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未來“走俏”的人:八成八敗做人做事成功學》

《做未來“走俏”的人:八成八敗做人做事成功學》

有彈性、有創造力、能夠終身學習的人才容易就業。財富是靠不住的,今日的富翁,說不定是明日的乞丐。惟有本身的學問,才幹,才是真實的本錢。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無論是在職者還是求職者,都應該增強心理的承受能力,提高“抗擠”、“抗壓”的素質。
大學生本來是社會的“天之驕子”,走進校門即意味著將來衣食無憂,甚至前程似錦。但這一切現在已發生變化,大學畢業生成了就業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在他們的眼中,未來由陽光明媚變成了陰霾滿天,有些人因此產生了“離校恐懼症”。
現在什麼類型的人最容易就業呢?有彈性、有創造力、能夠終身學習的人才容易就業。
未來社會的競爭,就是知識與速度的競爭,這是不爭的事實。過去是“大魚吃小魚”,如今是“快魚吃慢魚”。

內容簡介

《做未來“走俏”的人:八成八敗做人做事成功學》學歷是靠不住的,今天的學歷,只說明你曾經的學識,不代表你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惟有自身真正的素質、能力,才是贏得未來的金鑰匙。
著名人力資源專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日本高千重穗大學等著名高校客座教授吳德貴先生為該書作序並熱情推薦。

作者簡介

李子遲,(1974—),原名肖飛,原籍湖南,1998年中國人民大學畢業,曾為南方某大學中文系講師,現居北京,自由撰稿人,某作家協會會員(曾經)。發表及出版文學、新聞等作品300餘萬字,著作主要有大科技類著作《大科技時代:人類文明發展思考》,報告文學、深度報導、雜文隨筆集《中國大學生調查手記》、《大學校園裡的“第四隻眼”》,紀實文學集《與愛一起成長:中國當代大學生情感檔案》,人物傳記《張國燾全傳》(合著)、《戰地記者:是他們讓戰爭更真實》,文史讀物《問世間情為何物:中國歷代名人情感解讀》,教育讀物《誰是你心中的“唯一”:中國招牌大學335所最新揭密》、《中國“超級”大學:中國大學最新最全數據與精要評註》、《去香港上大學》,教育勵志成功讀物《薪商:就業的革命》(合著)、《八種即將淘汰的人,八種即將崛起的人》,散文集《掀起樂業蓋頭來》(合著)、《宜人獨桂林》(合著),詩集《勇士也抒情》,小說集《勇士也抒情II》等。是《2001年大學生最佳小說》、《2001年大學生最佳散文》、《2002年大學生最佳散文》主編之一。

目錄

第一章善於學習的人“走俏”
1.方法決定成敗
2.讓學習成為一種自覺
3.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
4.讓學習趕上時代節拍
5.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
6.讓學習成為走向成功的階梯、跳板和助推器
7.高中生馮貴樹:從油漆工到總監
8.補齊“短板”
9.馳騁職場也得學點兒謀略
10.全面發展的女“超人”
11.具有大專學歷的“博士生”
12.學會創造性學習
本章小結
第二章不善學習的人“滯銷”
1.不會學習的人是文盲
2.讀書不萬能,不讀書萬不能
3.學習不能吃老本
4.讀死書是死路一條
5.高學歷≠高效益
6.沒有激情就沒有動力
7.思維定勢會禁錮你的生活
8.壞習慣讓我們與成功背道而馳
9.別忘記自己身上的“神力”
本章小結
笫三章知識更新的人“走俏”
1.求知就要“從搖籃到墳墓”
2.時尚的60歲老頭兒
3.成人請家教,未來更精彩
4.要給人一杯,首先自己有一桶
5.沒有讀過MBA的CEO
6.知識改變命運,新知識創造新財富
7.用新手段豐富知識
8.變“入錯行”為“走對路”
9.滿腹經綸的“菜籃子博士”
10.學到的知識就一定會有用
本章小結
第四章知識陳舊的人“滯銷”
1.職場中的“麻煩人”
2.“三株口服液”是為何失敗的?
3.時下大學生競熱衷“回爐”技校
4.被折去了雙翼的鳥
5.遭遇職場“更年期”
6.同桌的你,敢問路在何方?
7.如何在下崗後爭取更好地上崗
8.“老古董副教授”,你應該走出過去失誤的陰影
本章小結
第五章技能多樣的人“走俏"
1.為什麼複合型人才大受歡迎?
2.生活技能與工作技能同等重要
3.如今職業培訓班竟比大學還“吃香”?
4.證書時代,需要證書
5.謀職成功之餘的提問:“你會打籃球嗎?”
6.台北的一位“神奇”女秘書
7.只因為你比別人多會一點點
8.扔掉文憑的光環,不斷提高技能
9.抓住每一個提升技能的機會
10.專心去做好手頭上的每一件事
11.當今世界,哪些技能是最必需的?
本章小結
第六章技能單一的人“滯銷”
1.“在一棵樹上吊死”
2.隕落的天才: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3.光知道搞發明的發明家
4.曾經的冠軍今當搓澡工
5.單有埋頭苦幹肯定不行
6.公司新來的兩個女大學生不夠格
7.只會紙上談兵的“高才生”
8.公司老闆更不能只懂技術
本章小結
第七章反應敏銳的人“走俏”
1.速度才是你的殺手鐧
2.“三A”供應鏈,決勝於速度之外
3.學會捕捉有價值的信息
4.比別人早考慮幾步
5.現在就乾,馬上行動
6.煉就“火眼金晴”
7.扭轉命運就在那一念之間
8.面試就是要機智靈活
9.“企鵝”也會變“天鵝”
10.如何使自己反應敏銳起來?
本章小結
第八章反應遲鈍的人“滯銷”
1.“快魚吃慢魚”
2.王安實驗室失敗的教訓
3.“沉默是金”不應在這個時候
4.了解市場需要跑幾趟?
5.不與時俱進,則必然失敗
6.懶惰是遲鈍的幫凶
7.遠離“工作不適症”
8.職業倦怠是成功路上的攔路虎
9.“亞健康”症狀及其改善方案
本章小結
第九章目光遠大的人“走俏”
第十章目光短淺的人“滯銷”
第十一章情商出色的人“走俏”
第十二章情商低下的人“滯銷”
第十三章心理堅強的人“走俏”
第十四章心理脆弱的人“滯銷”
第十五章團結協作的人“走俏”
第十六章單打獨鬥的人“滯銷”

前言

現代世界,尤其是當今中國,市場經濟逐步完善,社會發展日漸和諧,職場生涯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需要人們重新加以思考。一個人的時光,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辦公室里度過的,職場生活顯得尤為重要。怎樣做好本職工作,怎樣處理好與同事們的關係,不但關係到自己的事業發展(包括加薪、晉級、自主創業等),而且關係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人的職場生活質量高不高,工作做得好不好,能否成為真正的人才,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概括起來主要有八大因素,即是否善於學習、知識是否更新、技能是否多樣、反應是否敏銳、目光是否遠大、情商是否出色、心理是否堅強、是否團結協作。
學習力決定競爭力。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多個場合反覆闡述這樣一個觀點:隨著中國加入WTO,在未來的社會裡有八種人將會“走俏”,在新時代崛起,具體包括善於學習的人、知識更新的人、技能多樣的人、反應敏銳的人、目光遠大的人、情商出色的人、心理堅強的人、團結協作的人。相反,還有八種做得不好的人,即不善學習的人、知識陳舊的人、技能單一的人、反應遲鈍的人、目光短淺的人、情商低下的人、心理脆弱的人、單打獨鬥的人,便會“滯銷”,被新時代所淘汰。我的這些講話,在全國各地、社會各界引起了較大反響。這一觀點不是我個人憑空臆造的,而是通過對許多典型事例、真實現象進行深入調研後得出的結論。
暢銷書作家李子遲先生曾長期在高校從事教學與班主任工作,並多年從事當下大學生和年輕人求學、求職、工作等方面的調研活動,先後還撰寫過多篇相關文章,出版過多部相關著作。所以他的意識非常強烈,反應非常敏銳,馬上抓住了我的這一觀點;並根據我的觀點,圍繞著這八個方面做文章,很快完成了這部書稿。
可以說,李子遲、薛志平、梓玉三位作者撰寫這本書的針對性非常強,目的明確,條理清晰。他將這八大方面分成16個部分,對做得好與做得不好的兩類進行對比,給人印象鮮明,而且有較強操作性。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當今職場、社會、校園的具體範例(其中大部分還是來自其朋友、同事、同學甚至其本人的故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這些事例典型、生動,使該書既有了較好的故事性,也有一定的知識性。另外,作者文筆流暢,思路開闊,章節小標題鮮活有趣,也使該書增加了不少可讀性。
現在的年輕人,有他們的許多優點,卻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要是能揚長避短,自強不息,將來一定前途無量。正如作者李子遲先生在該書里所說的那樣,我們要做“走俏”之人,不要做“滯銷”之人!這應該要成為所有年輕一代的共識和追求。
總之,對於那些將要求職或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應、往屆畢業生,正在職場摔打、希望晉升甚至打算跳槽或創業的各界、各類職場中人,他們很需要這樣一些指導類、實用類讀物,這本書還是很值得一讀的。
新世界出版社該書責任編輯張敬女士和該書主要作者李子遲先生一定要我寫一些什麼給大家,盛情難卻,勉為其難,簡單說這么兩句,不知以為然否。
2008年6月2日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善於學習的人“走俏”
1.方法決定成敗
處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的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是知識結構上的“較量”。要做“學而知之”的人,學而不知、或不知如何學的人,早晚是會被淘汰的。
這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中國早已加人世貿組織(wrro),走進國際競爭的大舞台。一切都已發生、正在發生、也必將要發生極大的變化。
想必大家都已達成共識,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但問題在於,有些人雖然也想學習,卻並不知道學習的方法,不掌握學習的技術,這種人人世後肯定是要“吃虧”的。過去,我們把不識字稱之為“文盲”;未來學家托夫勒則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埃德加?富爾也說過類似的話。比你的競爭者學得快的能力,也許是唯一能保持的競爭優勢。
曾經看過這樣一則寓言,雨後,一隻被雨水打落在地的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也嘆了一口氣,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再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不免又是嘆息了一下。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從這個寓言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總結:有成功心態、積極態度者,處處都能發覺成功的力量。同時,懂得學習、主動學習的人,無論在什麼樣的事件中,他都能學到東西,對成功的,學習其經驗;對失敗的,汲取其教訓。看來,學習的方式方法還是很重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