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的故事》

《人生觀的故事》

《人生觀的故事》主要內容有美滿人生、美滿人生的追尋之旅、美滿人生與奉獻、美滿人生與尋求真理、活出美滿人生。

作者: (美)寇爾森,(美)費科特 著,鍾昊
《人生觀的故事》人生觀的故事

出 版 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326000 版次: 1 頁數: 378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223024471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自我實現/勵志 >> 個人修養 >> 人生哲學/智慧

編輯推薦

尼克森總統的首席顧問:寇爾森,人生意義的追尋之旅
冠爾森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犀利的思想家和文化分析家之一。
 ——華理克(《標桿人生》作者)
真情推薦:
今天,許多人錯誤地以為,美滿人生就是看起來不錯,感覺不錯,擁有好的物質財富,但真正的美滿人生來自於“成為美好”和“行出美好”。
——華理克(《標桿人生》作者)
面對今日的懷疑主義、虛無主義、默然或鼓譟的絕望情緒,寇爾森再一次以他那令人期待的說服力和燃點靈性激情的方式捍衛了自己所堅信的真理。
————巴刻(J.I.Packer)

內容簡介

尼克森總統的首席顧問寇爾森,在“水門事件”中鋃鐺入獄,卻因此蒙恩,領悟人生真意,從此活出另一番豐富的人生。在本書中,寇爾森追尋我們每個人都問的基本人生問題:我是誰?我為什麼而活?我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作者娓娓道來,視野宏大,從國際媒體關注的大事件到身邊的小故事,幫助我們從中領會人生觀的重要和人生價值的取向。

作者簡介

查爾斯·寇爾森(Charles Colson),尼克森總統的首席特別顧問,“水門事件”後鋃鐺入獄,在獄中反思人生際遇,尋獲信仰。出獄後創辦了“國際監獄團契”,幫助各國改善監獄處境,並向監獄犯人提供心靈更新之道。

目錄

前言:美滿人生
第1部分 美滿人生的追尋之旅
 1 無法迴避的問題
 2 破碎的人生
 3 重要的悖論
 4 美妙的人兒,美妙的派對
 5 採購聖杯
 6 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7 有意義的人生
 8 安靜的告別
 9 我的快樂,管它對錯
 10 這是誰的生活?
 11 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第2部分 美滿人生與奉獻
 12 鮮活的遺贈
 13 沒有比這更大的愛
 14 我的生命,為他人而活——但目標為何?
第3部分 美滿人生與尋求真理
 15 通往幻想的旅程
 16 活在真理中
 17 我們能認識真理嗎?
 18 生命有價?
 19 上帝的“智慧型設計”
 20 道德和自然律
 21 辨別對錯的恩賜
 22 美麗:上帝護理的印記
 23 鐫刻在心版之上
 24 後現代主義者的康復
 25 盼望,自由,和幸福
 26 壞訊息
第4部分 活出美滿人生
 27 上帝的護理
 28 平安的死亡
 29 終極的真理、永恆的愛
後記:回到當初
致謝

書摘

第1部分 美滿人生的追尋之旅
1 無法迴避的問題
一位老人正沿著一條穿過常綠樹林的大路走著。他的滿頭白髮從發頂整齊地梳向一邊,眉宇問透出祖父般的矍鑠神色。他穿著一件淺藍色風衣,帶橫格紋的高爾夫球衫,有格調的西褲,以及醫生建議他穿的布底鞋。他走路的步伐很快,但又有些生硬,像是人們剛剛刻意打扮過自己後那種不太自然的樣子。他專注地向前走著,就像是在尋找某樣東西或某個人似的。
他的家人跟在後面。離他最近的是他的妻子。兒子和兒媳懷裡抱著孩子,離得更遠一些。
老人似乎是在領著他的家人向前走著,但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並不在自己的家人身上。突然,老人像是看到了什麼可怕的事,他睜大眼睛,直直地盯著一個方向。從他的嘴形可以看出他正感到一陣難以抑制的噁心。家人們向老人身體左側望去,看到的是一條蜿蜒的海岸線,聽得見海浪撫岸的輕吟,幾乎嗅得到海水的腥鹹。但老人的目光卻再沒有顧及左右,而是繼續不停地蹣跚著向前,身板仍是像剛才那樣緊繃著。
當他終於轉向右邊的時候,他進入了一片廣袤的草地,在那裡成千上萬個白色十字架整齊地排列著,一直延伸至天際。在這些與綠地形成強烈對比的十字架中間,偶爾還可以見到有猶太星樣式的墓碑。老人走過墓地時腳步更加快了,他的家人在後面吃力地跟著。
終於,這個老人詹姆斯·雷恩(James Ryan)在一個特別的十字架前停了下來,他的眼眶紅潤了,他用顫抖著的手擦拭著眼淚,用力地抽泣著,嘗試著緩過呼吸。這是他的上尉的十字架,上面鐫刻的姓名和日期是:約翰·W·米勒(John W.Miller)上尉,1944年6月13日。很快,雷恩的眼眶裡又再一次噙滿了淚水,於是他又用力抽泣了一下,緊緊地咬住自己的嘴唇。他嘗試著在那樣一個沉重的氣氛中緩過呼吸。卻發覺自己幾乎快要窒息了。他的雙膝再也無法支撐自己身體的重量,他跪在戰友的十字架前,雙肩劇烈地起伏著。他的妻子見狀立刻走近他,抱住他的肩頭,兒子也在另一邊抱住父親。雷恩很欣慰在這個時刻兒子和妻子能在身邊,但他的家人們面對眼前的場景,卻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老人低聲說他沒事,略微放下心來的妻子和兒子便靜靜地往後退了幾步,讓老人獨自一人坐在那裡,進入那些交織著他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的思緒。
直到這時,老人才意識到這個令他既期待又害怕的時刻,實際上會發生某種意義重大的交換的時刻。對於他而言,這次來到諾曼第美軍墓園是一次含義深遠的舉動,遠非一次觀光旅行。甚至到了此時此刻他也說不上來為什麼自己會這樣想,然而那攥住他內心的情緒卻分明說事實就是這樣。
所有的事都集中在那個跟隨了他整整一生的問題,正是那個沒有說出來的問題把他帶到了這裡。在他生命的所有記憶中,無論是好是壞,他都能感覺到那個問題的存在。
此時此刻,站在戰友墳墓面前的雷恩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迴避那個問題了。
那是在幾十年前,1944年6月6日,米勒上尉和他的士兵們在戰雲密布的奧馬哈海灘(Omaha)登入。內心充滿恐懼的詹姆斯·雷恩是一名在登入戰役中倖存的美軍101空降師的士兵,他所在的部隊在登入作戰開始的前一夜被空降在諾曼第。他後來才從戰友的閒談和新聞片中了解到登入日(D-Day)的戰況。雖然德軍未能預料到艾森豪將軍選擇的登入地點,但盟軍的空襲絲毫未能撼動德軍的防禦工事,希金斯(Higgins)登入艇的前甲板剛一打開,士兵們就像是成了水塘里的鴨子,任由敵人的重型機槍宰割。很多坐在登入艇前排的士兵甚至還未能離開自己的座位就已喪身在德軍的槍口之下。那些從登入艇兩側跳進海里掙扎著游到岸上的士兵也只能蜷縮在“比利時門”(“比利時門”是與海岸線平行放置的10英尺鋼架,在鋼架的頂部安裝有反坦克地雷;“刺蝟”是用鋼條焊接而成的6英尺障礙物,頂部安裝的地雷可以在漲潮時將登入艇的整個船底掀掉)和“刺蝟” (德軍沿著遍布小圓石的海岸線密布的形狀如千斤頂的防禦工事,用於阻止盟軍登入後利用坦克發起進攻)後邊躲避飛嘯的槍彈。
突擊隊員們前仆後繼地在海灘上前進,每幾英里就有士兵中彈倒地。重型機槍和炮彈無情地吞噬著士兵的生命。爆炸聲伴隨著血肉橫飛的場景。海灘上隨處可見手裡拿著自己的殘肢斷臂的重傷的士兵,他們往往向前蹣跚幾步就倒下,再也沒能起來。海潮已被染成紅色,靜靜地拍打著散布在岸邊的毫無知覺的死者。
米勒上尉和幾個部下成功地突到了防波堤旁邊。雖然參與奧馬哈海灘登入作戰第一攻擊波的士兵有半數已經犧牲,但剩下的士兵還是艱難地突破了德軍的第一道防線。
地獄一般的登入日過去不久,米勒上尉和他的一個七人小分隊就接到了一個特殊的任務:找到傘兵詹姆斯·雷恩,並把他帶回家,要讓他活著回家。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C·馬歇爾(George C.Marshall)將軍親自下達了這個讓列兵詹姆斯·雷恩離開戰場回家的命令。雷恩的兩個哥哥已經在這場偉大的登入作戰中犧牲,而另一個哥哥也已經在紐幾內亞島的戰役中喪生。在馬歇爾眼裡,失去三個兒子,已經是任何一個母親能夠為這場戰爭付出的最高昂的代價。
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米勒上尉和他的小分隊終於在506團B連的倖存士兵中找到了雷恩,B連駐紮在一條河的遠端,任務是守衛河上的那座橋樑。他們接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橋樑,直到萬不得已時才能炸橋。然而當米勒上尉和他的小分隊要帶雷恩離開的時候,雷恩卻拒絕了。米勒上尉問雷恩:“如果有人給你母親再送去一面美國國旗,我該對她說些什麼?”雷恩回答說:“你就告訴她,你找到我的時候,我和我僅有的兄弟們在一起,我沒有任何理由離開他們自己回去。我想她會理解的。”
聽到雷恩的回答,米勒上尉和他的小分隊成員難抑自己的憤怒情緒。他們告訴雷恩,就是為了要找到他,小分隊里已有兩名隊員犧牲。然而,米勒上尉的小分隊最終還是留了下來,他們決定和雷恩一起並肩作戰,並在戰鬥過程中確保他的安全。
氣勢洶洶的德國人很快就到了,他們有整整一個連的兵力,還帶著兩輛豹式坦克,兩輛虎式坦克。防守的美軍設計將德國人的豹式坦克引到了村子的大街上,在那裡給了他們一個狠狠的伏擊。雷恩被禁止參與正面戰鬥,只能朝敵人扔手榴彈。在整個戰鬥過程中,米勒上尉隨時不離開他的左右,細心地保護著這個列兵的安全。
但德國人用坦克炮炸死了小分隊里優秀的狙擊手,另一個小分隊的成員也在肉搏戰中被德國人用匕首刺穿了心臟。儘管米勒上尉和他的組員們精心地安排戰術,但終究還是無法抵擋力量如此懸殊的敵軍。最後他們決定撤到橋的另一側。在撤退過程中,小分隊的中士也中彈犧牲。
決定炸橋的米勒上尉掙扎著想要把引線固定在爆破裝置上,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肋部,緊接著又有一顆炮彈在離他很近的地方爆炸,氣浪將他掀翻,使他幾乎失去了知覺。眼見希望盡失的米勒上尉拔出手槍,朝著一輛正對著他碾壓過來的德軍坦克射擊。
就在那電光火石般的瞬間,一架美軍的反坦克攻擊機呼嘯而至,將德軍的坦克炸成了碎片,並隨即驅散了地面的德軍士兵。幾分鐘後,盟軍的增援裝甲部隊也進入了陣地。
戰鬥結束時,拯救雷恩的小分隊僅有兩人生還,其餘人要么犧牲,要么也已臨近生命的最後時刻。
奄奄一息的米勒上尉躺在他中彈的地方,靠著橋的牆壁。萬分難過的雷恩一個人陪在他身邊。米勒上尉掙扎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盡力氣清楚地說出了他最後的話:“詹姆斯,要好好活著……好好活著。”
米勒臨終前的話是一項命令,還是一項任務?
對列兵雷恩而言,兩者都是。
所有這些記憶現在一齊湧上老邁的詹姆斯.雷恩的心頭.他盯著米勒上尉的墓碑,低聲對上尉說著話,他告訴上尉自己和家人在一起,他坦言自己一直都不確定自己有一天到這裡來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他想讓米勒上尉知道,在他生命中的每一天,他時刻都在想著他倆在橋上的對話,想著米勒上尉臨終前的話。他已經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過一個美滿的人生,並且希望自己的確是做到了。至少希望在上尉的眼裡,自己已經“好好活過了”,他希望自己所經過的一生能配得上米勒上尉和其他人為之而付出的犧牲。
雷恩一面這樣低語著,一面情不自禁地自忖,不管自己的人生多么完美,又怎么能配得上自己的戰友們那樣的犧牲呢?老人站起身來,仍不能釋懷,因為他仍然沒能得到那個問題的答案。
這時,他的妻子再一次走到了他的身邊。他看著妻子,用懇求的語氣說,“告訴我,我已經過了一個美滿的人生。”
一時間被丈夫的要求弄得不知所措,妻子反問到:“你說什麼?”
老人必須要知道這個答案。他再一次一字一句地說出了他的要求:“請告訴我,我是一個好人。”
老人的要求讓妻子覺得有些不自在,但丈夫那樣認真的態度讓她覺得自己最好還是不要表現出那些感受。於是,她用極為莊重的語氣對老人說:“是的.你是一個好人。”
……

插圖

《人生觀的故事》插圖

相關詞條

圖書小說文學教育書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