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桃莉貝爾嗎?》

《你記得桃莉貝爾嗎?》

《你記得桃莉貝爾嗎?》是庫斯圖里卡在1981年用膠片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這份處女作贏得了庫斯圖里卡二十七歲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獅獎,以及一系列南斯拉夫地區的電影獎項。影片根據南斯拉夫詩人薛維長詩《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改編,通過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描寫了由於父子間信奉理念不同所產生的矛盾與衝突。影射了當時的意識形態對家庭(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尤其是剛開放時西方通俗文化及當時盛行的性革命對六十年代初期南斯拉夫小家庭的衝擊。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你記得桃莉貝爾嗎?》《你記得桃莉貝爾嗎?》

導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主演:SlobodanAligrudicFahrudinAhmetbegovic斯拉夫科·斯提馬科

類型:愛情/劇情/喜劇

上映日期:1999年8月30日

國家/地區:南斯拉夫

類型:愛情/劇情/喜劇

片長:Argentina:107min

對白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

劇情

庫斯圖里卡在導演《爸爸出差時》之前的作品。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塞拉耶佛,迪諾家的16歲兒子荻諾面對充滿衝突的環境,感到十分困惑。他受人指使,幫助一個妓女藏身。在共同的經歷下,他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名叫多莉·貝爾的妓女。

幕後花絮

影片通過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影射了當時的意識形態對家庭(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尤其是剛開放時西方通俗文化及當時盛行的性革命的衝擊。本片獲坎城金棕櫚獎

導演簡介

埃米爾·庫斯圖里卡又名南斯拉夫

1954年11月24日生於塞拉耶佛。被評論界和影迷譽為天才導演,他的幾乎每部影片都能獲得獎項。

1979年就讀布格拉電影學院時,以學生電影獲得南斯拉夫學生影展首獎;改編拍攝南斯拉夫詩人薛維的長詩《你記得桃莉貝爾嗎?》,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85年《爸爸出差時》(Otacnasluzbenomputu,1985)仍然改編自薛維的長詩,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9年《流浪者之歌》(Domzavesanje,1988)又在坎城獲得最佳導演獎

1993年《亞歷桑那之夢》(ArizonaDream,1993)在柏林獲銀熊獎

1995年《地下》(Underground,1995)再次獲坎城金棕櫚大獎,導演時年三十九歲;

1998年《黑貓白貓》(Crnamacka,belimacor,1998)在威尼斯獲銀獅獎

2004年的浪漫喜劇《生活是奇蹟》(Zivotjecudo,2004)在法國凱撒電影評獎中獲最佳歐洲影片獎

2005年擔任第58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庫斯圖里卡導片不多,卻堪稱部部佳作。作品具有吉普賽的熱情和瘋狂,偏愛描繪世界的殘酷、生活的顛簸,卻絕不放棄樂觀與感性,會導致又哭又笑、情緒失控的狀態。

作為一位長期旅居西方的東歐藝術家,以及他複雜的出身背景,庫斯圖里卡的處境是頗為尷尬的,《地下》的批評和壓力曾一度使庫斯圖里卡灰心至極,對外宣稱不再拍片。不過三年之後,他推出了描寫吉普賽人的最新作品《黑貓白貓》。這些批評其實是對庫斯圖里卡的一種誤解,忽視了他笑鬧諷刺背後所深藏的鄉愁與痛惜。庫斯圖里卡這樣談到南斯拉夫,“我在這樣一個國家出生,希望、歡笑和生活之樂在那裡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強有力——邪惡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惡就是受害。”

相關評論

1981年,庫斯圖里卡用膠片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描寫南斯拉夫青少年開始接觸西方流行文化經歷的《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贏得了二十七歲人生最重要的一個獎項: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獅獎,以及一系列南斯拉夫地區的電影獎項。影片根據南斯拉夫詩人薛維長詩《你還記得杜莉貝爾嗎?》改編,通過一個少年的成長經歷,描寫了由於父子間信奉理念不同所產生的矛盾與衝突。影射了當時的意識形態對家庭(尤其是青少年)的影響,尤其是剛開放時西方通俗文化及當時盛行的性革命對六十年代初期南斯拉夫小家庭的衝擊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