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耆氏蠟辭》

《伊耆氏蠟辭》所舉土、水、昆蟲、草木四物,與農業生產的好壞關係至為密切。原始部落生產力低下,對於這四物的災害難以控制,但又覺得非要控制不可。這種矛盾心理就體現在虔誠莊嚴的“蠟辭”形式中。閱讀這首祝辭,讀者的眼前仿佛閃現出一群原始人,他們正在曠野之中舉行莊嚴肅穆的祝禱儀式。

作品信息

【名稱】《伊耆蠟辭
【年代】先秦
【作者】不詳
【體裁】歌謠

作品原文

伊耆氏蠟辭
土反其宅②!
水歸其壑!
昆蟲毋作③!
草木歸其澤④!

注釋譯文

【注釋】

①蠟(zhà詐):通“臘”。
②宅:指原來的地方。
③作:興起。
④澤:沼澤地。
 

 【譯文】

土返回它的原處!
水回到它的溝壑!
昆蟲不要繁殖!
草木回到它的沼澤!

作品鑑賞

這首上古歌謠選自《禮記·郊特牲》。
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開始出現了原始農業,隨之而來也就有了為農業進行祝禱的宗教祭祀活動。這首《伊耆氏蠟辭》便是一個叫伊耆氏(有說即神農氏)的部落首領“臘祭”時的祝辭。“蠟辭”即“臘辭”。古人每年十二月祭祀百神,感謝眾神靈一年來對農作物的福佑並為來年的豐收祈福,稱作“臘祭”。由於我國社會長期停滯在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階段,臘祭的習俗至今還在我國農村的一些地方保留著。
這篇祝辭從農業生產的角度分別從土、水、昆蟲、草木四個方面提出祝願,每一句正好說著一個方面。
先說“土”,希望“土反其宅”。“反”,同“返”;“宅”,居住的地方,這裡指原地。全句說,土返回它的原地,是希望田土不流失的意思。一說是祈求用於蓄水與障水的堤防安穩、牢固的意思。
次說“水”,希望“水歸其壑”。“壑”,這裡指窪地。全句說,水流向它的窪地,是希望水流不要泛濫成災的意思。
再次說“昆蟲”,希望“昆蟲毋作”。“昆蟲”,指螟、蝗等農作物的害蟲;“毋”,不要;“作”,興起。這一句是希望昆蟲不生,免除蟲災。
最後說“草木”,希望“草木歸其澤”。“草木”指危害莊稼的稗草、荊榛等植物。這一句希望草木返回它們的沼澤地帶,不再危害莊稼。
所舉土、水、昆蟲、草木四物,與農業生產的好壞關係至為密切。原始部落生產力低下,對於這四物的災害難以控制,但又覺得非要控制不可。這種矛盾心理就體現在虔誠莊嚴的“蠟辭”形式中。四句詩,句句都是願望,又都是命令;既都是祝辭,又都是咒語。一種原始人心靈深處的動盪、不平衡,通過這四句歌謠被表達了出來。閱讀這首祝辭,讀者的眼前仿佛閃現出一群原始人,他們正在曠野之中舉行莊嚴肅穆的祝禱儀式。當讀者設身處地、神思飛越地逐一念起這一句又一句的祝辭時,在心靈深處似乎也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祖先當年有過的那種動盪和不平衡的感情,並由此獲得了藝術美的享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