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進退》

《人生大進退》

《人生大進退》前進或後退,是人生中常要面臨的抉擇。當命運把我們帶到十字路口,我們當如何應對呢?何時進,何時退,如何進,如何退,只有達到進退自如,才能少走彎路,直達成功彼岸。本書以另一種角度解讀人生真諦,助你掌握進退之道,得人生之大成。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一本教你找到人生進退密碼的成功指南 精華版
進,未必勝;退,未必敗。
識進退的人生才能讓你不走彎路,
直達成功彼岸。
人生進退法則大揭秘——
該進則進:在第一時間,把握第一個機會,贏取第一次成功。
當退則退:逆勢中暫退一步,以求將一時之退化為長久之進。
進中有退:得意之時須清醒,適時放棄為明智。
退中有進:暫時的忍是為了一鳴驚人的爆發。
進退自如:精準拿捏進退分寸,掌握成功人生密碼。
進退在我:完美的性格讓每一次決定都成為人生的契機。

作者簡介

代劍萍,自由撰稿人,經管雜誌專欄作者,發表過多篇關於管理、行銷、企業培訓的文章,出版有《人生大進退》、《跟美軍作戰守則學創業——那些決定生死的創業法則》、《不安分的哲學》
目錄
序言 執著之道與進退之宜
第一章 明進退之道,織網路人生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金麟原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人生如棋局,危機是生機
無論進退,堅韌的品質都是必需的
內省力為人生進退保駕護航
第二章 該進則進:進的時機和方法
快人一步,搶占先機
審時度勢才能一擊必中
高歌猛進,要的是氣勢
齊頭並進,有效分散阻力和壓力
循序漸進,保持平常心
不要輕易做回不了頭的過河卒
第三章 當退則退:退的時機和方法
好漢偏吃眼前虧
急流勇退才能明哲保身
撤退比進取更需要精心準備
安全撤退有時就是成功
後退是為了捲土重來
第四章 進退維谷:你自己才是人生困境的罪魁禍首
進退不得是人生的悲劇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進毀於貪功,退毀於守成
成也野心,敗也野心
攤子鋪大了有惡果,警惕人生的泡沫危機
什麼便宜都想占,似進實退;什麼虧都不想吃,難求一進
第五章 進中有退,取捨是一種境界
破釜沉舟不足取
人人必須掌握的進三退二法則
明辨得失,才能進中有退
人生是迷宮,時刻要手握阿利阿德涅之線
步步為營,學會變通
第六章 退中有進,不放棄是一種精神
逆境中的成功之道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韜光養晦是為了一鳴驚人
磨難是心存大志者的磨刀石
壁虎的斷尾求生術
身處逆境,不放棄任何進取的機會
第七章 進退自如:建立有效的攻守同盟
明確自己的敵人和盟友
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
找到自己的“貴人”
居高不自傲,才能穩坐釣魚台
兼聽則明,但不要被盟友左右
化敵為友,一舉兩得
第八章 進退在我:剛柔相濟的性格決定成功
小不忍則亂大謀
阿喀琉斯之踵
寵辱不驚,才是進退之道
方為做人之本,圓為處世之道
不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大丈夫能屈能伸

前言

執著之道與進退之宜
一場大雨後,一隻避雨的蜘蛛艱難地向牆頂角落處已經支離破碎的蜘蛛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濕,它每次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由於攀附不住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卻一次次地掉落下來……在蜘蛛不停的爬上和掉下來的時候,有三個人正好經過。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道:“這只可憐的蜘蛛,不正是我一生的寫照嗎?想要進卻進不得,只能一次比一次摔得更重。”於是,他再也沒有了進取的動力,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雖然也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但他想,蜘蛛完全可以等到牆面乾燥之後,再往上攀爬啊。於是,他變得堅韌起來,時機不成熟,他就不輕舉妄動。第三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第三個人知道了迂迴的進取方法,變得聰明起來。
很顯然,第一個人不知道進退之道,不懂得變通,總是硬碰硬,結果越想進卻越不得進;第二個人知道進退要看時機,所以他懂得審時度勢,只要時機成熟,就可能達到成功;第三個人更厲害,他不僅知道進退的時機,還曉得進退應對之道,因此,能夠化不利為有利,另闢蹊徑,達到自己的目的。在我們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蜘蛛所面對的不幸,這個時候,我們與其“進”字遮目,不如變進為退,迂迴前進,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一味求進,碰得個頭破血流。
當然,不管你採取何種方法,織網的目的不能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執著。只有足夠堅持執著,我們才能夠在一時失意中積蓄力量,蓄勢待發,而不是就此放棄,一蹶不振。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執著,才能讓我們一進再進,實現理想。林肯21歲時做生意,失敗;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24歲時做生意,再次失敗;26歲時愛侶去世,慘遭打擊;27歲時由於鬱郁不得志,一度精神崩潰,曾想到自殺;34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再次落選;36歲時角逐聯邦眾議員,還是落選;45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依然落選;47歲時提名副總統,落選;49歲時角逐聯邦參議員,再一次落選;52歲時,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林肯注定要成為一位偉大人物,因為他雖經歷過諸多困境,卻始終沒有被壓倒。在困境中咬牙堅持,自我磨鍊,自我提升,勝利的果實才更為芬芳迷人,更為持久。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萬世之楷模的聖人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週遊六國,也曾接受禮樂官這樣的職務,但是他勤於治學,《春秋》、《詩經》、《論語》光耀千古。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對孔子的最高禮讚。偉大如鄧小平,也經歷過三落三起,最終確定改革開放的政策,帶領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
他們的人生也曾經歷過困頓,但是他們的執著讓他們能堅持到最後,終於能夠鶴舞九天,盡展平生之偉大抱負,站在人生的巔峰。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生雖不能一帆風順,但是在順境中要警醒,在逆境中要自勵。唯有如此,才能天道酬勤,水到渠成。這也就是說,人生進退是很自然的,但一定要進中不忘退,退中不忘進。這種調整之功,體現為一種進退的法度,退不散其根基,進不失其心智,是以進退得宜,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昔日,勾踐兵敗遭辱,為夫差做奴僕多年,臥薪嘗膽,可謂“退”得黯然失色了。但是勾踐忍辱負重,在不堪的境地中不忘興國起家,終於在獲得自由後,身先士卒,勵精圖治,使越國重新強大起來,三千越甲可吞吳,上演了絕地反擊的好戲。
可見,“退”並不是蓋棺定論的,不是不可改變的,不是陷於死地的,而是蘊含著“進”的。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都是在不利的境況下完成的脫胎換骨之舉。正如曾國藩所言,臣屢敗屢戰,屢敗毫無疑問使得曾國藩陷入了困境,前面是太平軍的壓力,後面是朝廷的壓力,但是他不氣餒,一句屢敗屢戰,就讓自己獲得了朝廷的嘉獎,為自己的大反攻贏得了喘息的良機,成為了清朝的股肱大臣。
身陷困境、危境,不得志,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事情。這個時候,指望時局突然出現利我的改變,是很不適宜的,只能堅守陣地,不放棄、不言敗,才能覓得“進”的機會,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找到突破口,順利突圍,而且能夠重新打開局面,贏得決戰的勝利,取得輝煌的成果。
其實,人生難免處於守勢和劣勢。我們或是遇到了更強大的對手,或是機緣不巧、形勢不利,只能壓制住自己的雄心壯志,雖然不敢言“進”,但卻沒有忘卻“進”心,時時不忘進取的精神。正所謂,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他們審時度勢,進退帷幄,只待機會成熟,就鯤鵬展翅,翱翔千里。
這個時候,在“退”中更應該小心謹慎,也就是要做好韜光養晦的功夫。比如說劉備,他被呂布打敗,窮途末路之下,不得已依附於曹操。為了不讓曹操發現自己的抱負,劉備開始韜光養晦,平日只是收拾菜園子。即使如此,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沒有忘記要試探劉備,借邀請劉備煮酒論英雄之機試探劉備的反應。當曹操問起劉備當時英雄,劉備舉的不外是袁紹、劉表、孫權之流,但曹操卻說,那些人都不入流,天下英雄也就是我曹操跟你劉備二人。說完曹操就看著劉備。這個時候劉備要是稍有閃失,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好在劉備反應很快,趁著天邊打雷,藉機將筷子掉到地上,沒有露出破綻。但劉備也知道在曹操身邊凶多吉少,找了個機會,就跑到了新野,開始積蓄自己的力量了。劉備的經歷告訴我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否則倒霉的是自己。也就是說,“進”有“進”的打算,“退”有“退”的預謀,這樣才不會陷入進退不得的境地。
說完了“退”之道,我們再來說“進”之道。很多人都想,既然人生是以“進”為主導,當“進”的時候,就一定要“進”,否則白白浪費了這股東風。其實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人生當然可以概括為“進退”二字。但是“進”的時候如果不把握程度,很容易冒頂,也就是過猶不及,很容易招來禍患。在中國歷史上,但凡位極人臣之時的文臣武將其最後下場卻往往功高震主,一敗塗地,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是也。這就是因為他們太得意忘形,不會長將有時思無日,為自己考慮退路。
例如和珅這樣炙手可熱的權臣,一旦人主換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立馬風光不再。和珅如果見機得早,凡事有個度,不那么囂張,也許還能夠告老還鄉,終老山林。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功成身退毫髮無傷的,當屬范蠡。他輔佐勾踐,讓越國重振雄風,而後激流勇退,做起了陶朱公。而其他的一些重臣卻沒有能夠及時退卻,都被勾踐找了罪名賜死。確實,盛極必衰,當一個人進到頂端的時候,他很可能遭遇厄運,而且一旦厄運來臨,基本上很少有全身而退的。中國有很多俗語,說的都是這個道理,例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例如“秋後算賬”,還有“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這些警句都是勸導人要在“進”中保留一點“退”路,這樣才不會進到“絕路”上去。“退”中要有“進”,“進”中也一定要有“退”,這才是中庸之道。

精彩書摘

無論進退,堅韌的品質都是必需的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會置身於許多不如意、不順利的處境之中。身處順境,很多人可能會得意忘形,大意失荊州;遭逢逆境,許多人便會頓感失望,認為上帝拋棄了自己。其實,順境逆境都有著巨大的意義,是對我們的考驗,而逆境更可能是上帝給我們的一份厚禮。因為戰勝逆境的人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一般,取得非凡的成就。在逆境中,機會好像離自己十萬八千里,但是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堅持一會,再堅持一會,然後轉折便可能發生。在順境之中,機會仿佛就在眼前,但你需要穩定自己的心態,以防因為成功在即,心態起了微妙的變化,而將到手的勝利拱手讓人
堅韌的品質是成功的保證
許多偉人都認為,意志堅韌是人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馬克思認為:“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狄更斯指出:“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拿破崙則宣稱:“勝利在最後五分鐘。”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的話。”多少年過去了,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留下的這句話激勵了無數的人。具有堅韌品質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擊敗的,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奇蹟,在人生旅途上不停地取得突破,開創自己的大局面。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在擔任總統前,被醫生診斷患上了“腿部麻痹症”。醫生認為羅斯福可能喪失行走能力,可是羅斯福沒被嚇倒,反而笑呵呵地對醫生說:“我要走路,而且要走上白宮。”正是憑著這種堅韌的精神,羅斯福最後成功了。在競選總統當天,羅斯福穿著筆挺的西裝,臉上充滿自信,他扔掉了拐杖,也沒有別人扶持,從後台走上演講台。他邁的每一步,都深深地烙在了美國人的心坎上。正是這種堅韌成就了羅斯福,使他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雖然羅斯福身體有缺陷,但他的精神世界卻是完美的。他有著堅韌的品格,堅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必會成功。他做任何一件事時都全力以赴,排除一切險阻直抵勝利。因此,他能在人生之路上一往直前,譜寫出激盪人心的篇章。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敗並不是客觀環境左右的結果,而在於他的心態是否積極,是否擁有堅韌的品質。如果用悲觀的眼睛看世界,那么世界便暗無天日;如果擁有堅韌的品質,懷有正面向上的心態,就會發現很多事情並不是想像的那么糟糕。人生之路存在各種奇妙的可能性,只要我們不停下腳步,不選擇退卻,就永遠有成功的機會。
尼爾森是冷凍公司的職工,他是個工作認真負責的小伙子,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天性悲觀,缺乏堅韌的意志。有一天,尼克被鎖在了一個待修的冰櫃車裡,他在裡面拚命敲打呼救,可沒人聽得到。原來那天公司的職工都提前下班趕去給老闆過生日了。尼克心裡害怕極了,想到冰櫃的溫度只有攝氏零度,自己肯定會凍死的,便用發抖的手拿出隨身攜帶的筆紙,寫下了遺書。第二天早上,同事們發現尼克時,他已經死去多時。令大家不解的是,冰櫃冷凍開關是沒有啟動的,溫度一直保持在16攝氏度,而非0攝氏度,冰櫃裡也有足夠的氧氣,但尼克竟給“凍”死了。其實尼克並非死於冰櫃的寒冷,而是死於心中的冰點。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