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歌舞》郵票

《兒童歌舞》郵票

為了慶祝國際兒童節,國家郵電部於1973年6月1日,發行《兒童歌舞》郵票1套5枚。該郵票由吳建坤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編號86-90。

簡要概述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權利、反對屠殺和毒害兒童,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正式決定每年6月1日為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即國際兒童節。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同年12月23日規定6月1日為兒童節。1973年6月1日,為慶祝國際兒童節,我國郵電部發行“兒童歌舞”郵票,編號86-90,全套5枚。郵票圖案再現了漢、蒙、藏、維、朝五個民族的傳統歌舞形象。圖案採用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既有裝飾韻味,又富生活情趣,並採取五橫聯的設計形式,使歌舞融為一體,象徵著民族的團結。

郵品樣板

(86)秧歌舞(漢族) (86)秧歌舞(漢族)
(87)拉馬頭琴(蒙族) (87)拉馬頭琴(蒙族)
(88)哈達舞(藏族) (88)哈達舞(藏族)
(89)手鼓舞(維吾爾族) (89)手鼓舞(維吾爾族)
(90)長鼓舞(朝鮮族) (90)長鼓舞(朝鮮族)
五枚連印 五枚連印

郵品資料

郵票名稱:兒童歌舞
郵品類型:編號郵票
郵票志號:編號86-90
全套枚數:5
全套面值:0.40元
齒孔度數:P11.5×11度
整版枚數:50(10×5)
設計者:吳建坤
發行數量:1000萬套
發行機構:國家郵電部
發行日期:1973年6月1日
印刷版別:影寫版(背面刷膠、5枚連印)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編號/面值/規格(mm)/名稱/發行量
86/8分/30×40/秧歌舞(漢族)/1000萬枚
87/8分/30×40拉馬頭琴(蒙族)/1000萬枚
88/8分/30×40哈達舞(藏族)/1000萬枚
89/8分/30×40手鼓舞(維吾爾族)1000萬枚
90/8分/30×40長鼓舞(朝鮮族)/1000萬枚

創作花絮

作者吳建坤說:“我設計編86-90《兒童歌舞》郵票時,則採用連張形式,用民間喜聞樂見的窗花形式作邊飾,力求與主圖和諧統一。這種連張形式,票與票之間的聯繫就更密切了。”

郵品特點

郵票的畫面採用了中國民間剪紙的藝術形式,從左至右為五聯張。第1枚“秧歌舞”,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形式。第2枚“拉馬頭琴”,馬頭琴蒙古族民間弦樂器。第3枚“哈達舞”,哈達藏族人民在迎送、饋贈及交往禮節時使用的絲巾,表示敬意和祝賀。第4枚“手鼓舞”,它是新疆維吾爾族人民中流行的舞蹈形式,因舞蹈時用手鼓伴奏而得名。第5枚“長鼓舞”,這是朝鮮族的民間舞蹈,多為女子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