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莫怨我》

作品信息

名稱:你莫怨我
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你莫怨我
你莫怨我!
這原來不算什麼,
人生是萍水相逢,
讓他萍水樣錯過。
你莫怨我!
你莫怨我!
淚珠在眼邊等著,
只須你說一句話,
一句話便會碰落,
你莫問我!
你莫惹我!
不要想灰上點火。
我的心早累倒了,
最好是讓它睡著!
你莫惹我!
你莫碰我!
你想什麼,想什麼?
我們是萍水相逢,
應得輕輕錯過。
你莫碰我!
你莫管我!
從今加上一把鎖;
再不要敲錯了門,
今回算我撞的禍,
你莫管我!

作品賞析

“你莫怨我!/你原來不算什麼,”突兀的起句象一塊強有力的磁石,深深吸引著讀者,將人們的思緒引向一種特殊的情感世界。在這裡,愛象破碎的玉盤,墜落在冰冷的地面上,只留下說不盡的悵惘和無奈。詩句表面的平和沖淡掩蓋不住愛之失落的悲愁痛苦,反而使這種情感表達得更為深沉,更為激切。搶天呼地、直抒胸臆,固然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但深沉含蓄、欲說還休更是一種詩意濃郁的筆調。詩人吸取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東方審美風範,使情感含蓄而又熾烈無比,如凍土下的岩漿,處處包蘊著熱力。是的,“長歌當哭,是需要在痛定之後的”,身處痛苦的核心,最常見的表現便是無言。因為“人生是萍水相逢”,愛的缺憾是無法避免的,那么又何妨“讓他萍水樣錯過”。
如果說人生如逝水,那么愛便是這逝水上的浮萍;如果說人生如一日,那么愛是這一日裡的朝露。它是那樣美好,又是那樣易逝;它是那么短暫,卻又那樣永恆。人生有太多的局限,使愛之蓓蕾常常未經開放就趨於凋落。在這巨大的情感煎熬中,詩人的心在顫粟,情在奔涌,“淚珠在眼邊等著,/只須你說一句話,/一句話便會碰落,/你莫問我。”痛苦象一座無邊的海洋,但心靈的苦淚卻一滴也不曾墜落。這強大的情感自制力增加了詩句的負重,在纏綿悱惻的愛之追求中憑添了幾分男子漢的沉雄力度,使抒情主人公作為一個卓立獨行的主體,一下子凸現在讀者面前。
在第三節中,詩人的心再次沉入愛的焦灼和苦悶,灰上點火的比喻更將這種痛切的內在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我的心早累倒了,/最好是讓它睡著!”詩人故作灑脫的話說,實際上包含了幾多憂怨,向多無奈。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抒情主體就在這茫茫無及的愛的追求中跋涉著,掙扎著。
在第四節中,詩人又回復了對人生萍水的詠嘆,使第一層的含義更掘進一步,更具有鮮明的主體色彩。的確,人生如逝水,“我們是萍水相逢,/應得輕輕錯過。”豁達和灑脫表現了成熟者特有的風度,它能超越一切世間苦難,真正體現主體精神的偉力。
詩的結尾雖然略顯沉落,但對愛的執著卻依然可見,否則又何須“加上一把鎖?”心的跳蕩是無法節制的,而只要心還在跳動,就會有愛的漩渦。全詩迴旋往復,一唱三嘆,深切雋永地抒寫了愛的無奈和失落。強大的精神力量淹沒了無謂的悲泣,破碎的愛成了人類生存處境的投影,升華到具有普遍意義的哲理性高度。人生是一種缺陷,只有正視這種缺陷,泰然處之,才有了超越生命本質的可能。“道是無情卻有情”,表面的淡然掩不住內在的激切,冷峻卻又絕非冷漠。這就是聞一多的風格。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