資到這款產品”,“我們要正式打入該領域”,等等,所謂職場,其實就是在這些骨幹的決策中運轉的。而做出某項決策的骨幹,也不過是一介凡人,必然會頻繁出錯。但是,在10次決策中,只要有7、8次是正確的,那整體上就算很不錯的了,而且就算某次的判斷是錯誤的,也可以立刻撤回,這樣就不會導致損失進一步擴大。迄今為止,企業都是這樣一路走來的。但是,最近的情況則稍有不同。往往不是某個人犯錯,而是公司自身在嚴重的錯誤決策之下,一路盲目向前。

錯誤之嚴重,不亞於旅鼠類成群結隊撲向大海,盲目而衝動。它們的前方是懸崖,懸崖的那端是大海。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變化過於劇烈,是任何人都未曾經歷過的。正因為變化太大了,所以有的公司往右沖,有的公司則奔左跑。雖然它們都不敢確定自己選擇的方向是正確的,可是停滯不前不是最差的狀態嗎?所以他們不能選擇停下,只能先動起來。在現代經濟危機中,正是這種“動”,有時會給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我曾目睹過眾多的客戶企業在困境中苦苦掙扎,我很想弄明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困境?作為一名研究機制的專家,當我搞清楚其中的機制後,終於明白:正是走向了錯誤的方向,才導致市場縮小,結果使公司喪生於“上帝的那隻看不見的手”中。是降低還是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是增加供給還是減少供給,這就是向右走或向左走的問題。而事實往往是,其中的某個方向是正確的,相反的方向則是錯誤的。正如亞當·斯密所言,市場就是被“上帝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操縱著。如果公司前進的方向是錯誤的,那么很可能導致銷售量急劇減少,進而是利潤一落千丈。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人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旦公司領導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那么一家大型公司也會輕易地倒閉。“上帝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會輕易地摧毀一家公司。

即使情況沒有嚴重到令公司倒閉的程度,經營方面的錯誤決策也會導致核心事業的停滯不前、長期不景氣、品牌受損,進而是事業規模縮小帶來的大範圍裁員,其結果還是招來“公司生病”或“公司滅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