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觀》

《像觀》

水觀。 華座觀。 像觀。

《像觀》《像觀》
三種淨業】[出觀無量壽佛經]經雲。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於是世尊以三種淨業答思惟。十六妙觀酬正受。故知三種淨業。乃往生淨土之因也。(梵語提希。華言思惟。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十六妙觀者。日觀。水觀。地觀。寶樹觀。八功德水觀。總觀。華座觀。像觀。佛真身觀。觀世音觀。大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輩生觀。中輩生觀。下輩生觀也。)一教養父母等業謂若能教養父母。奉事師長。則必慈心不殺。修行十善。是為淨業。(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也。)二受持三歸等業謂歸依佛法僧寶。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為淨業。三發菩提心等業梵語菩提。華言道。謂發無上道心。深信因果。誦大乘經。勸進行者。是為淨業。

含義

【像觀】像即佛像,謂欲想彼佛,先當想像,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明見極樂國土,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復想一大蓮華,在佛左邊;一大蓮華,在佛右邊。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坐左右華上,皆放光明,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此想成已,是名像觀。(梵語閻浮,華言勝金,樹名。其樹林中有河,河底有金沙,名曰閻浮檀金也。)

作者三藏法數(明.一如編)來源:三藏法數(明.一如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