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譯後聊齋》

《全譯後聊齋》

《聊齋志異》問世後,仿作迭出,書肆暴富,但多仿其形式而無甚內涵,思想、藝術水平與蒲翁相去甚遠,直到1884年上海的《畫報:》連載《後聊齋》開始,此風陡轉。王韜(1828-1897年),近代中國很有影響的改良主義思想先驅,也是近代文壇的一位大師。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眾多《聊齋》續書中的上品,掃清古文障礙的現代譯本。

內容簡介

據他的《瞍因老民自傳》所列的著作目錄達三十六種之多。著述如此宏富且內容廣博,在近代文學史上絕不多見。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贊王韜的《後聊齋》“筆致純為《聊齋》者流,一時傳布頗廣遠”;而王韜希望變法圖強,“取西方之長,補我之短”,他提出變法口號,比後來的康、梁早二十年。這都可以見出他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無論是蒲松齡的《聊齋》還是王韜《後聊齋》,他們的語言,對於今天的讀者均構成了別無二致的閱讀障礙,同樣阻礙著今人順利地解讀他們的作品,這對於他們作品的思想和藝術,都是實實在在的損失。惟其如此,才會有多種《聊齋》的白話選本暢行於世。由於種種原因,《後聊齋))還沒有被廣大讀者所了解。甚至還身處“盲區”,因此,把《後聊齋》依據“信.達、雅”的標準,用流暢、優美的現代漢語翻譯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以至能夠讀懂.欣賞《後聊齋》這部《聊齋》眾多續書中的佼佼者,實在是一樁大有可為的善事。
描寫男歡女愛的篇什,在《後聊齋》中占有相當的比重。這裡有從蒲翁那裡一脈相承的花妖狐魅的故事,也有對充滿歌舞聲色的現實生活場景的描摹。魯迅先生說它“鬼狐漸稀,而煙花粉黛之事盛矣”,就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它與《聊齋》在題材、風貌方面因作者、時代的不同而呈現出的差異。王韜曾兩度長期居住在上海這個後來被稱為“十里洋場”、“東方巴黎”的浮華之地,非常熟悉這裡的生活,尤其是他第二次長居滬上寫作《後聊齋》時,已經飽經憂患,心萌退志,常以狹邪之游釋憤消憂,與歌妓舞女交往甚多。他在部分作品中確實表現、反映了妓女悲慘的生活境遇,並對她們的不幸遭際表達了真切的同情。在書中,無論是鬼狐故事還是折射出現實生活光影聲息的作品,男女戀情大都寫得曲折動人,頗有蒲翁風致,有些還反映了封建制度造成的婚戀悲劇。
《後聊齋》儘管不能與堪稱中國古代文言小說巔峰之作的((聊齋志異))比肩,但它在努力反映現實生活關注民生疾苦的思想前提下,同樣注重文本意義上的表達,筆法細膩,韻致綿綿,詞彩清美,構思奇幻,幽幽蕩漾著含蓄婉約的情致。作者在《自序1》中所稱的“墨瀋淋漓,時與淚痕狼藉相間”,確買能被我們真切體察、感悟到,而書中為數不少的詩詞文賦,更為作品增色。
·查看全部>>

目錄

自序
卷一
華磷姑
紀日本女子阿傳事
許玉林匕首
仙人島
小雲軼事
吳瓊仙
貞烈女子
玉簫再世
朱仙
蓮貞仙子
徐麟士
卷二
何惠仙
白秋英
鄭芷仙
周貞女
楊素雯
馮香妍
廖劍
眉繡二校書合傳
徐雙芙
蕭補煙
卷三
陸碧珊
龔繡鸞
心儂詞史
閔玉叔
凌波女史
三夢橋
黎紉秋
鵑紅女史
畢志芸
薊素秋
藥娘
卷四
仙谷
何華珍
胡瓊華
女俠
金鏡秋
李四娘
盜女
徐慧仙
海外美人
乩仙逸事
卷五
笙村靈夢記
白素秋
阿憐阿愛
四奇人合傳
蔣麗娟
尹瑤
馮佩伯
諸曉屏
李珊臣
葛天民
卷六
夜來香
劍仙聶碧雲
徐仲瑛
陸月舫
王蟾香
李韻蘭
鞠媚秋
王蓮舫
胡姬嫣雲小傳
楊秋舫
卷七
窅娘再世
媚梨小傳
秦倩傳
悼紅仙史
姚雲纖
鮑琳娘
返生草
月里嫦娥
沈荔香
茝蔚山莊
卷八
海底奇境
海外壯遊
申江十美
樂仲
嚴萼仙
橋北十七名花譜
泰西諸戲劇類記
華胥生
任香初
柳橋艷跡記
卷九
駱蓉
紅芸別墅
陶蘭
夢遊地獄
杞憂生
陳霞仙
倩雲
卷十
鵑紅女史
蛇妖
錢蕙蓀
丁月卿校書小傳
清溪鏡娘小傳
二十四花史上
二十四花史下
鶴媒
十二花神
合記珠琴事
田荔裳
卷十一
吳也仙
東部雛伶
東瀛才女
妙香
三十六鴛鴦譜上
三十六鴛鴦譜中
三十六鴛鴦譜下
名優類志
笠雲
三怪
卷十二
月仙小傳
十鹿九回頭
花蹊女史小傳
林士樾
燕劍秋
消夏灣
白玉樓
薊素秋
玉兒小傳
甘姬小傳
畫船紀艷
·查看全部>>

前言

宇宙那么大,卻不去探索;中國之外,也不想去考察。見識只限於耳聞目睹,記載只限於有形有色,這樣,天地就狹小了,學問就到頭了。
以前,大禹把牛鬼蛇神的圖像鑄在鐘鼎之上,告誡人們防範不祥,可惜那時的文字記載沒有流傳到今天。有人說伯益記載的東西,夷堅撰寫的內容,都是大禹傳授的,即現在看到的《山海經》。但是西洋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凡是在天地間生存的圓頭方足的人,沒有像《山海經》上說的那種奇形怪狀的東西。《山海經》的說法,是不可信的。麟、鳳、龜、龍,中國稱之為“四靈”。而按西洋人的說法,在長毛的動物中,沒有所說的“麟”;在長翅膀的動物中,沒有所說的“鳳”;在長鱗的動物中,沒有所說的“龍”。這三種動物,中國近來也不曾見過,難道是古時有而今天絕跡了嗎?龜,在古代是鎮國之寶,而今天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蠢物而已,算什麼神靈呢?當然,今天的龜與古代的龜不同。這也是明顯的。
喜歡談神仙鬼怪的人,在南方講麟、鳳、龜、龍、白虎,稱作“五通”;在北方講狐狸。難道天下真有神仙嗎?漢武帝一句話就揭穿了神仙之說的謊言。聖人用神道說教,不過是給愚人講法:陽間有王法,陰間有鬼神,用善惡賞罰警告人們,以期懲惡勸善而已。況且像“五通”那淫穢、昏憤、蠱惑人心的東西,聽了令人髮指,怎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施展伎倆呢?這真是天下的奇聞怪事!狐狸是獸,怎能變成人形?自從那些胡編的人製造出來這些怪物,狐狸洞裡就幾乎成了另一個世界了。而所有這些,西洋人都是絕對不相信的。的確,胡編代替不了事實。然而,西洋人認為沒有的東西,中國人卻認定會有。中國的民心風俗由此可知了。這正如韓愈說的“中國人唯怪是聽”,實在可嘆!西洋人拿出全部技巧。

精彩書摘

卷 一
華璘姑
華璘姑,是蘇州城裡一個大戶人家的姑娘。她從小就聰明伶俐,上學讀書總想同哥哥們爭個高低,成績常在他們之上。父母特別喜愛她,常常對人誇獎磷姑說:“這是我家的女才子呵!”這姑娘長大之後,學得一手好刺繡,又很會作詩填詞。
後來,她的哥哥們到鄰居的一所私塾讀書,那裡有一位叫陸眉史的學生,不僅很有才學,人也長得漂亮,瀟灑大方,很有風度,好像枝葉茂盛的楊柳在微風中搖曳。他是璘姑叔伯哥哥華子瑜最好的朋友。每次作文,華子瑜都壓倒眾人,名列第一。如果要求當堂交卷,他的成績就趕不上陸眉史了。
這天,學堂分題比賽,除了八股文外,還有寫詩作賦。眉史早就自許為詩壇的領袖,而子瑜平時卻不善於寫詩詞。可是這次比賽作詩,子瑜卻最先交卷,並且很得作詩的要領,甚至勝過了唐代的大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眉史心裡暗暗懷疑是他請人代作的,但又不敢直接提出來問他。
一次,眉史偶爾翻閱子瑜的課本,突然發現其中夾有一張信紙,字寫得非常清秀。末尾有一首詩,同子瑜在課堂上寫的那首詩完全相同。於是,眉史拿著這張紙要挾他說:“這是誰的手筆?看樣子十有八成是姑娘寫的。你不老實告訴我,我就送交老師!”
子瑜羞愧地紅著臉說:“是我妹妹磷姑寫的,她早就很會寫詩詞,這是她的草稿。請你保守秘密,千萬別說出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