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美麗》

《依然美麗》

《依然美麗》是一本關於友誼、忠誠、性、權力,與死亡的故事。作者瑪麗•蓋茨基爾,萬卷出版公司2010年2月1日出版,此書主要講述曾是巴黎紐約的模特兒的主角艾莉森,現在被疾病所苦,年過五十的她看來比實際年齡還大,她靠著幫朋友清洗浴廁與打掃賺一些費用,之後認識了一個罹患愛滋病的的女性好友薇若妮卡,薇若妮卡帶領著我們書中的女主角一趟現實生活的人生旅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依然美麗依然美麗

曾是巴黎紐約的模特兒的主角艾莉森,現在被疾病所苦,年過五十的她看來比實際年齡還大,她靠著幫朋友清洗浴廁與打掃賺一些費用,之後認識了一個罹患愛滋病的的女性好友薇若妮卡,薇若妮卡帶領著我們書中的女主角一趟現實生活的人生旅程。
主角艾莉森在這樣的人生體悟中,對於自己的人生與過去,有了另外一種新的體認。書中也描寫了許多七〇至八〇年代中下階級生活的黑暗面,毒品、愛滋病、性,恐懼黑暗卻也是實際人生況味。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美國“國家書卷獎”提名。

編輯推薦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美國“國家書卷獎”提名。

這是一本關於友誼、忠誠、性、權力,與死亡的故事。場景設在二十世紀八〇年代的紐約,主人翁是前模特兒艾莉森,此時她已年華老去,又病痛纏身。經濟上全靠對她還有一絲情意的攝影師約翰給她工作,而得以謀生。
艾莉森自述自己十七歲時離家到舊金山流浪,被一個拍商品目錄的經紀人發掘,當了模特兒,從此進入時尚圈。二十一歲時她為了打工,去一個廣告公司當臨時雇員,做文書處理工作,在那裡認識了當時三十七歲的薇若妮卡。她是個校對,隨身帶著一套“辦公室工具”,還有一個相框裱起的標語,繡著幾個字:“多年過去,龜毛如昔。”
隨著與薇若妮卡相處的時日增加,艾莉森對薇若妮卡的感情也益增。她們的友誼熬過種種考驗:不但艾莉森重新踏入時尚圈迷人的夜生活領土,薇若妮卡也因被雙性戀男友傳染、陷入當時仍狀況不明的愛滋病領土。多年後,這段友誼將持續縈繞在艾莉森的記憶中,此時艾莉森也又老又病,不斷質疑自己過往經驗的真義,以及自己在那段期間的改變。
瑪麗•蓋茨基爾巧妙鋪迭時間與空間、思緒與感官知覺。書中所描寫的心理洞察力以及心靈闖蕩世間的神秘旅程,令人讚嘆。這部作品無法歸類、不同於其他任何小說,《依然美麗》是一部傾力絕技之作:探索人際關係之脆弱與神秘,愛的失敗,以及愛的持久力量。

專業書評

蓋茨基爾的才華驚人……《依然美麗》是一種表層與自我、文化與時尚、時間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的大師級檢視。

——《紐約時報書評》
曲折、美麗、詭異、優雅,並且出乎意料地具執行力。人們書寫自已全部的生命,希望自己所寫的句子能有少少幾句及得上這本書的水準。

——TheSundayOregonian
美麗、毀壞……蓋茨基爾把幾乎像宗教般的心力奉獻在語言上,以及我們未能使自身的生命如我們所熱愛的藝術那樣的偉大上。在《依然美麗》一書中有如詩般的段落,引誘你回顧,一遍又一遍。

——Elle
敏感而精確……《依然美麗》捕捉了二十世紀八〇年代的情色的魅力和它史詩般的無情。

——《娛樂周報》
蓋茨基爾寫了一本讓你震撼又同時讓你有樂趣的小說,使你因為接近私密的恐懼和深不可測的希望而暈眩。

——OMagazine
蓋茨基爾描寫暴力的自我厭惡的文筆如此眩眼,以至就連她最不相稱的語言都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

——JanetMaslin,《紐約時報》
《依然美麗》創造了一種氣氛,召喚了一種回響,並且使我們充滿了一種我們可以輕易,太輕易,就能總結的情緒。它是一種你甚至在閉上眼睛之後仍然可以看得見的藝術。

——Francineprose,Slate

媒體推薦

生活就是穿過不幸
文/馬雁
早晨,她起床,望著公寓樓下骯髒的河流,想著並且看到鄰居肥胖的紅色身體躍入水中游泳,傾聽另一個鄰居的抱怨,和他們道早安,來到一處工作室,開始做清潔,這時她說她的胳膊壞了,不能擦玻璃,她偷偷地抽菸,主人對此抱怨,但那也是她的朋友,不會與她計較,然後她慢慢地走出來,撐開紅雨傘,路上有陌生人,有汽車,有泥漿,她爬上山坡,看見生病的樹,和沒生病的樹,望見瀑布和雨點,路上的年輕人告訴她,樹沒有生病,那是正常的,最後她想打電話告訴父親:是的,年輕的時候,壞蛋們把她從甜蜜的家人身邊偷走,現在她聽見了父親痛苦的聲音。

一整本小說就是在講這個過程,但過程中間有一個死女人,名字叫做薇若妮卡。患愛滋病去世的薇若妮卡。褐色頭髮的薇若妮卡。小個子的薇若妮卡。喜歡臧否人物的薇若妮卡。那個死去的女人,不是她害死她,她甚至愛她,用她從小習得的一點愛的技能去愛她。最後,在死後多年的一個早晨,薇若妮卡,死去的薇若妮卡在回憶里告訴她,愛是怎么回事。但是一切都遲了,她已經老了,容顏都被摧毀了,但是沒關係,小說想說,對於愛來說,只要意識到了,你就依然美麗。但這毫無疑問是一個悲劇,巨大的悲劇,發生在一個雨天早晨,依然美麗的雨天早晨。

瑪麗•蓋茨基爾是個殘酷的小說家,如果這個小說是虛構;她也可能是個飽經滄桑的傢伙,如果這個小說不是虛構。怎么可能不是虛構,這也太慘澹了些。美麗的高挑的艾莉森,自由自在的蹺家女孩,先在公園附近的酒吧街賣花,賣到深夜去飛大麻,那些人們喜歡她的長腿和她的單純,但她自己意識不到。那時節,貞操不是件要緊的事情——對於不要緊的人,什麼都不要緊,失去之後才知道嚴重。蹺家女孩一度回家,學習做個詩人,雖然不知道做了詩人能怎么謀生,小詩人還是去做了模特,因為美麗高挑,因為媽媽跟著修車廠工人同居去了,即使爸爸天天在家聽歌劇唱片,這一切不能影響她的衰落之路。媽媽說:“你以為你長得漂亮就好混嗎?”

每家人都必須有三姐妹,有不同的命運。艾莉森的命運就是被薇若妮卡點化。整個雨天的早晨,艾莉森都在回想她的一生,每個早晨她想同樣的問題,到底如何走到現在,老了,胳膊壞了,抽菸都犯法,和親人遠隔千里、互不關心。每天中午,她大概都可以得到這次的結論了。從蹺家、賣花開始,她的命運就不可避免,不管多少模特經紀人捧場,不管多少英俊男子親吻過她的脖子,事情就是這樣。

每個孩子都要經歷這樣的路,有一天他們會發現,聽話的孩子有好報,自作聰明的都會踩著麵包掉進泥沼。這是個多么古老的故事,可是古老的真理指向永恆的幸福。美麗的艾莉森如此不幸,狡黠的薇若妮卡同樣不幸,這是個不幸的時代么?不,這是個有很多不幸者的時代。而每個時代都是如此。生活就是不幸,生活就是穿過不幸。有一些幸運兒,但也許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

作者簡介

瑪麗•蓋茨基爾(MaryGaitskill),著有短篇小說集BadBehavior、長篇小說TwoGirls,FatandThin,以及短篇小說集BecauseTheyWantedTo,此書曾獲一九九八年“美國筆會/福克納獎”提名。小說與散文散見《紐約客》雜誌、《哈潑雜誌》、《君子雜誌》、《一九九三年美國短篇小說獎》,以及《一九九八年歐亨利獎小說集》。短篇小說《秘書》(Secretary)曾改編為同名電影(台灣中文片名為《怪咖情緣》)。曾獲古根漢基金會研究獎金。現居紐約,並在雪城大學(SyracuseUniversity)教授創作寫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