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的智慧》

《低調的智慧》

一個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顯、位有多高、錢有多豐,面對維繫複雜的社會也應該低調做人。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做人之難,難於從躁動的情緒和欲望中穩定心態。低調做人不僅是一種境界,一種風範,更是一種智慧。成事之難,難於從紛亂的矛盾和利益中理出頭緒。

內容簡介

低調的人比較寬容,能夠尊重他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甚至他人的宗教信仰、種族觀念。低調的人不會輕易把自己覺得“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人。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觀點或做法,但是,他們在堅持自己觀念的同時,會尊重他人的選擇,給予他人自由思考和行為的權利。
低調的人並不是與世隔絕,而是在社會交往中保持一個真正的自我,他們不矯揉造作,他們不扭惺作態,這使他們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上不至於迷失自我。

目錄

第一章腳踏實地一安於做平凡之事
合理調整期望值
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安於做平凡的事情
向平凡人學習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地去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做好尋常細微的小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第二章韜光養晦一學會隱藏光芒
冷靜面對自己的風光
深藏不露真君子
才華顯露要適可而止
盛極必衰,功成身退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小不忍難成大器
隱藏鋒芒是高明的做人之道
低調者莫貪虛名
地低三分成海,人低三分為王
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三章平易近人——擴展你的人脈
處事須留餘地
讓人者得人讓
不要讓自己嘲笑別人
與人為善,成就自己
寬容別人,利人利己
大度容人,寬以待人
把優越感讓給別人
無關緊要的地方裝糊塗
低調贏得尊重
第四章謹言慎行——做事需掌握時機
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凡事儘量做到進退自如
把握說話的場合和時機
有些時機需要耐心等待
低調說話是大智慧
低調者奉行“沉默是金”
低調者得意時懂得謙虛慎言
話留三分,慎重低調
第五章謙虛忍耐——懂得適時低頭
暫時彎曲是一種生存藝術
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放下身架,才能提高身價
置身高處,不妨低頭
謙受益,滿招損
低調簡樸,平易近人
退後一步,低調一分
高人一籌,“低”人一等
謙卑是一種美德
功成不居,謙退而低調
低調者要敢於承認自身的不完美
第六章中庸立身——凡事適可而止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親疏遠近要適中
低調是對功名的正確取捨
沉靜內斂,積聚力量
不卑不亢,不仰不俯
居功要能忍自傲
過猶不及,凡事有度
低調之人不可權責越位
第七章知足常樂——低調對待名和利
不能因名利而高人一等
淡泊名利,才能心境寬廣
低調就是不招搖
無為而治是低調者的守勝之道
以知足的心境對待一切
不為名利所累
低調的人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
第八章不逾底線——把握低調原則
甘受胯下之辱,絕非低人一等
低調不是逃避、懦弱,是厚積薄發
抵制不思進取,學會以迂求直
不以自我為中心,關注他人興趣
切忌自我炫耀,懂得低調處世
低調行事是保護策略而非無能
低調不是悲觀絕望,是審時度勢
真正低調的人懂得方圓之道
第九章淡看得失一低調是一種人生境界
低調是面對福禍的泰然處之
讓生命回歸自然
坦然面對人生的坎坷
低調是生命中的一道光彩
追求低調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以低調的心態展現自己的才華
不爭而勝是一種低調處世的智慧
低調是一種儒雅的人生氣質
低調是享受生活中的快樂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腳踏實地一安於做平凡之事
合理調整期望值
有生活閱歷的人都知道,常常有這樣一種“眼高”的人,他們總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才能,會提出一些激情沖天、不切實際的計畫。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自己宏偉的夢想中,既不能、也不會取得什麼成就。長此以往,他們或者慢慢地沉淪下去,或者跳到其他的環境中繼續發牢騷。事實證明,這些人往往以失敗告終。即使這樣,他們還不會因此而汲取教訓,同樣的悲劇也難免再次上演。可見,不切實際、眼高手低是人生的大忌。
王明是畢業於某著名大學外語系的高才生,他一直想進入一家大型的外資企業,可是由於就業環境不好,不得不到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小公司“棲身”。心高氣傲的王明根本沒把這家小公司放在眼裡,他想利用工作的試用期“騎驢找馬”。
在王明看來,這裡的一切都不順眼一不修邊幅的老闆、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土裡土氣的同事……自己夢想中的工作可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啊。“什麼破公司?”“整理文檔?這樣的小事怎么讓我這個外語系的高才生做呢?”“這么簡單的檔案必須得我翻譯嗎?”“就一篇小報告而已,為什麼自己不寫要我幫忙呢?”“噢,我受不了了!”……
就這樣,王明天天抱怨老闆和同事,雙眉不展、牢騷不停,而實際的工作卻常常是能拖則拖、能躲就躲,因為這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根本就不在他的思考範圍之內,他夢想中的工作應該是一言定千金的那種。唉,夢想為什麼那么遙遠呢?
試用期很快過去了,老闆認真地對王明說:“我們認為,你確實是個人才,但你似乎並不喜歡在我們這種小公司里工作,因此對手邊的工作敷衍了事。既然如此,我們也沒有理由挽留你。對不起,請另謀高就吧!”
遭到辭退的王明這才清醒過來,當初自己應聘到這家公司也是費了不少力氣的,而且,就眼前的就業形勢,再找一份像這樣的工作也很困難。初次工作就以“翻船”而告終,這讓王明後悔萬分,可一切都已經晚了。
在現實中眼高手低的人大有人在。這種人老想著幹大事,不屑於做小事,即使勉強做了,感情上卻總是不情願,心理上也覺得不舒服,當然有這種心態的人小事肯定是乾不好,連小事都乾不好的人,怎么能幹大事呢?當他們抱著過高的目標接觸現實時,會感到處處不如意,事事不順心,於是就整天抱怨。結果他們往往得不到重用,即使被委以重任,也往往無法完成。想掃天下的人必須有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而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是通過持續性地掃一室而積累和培養出來的,整天只想掃天下而不想掃一室的人肯定沒有掃天下的能力和心態,不僅天下掃不了,而且一室也肯定掃不好。
當人們以低調的心態去接觸現實時,才會感到處處如意,事事順心,因此,每天才會快樂地生活。其實,只要在做事時,根據現實的情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即使你給自己的定位很高,只要做起事來現實一些,就能享受到低調者的這種快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只有辛勤耕耘才會有所收穫,因此做事一定要腳踏實地,堅決杜絕眼高手低。
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勤奮和認真才能夠真正地為我們帶來成功、財富乃至幸福的生活。但是,事實上,很多人並沒有想像中的那么成功。那么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呢?
是的,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安於凡事,是否關注細節。成功者與大多數人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能夠抓住那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細節,並且能夠乘勢而上,創造出巨大的成功。
生活充滿了細節,而且往往是那些看來非常偶然的細節會對我們的人生有幫助。可哪些細節會對我們有所幫助呢?這是無法預測的。就如面試時禮貌地給他人讓座,這個細節會有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有的招聘者會對你的美德大加讚賞;有的則會認為你缺乏競爭意識。這並不是說細節的力量是種不可捉摸的宿命,而是說細節的力量也如機遇一樣,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這種準備,來源於我們平時的培養。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輕時曾在美國某個石油公司工作。那時,他所做的只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的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起初他每天面對這項單調而枯燥的工作,非常厭煩,想換個工作。但他學歷不高,又沒有一技之長,所以根本找不到其他工作,他也只好繼續耐心工作。有一次,他發現石油罐的蓋每鏇轉一次,焊接劑就滴落39滴,他突然想: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不就節約成本了嗎?
從那以後,洛克菲勒潛心鑽研,研製出了“37滴型”焊接機。但剁用這種焊接機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並不實用。他又繼續研究,並最終研製出了“38滴型”焊接機,焊接出來的石油罐不僅不再漏油,而且外形非常美觀。公司對他的發明十分重視,並生產出了這種機器。這種機器儘管每次只節省一滴焊接劑,但這可使公司每年節約很多成本!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細節會像我們每天數以億計脫下的皮屑一樣,看不到揚起或者落下就無影無蹤了。但是,總有一些細節,會深深打動我們,烙進我們的記憶里,決定或者改變我們對人和事的看法與態度。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還是說話,我們都必須認識到細節雖小,但它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人生有細節,卻無小節。不拘小節的人,很多時候不受重視。細節作為容易為大多數人所忽視的東西,卻往往成為注意細節者的“獨門兵器”,使他們很快脫穎而出。
有家公司欲招聘高級管理人才,一群應聘者去參加複試。前面的應聘者都很自信地回答了考官們頗為簡單的提問,可他們都沒有被錄用。輪到最後一個人,他走進房門時,發現乾淨的地毯上扔著一個紙團。一絲不苟的習慣使他彎腰撿了起來。這時候一位考官說:“請看看您撿起來的紙團。”這位應聘者打開紙團,見上面寫著:“熱忱歡迎您來我們公司任職。”後來這位應聘者不但成功地走進這家企業,而且日後成為一家著名大公司的總裁。
所以我們要牢牢地記住:細節是有力量的,這個力量甚至決定著我們的未來。低調者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認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低調者樂意自覺地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從平凡的事做起,在做人和做事兩個方面培養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的精神,並且努力讓這種認真的精神滲透到自己的性格中去,成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好習慣。
安於做平凡的事情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句話精闢地指出了我們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因為平凡的事情更加重要。如果有些事情是不好的,而且很微小,你覺得無所謂就去做了,日積月累,你就可能碌碌無為,甚至是身敗名裂;如果有些事情是好的,即使很微小,你覺得有價值就去做了,日積月累,你就可能穩步高升,甚至是出人頭地。其實,做平凡的事情是人在社會競爭中的基礎。只有將平凡的事做好,努力把平凡的事做細,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細節才能成就完美。也許有人會問:什麼樣的事才是平凡的事呢?其實,小事處處存在,只是你沒有細心地去發現。
要想比別人優秀,就要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認真地把事情做對,用心地把事情做好。看不到平凡的事的人,或者不把平凡的事當回事的人,做什麼事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生活當作一種樂趣,也無法體會到生活中的成就感。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生活,將平凡的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中尋找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現任我國駐納米比亞大使任小萍女士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組織上安排的,我自己其實沒有什麼自主權。但是,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我都要有自己的選擇,那就是要比別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為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工農兵學員,當時她的年齡在班裡是最大的,成績卻是最差的。有一天上課就因為回答不出問題而站了一節課。第二天,教室里掛出一條橫幅: “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她就是這個“階級兄弟”的代名詞了。但四年後畢業的時候,她已成為全年級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大學畢業後她被分到英國大使館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接線員,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很沒出息的工作,而任小萍對這個普通工作卻很認真。她把大使館所有人的名字、電話、工作範圍甚至連他們家屬的名字都背得滾瓜爛熟。有些電話進來,有時不知道該找誰,她就會多問問,儘量幫對方準確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館人員有事要外出,就不再告訴他們的翻譯,而是給她打電話,告訴她會有誰來電話,請轉告什麼,甚至很多私事也委託她通知,任小萍成了一個全面負責的留言點和一個主管式的秘書。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