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才能傑出》

《付出才能傑出》

《付出才能傑出》是思源編著的作品,由在金城出版社在2009年6月1日出版。該書講述了:主動執行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給予大獎,包括金錢和名譽,那就是主動執行。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寧辛苦一陣子,別辛苦一輩子
欲成非凡之人,先做平凡之事
用忠誠換青睞,以熱忱迎成功
憑實力求生存,靠絕活謀發展
有過慷慨給予,才有資格索取
拿出一點真誠,付出一些感情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善給別人留路,自己才有出路
凡事皆有原則,勿讓付出所累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名傑出人士,但人並非生下來就是天才或廢物,天才也需要後天的磨練,所有的才能都是辛苦換來的,只有肯付出才可以換來累累碩果。《付出才能傑出》從多個角度深入剖析付出與傑出之間的關係,並為讀者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實用方法,指引讀者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社會輕鬆闖關,以穩健的腳步一步步走上人生的頂峰。
付出才能傑出付出才能傑出

媒體評論

如果說,生命力使人們前途光明,腳踏實地使人們現實,那么深厚的忠誠感就會使人生正直而有意義。
——班傑明富蘭克林
人生的最大生活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
——松下幸之助

目錄

第一章寧辛苦一陣子,別辛苦一輩子
1懶惰只會讓人墮落和退化
2有一分辛苦才會有一分才
3勤奮是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4勤能補拙,更能讓人脫穎而出
5積累知識就是在積累成功
6學習是獲得競爭優勢的法寶
7激發起自己的求知慾望
8從興趣人手更易學有所成
9設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畫
10閱讀要有品位和針對性
11掌握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
12最重要的是要能學以致用
第二章欲成非凡之人,先做平凡之事
1成功始於心動,成於行動
2要想高成,必先低就
3好高騖遠會使人一事無成
4做好小事才有機會做大事
5靜心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
6戒掉浮躁,培養務實精神
7做事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
8把自己的工作當回事
9平凡崗位中也蘊藏著巨大的機會
10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11拋棄投機取巧的僥倖心理
12竭盡所能把工作做完美
第三章用忠誠換青睞,以熱忱迎成功
1忠誠是每個人的立足之本
2忠誠並不是純粹的付出
3沒人願意接納不忠誠的人
4不要總覺得別人在剝削你
5努力打造自己的忠誠品牌
6履行職責是忠誠的起碼要求
7對所在組織的秘密守口如瓶
8儘量不要兼職或盲目跳槽
9熱忱是忠誠的升華和成功的動力
10把工作當事業心情就大不一樣
11不妨與自己的工作談談“戀愛”
12把興趣與工作結合起來最理想
第四章憑實力求生存,靠絕活謀發展
1擁有實力才有受人重視的資本
2能力體現在相同時間能辦多少事
3讓自己的價值超越他人的期望
4一定要找到自身獨特的“賣點”
5手裡要有自己的“看家利器”
6核心競爭力就是“一招鮮”
7儘快成為你所在領域的專家
8苦練絕活,關鍵時刻抖出來
9要有敢於把絕活露出來的勇氣
10涉足太多領域不利於練就絕活
11做事投入,才能深人其中
12堅持一次只做一件事
第五章有過慷慨給予,才有資格索取
1利他是利己的必由之路
2欲用能人先要捨得“血本
3財從虧字生,利從舍中來
4有非常之舍,可得非常之利
5不吝惜香餌,才能釣到大魚
6既要捨得魚餌,又要耐心放線
7選準對象是舍有所得的保證
8總想占便宜的人最終必然吃虧
9吃小虧是一種本小利大的投資
10虧吃在明處才有更積極的意義
11不要把錢財看得過重
第六章拿出一點真誠,付出一些感情
1真誠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
2以誠待人是獲得信任的法寶
3真正的朋友是用真誠換來的
4真誠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
第七章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第八章善給別人留路,自己才有出路
第九章凡事皆有原則,勿讓付出所累

前言

要想傑出.先得付出。
道理簡單得似乎讓人不屑一顧。於是,太多的人拚命地去尋找捷徑,寧願在投機取巧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不願靜下心來去努力。最終,他們在絢爛的美夢與“殘酷”的現實中反覆徘徊,於抱怨與失意中度過那並不美好的一生。
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實用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白吃的人,最後都會得不償失。你要創造一般的成功。就得付出一般的努力;要創造傑出的成就,就得比別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
很多人最容易關注到榮光無限的成功者,而常常忽視了這些人從塔底爬向塔頂的過程。事實上,無論是誰,都有一個從最低層逐漸上升的過程。即使是那些表面上輕鬆自如卻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其成就也是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換來的。
沒有人可以不經過程而直奔終點,不從卑俗而直達高雅,捨棄細小而直達廣大,跳過近前而直達遠方。理想遠大固然不錯,但有了理想還要為之付出努力,如果只空懷大志,而不願付出辛勤勞動,那理想永遠只能是空中樓閣。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不付出努力,沒人能取得傑出成就。即使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具有天賦,從一開始就與眾不同,不經實踐鍛鍊和經驗積累也不可能獲得成功。20世紀最偉大的籃球明星之一的邁克.喬丹,過去所有NBA的紀錄都是他打破的,現在所有NBA的紀錄都是他保持的。邁克。喬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最成功的人一定是付出最多的人。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寧辛苦一陣子,別辛苦一輩子
1 懶惰只會讓人墮落和退化
懶惰是對自身資源的巨大浪費,是成功的天敵,即使再有天資的人,一旦養成了懶惰的習慣,那么他就是踏上了一條與傑出相背離的道路。
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對我們講起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人,家中比較富有,所以他養成了好吃懶做的壞習慣,連吃飯也要太太來餵他。有一天太太要回娘家,要幾天后才能回來,太太臨走時給他做了一個很大的餅,在餅的中間掏個圈,套在他的脖子上。這張餅足夠他吃一個星期的,可是等太太回來後,發現丈夫已經餓死了。原來他在把嘴前吃得到的餅吃光後,就再也懶得動手轉圈吃後面的了。
或許故事有些過於誇張,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如此懶惰的人,但是懶惰帶來的惡果卻是切切實實存在的。科學研究表明,懶散消沉、不思進取,對身體和心理都非常有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思維遲鈍:惰性使大腦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大腦內啡肽及腦核心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的水平降低。長此以往,則使大腦功能逐漸退化,思維及智慧型逐漸遲鈍,分析判斷能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人體的免疫功能與運動密切相關。懶散者活動較少,四肢隋怠,久而久之,會使肌體內的免疫功能變得弱化。
身心疾病:惰性產生的消極心理會影響內分泌功能,而內分泌功能的改變又會增加人的緊張心理,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
懶惰的傷害是全面的,它不僅會使人體機能退化,更是成功的大敵。生活中無論大事小事,無一不是在勤奮中實現,在懶惰中荒廢。不求學習,就不可能擁有知識和能力;不去工作,就不可能會擁有財富和樂趣;懶得洗漱,就不可能擁有整潔和清爽;懶得動腿腳,就不可能領略自然界的美妙和神奇;不去交流,就不可能得到朋友和友情;不去努力,就不可能獲得傑出的成就;不去前行,就只能原地踏步;不去思考,就永遠不可能成熟。有時候,我們總是在讚嘆別人的成功,別人的風光,別人的富有,而自己卻懶得行動、不肯付出,到頭來,生活還是那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只要行動,只要努力,總是會有收穫的。如果只是幻想,而懶得實踐,只能是一事無成,空有歡喜。
古人云:“精勤則道成,懶惰則道敗。”精勤的人必定會用汗水和勤勞,贏得生活的燦爛和人生的輝煌,收穫累累碩果;懶惰的人,注定學業無成,事業失敗,生活混亂,最後是兩手空空。
克雷洛夫告訴我們:好逸惡勞,人之常情。正因這是人之常情,我們才需要不斷鞭策自己。每個人都有允許自己偷懶的時候,但是傑出者與平庸者的區別在於對待偷懶行為的不同方式。傑出者在心裡有一個目標,也有一條準則,準則督促著自己不要懶惰,要向目標不斷邁進。而平庸者則放縱自己懶惰,並任由懶惰成為一種習慣,仿佛在享受一種閒適,其實在虛度自己的人生。
或許有的人會說,自己天賦不錯,比起其他人來說有懶惰的資本,別人忙活一周的工作我只需要一天就能搞定。但事實上,非凡的才華,也會被懶惰扼殺。況且,你僅僅將標準放在那些天賦不如你的人身上,總有一天,他們也將超過你。因為你變成了龜兔賽跑里那隻空有一身優勢卻睡懶覺的兔子。
懶惰和貪圖安逸只會讓人變得墮落和退化,只有勤奮才是高尚的,它將帶給你人生真正的成功與幸福。所以,千萬不要讓懶惰支配你,一時的偷懶能讓人輕鬆,心情和身體都能得到解脫,但當懶惰成為一種習慣,那就成了一種腐蝕生命和才能的毒藥,讓你永遠也無法靠近成功的彼岸。只能停留在原地踏圈子,甚至還有倒退若干年的危險。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同懶惰作鬥爭呢?
(1)制訂計畫並立即行動。把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階段化,制訂出具體的行動步驟,最好具體到每一天。然後按計畫行事,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絕不拖到明天。
(2)抱著早做完、早舒服的想法,任務完成了,就安安心心地做別的事情。這樣既覺得充實愉快,又能在完成任務後體驗到一定的成就感,從而增強向下一個任務挑戰的信心和動力。
(3)要保持樂觀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生氣。遇到挫折時,生氣是無能的表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冷靜地查找問題出在哪裡,或是自我解脫,或是與別人商量,哪怕爭論一番對掃除障礙都有益處。這個過程帶來的喜悅能使你更加積極向上。
(4)學會肯定自己,勇敢地把不足變為勤奮的動力。學習、工作時都要全身心投入,爭取最滿意的結果。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如果改變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說明或是技術不熟,或是還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學習。你紮實的學習最終會讓你成功的。
(5)必要的話,請別人監督自己。有了監督,多少都會產生些壓力,這樣有利於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這樣努力一段時間後,你將發現自己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不僅有了堅強的毅力、樂觀的情緒,還取得了不少讓自己頗感自豪的成績。如此堅持下去,這種勤奮進取的精神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並將陪伴著你由平凡走向傑出。
2 有一分辛苦才會有一分才
人並非生下來就是天才或廢物。所有的才能都是辛苦的結果,天才也需要後天的磨鍊。生命的精彩需要努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來澆灌,只要肯吃苦就可以換來累累碩果。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一個貧苦家庭,只念過國中,20歲時左腿因病致殘。他不畏艱難,勤奮自學,終於走進了金碧輝煌的數學殿堂,被國際數學界公認為世界“絕對一流的數學家”。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這是華羅庚教授最喜歡的一句格言。他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覆教育自己的學生,要他們學數學要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鍊自己。他自己的成績就是這樣得來的。
1929年對於華羅庚來說,是生命旅程中最不尋常的年頭。這年他得到了一份工作——在金壇縣中學當會計兼做數學教員。這對國中畢業又無錢繼續讀書的華羅庚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不久,他又娶了一位秀麗端莊、勤勞賢惠的妻子吳筱元,全家人沉浸在歡樂之中。誰料想,幾乎就在同時,厄運也在悄悄向華羅庚逼近。
這一年,金壇縣瘟疫流行。一天,華羅庚忽然覺得渾身發酸發冷,便支持不住,一頭倒在床上。一測體溫,竟然高達42°C。醫生看過華羅庚的情況後搖了搖頭,讓吳筱元準備後事。死亡判決書沒有動搖一家人挽救他的決心。金壇縣的醫生無能為力了,他們便當了所有值錢的東西從別的地方請名醫。請一個不行,再繼續請另一個。
整整半年過去了。一天,華羅庚的左手小指頭忽然腫了起來,然後又嚷左臂疼,接著是左邊的半個身子、左腿疼得不能動彈。後來,疼痛倒是消失了,但疼痛部位的肌肉卻都腐爛了。吳筱元便給他用藥敷,慢慢地傷口癒合了。經過妻子日日夜夜的精心照料,華羅庚的病情漸漸地好起來了。不過,由於傷寒病菌侵襲了他的關節,左腿關節粘連變形,彎曲了。年紀輕輕的華羅庚,就這樣成了瘸子……
他拄著妻子為他找來的一根拐杖,邁著按他自己說是“圓和切線的運動”的艱難步履,開始了新的也是更艱辛的人生之路。
病後的華羅庚,從妻子愁苦的面容、女兒飢餓的啼哭中,察覺出了家計的窘迫。於是,他拖著瘦骨嶙峋的身子,重新回到了學校。然而,屋漏偏逢連天雨。不久竟有人向教育局告狀,說校長任用沒有學歷的華羅庚做教員是個錯誤。校長為此憤然辭職離去,華羅庚的教員自然做不成了。好在新校長是位很通情達理的人,繼續讓他留在學校做會計。華羅庚一如既往,白天勤奮工作,晚上不顧殘腿鑽心的疼痛,在昏黃的燈光下遨遊在數學的王國中,決心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雙腿”。
功夫不負苦心人。1930年的一天,華羅庚收到上海寄來的剛剛出版的斛學》雜誌第15卷第2期。他急忙用顫抖的雙手翻開,《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大標題和“華羅庚”三個字赫然映入他的眼帘,頓時熱淚盈眶。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