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盧溝橋》

《保衛盧溝橋》

《保衛盧溝橋》,歌曲名稱,冼星海作曲,描述了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以北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

基本信息

《保衛盧溝橋》

1937年7月7曰,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以北進行挑釁性軍事演習,以一名士兵失蹤為藉口,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這一無理要求遭到拒絕,日軍當即炮轟宛平縣城和盧溝橋。中國駐軍第29軍官兵奮起反抗,擊退日軍數次進攻。7月7日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序幕,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史稱“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
曲:冼星海

歌詞

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最後關頭已臨到,犧牲到底不屈撓;飛機坦克來勿怕,大刀揮起敵人跑!盧溝橋!盧溝橋!國家存亡在此橋!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委屈忍痛和平保,無可避免上刺刀;自衛應戰理氣壯,挺劍而起是今朝!盧溝橋!盧溝橋!為國爭光在此橋!盧溝橋!盧溝橋!男兒墳墓在此橋!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墮突真逍遙;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後勝利是吾曹!盧溝橋!盧溝橋!立功報國在此橋!

盧溝橋

東方文化的象徵

《保衛盧溝橋》盧溝橋

一般認為。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成於明昌三年(1192年)。這座橋是當時世界上技術含量最先進,難度最大,最為美麗、壯觀的一座橋,在世界橋樑建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290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此經過,他對這座美麗絕倫的東方橋樑發出了由衷地讚嘆,稱它是“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並由他將橋的圖樣和建築技術詳細傳入歐洲。因此,歐洲人稱盧溝橋為馬可·波羅橋,盧溝橋在歐洲人眼睛裡就是東方文明的象徵。

盧溝橋坐落在北京母親河——永定河上。

永定河發源於三晉雁北寧武,東至津門與海河交匯流入渤海。全長747公里、流域面積47016平方公里,流經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五大省區市。據《山海經》《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古籍記載,永定河有過許多名字,如浴水、治水、清泉河、高梁河、桑乾河、盧溝、渾河、小黃河、無定河……,都曾是永定河的名字。這些名字是永定河的代號,更反映了她的個性。

永定河養育了西起晉北,東至渤海之濱的廣袤北國大地!特別養育了五朝古都北京,養育了歷史文明十萬年!

11萬年前,永定河邊的“前桑峪人”(門頭溝)接過北京猿人的火炬,度過了“人獸相揖別”的人類進化關鍵時刻;一萬年前,“東胡林人”(門頭溝)飛土逐肉,適應了自然,也改造了自己;那位戴著小蚌殼項鍊的美麗東胡林少女,正是我們北京,乃至亞洲人類的始祖……。

黃草梁(門頭溝)一定記得,約五千年前,因對生命與宇宙的關係看法不一,黃帝、炎帝、蚩尤三帝在黃草梁西北部一帶的廣闊山野間,展開了一場龍虎逞威的大爭鬥。但,不管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作為都是喝過永定河水的華夏子孫,他們都是推動了歷史前進的優秀祖先。

3000年前的西周青銅盂,清晰銘刻著周王封燕,北京建城的史事;齋堂馬欄村一帶的豐茂水草,一定記得後唐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在這裡飼養鐵騎,並演繹了一段“晉王三矢”的故事,以及,最終讓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留下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千古感嘆!

由於人類活動的範圍加大,環境逐年惡化,永定河水也日漸渾濁,含沙量劇增。到了金代,這條當時叫做盧溝的大河已是“泥淖淤塞,積滓成淺,不能勝舟”。從此,永定河變得積淤善決、狂肆不羈,屢屢泛濫為患,成了一條讓人頭疼的“害河”。

因此,永定河又有了“渾河”、“小黃河”、“無定河”等等諢號。

公元1698年,康熙大帝特為無定河賜名永定河!江山永定,海晏河清,是千百年來,人民的美好夢想。但,這個夢想的真正實現,卻是在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

石刻藝術之經典

石獅子是盧溝橋最典型的藝術標誌。

《保衛盧溝橋》石獅

金代以前,盧溝橋這個地方只是永定河上許多渡口中的一個,河上只有簡易浮橋。金大定年間(1189年)始建的這座石橋,為11孔聯拱式,全長266.5米,寬7.5米,最寬處可達9.3米。整個橋體為石結構,關鍵部位均用銀錠鐵榫連線。盧溝橋的橋墩是專門為適應永定河狂暴、洶湧的水流而特別設計的,橋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很像一條船頭尖尖的小船,其作用能很好抗擊流水的衝擊。顯示了古代造橋者的高超智慧。盧溝橋於1444年重修。後,該橋曾被洪水沖毀,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再次重建。

盧溝橋橋面由橋面伏石、仰天石、橋面石三層組成。石欄桿279間,欄板279塊,望柱281根,柱高1.4米。欄桿每間是望柱,柱頭刻蓮座,座下刻荷葉墩,柱頂刻獅子。這些石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它們有作仰天狀的,有注視橋面的;還有遊戲狀,呼喊狀的。這些獅子有雌有雄,雌獅逗小獅玩耍,母愛動人;雄獅遊戲弄繡球,憨態可掬……極富情趣和美感。北京民間早有歇後語:“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帝京景物略》中也說,盧溝橋的石獅子是“數之輒不盡”。1962年,北京市有關部門專門組織了一次石獅子的仔細清點,共統計出有大小石獅子485個。但,在1979年的複查中,卻又增加發現了17個,這樣,石獅子的總數就變成了502個。總之,盧溝橋以他高超的技術含量和精美的石獅雕刻藝術享譽中外,為世界上一大奇觀。因永定河而有盧溝橋,因盧溝橋才有了北京城。為此,康熙、乾隆二帝都曾樹過建盧溝橋碑,特別是乾隆在樹修葺盧溝橋碑時,還題了“盧溝曉月”及建了考察永定河詩碑的碑亭。這些都表明這座橋在最高統治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長安灞橋為漢、唐人送客的好地方。而在金、元、明、清時,能很好寄託離愁別緒的就只有盧溝橋了。當離別之人在野店暢談經夜,於清晨相互拱手拜別時,只有長橋曉月、盧水晨星能體現人的悲涼心境。面對此景此情,那些奔命的商賈、遷客,失意的騷人、儒生。都不免會感嘆人生之無常,世事之詭譎。而這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最動人之處了。

民族精神的象徵

《保衛盧溝橋》《保衛盧溝橋》

盧溝橋東為宛平縣城,這是為了防禦李自成農民軍進攻京城,而於崇禎末年(約1638年——1640年)建的。當時叫拱北城,或稱拱極城,意為拱衛北京的城。宛平城只開東西二城門。城門有瓮城,有閘樓,東城樓稱順治門,西城樓稱威嚴門。該城整體呈典型明代建築風格。二城門間距640米,城池寬320米,青磚結構。此城雖是全國最小的縣城,卻城池堅固,規格很高。城內主要建築是軍隊的營房、倉庫、馬廄等。城東有觀音庵,城西有興隆寺。西城外至盧溝橋之間有旅店、茶樓、酒肆、大車店、民宅等。盧溝橋和拱北城(拱極城)是兩處軍事要地。盧溝橋為交通咽喉,拱北城為屯兵之地。二者互為依存,相互支持,缺一不可。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軍進逼華北,宋哲元將軍雖率所部在長城給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取得了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對日作戰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但終因得不到政府支持,而淚灑長城。

長城抗戰結束後,日寇近逼京津,一步步染指華北。1937年7月7日,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防區內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日軍藉口失蹤一名士兵(後查明,該士兵大便後迷路,不久就歸隊了),無理要求進入中國軍隊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日軍遂向位於橋東的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攻擊,並企圖強奪盧溝橋。愛國將領宋哲元率二十九軍全體愛國將士,在日本侵略軍野蠻無理的挑釁和攻擊下,忍無可忍,奮起抗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這就是歷史著名的“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從此,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前仆後繼,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八年英勇鬥爭,終於在1945年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解放的最後勝利。同時,抗日戰爭也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至今,盧溝橋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牆上,當年日軍的罪惡彈痕猶清晰可見。盧溝古橋現今已成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只準行人步行通過,目前,盧溝橋、宛平城,及後來建造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已經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